第一图书网

2009-2013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指导用书

宋晓军 编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宋晓军 编  

页数:

169  

内容概要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章为重点,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大规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全方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工作规划》提出,从2009年起,用5年时间,在切实加强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对未纳入各级党委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的广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优良作风进一步养成、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特别是提出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新党员培训工程、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工程等重点工程,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和教育培训登记制度等。为了深入落实《工作规划》的有关要求,普及和加强党员经常性的基本知识教育,宣传党的历史经验和当前重大方针政策,特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2009-2013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指导用书》-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一、推动科学发展二、带领农民致富三、密切联系群众四、维护农村稳定五、加强村党支部建设第二章 村党支部书记的地位作用一、政治领导上的核心作用二、重大决策上的主导作用三、班子建设上的协调凝聚作用四、单位建设上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三章 村党支部书记应着重抓好的五项工作一、组织工作二、思想政治工作三、纪律检查工作四、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五、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章 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一、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办法二、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三、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四、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五、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六、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机制七、业绩考核奖惩制度第五章 村党支部书记应掌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十大本领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几个基本原则二、以农民素质提高、观念更新促进农业发展三、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不容忽视四、大力拓宽信息渠道,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五、要重视传统品种的改良工作六、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七、整合土地资源,走适度规模经营道路八、跳出农业抓农业,走以工促农、以商活农的发展道路九、实施城乡互动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十、发展农村经济要掌握市场经济基本知识

章节摘录

  坚持党的原则立场不动摇。当今时代风云变幻,各种利益诱惑层出不穷。村支部书记在领导班子作出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坚持原则,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在处理重大决策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事务的分析,还要有政治头脑和政策水平,首先想一想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上级组织的决议精神,从而提出正确的意见和主张,保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工作中的原则性。在错误倾向和不正之风面前,尤其是在政治风浪的考验面前,要站稳脚跟,旗帜鲜明,不随声附和、左右摇摆,以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无畏胆略,捍卫党的原则,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要增强政治敏感性,遇事应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想得更深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从各种社会现象中发现隐含的政治因素,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做到慎之又慎,绝不能出差错。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不动摇。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村党支部书记直接面对群众,最具说服力,因此要想尽办法,把农民群众发动起来。要深化认识,注重当前,着眼长远,认真分析研究,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扩大城乡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多方面分析研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发动和解释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向村民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内容、原则及相关配套政策。要发动群众、召集群众,必须坚持带领群众,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不动摇。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要同支持和促进粮食生产相结合,发展乡镇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同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和建设小城镇相结合。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制订本地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保证规划实施。要建立有力的产业支撑,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增强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做到每村都有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每个农户都有稳定增收的渠道。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2009-2013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指导用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