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菜根谭处世大智慧

王永军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永军  

页数:

247  

字数:

223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为人处世,是圆是方?功名利禄,是求是放?外在的世界,我们该如何面对?内心的宇宙,又该是如何调节?这类问题永恒地困扰着人间,中国的传统哲学关于此的论断、总结和解答也多如牛毛,而《菜根谭》便是其中求解此一类问题最通俗、最精要的一味良药。《菜根谭》知人论世,文如行云流水,意似朗月长空,其中既有积极入世、经营天下的儒家思想,又有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道家旨趣,更有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佛家智慧。其内涵丰富深刻,蕴涵着博大精妙的处世哲学和以仁取胜的机智,对于个人如何正心修德,正确认识自我,以及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看待人生的得失,都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煌煌360则古训,经500年历久弥新,愈嚼愈有滋味,含英咀华,越想越有道理,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处世哲学。现代人与500多年前的古人在思想、观念、方式上虽然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现代人无论是寻找修身养性的途径、做事待人的准则,或是探求职场生存的谋略、从政用人的判识等等,都能从《菜根谭》一书中得到深刻的启迪,且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磨其邃智的光辉。于是,我们特采撷《菜根谭》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们当下所处的历史环境及人们切身思索的疑惑,详加分析解读,配以历史典故,以期达到启迪心智。当今社会,“适者生存,强者发展”的物欲竞争理念使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世人无不处在压力状态中,难得一片心理上的轻松。当生活给我们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和不安时,《菜根谭》如细雨般净化心灵,如清风般启人心智,如一溪清泉涤去我们烦躁焦虑的尘灰,如一杯醇酒化解我们心中的烦恼,无愧为一剂精神良方。难怪有人说:读《菜根谭》,就像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虑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菜根谭》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正如《菜根谭》中所提到的,“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亳便生缠缚。”又说:“地风月花柳,不成造化:天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这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定义成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继续继承和保留的,似乎我们在这里也看到了人的精神,于此也有益于我们对《菜根谭》整体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充分地理解国学,弘扬文化。

内容概要

当今社会,“适者生存,强者发展”的物欲竞争理念使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世人无不处在压力状态中,难得一片心理上的轻松。当生活给我们带来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和不安时,《菜根谭》如细雨般净化心灵,如清风般启人心智,如一溪清泉涤去我们烦躁焦虑的尘灰,如一杯醇酒化解我们心中的烦恼,无愧为一剂精神良方。难怪有人说:读《菜根谭》,就像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虑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为人要做到求真务实 人心一真,无所不摧 真味是淡,至人乃常 真诚为人,圆转涉世 虚心明理,实心却欲 近污不染,机巧不用 与其练达,不若朴鲁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 信人己诚,疑人己诈 三分侠气,一点素心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 宁守浑噩,不显聪明 施之社会,不求回报第二章 处世要懂得圆融通达 虚圆建功,执拗偾事 路窄处让步,味浓时减分 处治世直方,处乱世宜圆 骄气凌人,危险之源 偏激之人,难建功业 知退善让,留有余地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藏锋露愚,明哲保身 浑然和气,居身之珍 以退为进,绝非懦弱 诚心和气,感化暴虐 藏巧丁拙,以屈为伸 待人心要宽,防人心要严第三章 说话要讲究恰到好处 宁默毋跺,宁拙毋巧 守口应密,防意应严 恶语伤人,六月之寒 一言一行,切戒犯忌 批评之言,慎之又慎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相助一言,功德无量 沉默足会,少苦勿躁 阴哲勿交,傲者勿言第四章 办事要知道灵活有度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稳健做事,力戒浮躁 鱼得水游,鸟乘风飞 意气用事,难有作为 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议事宜清,任事忘情 欲擒故纵,宽之自明 小处谨慎,注重细节 灵活做事,把握分寸 得人之处,宽容大度第五章 做官要遵守游戏规则 为官之道,在于为民 廉政本心,不图利禄 名位声乐,不可贪图 事上警谨,待下宽仁 功成身退,防患未然 多种功德,勿贪权位 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 分清功过,勿显恩仇 官不宜太盛,太盛则危 操持严明,守正不阿第六章 职场要懂得外圆内方 兢业心思,潇洒趣味 心领神会,全神贯注 和衷少争,谦德少妒 过分张扬,罪莫大焉 奇人乏识,独行无恒 为奇不异,求清不激 律己宜严,待人宜宽 利毋居前,德毋落后 名不独享,责不推脱第七章 生活要懂得知足常乐 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知足常乐,神酣味足 寻常人家,最为安乐 贫则无虑,贱而常安 贵贱高低,处困不惊 抱残守缺,安贫乐道第八章 成功要懂得寂寞等待 磨炼福久,参勘知真 英雄豪杰,历经锤炼 逆境励志,顺境杀人 快意回首,拂心莫停 百炼成金,轻发无功 伏久飞高,开先谢早 培养节操,磨炼本领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穷当益工,不可自弃第九章 修身要做到宠辱不惊 满心和气,自有春风 处乱不惊,临危不惧 动静合直,道之真体 降魔降心,驭横驭气 超越牢笼,不入名利 修养定静,临变不乱 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乐者不言,言者不乐 放下功名,超凡脱俗第十章 养性要懂得效法自然 栽花种竹,心境无我 物欲财富,自然化之 卧雪眠云,绝尘超俗 孤云出岫,朗镜悬空 闲云为友,风月为家 观物自得,小在物华 天地父母,万物敦睦 天性未枯,生机常发 心体人体,天人合一 任其自然,不受点染 乾坤自在,物我两忘附录:全文

章节摘录

古今中外的神话中有很多超能力超现实的故事,就连历史人物传记中也有很多几近迷信的神话存在,其中最有名的像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和孟宗哭笋,以及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等都和《霜可飞》、《城可陨》的两则故事相同。其实这可能是世人事后附会之说,其目的无非在强调“至诚感天”的道理。“至诚感天”的最佳人物非古代的舜莫属,他让人们知道了只要真诚,就没有挽回不了的人心及局面,是中国历史最早的人文典范之一。虞舜,本姓姚,名重华。父亲叫“瞽叟”,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很顽固,对舜相当不好。舜的母亲叫“握登”,非常贤良,但不幸在舜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于是父亲再娶。后母是一个没有妇德之人。生了弟弟“象”以后,父亲偏爱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谋害舜。舜对父母非常地孝顺。即使在父亲、后母和弟弟都将他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的情况下,他仍然能恭敬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希望竭尽全力来使家庭温馨和睦,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虽然这其中经历了种种的艰辛曲折,但他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不懈地努力。小时候,当他受到父母的责难时,心中所想的第一个念头是:“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会让他们生气。”于是他便更加细心地反省自己的言行,想办法让父母欢喜。如果受到弟弟无理的刁难,他不仅能包容,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他经常深切地自责,有时甚至跑到田间号啕大哭,自问为什么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得到父母的欢心。人们看到他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懂事孝顺,没有不深为感动的。舜一片真诚的孝心,不仅感动邻里,甚至感动了天地万物。他曾在历山这个地方耕种,与山石草木、鸟兽虫鱼都相处得非常和谐,动物们都纷纷过来给他帮忙。温驯善良的大象,来到田间帮他耕田;娇小敏捷的鸟儿,成群结队,唧唧喳喳地帮他除草。人们为之惊讶、感佩,目睹德行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即便如此,舜仍是那样的恭顺和谦卑,他的孝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赞美和传颂。不久,全国各地都知道了舜是一位大孝子。那时候尧帝正为传位的事情操心,听到四方大臣的举荐,知道舜淳朴宽厚、谦虚谨慎。但治理天下唯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胜任。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派了九位男子来辅佐他。希望由两个女儿来观察、考验他对内的行持;由九位男子来考验他对外立身处事的能力。娥皇和女英,明理贤惠,侍奉公婆至孝,操持家务农事也井然有序,不仅是舜的得力助手,也成全了舜始终不渝的孝心。有一次,瞽叟让舜上房修补屋顶。舜上去之后,想不到瞽叟就在下面放火。当大火熊熊往上燃烧,万分危险之时,只见舜两手各撑着一个大的竹笠,像大鹏鸟一样从房上从容不迫地跳下来,原来聪慧的妻子早已有所准备了。又有一次,瞽叟命舜凿井。舜凿到井的深处,瞽叟和象想把舜埋在井里,就从上面往井里拼命倒土,以为这样舜就永远回不来了。没想到舜在二位夫人的安排下,早已在井的半腰凿了一个通道,从容地又躲过一劫。当象得意地以为舜的财产都归他所有时,猛然见到舜走了进来,大吃一惊,慌忙掩饰了一番,但舜并未露出愤怒的脸色,仿佛若无其事。此后侍奉父母,对待弟弟,越加谨慎了。舜初到历山耕种的时候,当地的农夫经常为了田地互相争夺。舜便率先礼让他人,尊老爱幼,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众人。果然,一年之后,这些农夫都大受感动,再也不互相争田争地了。


编辑推荐

《菜根谭处世大智慧》:栖赛道德者,寂寞一时;依柯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爱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菜根谭处世大智慧 PDF格式下载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