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语文美育和谐论

杨云萍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杨云萍  

页数:

276  

内容概要

  《语文美育和谐论》既是一本比较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语文美育理论力作。   除绪论和结语外,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首先提出研究美育的一种必然的视角——感性学视角,即从审美和审丑两个维度去重新定义美育。这一观点是在美学研究中兴起感性学视角的大趋势下提出的。中编,用感性学视角去进行一种实然的审视,发现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由于感性学视角的缺失,在审美论的单极指导下忽视了审丑教育,导致了语文美育目标的偏离。下编,进行一种应然的建构,构建了在感性学视野观照下的审美与审丑并举的语文美育新理念与新框架。在结语中提出在语文美育中应该继续审美教育,加强审丑教育,以此走向美育的完整与和谐。

作者简介

  杨云萍,女,1967年出生,湖南永州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十余年,湖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学部中文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文教育、美育等,已在《中国教育学刊》、《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另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列目或语文权威刊物论点摘编,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

书籍目录

序绪论上编 一种新兴的视角:美育研究中的感性学视角第一章 美学研究中的感性学视角一、美学之“美”的演变二、美学研究的尴尬三、丑的地位变迁第二章 美育研究中的感性学视角一、美育之“美”的辨析二、美育之“美”与美学之“美”第三章 感性学视角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一、社会背景:转型期二、文化背景:多元化第四章 感性学视角兴起的哲学基础一、西方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二、中国儒道释互补的人生论哲学中编 一种实然的审视:语文美育的感性学视角缺失第五章 审美论危及语文美育的本体地位一、美育的本体地位不牢二、语文美育的本体地位不稳三、审美论对本体地位的影响第六章 语文教材不和谐的美学取向一、教材内容整体侧重审丑二、教材的情感价值取向突出审丑第七章 语文教学过程价值观的理性缺失一、“零分作文”与“个性”误读二、语文教学过程观的诗意泛滥三、理性缺失的过程观的弊端第八章 审美论导致的语文美育实践困境一、语文美育实践中的矛盾二、语文美育目标的偏离下编 一种应然的建构:和谐语文美育观第九章 语文美育目的观一、语文美育的终极目的二、语文美育的目标体系第十章 和谐语文课程资源观一、编选要增强分类意识二、解读要树立多元包容意识三、指导要凸显课外意识第十一章 和谐语文教学过程观一、强调主动发展的交往论二、语文教学是一个和谐交往的过程第十二章 语文教师美育素养观一、和谐的审视能力二、卓越的交往智慧三、美丽的教育理想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语文美育和谐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