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之间
2012-9
湖南人民出版社
张佩瑶
247
无
《通天塔丛书·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译学研究新途径》共分为三部分,其中“宏 观篇”从跨文化语境和翻译史视角剖析翻译研究和翻译活动对文化交流和 社会流变的影响。作者以香港的翻译活动和社会发展史为例,探讨了翻译 如何影响社会和文化建构,进而阐述如何以“丰厚翻译”方法来处理传统 译论的英译,并以此作为其中一项时间文化再现的手段。在此基础上,以 “中华性”的论证为切入点,联系当代译学研究中本土与他者的二元对立 之讨论,从跨文化的视角提出“太极推手”翻译是研究的新途径,作为缓 解二元对立的可行方法。“反思篇”以《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早前到佛典翻译》为主轴,分别从传统”翻译“的”虚函数意“。“ 软实力”和翻译话语等角度提出问题,引导读者烦死传统译论在当代中国 译学建构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与角色。“微观篇”以文学翻译案例作为主要 研究对象,透过不同案例的文本分析,讨论翻译评论和赏析的若干原则,为翻译实践所面对的困难提出对策;同时作者通过这些案例剖析探讨了现 代译论、翻译话语和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
张佩瑶,英国肯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大学英语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先后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及翻译学课程主任,现为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及文学系翻译学讲座教授、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英译文学作品包括韩少功、刘索拉、朱天心、赖声川及荣念曾等的著作。曾与黎翠珍合作编译An Oxford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Dlatlla(1997),合译《禅宗语录一百则》(1997)。主编《牛津少年百科全书》(1998)、HongKong Collage:ContemporaryStones and Writing{1998)、Travelling with a Bitter Melon Selected Poems (1970-1998)by Leung PingKwan(2002)及An lllustrated Chinese Materia Medica(2004)。近作者AnAnthology ofChineseDiscou e OH Tra lation V0l.I:FromEarliest Times to the Budd MstProject(2006)和国际学术期刊The Tra lator的“中国翻译话语特刊”(Chinese Discou es OR Tra lation,Positio and Pe pectives,2009)。另就香港翻译史,后殖民翻译理论,文化碰撞与交流,译学话语,翻译中的再现、权力、政治、意识形态及身份建构等课题在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宏观篇第1章 从二元对立到相反相济:谈翻译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与太搦瓣丰的翻译史研究路向第一节◎翻译史研究最关键的理论问题第二节◎回应挑战”第三节◎翻译史的“推手”路向第四节◎结论第2章 “文革” 后的文化政治语境与中国大陆翻译学有关“中华牲"的论争第一节◎“中华性”的概念第二节◎“中华性”进入中国大陆话语系统的过程第三节◎“中华性”论争在中国大陆文化政治语境下的涵盖范畴及其展现形式第四节◎“中华性”论争在21世纪中国内地的最新发展第五节◎当代中国翻译学有关“中华性”的讨论第六节◎茶杯里的风波?第3章 译得丰实厚重?译得笨钝臃肿?翻译与文化再现的几点思考第一节◎丰厚翻译的理论意义与来龙去脉第二节◎丰厚翻译——知易行难?第三节◎双重含意的益处第四节◎丰厚翻译:实践时的考虑第五节◎丰厚翻译局部的策略与全盘的调动第六节◎结语第4章 翻译与文化身份-早期(1842.1900)香港的翻译活动看翻译与权力的关系第一节◎译者——权力运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第二节◎译者——意识形态传播者第三节◎译者——知识斗士和意识形态把关者第四节◎结语第5章 翻译活动在香港教育及社会滨变中的角色第一节◎翻译活动与香港教育第二节◎殖民地社会重英轻中功利心态的形成第三节◎翻译活动与华人精英阶层的形成第四节◎翻译活动在社会演变中的新角色第五节◎翻译活动与香港的语文政策第六节◎翻译活动与社会演变互为影响第七节◎结语反观篇第1章 钱钟书对翻译概念的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第一节◎“虚涵数意”的含义第二节◎《礼记》及《周礼》中有关翻译的记载第三节◎佛籍译论中翻译的定义第四节◎理论探讨第2章 重读传统译论——目的与课题第一节◎重读传统译论与本土翻译学的发展第二节◎传统译论可供研究的课题”第三节◎结语第3章 从“软实力” 的角度自我剖析《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 译》的选,译,评、注第一节◎何谓“软实力”第二节◎软实力在中国的讨论第三节◎翻译与软实力第四节◎软实力学说中“环境”的概念与文化的吸引力第五节◎凸显差异第六节◎“丰厚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七节◎异中有同第八节◎文化的亲和力第九节◎结语第4章 传统译论英译的几点思考第一节◎“传统译论”的“论”字应否译为“theory”?第二节◎以“DiscoU e”(话语)取代“Theory ”(理论)第三节◎目的如何在运作层面影响翻译决策第四节◎“寄”“象”“狄鞮”“译”的理论含义第五节◎何谓“出经”?“出”与“译”字的语义差别第六节◎结语第5章 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几点建议第一节◎思维的现代化第二节◎重审翻译理论第三节◎翻译话语体系的构建第四节◎结论与后语微观篇第1章 现代派小说的汉译手法——理论的无知与理论的反思第一节◎现代派小说的汉译手法第二节◎理论的无知与理论反思第三节◎结语第2章翻译小说评赏方法举要第一节◎书名的翻译第二节◎关键词眼的翻译第三节◎披露主题的过程涉及的翻译问题第四节◎译者如何处理原著的小说类型和写作风格第五节◎文化差距第六节◎整体的处理第七节◎结语附录1附录2第3章 西方主义的话语?——《黑奴吁天录》个案研究第一节◎“话语”的定义第二节◎原著的写作目的及话语功能第三节◎译本对宗教内容的处理第四节◎保留了什么?第五节◎删除了什么?淡化了什么?第六节◎是删繁去冗还是知识管理的痕迹?第七节◎译本的话语功能第八节◎东方主义话语和西方主义话语第九节◎总结:理论探讨——有关西方主义话语的几点思考第4章 “寸疑?释疑?”——谈翻译福克纳作品的困难与对策附录1附录2第5章从《蝇王》的译本看译者对小说中“困惑成分”的处理手法
《通天塔丛书·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译学研究新途径》无疑可以看作是从中西跨越的视角搭建中国新文化、改造中国文化体系的集中表现。它是作者刻意在现代语境中运用跨学科的研究途径,结合西方现代研究与中国传统研究的方法,打通“上下古今”的脉络,以此充分实现对中国翻译文化传统的自我再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