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简史
2008-4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美)埃里克・简森 著,熊况 译
398
407000
熊况
无
我们周围的一切——空气、陆地、海洋和星星——是如何起源的?物质的有序性、结构、组成来源于哪里?这些问题正是埃里克·简森(经典著作《宇宙的黎明》的作者)所研究的科学范围,是他在辉煌的迷人的宇宙探索中提出的问题。在介绍关于宇宙起源新的发现和一些有争议的理论时,简森提供了一种富有创造性和综合性的方式。他带领我们走过了宇宙进化中的7个时代——从没有固定形状的射线时代到人类文明的起源。在这个历程里,他把宇宙进化中最微观以及最宏观的方面展示出来,也包括了它们之间最复杂的相互作用。 利用最近在天文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方面的突破,简森论述了当代科学的观点:所有的物体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从夸克、类星到微生物以及人类的精神。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透过物体的结构来确认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从一种震撼的、包容的视角来研究宇宙中物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埃里克·简森 塔夫斯大学物理学、天文学和教育学教授,领导怀特中心从事科学教育工作。他也是《宇宙的黎明》《物质和生命的起源》《宇宙进化》《自然界复杂性的增加》等一系列著作的作者。
前言序章 宇宙学概论第一章 粒子时代转瞬即逝的简单体第二章 星系时代物质结构的层级第三章 恒星时代锻造元素的熔炉第四章 行星时代生命的栖息地第五章 化学物质时代物质加能量第六章 生物学时代复杂性持续第七章 文化时代从智力到技术后记 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一章 粒子时代 转瞬即逝的简单体 宇宙的起源究竟是怎样的?时间开始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关于宇宙的起点,或者宇宙刚开始时的大体情况,我们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发现?而这些起初的情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得宇宙最终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这都是一些基本的问题,却又都是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任何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恐怕都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思考过这些基本问题。在系统化的文明已诞生一万多年的今天,21世纪的科学似乎能够为我们呈上一些值得探究的观点,来描述万事万物的起源。 科学家们给出的那些解决方案只能说是暂定的,有条件限制的。远古时代早已过去,而对于那些从未亲眼看过的事件,我们很难给出精确的描述。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早期的宇宙绝对与今日大不相同,在那个时候,既不存在恒星也不存在行星,甚至连原子都还尚未形成,宇宙中所有的只有能量,正是这些宇宙能量流引发了各种变化。不过,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我们可以构建宇宙模型——根据理论观点,以及有关宇宙大小、形状和结构的数据而构建的数学草图。这些模型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在远远早于100亿年前的时候,也就是十分接近时间开端的时候,宇宙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要想了解宇宙最早期的粒子时代,我们必须对很早、很早以前的时代进行深入的思考,想象在太阳和地球诞生之前,甚至连一颗行星或恒星都不存在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想象这么古老的时代对一些人来说也许很难,但是没关系,有一个小小的窍门,它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宇宙最早期的情景。
本书讲述了很多关于宇宙进化的重要课题——从宇宙的形成到物质;从银河系、星系、重物质到太阳、地球;从生命、复杂的生命到社会。它传递了关于这些领域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为我们显示了简单的系统是如何转变成为更加复杂的系统的。 ——尼尔·康门斯 缅因州大学 《一个严重的错误:关于宇宙里真正的自然的误解》一书的作者。 这是一种把所有的事物放在进化范畴内的综合方法。简森清晰地描述了科学方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不仅如此,简森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方式解释在宇宙进化中的大量的概念和经验观察。他也通过这种问答的方式清楚地讲述了在这一领域很多未解之谜现在已经研究到了哪一步。 ——保罗·鲁奎因 华盛顿州立大学《生命和宇宙的起源》一书的作者 《宇宙简史》还提供了一个震撼的视角: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变化是如何通过难以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跨度,以及通过需要和机遇的结合演化生成银河系、星系、地球以及我们人类自身。
无
多读几遍,没准儿就懂了???呵呵呵
很好的一本了解宇宙历史的科普书籍
内容很多,需要慢慢花时间看
还行,挺不错的!!
我本来想买《时间简史》的,但一不小心买错了。书讲的很学术,不是刚入门的能看明白的。
该书把宇宙140亿年的历史,划分为射线时代(粒子时代)、星系时代、恒星时代、行星时代、化学时代、生物学时代和文化时代七个部分,其复杂性不断增加,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能量,而且需要的能量越来越多。
生物学时代以前是物理规律在起作用,生物学时代是达尔文进化规律(自然选择)起作用,文化时代是拉马克进化规律(后天选择)在起作用。
人类是宇宙最复杂的产物,技术社会是最复杂的系统,大脑是最复杂的物质块。
物理化学的现象,由亿万个原子分子组成,研究者不会去关心其中的一个分子或原子,而文化现象,却往往因为一个个体的行为而改变。整个生态、文化系统进行着巨大的能量流动,遵守热力学规律。
由于导致一个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因素繁多,而且各个因素之间又互为因果,也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并且无法量化,建不起来客观模型,无法验证,统计学也帮不上大忙。
所以,任何对人类未来的预测都比对宇宙未来的预测难得多,也是愚蠢的。
人的进化是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交织的,对物质的控制力超过了物质对人的影响力,越发展,就越能摆脱物质的束缚,因此人的未来取决于人自己。人类已经具备了毁灭自己的能力,比如核武器,比如基因的改造,比如环境污染..
宇宙的命运只与能量或质量密度有关,而人类未来的命运取决于人性。
只有那些能够及时形成全球化和全球道德的科技文明,才能够延续。全球道德即普世价值、地球公民意识。
普世价值的内容现在各国还有争议,但对于防止核战争,保护环境,基因的研究,这些关乎全人类的命运的问题上,大体能够打成一致。
讲自然科学和人类历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另外,书中还认为,无神论也是一种迷信,因为有神还是无神,都无法验证,科学对神的态度应该是它不可知。
这本书有很多编辑上的错字,比如把中微子写成中子,把10的32次方摄氏度,写成1032摄氏度,把太阳距离地球8光分,写成8光年,把异养写成自养,把卫星写成行星,还用了“神经键”这个不规范的词,其实应该是“突触”。
对于作者从宇宙奇点开始按时间顺序讲述宇宙历史,我不太赞同,因为我们对离时间较近的时代比较清楚,证据也多,而对遥远时代则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判断,从可靠的现代推想不确定的古代,是可以接受的,但从不确定的古代往确定的现代叙述,则让人难以信服。比如宇宙和生命是怎么诞生的,讲了一堆也没说清楚。
让我长了不少的天文识知,不过有太多的专有名词,看起来还是很累的,看得我云里雾里的,里面也讲述了不少不解之迷。总的来说他基本告诉我地球还算安全。以前总有点担心,我会目睹地球会被流星撞个撕巴烂的壮观的场面。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科学识知分子,只相信数据和实践证明杜绝空谈。但是草泥马的还是没有最终把宇宙说明白,有点可惜了。
现代科学有目共睹,牛B啊!但牛粪也不少。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宇宙简史》这个书名,发现有两个不同的版本。还有一本霍金写的,我看了有点郁闷,毕竟霍金出名一点。那天找来看看是不是出名一点的就会写得好看一点。记得他还写过一本很出名的书《时间简史》当时我翻了几页,也是云里雾里。回想一下写了什么,脑里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