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汉帝国-全两册

萧然 上海科技文献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上海科技文献  

作者:

萧然  

页数:

全2册  

字数:

87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大汉帝国》,是“中华帝国丛书”之第二部。 《大汉帝国》记录了大汉帝国两百多年的跌宕精彩的生命历程,从残酷壮烈的楚汉战争中高祖创建帝国,到文景之治的励精图治步入繁荣,然后是奋发飞扬的帝国鼎盛期武帝之世,最后帝国轰然灭亡于新莽。 作者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卷,记录了大汉帝国的兴亡沧桑和为中国留下深刻烙印的辉煌的大汉文化。并以悲悯之情怀,展示在巨大的历史波涛中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万千庶民所表现的欲望、激情、壮怀、勇力等诸种真实的人性。 作者人生经历丰富,思想深刻,文笔老到而充满激情,这使本书超然于当今那些言之无物而又故弄玄虚的所谓畅销历史作品之上,具有独特的阅读欣赏价值。

作者简介

萧然,作家,历史学者,老新闻工作者。著有《堕民》等长篇小说,并与人合著有《新译吕氏春秋》、《新译春秋繁露》、《新译唐六典》等多种历史著作。

书籍目录

致读者 引言 中华大一统的范式 从“汉”这个字的古今义说起 帝国风范:巍巍大汉,垂范后世 站在丝绸之路上看当时世界第一章 历史走到了岔路口 分封才罢,纷争又起 刘邦找到了一个讨伐项羽的好题目 从彭城到荥阳:胜利和失败都是考验第二章 楚河汉界:中原大地摆出了一局棋 黄河南北:两个战场,两种景观 风云突变,汉、楚、齐玩起了走马灯 差点提前推出一部《三国演义》 乌江悲歌:“时不利兮”“天亡我”!第三章 布衣刘邦当上了大汉开国皇帝 诞生于“汜水之阳”的大汉帝国 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帝国的一块心病:匈奴问题 异姓诸王接连演出了人生悲剧 慷慨歌《大风》,惶恐说“安刘”第四章 吕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制的女性 当了皇帝依旧保持着寻常人情的刘盈 吕后称制:学黄老之术,行无为之治 且看史称“刚毅”的吕后如何“以吕代刘” 一场“灭吕安刘”的政变在悄然行动中第五章 被史家称为德政标本的文景之治 “蜜月”与“蜜月”终结后的较量 司马迁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 七国之乱:朝廷与诸侯王的一场大决战 帝国“接班人”问题的困扰与突围第六章 为帝国开创鼎盛时代的汉武大帝 寻找一种理论,“以激活汉魂,永固汉统” 中国翻开了一部独尊儒术的历史 让整个帝国犹如一己之身动作起来(上) 让整个帝国犹如一己之身动作起来(下)第七章 高帝遗愿的实现:终得猛士守四方——汉武大帝之章续 从马邑挫败中奋起,向大漠进击再进击! 将征战扩展到南“东,西诸边 得不偿失的最后三次北伐之战 丝绸之路:一条用双脚走出来的国际通道第八章 从天国降到人问,从理想回到现实——汉武大帝之章再续 汉家天子终于获得了上天“授命” 帝国之忧:总也填不满的财政大窟窿 多情又多事的后宫与东宫 从颁发“罪己诏”到临终托孤第九章 日中则昃:帝国从中兴到衰亡 昭宣中兴:从强力兴作到与民休息的“软着陆” 班固说:“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 成帝:一个受制于外戚的风流皇帝 哀帝:《谥法解》说:“恭仁短折日哀” 王莽:体制内部生成的帝国掘墓人结语 历史需要在蝉蜕龙变中获得复兴 “三七之厄”与古人对兴亡之道的探究 渐台悲剧留给后人的思考题 从班彪评论看新末历史走向汉王国和汉帝国大事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汉,又是民族名,即汉族。汉族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据1982年统计,汉族人口有九亿三千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3.3%。汉族之称始于汉代,这一点国内学术界几乎是一致的。如田继周的《夏族的形成及更名汉》、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以及新近出版由萧君和主编的《中华民族史》,均持此说。但汉族的起源和由来要远远早于汉代。仅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说,我们就可以知道汉族原由华夏族和其他族逐渐发展融和而成。华夏这个族名,当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形式夏的建立分不开,《说文解字》就说:“夏,中国之人也”;而后来之所以要以“汉”更替华夏之称,也只能从大汉帝国的出现中得到解说。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特别是在它的文景的养蓄期和武宣的鼎盛期,其国力之强大,版图之拓展,声威之远播,杰出人物之众多,均非此前各个时代所能及。这些因素的综合,使得后来人们觉得以“汉”为名来指称生息蕃衍在华夏大地上这个生气勃勃的民族更为确切了。翦伯赞《秦汉史》对此有生动、形象的描述:当时的中国正像一个鸡卵,中原诸种[族]有若卵黄,四周诸种族有若卵白,卵黄与卵白虽各为一物,而在鸡卵之有机构造上,则是血肉相连的。当秦之时,中国的历史,正在发生一种适当的温度,来孵化这个鸡卵。所以到西汉之初,鸡雏遂破壳而出,是为汉族。自汉迄今两千余年,汉族之称不再改变。单就这一点也可说明本书将要叙述的那一个个撼人心魂的人物和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或许只要稍一回头,你便可呼吸到从终南山麓未央宫那边吹来的大汉帝国那尽管苍茫却依旧还有几分炽热的空气。与此相似的还有“汉语”、“汉字”或“汉文”这样一些称谓。你走进书店,可以从书架上看到《英汉词典》或《汉英双解》这样一些书名,其中的“汉”便是指汉民族的语言文字。汉语是联合国法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1984年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前身)开始研制汉语水平考试(HSK),至1997年,初等、中等、高等水平考试相继研制完成并颁行,从而标志着一个国际范围内的“汉考”时代的到来。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两千五百多所大学在教授汉语,单是美国就有八百多所大学设有汉语课程。那数以亿万计的不同肤色的学生,第一个见到的中国字就是这个令他们无限新奇的字“汉”。但“汉语”、“汉字”这样的名称也并非从来就有。语言的古老可说与人类本身同龄;我们现在称之为汉字的这个语言记录符号系统,至少已有五六千年历史。在汉代以前,它们只称文字。如秦始皇为统一文字而下的诏令,便称“书同文字”(《史记》本纪)。后来之所以冠上“汉”这个定语,也是因为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大汉帝国。就像我在一开头就提出的那样,“汉”这个字居然还与男人的阳刚之气,和他们那种坚强、刚毅、豪爽等品格联系了起来,这大概是创造文字的先圣古贤们怎么也想不到的吧!

后记

说起来,打算写这部《大汉帝国》,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事。那时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组的几位编辑,读了我应他们之约而写的《大秦帝国》初稿后颇多好评,以为这样写历史肯定会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还很有可能由此逐渐形成一种普及我国古代历史知识的有效的书写方式。在后来的讨论过程中,他们还萌生了用这种写法系统地出版一套二十五史的粗略构想,希望我能“认购”其中几部,他们保证及时出版。责任编辑赵旭还提出,让我来为这套丛书统稿。我的第一兴趣是文学,对历史只能说是业余爱好,在诸多专家学者面前应执弟子之礼,岂敢狂妄到去承担“统稿”这样的重任。当时只答应写此前已有所酝酿的三部,即除了完稿的《大秦》,再加上《大汉》和《大唐》;其余则另请高明。但《大秦》出版后不久,历史组相关几位编辑先后各自另有高就,当初那个宏大的构想自然也随凤飘去。我自己则应友人之邀合作为境外一家出版局注译了两部古籍,又利用间隙写了一部历史小说。时光流水,这么一个圈子兜下来,已流走了八九年。在这期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另外一位编辑曾多次向我来电,说是《大秦》销售情况颇好,北京还先后有两家电视制作中心给出版社打来电话要购买《大秦》的改编权。在这些信息的鼓舞下,2004年底我再次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继续《大汉》、《大唐》的写作,计划两年写一部,到2008年“三大”便可全部完成。谁知好事多磨,其后出版问题出现了始料未及的种种麻烦和困难,写作进度也因受到干扰而断断续续,单是这部《大汉》就写了将近四年,以致在本书《引言》中提到的那个刚刚学步的小男孩,到我写《结束语》时,已长大到了会与几个小伙伴一起用塑料瓶煞有介事地踢“足球”的年岁,于是在我家窗外的走道上,便出现了“不亚于世界杯足球赛”的那种盛况。这个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在别人看来可能以为出于虚构,在我却是感慨多多的生活的真实。现在这部历经曲折的《大汉帝国》总算与读者见面了,借此机会,我首先要向读者诸君表示深深的歉意。当年,在《大秦》完稿后我就应当紧接着写《大汉》、《大唐》的,可我却没有那样做。同时,还要向促成此书出版的两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两位先生一位是上海嘉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人苏少波,一位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社长赵炬。小苏为照顾我年老体弱,在近半年多来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地穿越大半个上海,登门来我住处商讨有关编辑、装帧、出版事宜,一谈就是大半日,每回总要到黄昏过后才回去。他的真诚,他的谦逊,和他那种奋发、严谨的工作精神,今我深深感动。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最令我着迷的还是古代,尤其是秦、汉、唐三代,我以为那是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最为充沛、人性也较为高扬的三个时期。由此,渐渐萌发出一个心愿:为这三个时代各写一部书。这便是《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套装上下册)》和《大唐帝国》。写过清新可读的《西洋史》的陈衡哲先生说得好:“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我们明白的。”所以我的这三部书就想尽量做到“明白”二字,尝试用一种新的史话体来写。我们普通人想通过读历史弄明白的,主要的恐怕还不是历代帝王存亡兴衰的道理,而是历史演进中的人生况味;或者说不是为了“资治”,而是为了“资生”——汲取人生滋养。历史的真正主人是人,明白历史的核心就是明白历史中的人生。我想我们如果能少一点终极评判的雄心、多一点力求理解的诚意,以此去接近作为我们先祖的古人,包括那些按当时某种政治或道德标准已被脸谱化了的人物,或许就较为容易进入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的知音。果真那样,我们就能结识到众多先哲前贤,帝王将相,文坛才子,沙场猛将,还有高士野夫、奇男烈女以及鸡鸣狗盗之徒、灯红酒绿之客……那些浑朴天然的人性,那些激扬放达的人格,因历史几乎永远不可能复现而显得如此珍贵,而你却能与他们结成“忘年交”,时而促膝絮谈,时而浩歌长啸,品味古今不同人生,获得相似或相通的感悟,那该是一件多大的乐事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汉帝国-全两册 PDF格式下载



我读得很慢,因为知识面太丰富了,可以读出作者的钻研之精以及对历史的热爱。作者才学渊博,功底深厚。读完想必受益匪浅。


书本质量很好,看上去就让人喜欢。至于内容主要还是讲那些名人事迹,没有其它细节。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以后,觉得它没有那么幽默的语言,那么生动的人物形象。


还不错,挺有趣的,也写得挺有逻辑的。期待把东汉的部分加上


与我想像的不同,我还以为会像《大秦帝国》一样好读呢。


之前看的是大秦帝国,另外版本的,就像看看大汉的,看到萧然的书,就买了,不好看,写的看起来比较装比的感觉,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不像大秦帝国写得那么有趣味性和代入感了


能够看得出作者的史学功底,严谨不乏引人入胜!


才疏学浅,因一部电视剧忽然对汉朝历史感兴趣,有幸了买了这一套。作者客观又不呆板的写作引人入胜,又不时引起我的思考,我想这对我来说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关注作者的大唐 和 大秦 ,可惜都没有货。


书的装帧不错,书页质量也好,字体正好,不过分豪华也不简陋,很合适。作者的文笔也很好,通俗易懂但是又很严谨。


是我看到的历史方面的书中最棒的,只是上册,每看几天就有几页脱落了!


要是作者前后汉一起写就更好了,不过还是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