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肝胆疾病的家庭康复

宗蕾 等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

宗蕾 等编著  

页数:

158  

内容概要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提问方式,对有关肝脏的基本知识、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等内容进行介绍。 本书既是肝胆疾病患者及家属就医问药及健康生活的指南,又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有关肝脏的基本知识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癌和胆管癌

章节摘录

  (2)滋养肝脏本身:肝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即所谓“肝需血养”。若肝血不足,则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视物不清。因肝脉与冲脉相连,冲为血海,主月经,故肝血不足,冲任受损,女子出现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甚者经闭。  主疏泄即肝气宜泄,肝气是指肝的功能。疏泄是“疏通”,“舒畅”,“条达”之意,也就是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气具有疏通,条达的特性。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疏通气机: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的生理特点又是主升,主动的,所以,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  (2)对情志的影响: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  大多数患者对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缺乏基本的了解。首先,西医所说的“肝”的概念和传统中医“肝”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通常西医所说的肝主要是从解剖学概念来认识,即一般人们心目中所认识的“肝脏”,是一较具体的概念。肝脏是深藏在人右腹腔深部横膈膜的下面,具有解毒、合成、代谢、排泄及调整血液量功能的一个人体器官。


编辑推荐

  《肝胆疾病的家庭康复》检查项目的意义,治疗的方法,中医调养的细节,预防传染的措施,饮食的注意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肝胆疾病的家庭康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