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药用菌学(上下篇)
2010-10
黄年来、林志彬、陈国良、 等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10出版)
黄年来,林志彬,陈国良 等 著
1834
《中国食药用菌学》全书共95章532节,近400万字。主要介绍了我国各种食用菌、药用茵最新科研成果、最新栽培技术与模式、珍稀新品种开发利用;食药用菌分类、营养生理、生长发育、生态习性、遗传育种、菌种繁育、品种驯化、菌种保藏技术、食药用茵病虫害防治、食药用茵产品保鲜与加工等方面内容。旨在向全世界宣传、推广我国食用菌、药用菌最新研究成果,普及推广最新生产栽培技术,更深入地了解食药用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展现作为传统中药组成部分之一的药用菌防治疾病的疗效,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国食药用菌学》所载文献,食药用茵界科研、教学、推广科技水平之高,涉及品种领域之广,参与撰写作者队伍之多,承载文献数量之大,记录实质内容之丰富,传承文献之实用,乃属空前。 《中国食药用菌学》內容丰富、观点明确、阐述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适宜广大食用茵、药用菌界科技工作者,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农学及有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教学工作者研究参考,又可供从事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和生产者参考应用,同时,也是各大专院校、图书馆丰富馆藏不可或缺的典藏文献。
张树庭 院士题词李玉 院士作引上篇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食药用菌发展简史第三节 食药用菌的价值第四节 我国食药用菌产业现状第五节 食药用菌业能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第六节 食药用菌产业展望第二章 食药用菌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食药用菌的营养与药用价值第二节 食药用菌的形态结构第三节 食药用菌的营养与生长第四节 食药用菌的遗传第五节 食药用菌的结实与发育第六节 食药用菌的生态第三章 食药用菌资源第一节 食药用菌资源概念与特点第二节 食药用菌资源的自然条件第三节 食药用菌资源的生态类型第四节 重要类群的食药用菌资源第五节 我国食药用菌资源的分布第六节 食药用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第四章 食药用菌分类系统第一节 菌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第二节 菌物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第三节 菌物的命名和分类第四节 子囊菌门(Ascomycota)第五节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第五章 食药用菌制种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制作菌种的生产设备第三节 菌种分离与母种生产技术第四节 制作原种的生产技术第五节 制作栽培种的生产技术第六节 选种技术第七节 育种技术第六章 菌种保藏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营养体菌丝体的保藏第三节 孢子的保藏第七章 食药用菌遗传育种第一节 食用菌的性与交配系统第二节 食用菌的诱变育种第三节 食用菌的交配育种第四节 原生质体的融合育种第五节 基因工程育种第八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药用菌中的应用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食用菌DNA分子标记技术与应用第三节 食用菌的分子育种第九章 食药用菌液体发酵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食药用菌液体发酵的设备第三节 食药用菌培养基的配制第四节 食药用菌的发酵第五节 展望第十章 食药用菌机械设备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木生食药用菌栽培机械设备第三节 食药用菌培养料灭菌设备第四节 食药用菌接种器具与设备第五节 食药用菌培养、栽培机具与设备第六节 草腐类食药用菌生产机械设备……第十一章 食药用菌病虫害防治第十二章 食药用菌保鲜与加工第十三章 中国食药用菌生产贸易现状与展望下篇附录
插图:(七)茯苓1949年前,我国用肉引法(用菌核切成块作为菌种)栽培。每50千克松段木可产茯苓1~1.5千克。1970年后改用人T培植菌种接种栽培,每50千克松段木可产茯苓3~4千克。福建等地大量用松树兜栽培,松树兜是锯去树干的松根,属森林废弃之物,栽培茯苓不需要材料费用,产量也非常高。目前,全国每年生产茯苓达15.9万吨左右。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还育成许多食药用菌新种。1982年,广东省微生物所人工栽培红托竹荪获得成功;1984年,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刘正南金耳驯化获得成功;1998年,湛江驯化洛巴伊口蘑获得成功;2002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开发巨大口蘑获得成功。近年来,我国驯化成功的食药用菌种已达60多种。(八)食药用菌的药用研究与开发我国食药用菌的药用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58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陈梅朋等分离得到了茯苓、猴头菇菌种,并通过栽培长出了子实体,1960年分离得到了灵芝菌种,也栽培成功。1970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陈国良、上海中药三厂朱振岳和上海医药T业研究院及30多家医院协作,合作研究灵芝的毒性、药理、临床效果和培养、制剂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对人无毒、无不良反应,用灵芝子实体、灵芝菌丝体热水提取的浸膏粉制成的灵芝片对神经衰弱、冠心病、哮喘有良好效果。用热水提取、酒沉后的上清液制成的灵芝针剂对哮喘、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低下症、重症肌无力症有较好疗效。同年,灵芝片被正式批准作为临床药品应用。1971年,北京市灵芝研究协作组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丛铮、林志彬主持下,对灵芝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并组织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试验组,结果证明,灵芝制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197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杨云鹏研制的蜜环菌菌丝药品获得批准应用,治疗各种眩晕症等。
《中国食药用菌学(套装上下篇)》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黄年来虽是挂名的,包装印刷内容都是值得推荐的。
整体来说比较好!就是上篇部分有些章节有重复的地方!
还不错,纸张及印刷的质量都不错,尤其介绍了许多平时书中栽培以外的知识,内容丰富,涵盖广泛,专业性强。适合这方面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进行研究的人读。一般的种植户没太多必要来花这些钱来读它。还有就是引用的附页太多了,是不是版权需要的,要不真没必要让它就占去约有200多页。对于我们不会英语的用户光英语就占有300页以上。难道不能简单些。不过这样的巨书编起来已是不易了,不要太苛求了吧,这方面书籍的收藏爱好者要必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