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科学实验
2012-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美)帕梅拉・沃克 等著,郭威 等译
132
本套丛书的每本书中有20项实验,还有有关安全准则的实验前必读、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实验范围和序列表等。“简介”部分对每本书的实验主题进行了总体概述。书中的每个实验也包含了具体的安全提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分析、实验中将会发生什么、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
序言
致谢
简介
实验前必读
实验1.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2.镰状细胞性贫血症中的氨基酸
实验3.质粒基因工程
实验4.减数分裂
实验5.性状遗传
实验6.遗传杂交的预测及实际结果
实验7.味觉遗传
实验8.用染色体组型诊断疾病
实验9.从颊上皮细胞提取DNA
实验10.设计生物体性状
实验11.染色体突变
实验12.亲本与后代的性状不相同
实验13.伴性突变遗传
实验14.家族树体现家族内部特征
实验15.DNA分子模型
实验16.凝胶电泳简介
实验17.DNA凝胶电泳
实验18.基因表达的控制
实验19.遗传学学习中心
实验20.基因工程简介
附录
实验的范围和序列表
年级水平
实验环境的设置
我们的发现
译者感言
实验中将会发生什么? 在实验步骤中,你准备了一份琼脂凝胶并把工具槽放在其一端。DNA携带负电荷,因此所有的片段都向正极移动。因为DNA样本被不同的内切酶切断,所以产生的片段大小不一。小片段在凝胶中的移动速度比大片段快。染色可以显示DNA色带所在的位置。仅有微型管3和微型管X中的两种样本相同,因为这两种DNA样本是被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Bam HI所分割的。 DNA所携带的负电荷来自自身的磷酸基。DNA由双链核苷酸构成,形成双螺旋结构。每个核苷酸都由一个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带负电荷的磷酸基构成。交替排列的脱氧核糖与磷酸基构成DNA分子的主链,而核苷酸则伸向螺旋中心。核苷酸的排列方式就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编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尽管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DNA,但事实上,仅有千分之一的分子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若想利用DNA来确认个体身份,科学家必须关注DNA中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差异。DNA可以被仅能识别特定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分解,该项技术就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该技术之所以行之有效,就是因为特定识别位置的存在或缺失产生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而这些片段正可用于电泳分离,用以识别个体身份。 如若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科学家必须拥有大量的DNA样本。除此之外,样本必须相对较新或者保存完好。聚合酶链反应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它可以利用少量DNA样本复制出数百万份相同的样本。此种大量复制DNA的技术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样本,使他们能够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或其他技术对DNA进行分析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