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方美学思潮

张玉能 第1版 (2005年2月1日)
出版时间:

2005-2  

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2月1日)  

作者:

张玉能  

页数:

505  

内容概要

  《西方美学思潮》以西方美学思潮为主线,追寻各种美学思潮发生、演变及其影响的历史发展脉络,分别对古希腊古典主义美学、中世纪神秘主义美学、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学、新古典主义美学、启蒙主义美学、德国古典主义美学、西方现代主义美学以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直至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历史发展,从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创造的美学视角作了明晰梳理和整体观照,通过对各种美学思想概貌、特征的具体阐述,从总体上全方位把握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各种美学思想的相互关系。《西方美学思潮》突破了同类作品以美学家为叙述单位的传统创作思路,而以各个美学思潮为叙述纲要,在西方美学史的研究方法上有创新性突破。

作者简介

  张玉能,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文艺博士生导师。历年来承担留学归国人员科研项目《奥地利造型艺术简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美学范畴体系》、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审美与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代表作有:专著《美学要义》、《审美王国探密》、《西方文论思潮》、《西方美学通史》第4、5卷;译著有《德国古典美学》、《席勒散文选》、《秀美与尊严一一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选》。在《文艺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1 20余篇。著、译、论文等共约500万字。

书籍目录

导言美学史研究的方法论与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一、美学史研究的方法论二、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主义美学一、概况二、早期的古典主义美学三、成熟的古典主义美学四、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五、古希腊罗马美学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第一章 中世纪神秘主义美学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美学一、概况二、中世纪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三、中世纪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主要基础的经院美学四、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美学思潮第三章 17世纪新古典主义美学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美学一、概况二、法国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三、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四、德国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五、意大利的历史主义美学思潮第四章 德国古典美学一、概况二、美学的不断完备三、美学范畴体系的不断丰富和系统化四、艺术理论五、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种思想一旦成熟,它就必然要定型化、规范化。古希腊罗马的美学思想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成熟了,因而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直至公元5世纪,经历了漫长的定型化和规范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是单一的对旧的传统思想的整理,而是包含着传播、整理、修正和补充的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1.定型化的准备过程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雅典民主制彻底衰落,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入侵希腊,以武力建立马其顿王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把古希腊的文化带向世界,建立了亚历山大理亚文化名城,经历了一段欧洲历史上的“同化希腊的”或亚历山大理亚的阶段,史称希腊化时期或亚历山大理亚时期。  在这大约三百年间,美学思想主要在伊璧鸠鲁派、斯多葛派、怀疑派的哲学体系和各个修辞学家的著作中反映出来,因此,这个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这一时期的各派对美学思想的贡献,主要在于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按照自己的理解传播到各地,为古典主义美学的定型化作了准备。当然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也有各派各自的独特发挥。  (1)美学思想的伦理化倾向  到希腊化时代,由于社会的动乱,由苏格拉底开始的人本学本体论的倾向,在哲学中就转向了伦理学的倾向。  ……


编辑推荐

  《西方美学思潮》侧重“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研究,体现了在美学研究领域的人本思想。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该书顺应教学改革和学生需求,在美学思潮种类和艺术理论方面作了整体扩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西方美学思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