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在黑暗的河流上

席慕蓉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3-08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席慕蓉  

页数:

29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黑暗的河流上》
  本书讲述在写作的时候,我一无所求。在写作的时候,只想把深藏在心中的感觉牵引出来,只希望把生命中极为所珍惜的这一部分,认真地整理好。也就是这样而已。距离企图心的远近,和创作的品质并不一定有关联。而且无论有何等样的作品,完成之后,只能留待时间和观赏者来做拣选,任何话语都属多余。对作品本身保持永远的沉默,是一个创作者应该有的权利和美德。
  《槭树下的家》
  席慕蓉的新作。在写作的时候,一无所求。在写作的时候,只想把深藏在心中的感觉牵引出来,只希望把生命中极为所珍惜的这一部分,认真地整理好。也就是这样而已。距离企图心的远近,和创作的品质并不一定有关联。而且无论有何等样的作品,完成之后,只能留待时间和观赏者来做拣选,任何话语都属多余。对作品本身保持永远的沉默,是一个创作者应该有的权利和美德。
  本丛书还有《透明的哀伤》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生于四川,祖籍内蒙古。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专攻油画,兼习蚀刻版画。1966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在国内外开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等四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更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书籍目录

  《在黑暗的河流上》
 第一辑 七里香
  篇一
  篇二
  篇三
  篇四
  篇五
  篇六
  篇七
  篇八
  篇九
 第二辑 无怨的青春
  篇一
  篇二
  篇三
  篇四
  篇五
  篇六
  篇七
  篇八
  篇九
 第三辑 时光九  篇
  篇一
  篇二
  篇三
  篇四
  篇五
  篇六
  篇七
  篇八
  篇九
 第四辑 请柬
  篇一
  篇二
  篇三
  篇四
  篇五
  篇六
  篇七
《槭树下的家》
 篇一 来时路
  四季
  爱的絮语
  猫缘
  海棠与花的世界
  成长的痕迹
  几何惊梦
  我的记忆
  窗前札记
  不忘的时刻
  悠长的等待
  ——一个女性艺术工作者的领悟
 篇二 窗外
  胡凡小姐的故事
  玛丽安的二十岁
  海伦的婚礼
  卖石头的少年
  达尔湖的晨夕
  那串葡萄
  中年的心情
  欲爱的神殿
 篇三 榕树下的家
  槭树下的家
  夏天的日记
  主妇生涯
  星期天的早上
  谜题
  花的极短 篇
  月色两章
  同学会
  姐姐的歌声
  说梦
  心灵的对自
  我的泪水
  标本
  一个春日的下午
  花事
  丰饶的园林
  黄粱梦里
 篇四 时光
  有月亮的晚上
  生命的滋味
  灯火
  池畔
  两种时刻
  写给幸福
  街景
  “自剖”二三则
  丰收
  忧天三问
  夏日
  时光
 篇五 悲欢之歌
  红尘
  美好的插图
  空白
  岛上三则
  悲欢之歌
  夏夜的记忆
  模糊的愿望
  自由的灵魂
  她的一生
《透明的哀伤》

章节摘录

  起因于一场不顾一切的毁灭  从热渴 窒闷 极度不安的心中  如霹雳般迸发溅射而出的  是那囚禁了千亿年的渴望    散开 然后不断膨胀  自我的距离在星团之间逐渐拉长  当寂寞与乡愁要用光年来换算  才发现  从此永远无法回转  星云空茫 开始重新寻觅  重新摸索 重新去  追逐那隐隐约约在呼唤着的方向    散开 然后逐渐冷却  然后习惯于孤独  在漂泊的行程里慢慢忘记了来处  穹苍万里充满了  要传达而终于不可传达的讯息  (匍匐于泥泞之间  我依然要问你 为什么  为什么时光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木星 金星 开始命名  虽然海王星和冥王星还那样遥远得  令人心惊  但是所有的故事都开始酝酿  宇宙浩瀚 而时光如许悠长  在银河漩涡的触手间 据说  要用五十亿年  才能等到太阳的光芒  巨大的星云里 要怎样孕育  才能等到一场相遇一种秩序  (匍匐于泥泞之间  我含泪问你  那样的夜晚去了哪里  为什么所有的开端都热烈慌乱  一如夏夜的星空 无限灿烂)    最初 地球只是一团烈火  无所适从也无所依靠  在暗黑的天空中独自燃烧  炽热明亮的母体 可望而不可及  在每一转首回身的地方  是那从此无法靠近  又无法远离的太阳光芒  是每一篇神话传说中的眷恋情节  是我们因此而不断  重复循环着的季节和日夜    日夜循环  在辗转反侧间试着将岁月慢慢沉淀  所有不肯妥协的爱与恨  以及日渐沉重的思想和欲望  只好以熔岩的形象 沸滚翻腾  不断喷涌 囚禁在高温的心中  而在脆弱的表层  水气弥漫 云雾滋生  有朝露有夜雾不断前来 轻轻环绕  轻轻覆盖  仿佛有些忧伤可以忘记  有些错误可以原谅 在日与夜的  交替间  有些梦想 可以重新开始盼望    (爱 原来是没有名字的  在相遇之前 等待就是它的名字  而一切的起始却是不经心的  就像天地初开 原来也没有  什么一定要遵照的形象 就  如平漠上千株白杨 原来也  只是一次不经心的插枝 如  果不是那偶然的顾盼 我们  原来可以终生终生永不相识  在雷电交会的刹那  为什么一定要是你 从我身,  静静走来  走进我心中央)    天空中不断有星球爆裂  不断有美梦从此陨落幻灭  但是 在我们的世界里  帷幕刚刚升起 戏正上演  我们的心愿仍然要逐一完成  在一切的来临与消逝之间    戏正上演  我们一定要等待与盼望  坚持要依次出场凝神准备  随时欢呼 落泪 或者鼓掌  太阳系里所有行星都进入位置  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 戏正上演  而星光闪烁 时空无限  (匍匐于泥泞之间  我含泪问你  一生中到底能有几次的相遇  想但丁初见贝德丽采  并不知道她从此是他诗中  千年的话题 并不知道  从此只能遥遥相望  隔着幽暗的地狱也隔着天堂)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永无止境  犹疑而又缓慢 地球不断旋转  要经过无数次的循环 才能有  三叶虫的出现    然后当曙光初露 恐龙已经遍布  时光逐渐增加了流动的速度  在苏铁 银杏和蕨类之间  第一棵开花的植物终于出现  那是白垩纪 那是一亿年前  那时候 气候温暖  暴龙爬行在开满了花的原野上  鱼龙游过海洋 而翼龙在天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当灯火逐盏熄灭,在黑暗的河流上被你听遗落了的一切,终于,只能成为,你的昔日,我的昨夜……


编辑推荐

  《在黑暗的河流上》所有的生命在陷身之前  不是不知道应该闪避应该逃离  可是在这样美丽的夜晚里啊  藏着一种渴望却绝不容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在黑暗的河流上 PDF格式下载



 席慕蓉的爱情诗句,总是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那么温婉哀怨,令人魂肠愁结、不能释怀。或许青春,抑或爱情本身就是甜蜜中掺杂着淡淡的苦味吧!席慕蓉爱情诗句,与您分享! 席慕蓉的散文诗中表现出来,如幻似梦,似有若无,又远又近的境界。 席慕蓉人存不存在前生?我们就不用去作科学的探讨与论断了,仅就《前缘》一文而言,诗人是借前生的存在来表达她对相悦者炽烈的爱恋。
  这爱恋曾被忽视:“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
  这爱恋含着埋怨:“你若曾是那逃学的顽童,我必是从你袋中掉落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的草丛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这爱恋甘愿牺牲:“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烧着,陪伴你过一段静穆的时光。”
  三个并列的意象,均用词精美,格调清新,特别是把相悦者与自己放在不平等的地位,突出了己方的主动与猛烈,极大的增强了情感的穿透力。
  正因为如此:“今生相逢,总觉得有些前缘未了,却又很恍惚,无法仔细地去辨认,无法仔细地向你说出。”这无法分辨,无法述说之情,就起了如幻似梦,似有若无的作用。
  也因为将此生与前生交错描写,给我的感觉是又远又近,远近界限难以划分,现实与理想难以划分,心相与理析难以划分。 在席慕蓉的散文之中,除了人之外,便多以花作为对象,或将花朵穿插在字句之中隐含某种象征意义。
  整棵大树上满了白花,又厚又绿的深色叶子把白花衬得特别耀,老远就看到了。…
  好大的一棵树,深植在海边的山崖上,在几十年之前,当那些渡海而来的人刚刚开始在这个小岛上栖身之时,这处山崖之上,一定曾经长满这一类的海岸植物吧?
  我想当那一群人刚刚开始在这树木底下搭建他们时小木屋时,一定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停留,以为不久就可以离开,所以才会盖得这窘迫和杂乱无章的吧?
  席慕蓉喜欢将某种花的特性和某种类型的故事相结合。虽然,花在故事之中,可能只是扮演物的静的角色,却占有全文重要的地位。如在《有一首歌·花的极短篇》,席慕蓉写下一对男女的故事,因昙花的绽放而开始,随着昙花的凋落而结束。
  好多年以后,每次闻到相同花香,女孩都会想起那个在月亮底下把昙花摘下的少年,他们从那夜以后就没有再见面。
  他不应该送她一朵昙花。听人说,那是一种不幸的征兆。
  以故事形态表达出席慕蓉对花的感觉。花同时也扮演着触媒的角色,对于读者而言,即使不曾经历类似或相同的情境,也可藉着席慕蓉笔下所营造的气氛,有了更深的感觉,有着身历其境的感觉,或许这也是席慕蓉作品始终被喜爱的因素之一。
  每一位作家都有其最钟爱的事物,席慕蓉特别钟情于荷花。她画荷花,也写荷花。不过,她一般不单独的赞美荷花,她总是把荷跟人相连,或者藉由某件事情带出荷花。在文学的批评上有所谓的‘文如其人’的说法,特别强调作家的生活环境与作品的文风表现之间的关系。探讨此现象与席慕蓉的关系,可以从席慕容的生活环境及成长过程之中寻得解答。
  那天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植物园的荷池,站在满池亭亭的莲叶旁,空气中充塞着一种模糊而又熟悉的清香,幼年时和父亲同游玄武湖的记忆,在霎时都重现在眼前,阳光在霎时也变得柔和起来。我好像进入了一个不大一样的世界,在那里,时光滞留不前,我心中充满了一种恍惚的乡愁。
  对我来说,读诗和写诗也和荷花荷叶一样,每次都能把我领进那一个不大一样的也界里面去,在那里,心中没有任何的负担,我只是喜欢反覆温习那一种恍惚的甜蜜和忧伤。
  涉江采芙蓉的时代,荷叶与荷花应该就是这个模样了吧。荷,真是我的乡愁,对一个古远的时代与古远的爱情的乡愁。
  不知道是看多了画中的荷,还是在古远的日子里曾多次涉江采芙蓉,总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并且,在初识的一次就是一见倾心,不忍离去,就这过了几千年。
  东坡独爱清风与明月,周敦颐有〈爱莲说〉,对作家而言,自己青睐的事物,,钟爱的一件事,喜欢的一个东西,不单只是字面上的解释,重要的是深层意义及它与作家能够相遇相通的一股默契,‘荷花’对席慕蓉而言正是如此。
  席慕蓉出版了一本完全以写荷,咏荷为内容的书,名之为《信物》。这本书的内容是用以席慕蓉的文章和针笔画来交叉营造全书的气氛,显出对荷花的赞颂与热爱。她不仅客观仔细的写景,也主观的写情,使整个作品呈现情景交融的感觉,物我合一的情境。
  我每天早上都去端详它,看着它的颜色从敷着一层青绿的暗紫,慢慢转成水红转成柔粉再转成灰白,看它的花瓣从紧密的蓓蕾到微绽到盛放再凋落,仿佛是看着一个生命从青涩的少年逐日逐日走到最后。
  原来,原来时间就是这样过去了的。所有的日子越走越远越黯淡,只有在莲花盛开的时候,那些记忆,那些飘浮在它们周遭的记忆才会再匆匆赶回来带着在当时就知道已经记住了的,或者多年以来一直以为已经忘了的种种细节。
  在席慕蓉所写荷的作品内容中,人、事、时、地常常是相同的,她却用不同的字句去描述,从各个角度切入,写出完全不同的味道和感觉。如〈花之音〉和〈莲池〉都在写林玉山先生八十年回顾展中一张巨幅的荷花写生。在〈花之音〉中,她被这幅画吸引,因而请问林玉山先生,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画成的?
  老师说那个时他刚刚日本回到台湾,和年轻友人一起,两个人到嘉义附近的山里,在一处荷花池旁住了好几天
  老师又说:‘那个时候,年纪轻,对任何事物都想一探究竟,我们听人说荷花刚开的时候最美,并且花开的时候有声音,所以两个人就在池旁和衣睡了一个晚上,天还没亮时就起来守着花开,等着听花开的声音。’
  我从来不知道荷花开的时候有声音,老师那天真的声到了吗?
  ‘听到了。是很轻,很细微的声音,但是可以听得到。………’
  在〈莲池〉一文中,她采倒鈙的铺陈方式,将时间拉到林玉山先生听荷花的昭和五年七月,逐字逐句慢慢述说一个发生在日据时代的故事,然后将场景拉回一九九一年的五月,也就是八十回顾展的会场。她写到收藏这幅画作的张家,将这幅‘莲池’呵护得无微不至。席慕蓉用她柔性的笔触记录下来巨幅荷花写生的来源及归处,同时也做了见证。
  是一场难得遇合!
  六十一年之后,一个初夏的正午,美术馆里的展览厅因为外面的炎炎烈日而显得格外清凉,艺术家和他的画作重新相遇。
  当年那个站在池边的年青画者如今鬓发已如霜雪,目光却依旧清亮,依旧深藏着那对生命与美的渴望,从他笔下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艺术品挂满在美术馆许多间展览厅的墙上,他必须要带领他的学生和观众一张一张地看过。
  但是,在转身之前,在离开‘莲池’那张画幅之前,白发的艺术家忽然停了一下,回首对那池莲荷再看了一眼,才微笑着转过身来带领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过去了。
  老师,您是不是听见了什么声音?
  〈花之音〉出版于一九八九年,〈莲池〉是作者一九九六年的新作,相同的一段往事,在隔了将近七年,席慕蓉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再次呈现她心中的感动,若不是对荷花的深深爱恋,


书质量很好,值得收藏。一直很喜欢席慕容的作品,温馨,质朴,连哀伤都是淡淡的。


高中时就喜欢席慕蓉,现在重读,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书质量不错,可究竟是席慕容还是席慕蓉???
有人可以答疑一下吗???


很喜欢席慕容的文字。淡雅,宁静。特别是《在黑暗的河流上》,很喜欢席慕容的短诗,读起来很有感觉。。


多思易感的年纪,常常借别人的诗抒发若有若无的情怀,憧憬诗般梦幻的爱情。《一棵开花的树》、《年轻的夜》、《初相遇》、《无悔的青春》,道尽十八岁少女柔美而殷切的心。年少真好!美好的、扰人的、欣喜的、伤感的,都能找到合意的诗句来匹配当下的心情。诗歌,当真是妙不可言的少女“甜点”!
长大了,经历了,明白憧憬终归是憧憬,现实依然是现实。以前的诗歌尘封成记忆,只是偶尔记起其中一两句,也难激起昔日般心底的涟漪,毕竟过了做梦的年纪。
偶然近日,再次朗诵《一棵开花的树》,突然发现爱诗的情结未变。年少时爱诗,洋溢着满满的感性。成年后爱诗,收获着淡淡的理性。
《我折叠我的爱》——席慕容的诗,一如意境幽远的画,层层叠叠折射着不同层次的爱。因而没有年龄的设防,不同的年纪,品味出的自是不同的心意和情境。


席慕容的诗会让人想到浪漫、梦幻、温暖,外加些许“透明的哀伤”……


这套作品好像有两个版本是吧?我挑了这个比较便宜的。但是依然很好,质量什么的绝对放心,还没有发现错别字,书的质感很不错~~~喜欢席慕容的文字,很细心,很触动人心~


台湾作家文风很好
有种温暖宜人的感觉
读起来柔柔的


一直很喜欢席慕容的作品
这得很值啊


首先想说的是,台湾作家的文风真的没的说。

我不知该怎么称呼、是席慕容姐姐还是奶奶。

论年纪,她的确长我们很多。似乎都算不得一个时代的人。

但读她的文字、感受她的心境,竟发现,时代不同的我们亦能产生极大的共鸣。

我爱席慕容。就这样。


就是书装帧的上下两头有点皱
我先还觉着奇怪 完全相同的两套书 会摆上两个图片 有着两个连接
我相对喜欢那个图片上偏黄的那一套 那个标价很高些 我还想着要不要再等等
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下了这一图片偏白的一套(正在抢购中 27)
可是收到的正是我喜欢的那套偏黄的 正合我意
要是谁也有这个疑问 看看就快下手吧


喜爱席慕容的,可选这套书


高中时候读过的书,大学心思野了,今日重读,想找回往日的安静


想买来收藏的,但书的质量一般般,看看可以,收藏还是另行考虑吧


和我想的一样,很全面的,我很喜欢。


给同学买的。
她很喜欢。
而且席慕容的文采着实好!


还好,但是我不喜欢这种纸张


很好。很喜欢啊!


好作者的好书需要收藏。


很好/..


非常喜欢,书的质量很好,很值得收藏


挺好 哈哈


这次物流速度挺快的。订单下了三天书就到手了。很喜欢席慕容的文字,值得珍藏和阅读的


一直都很喜欢席慕容,读书时代经常看,现在回味下


要是喜欢席慕容老师的网友,就赶紧收藏这三本吧~~~值得收藏~~


书中收录了席慕容的诗歌和散文,质量高,值得读。


帮同事买的 ,听说不错。


这书不错,很有文学价值。赞赞


很美的文字和诗,建议成套购买。


不错的书嘛~~


这是本适合很多人看的好书,让你内心的柔软,有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喜悦。


席慕容的诗 很美


质量不错,很喜欢席慕容,总是那种淡淡的感动。


收藏起来作为青春的回忆。


有点相见恨晚啊


字词很优美


伤感、唯美,忧郁、青春


席慕容的文字,清新自然。很适合在安静的时候看,床头书,每天在睡前看··


心灵鸡汤,需慢慢品尝。


席慕容 的散文当然好的没话说 朴实淡雅的文字总能带来很深的感动


写的现实,很有教育意义!


她是少年时候的偶像


读完好感动


放松心情,心烦时拿来翻看一下,心情就觉得很舒服


高中时候最喜欢读席慕容的书,简单 清新!


i love you


很喜欢席慕容的诗和散文,觉得很不错,买来收藏


爱席慕容


看到书,记起曾经的青春时光,曾经的感动。。。。


一直很喜欢席慕容,所以这次促销就买了。


本来她的名字是在很久之前经常听到,自己从来没有读过她的诗歌和散文.刚好有机会听了她的现场演讲,是台湾人的那种很温柔、特别的语调,内容充满了对内蒙古大草原的依恋,感动!!书主要看了散文部分,和刘庸的对比来看,似乎更多的有很多心里感想在里面。


重温席慕蓉的作品,和年轻的时候相比,有种别样的感动!


看席慕容,总会有淡淡的感觉,淡淡的感伤、淡淡的感动


为什么两个订单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呢?都有一本书封面被划破了。。。


以前买过单本席慕容的诗集,给朋友拿去看,就没再还给我,十年了!又再自己买一套,这次除了诗集还有文集,还是不错的。


书的封面很漂亮,里面的纸质也很好,摸起来手感很舒服


一直都很喜欢席慕容,这一套书可以用来收藏。读起来也很好,宁静、闲适、清新的散文,文风优美。只不过送来时包装有些破了。


很好 无论哪方面都很好


帮忙买的书,很满意当当的服务。


不愧是大作家的书,很喜欢!


文笔很好的说啊文笔很好的说啊文笔很好的说啊文笔很好的说啊文笔很好的说啊文笔很好的说啊文笔很好的说啊


书保存地不错 就是不太喜欢封面


包装不错,内容也很好,好喜欢席慕容的呢~以前买了送人现在又买来看~


同学趁减价时帮忙买的,同学喜欢席慕容,貌似收到的时候心情不错


室友满二十岁了。我和另一个室友商量好送她这本书。还有什么比席慕容的诗更能为青春注解呢?货到了之后,我忍不住先睹为快。她的诗,总不厌其烦地用着相似的意象来注解青春:莲花,泪水,阳光……经过提纯的意象,并且潜入一丝道不明的怅惘,纡徐萦回,余音不绝。诗人似乎有意搭建了另一个世界,在其中剔去了尘世的繁琐,只留下一支莲在涧户中自开自落,这意味不可解,不必说。有点感觉,诗集的后半部分,也就是晚期的作品似乎有些“退化”(?),早期那种动人的共鸣消失,作者与读者之间有了鸿沟,有什么阻挡住了作者内心。我想,或许是新酒酿成,而与之适应的新瓶却没有制成——经历了漫长的年岁之后,作者成长、成熟了。以前那个单纯敏感、富于幻想的少女变成了饱阅人世的妇人。因此秀逸浅淡的作法反而限制住了表达,在找到新的方式之前,诗人只有在老式框架里局促地奔突,情绪找不到出口。也许事情并不是我分析的这样,但作为一名读者,我确实感到后期作品力有不逮。在失望愤恨之余,却又想起她写过的一篇散文。大家知道席慕容不仅是一名诗人,更是一名画家。她在这篇散文里问:为什么优秀的画家不在他们事业的最高峰就停笔,以留给世人最美的印象呢?很厉害的问题。而散文的结尾,她抛给我们这些愚人一个选择:你是更喜欢画家在高峰时期所肆意表达的?还是...更喜欢他在生命的末尾竭尽全力而不能表达的?……有时候,她的笔让我轻易原谅不公平、不喜欢……你没有再写出深获我心的作品来又怎样呢?明明有比这重要千倍的东西不是吗?心内“不”的围墙化成拥抱冷暖的双臂。是的,我们还活着,我们还没有放弃。张晓风曾解释过一种叫“化解”的力量:它不是没有是非,而是超越是非。看来,这对好朋友真是有相通之处的~ 阅读更多 ›


心里都是轻盈的爱意,心上人已经驻扎到心房,席慕容最容易打动这样的单纯少女。她告诉你,爱情是最美的


席慕容的诗总能引起灵魂某一深处的共鸣。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恐怕只有手指轻抚着,细细缓缓地读着,才会明白,心,早已与它缱绻一片。


很优美感伤的诗,有些也很有哲理的哦!


书的质量很好!席慕蓉不愧为大家,值得拥有她的全套图书!!!


对席慕蓉本来不是很清楚,但曾听过老师的赞美..这本书让我真正认识了她,也喜欢上了她的文字~!


我心中有两个神话,一个是纳兰,一个是她。


我今天在书店随手翻了一下席慕容的这本书,质量可以,内容我看了想哭,太酷了


这是成套的,《槭树下的家》《透明的哀伤》《在黑暗的河流上》。席幕蓉诗集和散文集,旧版全是小开本,这套算32开。南海的一贯风格,空边大,字小。。。如果字大些就完美了。总之,是个遗憾。


看了流泪。触动心弦。席慕容的诗说尽懂爱人的心。


喜欢席慕蓉的诗,但是这家出版社也太不认真了,好几处都有错字,看在还算便宜的份上,中评


纸质还可以,没发现有什么印刷错误


多好的诗啊 席慕容的笔下是一场一场的梦 总能在读诗的时候想象出一幕幕戏剧来


回想曾经的诗人,读起过去的感慨


适合现在浮躁的人,你值得拥有。


纸质不太好啦,不舒服很糙


原本是买了一本作家出版社的《七里香》,打算继续收集席慕容的诗集,后来听同学说买着一本书就够了。可是这本只收录了四部,分别是《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请柬》。跟先前作家出版社的做比较,我是用了一本诗集的钱买了四本。但我还是要继续收集《边缘诗册》《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以诗之名》。书还是不错的,不过一首有时候一首小诗几行就占据了一页纸,其余的全... 阅读更多


好喜欢呢,比想象中好,不过印刷有一点小问题


产品不错,我觉得很喜欢


在黑暗的河流上


支持,绝对支持!!!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写的很好,书本质量不错 内容很精彩 快递很给力


正版还行吧东西


非常不错,特地买回来重温经典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