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2009-7
南海出版公司
李彩云,魏勇刚 编
211
心理学是自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之一,它对现代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著述,为人们更好地抚养、教育儿童提供了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建议。作为幼儿园教师,着重了解学龄前幼儿心理发展的历程与特征,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在《学前心理学》编写时,编者试图将有关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尽可能以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希望对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延续性,以及当前社会上许多幼儿园已将服务对象扩大至3岁以前的小龄幼童,所以《学前心理学》内容并不局限于传统概念上的“幼儿”(3~6岁)阶段,而是涵盖了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六七年内的整个阶段(通常所称的“婴幼儿阶段”)。但为了与《学前心理学》的主要适用对象——幼儿教师——相呼应,我们仍将其定名为《幼儿心理学》。考虑到幼师教育中一般不开设“普通心理学”课程,故《学前心理学》在有关章节也介绍了相应的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以方便学生理解。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存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心理学是自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之一,它对现代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著述,为人们更好地抚养、教育儿童提供了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建议。作为幼儿园教师,着重了解学龄前幼儿心理发展的历程与特征,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在《学前心理学》编写时,编者试图将有关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尽可能以简明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希望对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延续性,以及当前社会上许多幼儿园已将服务对象扩大至3岁以前的小龄幼童,所以《学前心理学》内容并不局限于传统概念上的“幼儿”(3~6岁)阶段,而是涵盖了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六七年内的整个阶段(通常所称的“婴幼儿阶段”)。但为了与《学前心理学》的主要适用对象——幼儿教师——相呼应,我们仍将其定名为《幼儿心理学》。考虑到幼师教育中一般不开设“普通心理学”课程,故《学前心理学》在有关章节也介绍了相应的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以方便学生理解。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存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第三节 学前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第四节 学前心理发展的研究方法第五节 学前心理学的教育意义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二章 幼儿的动作第一节 动作概述第二节 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第四节 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三章 幼儿的感觉第一节 感觉概述第二节 幼儿感觉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感觉发展的障碍第四节 幼儿感觉发展的训练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四章 幼儿的知觉第一节 知觉概述第二节 幼儿知觉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五章 幼儿的注意第一节 注意概述第二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过程第三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障碍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六章 幼儿的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第二节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记忆能力的促进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七章 幼儿的想象第一节 想象概述第二节 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活动与幼儿想象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八章 幼儿的思维第一节 思维概述第二节 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第三节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幼儿思维发展与教育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九章 幼儿的语言第一节 语言概述第二节 幼儿语言发展的进程第三节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幼儿时期的读写准备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章 幼儿的智能第一节 智能概述第二节 幼儿智能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智能的影响因素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一章 幼儿的情绪第一节 情绪概述第二节 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第三节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幼儿情绪与幼儿活动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二章 幼儿的气质第一节 气质概述第二节 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第四节 幼儿气质与幼儿教育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三章 幼儿的性格第一节 性格概述第二节 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第九章 幼儿的语言第一节 语言概述第二节 幼儿语言发展的进程第三节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幼儿时期的读写准备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章 幼儿的智能第一节 智能概述第二节 幼儿智能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智能的影响因素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一章 幼儿的情绪第一节 情绪概述第二节 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第三节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幼儿情绪与幼儿活动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二章 幼儿的气质第一节 气质概述第二节 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第四节 幼儿气质与幼儿教育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三章 幼儿的性格第一节 性格概述第二节 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良好性格的塑造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四章 幼儿的自我第一节 自我概述第二节 幼儿自我发展的特点第三节 幼儿自我的影响因素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第十五章 幼儿的交往第一节 亲子交往第二节 同伴交往第三节 师幼交往本章小结文献链接思考与实践主要参考文献
(二)环境因素的制约 环境因素包括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也包括专门的教育、训练因素。如果说人的生物学因素为心理活动提供了“硬件”机能的话,环境因素则为心理活动提供了“软件”材料:环境中的丰富刺激是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如果没有这些刺激,人的生物因素将无从发挥作用,心理也无法产生。两个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极有可能出现思想、行为方式上的显著差异。 (三)实践活动的制约 人如果不积极地参与到对外界环境的认识和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就无法利用其生物能和环境刺激,无法产生心理活动。就像一台软、硬件兼备的电脑不打开开关,就无法操作一样。 人的实践活动有多种:感知、运动、思考、交往,等等。在这些实际活动中,人脑对人体内外的客观现实作出反映,实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 人的活动还可以直接改变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来自活动之中的丰富的刺激,能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发育,促进脑细胞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各种心理活动的脑内实质活动。尤其在人生的早年时期,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种改变更容易、更显著。即使在人成年以后,多种实践活动也能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有人指出,多运动、多用脑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