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沉默

(日)远藤周作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08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日)远藤周作  

页数:

237  

字数:

150000  

译者:

林水福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一份报告送到罗马教会,内容中指出:由葡萄牙的耶稣会派往日本的费雷拉·克里斯朵夫神甫在长崎遭受到“穴吊”的拷刑,已宣誓弃教。这位神甫在日本定居了二十多年之久,身居教区长之最高职位,是统率司祭与信徒的长老。  这位神甫神学造诣之深,堪称稀世之才。在德川幕府禁教令下仍潜伏于京都、大阪一带传教不辍。他在信中经常表现出坚定不移的信念,因此无论遭遇到何种情况,大家都不相信他会背叛教会。在教会里,也有很多人认为那份报告可能是荷兰或日本的异教徒捏造,也可能是误传。  因有传教士的来信,罗马教会对在日本传教的种种困难当然非常了解。自一五八七年之后,日本的大名丰臣秀吉改变以往的政策,开始迫害天主教徒。他首先在长崎的西坂将二十六名司祭和信徒处以焚刑,还把各地的许多天主教徒驱出家门,拷打、残杀。德川将军对此政策采取萧规曹随的态度,于一六一四年决定将所有天主教的神职人员驱逐出境。  根据传教士们的报告,是年十月六日和七日两天,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七十几名司祭被迫在九州和木钵集合之后,押上开往澳门、马尼拉的五艘帆船,驱逐出境。那是个下雨的日子,灰色的海上波涛汹涌,在雨中,船从海湾穿向海角,消失于海平面的彼方。尽管日本政府已颁布了严厉的驱逐令,但其实还有三十七位司祭不忍心合弃信徒,化明为暗,仍潜伏在日本,并未离去,费雷拉神甫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断写信把陆续被捕、被处死的司祭和信徒的情形向上司报告。他在一六三二年三月二十二日从长崎寄给巡察师安特列·巴尔美洛神甫的信函,现在都还保留着。信上对当时的情形有详细的说明:  我在前一封信中已向您报告本地天主教的情形,现在继续向您报告后来发生的事。所有的威胁和压迫方式都跟以往不同。就让我先从一六二九年之后,五名因信仰问题而被捕的修道士身上发生的事开始谈起吧。那五人即巴尔特洛美古奇耶列斯、方济·德·赫斯、比仙提·德·安东尼欧这三位奥古斯丁会士,和我们耶稣会的石田安东尼欧修士,还有方济会的卡布列耶鲁·德·圣·马答列纳神甫。长崎奉行竹中采女强迫他们弃教,并借此嘲弄我们神圣的教义和主的仆人,打击信徒们的勇气;不过,采女很快就了解到光是语言改变不了神甫们的决心,因此,他决定改弦易辙,利用云仙地狱的热水来“伺候”他们。采女下令:将五名司祭带到云仙,用热水“拷问”他们,直到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仰为止,但绝不能杀掉他们。除了这五人之外,安东尼欧·达·西鲁之妻贝亚特丽吉·达·柯丝达和其女儿玛利亚,也因为采女长时间劝她们弃教都不理,亦被一并处理。  十二月三日,他们从长崎出发前往云仙。两名女性坐轿,五名修道士骑马,和众人分别。来到距离长崎不过一勒瓜。的日见港时,手就被绑起来,连脚也被扣上脚镣。上了船之后,一个个被分开紧紧地绑在船舷旁边。  傍晚,他们抵达云仙山麓的小滨海港。翌日上山之后,七个人分别被关进小屋里,手铐脚镣日夜不离身,还有护卫严密监视着。尽管采女的部下人数众多,代官。仍然派遣警吏严加戒备。在通往山上的各条路上,均派人监视,除非有官方的通行证,否则一律不准通行。  第三天进行拷问——首先把七个人单独带到池边,强迫他们看着滚烫的池水溅起泡沫,希望他们在尝到皮肉之苦以前,能放弃天主教的信仰。由于天寒地冻,滚烫的池水更是摄人魂魄,要不是有神的护佑,光看这情景就足以令人昏厥。但是,因为所有的人都有神的支持,勇气倍增,嚷着:“快拷问吧!我们决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官差们听到这坚决的回答,马上命令他们脱掉衣服,用绳子绑住他们的手脚,然后用半加仑的勺子舀热水淋在他们身上——那还不是一口气全部倒下去,而是在勺子底下钻了几个洞,让热水慢慢流下,使痛苦延长。  天主教的英雄们身子一动也不动地忍受着这种恐怖的痛苦,只有年轻的玛利亚受不了而仆倒在地。官差看到,叫着:“弃教了!弃教了!”他们把少女抬到小屋里,准备翌日送回长崎。玛利亚拒绝回去,坚决表明自己并未弃教,要与母亲和其他人一起接受拷问,但是官差不从。  其余六人继续留置山上,度过三十三日。其间,安东尼欧、方济两位神甫和贝亚特丽吉各受到六次热水中的拷问,比仙提神甫四次,巴尔特洛美神甫和卡布列耶鲁神甫各两次,他们哼都没哼一声。  安东尼欧神甫和方济、贝亚特丽吉受拷问的时间比其他人的都长。尤其是贝亚特丽吉,虽然身为女性,但是在各种刑罚加身、劝告临耳时,都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因此,除了尝到浇热水的痛苦之外,她还遭受各种刑罚,被迫长时间站在小石头上,挨人辱骂。然而,官差们越是愤怒,她越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其余的人由于身体虚弱又有病在身,并未遭到太大的折磨。采女本无杀他们之意,只是希望他们弃教罢了,还特别派了一位医生到山上来替他们疗伤。  最后采女觉悟到,无论采取何种手段,自己是赢不了的。部下反而向他报告:从神甫们的勇气和力量来看,恐怕在他们还没来得及改变心意之前,云仙的所有泉水和池水均会先告罄。于是,他决定把神甫们送回长崎。一月五日,采女把贝亚特丽吉·达·柯丝达收容在某来历可疑者的家里,并把五名神甫关入城内的监狱。他们目前还在该监狱里。我们神圣的宗教终于粉碎了暴君采女先前的计划和期待,不但赢得大众的赞扬,更增加了信徒们的勇气,战绩显赫。  罗马教会相信,写这样的信的费雷拉神甫,即使受任何的拷问,也不会放弃神和教会而向异教徒屈服。  一六三五年,罗比诺神甫等司祭在罗马聚会。他们为了洗刷费雷拉弃教的耻辱,计划无论如何也要偷渡到日本——那个天主教徒遭受迫害的国度——偷偷传教。  这种有勇无谋的计划,教会当局一开始就不赞成。以上司的地位,当局对他们的热诚和传教精神表示赞赏;可是,对把司祭们送到极为危险的异教徒国家,教会却不表赞同。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自从圣方济各·沙勿略之后,天主教在东方的日本已播下最佳种子,如果因为失去了领导者而使信徒逐渐减少,的确很值得重视。不仅如此,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费雷拉神甫在世界尽头的一个蕞尔小国被迫弃教,这件事不只是他个人的挫折,也是整个欧洲信仰、思想的耻辱和失败。在这种强烈意识下,经过几番波折,最后还是准许罗比诺神甫和其余四名司祭赴日。  另外,葡萄牙方面也有三名年轻司祭依不同的理由计划偷渡赴日。他们是费雷拉神甫从前在卡姆波里特左修道院教神学时的学生——佛朗西斯·卡尔倍、赫安提·圣·马太和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三人。他们可以接受恩师费雷拉已光荣殉教的说法,但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恩师会像狗一样屈服在异教徒面前。其实,这不只是三名年轻人的共同看法,也是所有葡萄牙神职人员的一致心情。三人准备亲自到日本调查事情的真相。这里的情形也跟意大利方面差不多,最初上司也不答应,后来被他们的热诚感动,允许他们到日本进行危险的传教活动。这是一六三七年的事。  三名年轻司祭马上准备作长途旅行。当时葡萄牙传教士要到东方,通常都先搭乘从里斯本开往印度的印度舰队,那时印度舰队的起航是里斯本市最热闹的活动之一。在三人印象中地球尽头的东方,而且是最边缘的日本,现在形状鲜明地浮现在眼前。翻阅地图时,非洲的对面是葡萄牙、印度,印度前面有众多的岛屿和亚洲的国家分布着,而日本的形状活像一条幼虫,在东边爬行。要摸索到那里,必须先到印度的卧亚,然后渡过茫茫的大海、历经长久的岁月才能抵达。自从圣方济各·沙勿略之后,卧亚已成为往东方传教的踏脚石。在这里的两所圣保罗神学院有从东方各地前来留学的学生,同时,发愿一辈子为主服务的欧洲司祭搭船前往各国,往往需要在此等候一年半载,其间他们可以了解到各国情况。  他们三人尽一切可能去了解日本,幸好路易斯·弗洛伊斯之后,已有许多葡萄牙传教士从日本送回情报。据说新的将军德川家光采取的高压政策,比起其祖父和父亲更为严苛,尤其是长崎地方,自从一六二九年暴虐残酷的竹中采女任奉行之后,常以严刑加诸信徒身上,把滚烫的温泉淋到囚犯身上,强迫其弃教,有时候一天的牺牲人数不下六七十。费雷拉神甫本身也曾经把这情形向祖国报告,所以传说中所述应该是事实。总之,他们一开始就觉悟到在漫长而艰辛的旅途结束之后,等候着他们的是比旅途更为严厉、无情的命运。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出生于以矿山闻名的达斯可城,十七岁人修道院,赫安提·圣·马太和佛朗西斯·卡尔倍出生于里斯本,两人与洛特里哥一起在卡姆波里特左修道院受教育。他们三人在神学院时,读书、生活都在一块儿,对教授自己神学的费雷拉神甫记忆犹新。  洛特里哥他们猜想,费雷拉老师现在一定还活在日本的某个地方。有着碧蓝而清澄的眼睛、充满着慈祥光辉的费雷拉老师,受到日本人的拷刑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他们无论如何想象不出老师受屈辱而扭曲的面容是什么样子。他们不相信费雷拉老师会抛弃神、抛弃他的慈祥。洛特里哥和他的同伴无论如何要到日本,探查老师是生或死。  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五日,三人搭乘的印度舰队在贝伦塔。上的炮声祝贺下,从泰约河。口出发。他们接受了约翰·达西哥主教的祝福之后,就上了司令官搭乘的“圣·依莎贝尔”号舰。舰队驶出黄色的河口,在蓝色的大海航行时已是正午时分。他们靠着甲板,眺望闪着金光的海角、山峦以及农家的红墙和教会。欢送舰队的教会钟声,随风飘送到甲板上来。  当时,要到东印度就必须绕行非洲的南端。这支舰队在出发后的第三天,于非洲西岸遇到暴风雨。  四月二日,舰队抵达圣波尔图岛,不久过马德拉群岛,六日抵达加纳利亚群岛之后,雨下个不停,又碰到无风状态。后来,被洋流从北纬三度线冲回五度,撞到几内亚海岸。  无风时,酷暑难耐,再加上各船均有多人生病,其中甚至有“圣·依莎贝尔”号的船员,躺在甲板和床上呻吟的病人也逾百人。洛特里哥和船员忙着看护病人,帮他们放血。  七月二十五日,圣雅各节,船好不容易才绕过好望角。绕过好望角的那天,又遇到暴风来袭,船的主帆断裂,掉到甲板上,发出巨大声响。病人和洛特里哥他们都加入抢救的行列。当他们准备抢救前部帆时,船触礁了,幸好有其他船舰马上来救援,否则“圣·依莎贝尔”号可能就这样沉人海底。  暴风雨来袭之后,又碰到无风状态。主帆无力地下垂,帆影落在躺于甲板上如死人般的病人的脸和身上。海面上每天闪烁着燠热的亮光,不见一丝波浪。船航行的日期越长,食粮和水分就越缺乏。到达目的地卧亚时已是十月九日。  他们在卧亚得到的有关日本的情报,比在祖国时更为详细。据说就在他们三人出发前一年十月起,日本有三万五千名天主教徒起义,以岛原为中心和幕府军苦战的结果,是不分男女老幼全都被杀个精光。这次战争结束后,当地变成杳无人迹的荒地,残存的天主教徒也消灭净尽。不仅如此,对洛特里哥一行打击最大的消息是,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和葡萄牙全面断绝通商和贸易,更禁止葡萄牙船只入境。  三名司祭知道祖国的船只不能开往日本之后,怀着绝望的心情来到澳门。这个城市是葡萄牙在远东的根据地,同时也是日本和中国贸易的基地。他们抱着几许侥幸的期待来到这里,但很快就受到巡察师范礼安神甫的严厉警告。神甫说,在日本传教根本不可能,而且澳门的传教会也不打算用危险的方法送传教士到日本。  这位神甫十年前就在澳门成立传教学院,培养传教士到日本和中国传教。自从日本禁教之后,葡国就委托他代为管理在日本的耶稣会。  范礼安神甫对费雷拉神甫的情况说明如下:“自一六三三年之后,潜伏在日本的传教士的音信就完全断绝了。听从长崎回到澳门的荷兰船员说,费雷拉神甫已被捕,在长崎遭受到穴吊的拷刑。由于那艘荷兰船在费雷拉神甫遭受到穴吊拷刑的那天起航,因此以后的事就不得而知了。在当地打听到的情况是:由新上任的宗教负责人井上筑后守。审问费雷拉神甫。”范礼安神甫明白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以澳门传教会的立场,无法同意他们到日本传教。  现在,我们还可以从葡萄牙“海外领土史研究所”所藏的文书中,看到几封洛特里哥的书函。他的第一封书信如上述,是从他跟两个同事自范礼安神甫处听来有关日本的情势开始写起的。

内容概要

德川幕府禁教时代。长崎海边村庄。  葡萄牙耶稣会教士洛特里哥偷渡日本,暗查恩师因遭受“穴吊”而弃教一事。在传教与寻访的艰难过程中,洛特里哥经历了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挣扎与超脱等连绵冲突,最终在查明老师“叛教”真相的一刻,获得了对信仰的诠释与体验,向无边苍穹敞开了心扉……

作者简介

远藤周作(1923-1996)日本著名作家,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浓厚思考和沉重追问,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
出生于东京一个天主教家庭,10岁时接受洗礼,深受天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1) 第二章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2) 第三章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3) 第四章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4)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九章天主教住宅官差日记后记远藤周作年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1)  主的平安。基督的荣光。  我们在去年十月九日抵达卧亚。五月一日从卧亚到澳门,这些事前一封信中已向您报告过了。在艰苦的旅途中,同事赫安提·圣·马太深为疟疾发热发冷所苦,体力消耗甚大,只有我和佛朗西斯-卡尔倍在这所传教学院受到真诚的款待,体力充沛。  不过,这所学院的院长——十年前就住在这儿的范礼安神甫——一开始就反对我们去日本。我们在可以眺望全港口的神甫居室中讨论这件事时,神甫说:  “我们必须放弃派遣传教士到日本的念头。对葡萄牙商船而言,海上的航行极为危险,到达日本之前还会遭遇到几个障碍。”  神甫的反对极为有理,因为自一六三七年之后,日本政府一直怀疑岛原之乱与葡萄牙人有关,不只是全面断绝通商,而且从澳门到日本近海的海上,常有新教徒的英国军舰出没,对我商船加以炮击。  “可是,靠着神的护佑,我们的偷渡说不定会成功。”赫安提圣·马太眨眨充满热诚的眼睛说。  “那里的信徒现在失去了司祭,就像一群孤立无援的羔羊。无论如何,应该有人去鼓起他们的勇气,不要让信仰的火种熄灭。”  这时,范礼安神甫歪着头,没说话。看得出来,他一直对身为上司的义务和日本可怜的信徒被逼迫的命运,深深感到懊恼。老司祭手肘靠在桌上,用手掌支撑着额头,沉默了好一阵。  从神甫的房间看得到遥远的澳门港,在夕阳照射下海变成红色,帆船如黑渍点点浮在海面上。  “我们还有一样工作,那就是探寻我们的老师费雷拉神甫是否安然无恙。”  “关于费雷拉神甫的行踪,后来消息杳然。有关他的消息都不明确,我们连分辨真伪的能力都没有。”  “这么说,他还活着哕。”  “这也不太清楚。”范礼安神甫嘘了一口气,分不清是吐气还是叹息。然后,他抬起头来。“以前他会定期寄送书信来,自从一六三三年之后就中断了。他究竟是不幸病死了,还是被送人了异教徒的牢狱里,或者如你们所想象已光荣殉教,抑或仍活着但没有途径寄书信,现在什么都不明确。”  那时,范礼安神甫对谣传中费雷拉神甫屈服于异教徒的拷刑一事未置一词。他是否也跟我们一样,不愿把那样的猜测加诸昔日同事的身上呢?  “不仅如此……”他好像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日本出现了令天主教徒头疼的人物,他叫井上。”  井上这名字,我们是第一次听到。范礼安神甫说,跟现在这个井上比起来,前任的长崎奉行,即残杀许多天主教徒的竹中,不过是个残暴的、有勇无谋的人罢了。  为了记住不久后登陆日本可能会碰上的这个日本人,我们把他的名字重复念了好几遍。  从九州的日本信徒最后送来的书信中,范礼安神甫对这个新奉行多少有点认识。据说,岛原之乱后,镇压天主教的实际负责人就是这个井上。他跟前任的竹中完全不同,他狡猾得像条蛇,常常利用巧妙的方法使以往对威胁、拷刑毫不畏惧的信徒们一个个地弃教。  “可悲的是,”范礼安神甫说,“他,曾经皈依和我们相同的宗教,还受过洗呢!”  对这个迫害者,我想以后还会跟您报告……结果,就上司而言极为慎重保守的神甫,被我们(尤其是卡尔倍)的热诚感动,最后准许我们偷渡赴日。大局已定。为了教化日本人,为了主的荣光,今天我们总算来到东方。今后的行程,可能遭遇到的困难阳危险,恐怕不是从非洲到印度的船旅所能比拟的。不过,当我想起“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和“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这些话时,就觉得种种危险、困难毫不足道了。  澳门,如前所述位于珠江的出口,城市由散布在港湾人口的岛屿构成。这个城市跟其他东方城市一样,并没有城壁环绕,分不清哪里是城市的边界,如灰褐色尘芥的中国房子到处可见,反正跟我们国家的任何都市、城镇都不一样。人口据说有两万左右,其实是不正确的。唯一会让我们兴起怀乡情怀的,是位于市中心的总督府和葡萄牙式的商馆以及小石子路。炮台的炮口朝向港湾,幸好连一次都未使用过。  中国人大半对我们的宗教漠不关心,关于这点,日本的确像圣方济各·沙勿略所说的“是东方国家中最适合天主教的国家”。可是讽刺的是,日本政府锁国政策的结果,却让远东的生丝贸易完全由澳门的葡萄牙商人独占。因此,澳门港今年的输出总额是四十万舍拉芬,远超过前年和去年的十万合拉芬。  今天,在这封信里,我要向您报告一个好消息,我们昨天终于碰到了一名日本人。听说以前澳门曾经有相当多的日本修道士和商人前来,自从日本施行锁国政策之后,他们就不再来了,连少数残留者也都回国去了。我们请教过范礼安神甫,他也说这城市已无日本人居住,但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了一个混在中国人当中的日本人。  昨天下雨,我们到中国人住的地区找寻偷渡到日本的船。我们一定要找到一艘船,还要雇船长和水手。雨天的澳门看来更加凄凉,海和街道都被淋成灰色,中国人都躲到狭窄的小屋子里,满是泥泞的路上不见半个人影。看到这样的街道,不知怎的,我想起人生,感到悲哀。  我们找到经由介绍的中国人,说明来意之后,他马上说,有一个日本人想从澳门返国,随即答应我们的要求,叫他的小孩去请日本人来。  对我生平头一回遇到的日本人,要怎么形容他才好呢?一个跌跌撞撞的醉汉走进屋里。这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叫吉次郎,年龄大约二十八九岁。从他对我们的问题的勉强回答中,知道他是靠近长崎的肥前地方的渔夫,岛原之乱前在海上漂流时,被葡萄牙船只所救。虽然他喝醉了酒,一双眼睛仍充满狡猾的神色,我们交谈时,他常把目光避开。  “你是信徒吗?”  卡尔倍这么一问,他突然静默不语。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卡尔倍的问题会使他不高兴。起初他似乎不太愿意说,后来在我们的恳求下,他才慢慢说出九州地方天主教徒被迫害的情形。他在肥前的仓崎村看过二十四名教徒被藩主处以“水磔”。所谓“水磔”,是在海中竖立木桩,把犯人绑在木桩上,涨潮时,海水淹到大腿处,犯人逐渐疲惫,大约一个礼拜左右就会痛苦地死去。像这么残酷的方法,说不定连罗马时代的暴君尼禄都想不出来呢!  谈话中,我们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即,吉次郎对我们讲着令人战栗的情景时,他的脸部突然扭曲,闭口不言,然后挥挥手,仿佛要从记忆中驱走恶魔。或许,在遭受到“水磔”刑罚的二十几名信徒中有他的亲朋好友。我们可能触到他的伤心处了。  “你一定是信徒。”卡尔倍步步紧逼,“我说对了吧?”  “不!”吉次郎摇摇头,“不!我不是。”  “听说你想回日本,很幸运,我们有足以购船、雇水手的钱,因此,如果你想跟我们一起到日本……”  听到这里,这个因酒醉而眼睛黄浊的日本人,突然露出狡黠的目光,在屋角抱着膝盖,为自己辩解似的说,是为了探望故乡的亲人才想回国。  我们有我们的打算,马上跟这个胆小的男子谈条件。在这有点脏的房子里,有一只苍蝇嗡嗡地飞来飞去,他喝光的酒瓶横七竖八地躺在地板上。反正我们登陆日本后,连方向都摸不清,必须有人替我们联络,找到能够掩护我们、帮助我们的信徒。我们需要这个男子当我们最初的向导。  吉次郎抱着膝盖面向墙壁,对这个交换条件考虑良久,最后终于答应了。对他而言,这是危险性相当大的冒险,但他也知道,一旦放弃这次机会,很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日本。  靠着范礼安神甫的帮助,眼看着有一艘大帆船就要到手了,哪知道人的计划是多么脆弱、不可靠呀!今天接到船被白蚁蛀坏了的报告,而这里几乎买不到铁或沥青……  这封信是每天断断续续写的,因此,好像没日期的日记,请您耐着性子阅读。一个礼拜前,我已跟您报告过我们到手的帆船被白蚁蛀坏的情形相当严重,幸好托神的护佑,已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我们打算暂时在船的内侧钉上木板,航行到台湾,如果这种应急措施行得通,就直接到日本。此外,还要祈求主的庇护,不要让我们在东海碰到暴风。  今天我要向您报告一个坏消息。上次信中已向您报告过圣·马太在长途旅行中体力消耗殆尽,罹患疟疾,最近他又发高烧,起恶寒,躺在传教学院中的一室。我想您可能想象不出从前健壮的他现在瘦成什么样了。他的眼睛红肿,湿巾刚放到额头上片刻就烫得像是刚从热水里捞起来似的。他现在这样要到日本是不可能的。范礼安神甫也说,如果不把他留在这里疗养,就不准其余两人出航。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远藤周作是20世纪最好的作家,《沉默》堪称战后日本文学代表作。  ——格雷厄姆·格林(英)  这部非同凡响的杰出作品,忧郁、冷峻、深沉、雅致,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  ——约翰·厄普代克(美)  一部文辞优美、叙述清新的不朽杰作。  ——《纽约时报》(美)  每次阅读都给人巨大的冲击和感动:剧烈的冲击有如要挤碎人的身体,无边的感动则几乎令人窒息。  ——《朝日新闻》(日)  作品涉及罪责、救赎与信仰的核心,隽永而深刻。  ——《华盛顿邮报》(美)  以萦绕一生的宗教关怀为主题,冷峻的文字背后是历史的温暖。  ——《卫报》(英)  书中的背叛与忠诚、宽恕与悲悯、东西方思想的碰撞,以及个人的思想与命运的变迁,向我们揭示了文学可能开拓的广阔精神空间。  ——宫坂觉(日本教授)  《沉默》与《深河》可谓远藤周作的两座高峰。  ——林水福(翻译家)  一部无与伦比、完美无暇、必须一生阅读的杰作。  ——亚马逊英国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不朽名著  ★代表20世纪日本文学高峰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13种文字在美英法德意韩引起巨大轰动  ★英美当代两大文豪格雷厄姆·格林 约翰·厄普代克联袂推荐  ★一部为千百万人打开心灵纠结的书!  ★同名好莱坞大片即将全球公映 著名导演斯科塞斯执导 两届奥斯卡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  ★每次阅读都给人巨大的冲击和感动:剧烈的冲击有如要挤碎人的身体,无边的感动则几乎令人窒息。——《朝日新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沉默 PDF格式下载



《沉默》的价值显然被高估了,但它无疑是部激动人心的力作,冷峻的风格,细腻的笔调,其中阴郁的东西更为搅扰人心,之所以说搅扰人心,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人类受到磨难之时,他们为之付出生命的信仰为什么一直沉默。真的只是文化差异?欧洲的植物栽种到日本的文化沼泽?作者已给出了试探性的答案,日本人信仰的天主教已被扭曲了,象是挂在蜘蛛网上的蝶,徒具躯壳,而象征精神的血肉已被吞噬,扭曲。日本官员给出的答案更具反讽,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丑女的深情是难耐的重负。德川幕府时代,佛教在日本大行其道,看其中的描写说,神甫被游街,观看的和尚在吐口水和咒骂,我差点乐了。这不正应了日本官员的那段比喻,四个侧室互相嫉妒,争宠。而此时受宠的和尚自然能耀武扬威的吐口水和咒骂。
远藤先生希望《深河》与《沉默》两书陪伴他长眠棺椁,而就《沉默》的结局来说,弃教的神甫深感自己的罪恶,即便是为了救度教徒免受非人的刑罚,但此真为“大义”吗,还是对恐惧的妥协,是自身懦弱的借口。远藤先生至死亦未找到坚定信仰的合理性。我倒觉得刑吏的话值得深思,他要信徒们踩踏圣橡,踩下去就行了,只是个形式而已,不会影响到你的心。你只要说弃教就够了,什么都会好起来。这话另我想到禅宗的和尚,人问佛是什么,他说佛是屎撅头。神甫在痛苦的思索着,若是基督面临此等的情况,他会弃教吗?他的答案当然是不会。但是,呵呵,又但是,基督行在世上的时候,没有基督教,就如同释迦牟尼行在世上的时候,也没有所谓佛教。没有的东西,让基督如何弃?被扭曲了精神的碟的躯壳,不仅是基督教在日本,也包括佛教在日本,包括任何教派在日本,这也不单单是文化差异,而是精神在传播的过程中,在语言的自行其事,更在人的主观猜测甚至肆意捏造中面目全非。基督的精神,佛的精神,不在他们的宗教里,宗教只是方便,对于真正的精神来说,任何经典,圣经,佛经,都不能道尽,无法道尽,它只是世人的理解,世人有限的理解。
信仰,说白了,是一种精神,精神本身就具有坚韧不屈的特质。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任何宗教信仰都是白扯,基督不会救你,它只有沉默,因为它已把能救你的精神赐予了你,如果他有肉身,他的肉身也不堪一击,如果他没肉身,你更没理由希望他从虚空中救你。
既然神是为了被赞美而存在的,而正如同神甫的处境,信徒们总是在想抱怨的时候想起神。所以想也是白想,神,只能沉默。


读《深河》时,就被书中《沉默》的介绍吸引,这封面确实漂亮。两本书摆在一起,感觉很协调。反抗历史的沉默,探索神的沉默。这是封面上的两句话。历来的作品描写的都是英雄,而这本书中的主角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个弱者。在传统教会看来,司祭弃教了,还为幕府工作;吉次郎多次踏圣像,反复告密,两人都不属于应该颂扬、宣传的人物。但远藤周作偏偏选择了这样的人物做主角,将他们的心灵历程真实地描绘出来。他们是弱者,他们没有信仰吗?不是,看看官差日记,看看荷兰商馆馆员日记,其实可以发现他们还是在信仰,只不过他们的这种信仰在不是白即是黑的教会里不被承认罢了。深指人心的一部作品。年表中1991年,远藤就与马丁商量过拍电影一事,经过了10多年的沉淀,今年终于开怕了。期待着电影的上映。


两年前看了远藤周作的《深河》,便深深记住了这个名字,一直很期待《沉默》,今天才把这本书买到手,看白纸黑字很安心,这个时间上,或许很多人会对日本人比较敏感,可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我不再用日本的化妆品、电子产品,可是不能放弃一本远藤周作的书。由于个人信仰,他的书充满了宗教的一位,宗教即是充满希望的,又常常充满了苦难,远藤周作能够让我们从这些苦难中看见生命的真谛,能够让我们品味苦尽甘来,苦的余味中的一丝丝甘,或许我们的现实处境不能有丝毫改变,生命中的太阳却开始徐徐升起,看完一本好书,就如去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去旅行,并不见得比躺在床在坐在椅子上悠闲,也许会碰见痛碰见苦,却也会遇见感动,也许会劳动我们的筋骨,也许会让我们好久身体上筋骨精神上有几分疲劳,可是那种豁然开朗,那种收获永远是你闭塞、禁锢自己的思想和身体难以得到的。这本小书,或许难以吸引一颗焦躁的心,却能够令一颗焦躁的心安静下来,我推崇一切能够让我们流泪的感动,生命中没有感动,就不再清明,人在世上是在成长,成长不是使自己与大众同流合污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净化自己灵魂的过程,好的书籍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确定自己良好的价值观。没有开始读《沉默》这本书,可是我相信远藤不会让我们失望。


我很喜欢远藤周作的《深河》,由印度的旅游者的自身经历组成的故事让我觉得感动,着迷,而且远藤的文笔很细腻,感觉直触内心。《沉默》和《深河》听说是远藤最经典的两部作品,看过了《深河》,当然也要看《沉默》了。个人感觉虽然《沉默》与《深河》一样,文中都漂浮着宗教特有的味道,但差别的确很大。感觉《沉默》长于深邃的思想,而《深河》则胜在强有力的故事性。最开始看的时候差点被看似难懂的内容吓倒,坚持读了一章后才渐渐融入故事当中,且欲罢不能。有些书虽然乍一看引人入胜读完读罢却只能弃之不理,有些书虽然看似艰深,但实则思想纯粹值得收藏百年,我认为《沉默》属于后者。坚持看完,一定会发现里面那种净化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与有无宗教信仰无关。


听说远藤周作令家人把它和另一本书《深河》一起放到了自己的灵柩中。我打开这本书,一部分原因就是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它的文笔清新平实,有种不动声色的冷峻,却不知道为什么,字字嵌入心底,在内心深处刻下血痕,带给人无比强大的冲击力,之后是长久的回味与思索。关于人生,关于信仰,这两个巨大的命题,远藤周作在这本书里进行了空前深入的探索。无比的悲悯,无奈的背叛,都似乎那么卑微,却又开拓了一种十分广阔的精神的空间。不是大家,是做不到的。的确,这本书与当下流行的阅读口味大不一样,它的读者注定是与众不同的,有品味的人。


16世纪欧洲南部的宗教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节节败退的天主教会“突然”想到了欧洲之外的地区,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口号:“到东方去,收获灵魂”,就好像这里到处是成熟的麦田,只要拿上口袋,大把大把往里面装就行了;又好比是个大牧场,建个篱笆墙,羊群自然就会乖乖排着队钻进去,扑进上帝的怀抱。这些传教士在去往东方的船上,一想到上帝的荣耀即将在自己手里大放光芒,想不笑大概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征途的终点,远非麦田和牧场,而是一个巨大的炼狱,一不留神,他们把自己的灵魂丢在了这里,伴着那异乡的神祗,思索着别人的思索,怀疑着自己的怀疑。东西方就像两座巍然屹立的高峰,连接其中的只有一些险要的索道,稍不留神,便会跌得粉身碎骨。远藤周作的思考无疑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去世前他特意叮嘱家人,务必将《沉默》和《深河》放入棺椁,至于到底想没想明白,他只把答案告诉了上帝,我们无从得知,但在这个文化的夹缝里,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圣经》上说:不可试探你的主。照我看,甚至不要去试探自己——你既然不知道上帝有多强大,也不会晓得自己有多么软弱。


花了我四晚上来读“沉默”,心情很沉重。觉得说它是日本文学20世纪高峰,好像名不符实,任何一个优秀地下党员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这个神父却没做到,再看看两遍再说有没有新发现。


代表20世纪日本文学高峰


初读的时候,心灵在震撼之余,只是忍不住仰天长问:当费雷拉教父受到穴吊之时,上帝在哪里呢?祂是否听见了他的叹息声音?祂是否知道祂的子民正在受苦?祂知道。但是当吉次郎在村子里犹豫时,在他忍不住说出秘密时,祂知道吗?信仰是一种痛,也是一种幸福。只有在像吉次郎那样最后一瞬得到悟解时,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便想起了另外一本好看的书:shack。这本在美国正风靡一时的书,也读得人心灵震撼而疑问。当迈肯的孩子落水时,上帝在哪儿呢?当迈肯的小女儿被歹徒抓时,上帝在哪儿呢?当迈肯迷惑不知人生之路,祂又在哪里呢?信仰是一种心性,我不信上帝,但我知道,上帝是一种力量,一种幸福,一种选择。是一种慰藉。在心里。


日本文学的代表


读的过程中,就联想到{耶稣受难记},可是写出来的更真实,更能体会到那种感觉心情,给人的是一种心灵精神的冲击,比视觉来的更深刻


从新的角度看日本的基督徒和他们的心理历程,看完不断感叹,又心里沉重,远藤周作啊远藤周作!


《沉默》果然是经典,读起来让人沉默到窒息。作者绝对是对信仰有深刻认识,理解了基督教信仰是什么才能写出如此有力度的作品!建议购买收藏。


看过深河之后看的沉默,貌似题材差不多,看来之后却发现迥然不同。今年很少看书,但只此一本,足矣!
信仰的力量之强大,今年我感受到了,所以在看这本书时候,深深被震撼到了。
强烈推荐!


这是一段对历史和信仰的探讨。是关于神明、信仰一种悖论式的探求。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约伯,在旷野中依然能歌颂神——大多数人都是软弱的。为了爱,基督会弃教吗?


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欧洲宗教信仰一直与权力结合在一起,当时日本采用的方式确实残忍,其着力点发人深思!


看完书,已经整整好几个月了,留在印象里最深的是那种夏天,粘粘的,压抑的,难受想喊叫却只能沉默的……
那时候,上帝在哪呢?到底,上帝是什么?我们该有信仰吗?信仰该是什么呢?可以是什么呢?
一本书,每个人看去都有不同的感觉。捧起一本书时,对我而言就是去看一段历史,或许跟自己没有关系,但是却会有所启发。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觉得体会太深的东西让我无法用辞藻言语,,,,,,读完,我像是书中描述的场景在海边的柱子上被吊着,,,,任汹涌的感受猛烈袭来。。。。。。
人性、信仰;大意、微情;。。。。。。。。。。。。就没有绝对吧,什么都一样!!!!!


作品忧郁、深沉也不乏雅致,里面涉及罪责救赎与信仰,几乎让人窒息,强烈推荐!!


一直沉默代表着什么?!世界到底有无神灵的存在?!我们到底信仰着什么?!


不管是否与宗教有关,我想说的是,那种净化心灵的力量从哪里来的呢?请思考……
不要只是矢口否定与宗教无关,呵呵,也许这不是作者的本意啊,他内心其实传达一种让人去认识上帝、认识真正独一信仰的期盼。


很有思想深度的一部日本小说。


描写了主人公对信仰的最初怀疑,到纠结,再到沉沦。生活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坚持了,也许就会过去,但是屈服了,我们就没有了自己。


很好的书,当初买只是因为封面和书名以及特惠活动,是寒假窝在床上看的,一口气读完,发现都天亮了。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一直以来也无法理解,只能对有宗教信仰的人表示理解。这本书传达出了传教士对宗教的至死不渝的追随,可是还是会有疑问:我们的上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他不能来救赎他的子民呢?正是因为这这本书不是一本传扬宗教的宣传册了,而是发人深省的对信仰的思考,我没有从中读出答案,或许这条路还很漫长


刚拿到手,已经度过远藤周作的《深河》,发人深省,相信这本《沉默》不会令我失望


读着挺沉重的,对信仰的怀疑和思考,对人生的痛苦抉择。


看完有一段时间了,几次想说点什么,却几次愣在书桌前。
不说故事本身带来的冲击了吧。只说远藤先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如此纠结如此极致的人性,却如此淡淡地铺展开来,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无处可逃了!


远藤周作三部曲,最喜欢的就是这部!“纵使那个人是沉默着,到今天为止,我的人生本身就在诉说着那个人。”


信仰文学代表作


最然这本书作为作者文学成就最高峰的代表 甚至是去世时都放在棺材里带到另一个世界 但我还是没有看下去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不下去


关于信仰,关于神灵,应该是住在我们心里吧,信仰使人强大,使人为之付出生命而在所不惜,不应问这些真的有意义吗,因为这个疑问永远也没有答案。


看了这本书才对当年的日本及当年的传教士有所了解,虽然不一定是史实,但更明白了日本人民与中国人民都曾受过很深重的苦难!


书是正品,纸质超好,还没看完,不过感觉很不错,关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喜欢的人可以买一本,很值得~~~


他伸手拉过我的信念是否发现它柔韧?他摇撼过我坚强的信任那时它是否摆动?他摔掷过我的信仰但是否把它摔碎?以悬念使我受酷刑没有一个神经断裂!他以痛苦拧我绞我我却不曾怀疑他虽然不知出了什么错他从不曾说过话被刺了一刀,而去哦祈求他那甜美的宽恕——这是你的子民啊!不认识我么,上帝?以狄金森的诗献之,大部分时候,我们除了信仰本身,别无选择。


感觉这本书的张力很大,读的时候自己也不禁去思考,信仰究竟是什么,也许作者的答案并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但是我觉得作者对于宗教确实有很深刻地思考。


我即使背叛了他们,但绝不会背叛主。我用与以往不同的形式爱着那个人。为了了解他的爱,都今日为止所做的一切都是必要的。在这个国家,我现在仍然是最后的天主教司祭。而,那个人并非沉默着。纵使那个人是沉默着,到今天为止,我的人生本身就在诉说着那个人。


这段时间都在备考,忙里偷闲一口气将这本书给看完啦,深有感触的呢,为什么要沉默呢?为了心中的信仰,就像我为了我现在的理想一样呢。。。


看完这本书更加理解人性的本质,也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很多时候,沉默并不仅仅说明没把握。


我只能保持沉默
在信仰面前,赞美或质问都苍白无力。


每个人都需要告解,每个人都能够安慰,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信仰


看了之后很有触动,对信仰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沉默就代表着沉没!


宗教文学,有人可能不喜欢,但远藤的小说,有基督教的深刻,又有文学性的表达,很让人深思。


读了这本书,发现信仰


这本书很沉重,看完后心里感觉很复杂,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嗓子像被堵住一样说不出话来。那么多年神的沉默让我迷惑不解,为什么教徒和司祭还会那么坚忍。平淡的叙述之下感情像波涛一样汹涌。绝对是一本好书,过去老师讲基督教怎么也没有兴趣,但是看完这本书我就立刻又买了圣经,这是大有裨益的一本书。


看了《深河》,也期待《沉默》


以前总会碰到信基督教的朋友向我介绍上帝,但总有些问题纠结着,我无法和他们一样。这本书也是,为什么神甫不可以同样态度对待同样软弱的吉次郎和费雷拉神甫呢?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还是有等级之分吧?谈何上帝对他的子民都是平等的呢?


关于宗教人性的刻画和矛盾探讨真的是一个值得全世界思考的问题
受教了


很好的严肃文学书。


好书。价值的探讨,令人感动。


很深刻的描写,是很多基督徒内心对神沉默迷茫的那一刻,对我们不能质问造物者。


此书购置重复,之所以买重了,原因自然是喜欢。
内容相对还是较沉重的,很多人读不了,当然也有很多人愿意去读。


神在雲端上沉默地看著世人,看著我們思考著上帝的思考。


看了深河,很喜欢作者,这本应该也不错的


之前是在图书馆借书看完的,和《深河》一起看,现在还是觉得好书应该买下来


买这本书是很开心的购书经历,本人对这本书相当喜爱。


很吸引人的书!对宗教 的认识又改观了


这是本期待的书 还没开始翻看 明天将开启一场小小的旅行 已经将书打包在背包里 希望一路一边收获美景 一边收获思想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会想继续看,值得推荐和收藏。


看完后真的沉默了,用事实说话,不用言语


你懂别人的沉默吗?不懂,就看看


何谓‘沉默’,为何‘沉默’。


很深刻的思考。对奉献爱的辩证理解。多个角度理解世事人生。


小说深沉有味道,令人深思


现在教会的发展 复兴都是一批批的传教士的生命换来的!珍惜!


不仅仅是小说,而是带给我们深深地思考的一本书


今天刚收到书,还没有看,包装很好!


朋友帮收的。今早才看到,应该是不本不错的书。


质量很好。在当当买书一直都值得信赖。
内容很好,是值得任何年龄段看到书。


很好的书,很有深度


正版书,价格便宜,内容精彩


物流速度相当快,很满意。书也很棒,很继续支持!


书很好看,很超值


包装完整,质量不错,快递很好,书没看完


很深刻 灵魂的拷问 自身的反省 书的质量和内容都不错


书速度很快 有所感触


品相完整,包装无损,到货及时。在当当买书还是不错的选择。


她很喜欢,搞不懂现在的孩子都爱看这么深沉的文字


质量好!内容不错,快递很快,最主要是比书店便宜!


看完觉得一般,不是很懂啊。


大32开;胶版纸,纸质尚可;印刷尚可。内容不错,值得一读。


书籍装订很好 物流很及时


这个商品不错,经典,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好


建议读评价也不错。


有内涵有深度


还没有看完,不过觉得好好看


好书 值得买。


克制而清晰


有时候我们在平常的日子所坚守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理,到了一定的环境下,我们不能在坚持了,但是上帝的怜悯是要抬起我们


精品的东西~轻,但是精良~


火车上几个小时看了,有点震撼


确实是巅峰之作


哎。看不下去了。


远藤的经典之作


内容翔实,看了放不下手。


印刷精美,纸张不错,还未细读,读完后再来分享哦!!!


便宜,先买来囤着。


或许要慢慢品


此书很好。刚开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