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公的旅程

(美)艾伦·塞伊 文/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美)艾伦·塞伊 文/图  

页数:

32  

译者:

匡咏梅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宽广的大洋,壮观的沙漠,喧嚣的城市……他爱这个全新的国家里的一切,在这里安家落户,却在女儿长大后开始思念大洋彼岸的故乡;他怀着乡愁回到祖国,重新看到了故乡的群山和河流,却又怀念起异国他乡的一草一木。多年以后,他的外孙也踏上了他曾经走过的旅途,理解了他当年的情怀。著名日裔美籍绘本作家艾伦?塞伊通过对外公在日美两国生活的回忆,讲述了自己家庭中独有的跨文化经验。本书的文字饱含深情、感人至深;画面精致而温暖,宛如一帧帧写满历史与回忆的老照片。这是艾伦?塞伊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在两种文化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

作者简介

  艾伦·塞伊 (Allen Say)
  1937年出生于日本横滨,自幼梦想成为漫画家,12岁时拜漫画大师语吕新平为师。16岁随父亲移民美国加州,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曾在加州艺术学院、洛杉矶视觉艺术学院和加州大学学习,做过职业摄影师和广告牌画师。1987年创作《一觉睡了三年的男孩》(荣获凯迪克银奖)时,因为回忆起幼年学习漫画的喜悦,决定全心投入绘本创作。在他的绘本作品中,不但可以感受到对人性的深刻领悟,还能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代表作《鹤树》入选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外公的旅程》荣获凯迪克金奖。

媒体关注与评论

  塞伊这本美得令人窒息的绘本超越了他之前的所有作品。本书既是特别献给作者外公的一份礼物,也浓缩了人类共有的情感。  ——《出版家周刊》  这绝对是迄今为止最美丽的童书之一……塞伊的水彩画技法堪称炉火纯青,他那纯熟的画笔优雅地将书中的每个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美国亚马逊网站读者  作者平静地讲述着自己对家庭、故乡和他乡的深爱,色彩淡雅的绘画将文字装点得完美无瑕。  ——美国Bames&Noble书店评论


编辑推荐

  《外公的旅程》荣获美国凯迪克金奖,囊括《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绘本奖等9项国际大奖!被誉为“史上最美的绘本”!献给挚爱亲人的一份珍贵礼物!  本书是艾伦·塞伊最著名的作品,通过对外公在日美两国生活的回忆,讲述了自己家庭中独有的跨文化经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公的旅程 PDF格式下载



翻开这本书,一下子想起2004年出版的德国比较教育专家多纳塔•艾申波茜的《小脑袋,大世界》,迫不及待地翻到了那段话:
自愿离开自己生长地方的行为,不应被当成背叛与忘本。相反,这是出于对外面世界的热爱与追求。外出旅行历来是上层社会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即使在夸美纽斯的世界认知标准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全球一体化要求每个个体业具有一体化的意识,不再把故乡这个概念仅限于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域。如果一个孩子的故乡的概念不仅仅是指自己的出生地,那么世界战争的爆发不就少了一分危险吗?我们今天应该帮助孩子构建一种超现代的家乡观,为他们编织一对可以飞向世界各地的翅膀。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移民哲理:哪里适合我生存,哪里就是我的家乡。这是生活艺术的崇尚目标。有能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新天地,营造一个新家园,这也应当归纳为孩子认知世界的一大能力。
当一个孩子尝过乡愁滋味再回到家乡时,他对家乡的理解便不同了。孩子已经换了一种眼光来看它,内心似乎拉开了一点距离,原来司空见惯的事情都变得亲切起来。就这样,他在思想上为下一次分别、游历或搬迁做好了精神准备。

多纳塔•艾申波茜在这一章节的最后说:
让每个孩子都知道什么是乡愁。
给每个孩子提供一次克服乡愁的机会,如幼儿园的集体郊游、一次旅行或者一次搬迁。
让每个孩子把一个能够很好生活的地方确认为他的家乡。

再追随《外公的旅程》,体验一下乡愁吧:
年轻时的爷爷像很多年轻人一样,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太平洋让他惊叹不已;沙漠中的岩石林立,让他心醉神迷;一望无际的农场,让他想起了穿行过的大洋;大城市让他不知所措,又让他激动万分;一路上,他跟各种肤色的人握过手……走过的地方越多,他就越想去看新的地方,从来不曾想要回家。
有了女儿,外公开始怀旧了:自己的童年,旧日的朋友,故乡的群山和河流……
女儿长大了,日本的乡村与美国的大城市没能像父亲那样在她身上合为一体,她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接着,就有了作者。
作者似乎更像他的外公:长大以后,离开了故乡,亲眼去看世界。在爱上这片新的土地的时候,也想念童年的群山和河流,想念旧日的朋友。

出去——回来——再出去——再回来……这也许是很多现代人的生活轨迹。

故事读上去既舒服、流畅、随性,又纠结、挣扎、曲折。但每个人的面孔和表情都是那样平和与内敛。虽然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要在太平洋两边来来去去,但这样的选择却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


想念一个人,会用什么方式?
作者把这种思念画成了一本书。
寥寥数语,元素很单纯的画面,可是却深沉、醇厚,让人回味。
16岁的外公从日本去了加州,随着女儿的逐渐长大,他开始想念小时候的山和水,
于是他又回到了日本,可是在日本,他又开始想念加州的群山和河流,
晚年的外公一直想再回加州去看看,可终究是没有去成。
遗憾永远地留下了……
两种文化,两个故乡,但无论何处,景不同,但留在景里的情是相同的,而且是永远不变的,
思念家乡,就是思念那一种感情,让人温暖,却也让人忧伤。
外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百转千回,最终留下的,是人们的思念。


短短的一个故事,描绘了外公的一生。“史上最美的绘本”感觉名头有些虚,因为没觉得画面特别美。但是故事的寓意很深,值得细细品味。虽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但风景在别处,故乡在远方,人总会惦念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古今中外,皆同此理哪。


打折时候买的,因为正好外公要去旅行,不亏是金奖的绘本。宝宝非常的喜欢,因为宝贝一直跟外公在一起生活所以对外公也非常的有感情,当听妈妈读到外公的旅程立马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每天必读的书。。


女儿和我都欣赏不了这本书美在何处,有点像很多大画家的作品一样,是一种曲高和寡的美。但毕竟是凯迪克金奖的杰作,它的美值得我们反复去体会。收藏着,慢慢欣赏,慢慢感受。


一本图画书,三代人的生命旅程,隔海相望的人事迁移,永不消逝的浓浓乡愁。这是我看过的,最厚重的一本绘本,深深扣动了我的心弦。书里说:“一旦到了这个国家,马上就会想念另一个。”漂泊使我们有了不同的故乡,于是便有了绵绵无尽的乡愁。乡愁,或许就是我们活在世上随身携带的行囊吧!我想,你一定也会从这本书里找到共鸣。


幼儿期是阅读图画书的最佳年龄,在这本《外公的旅程》这本书里,除了唯美的画面外,孩子或多或少能感受生命的变迁,如论如何变迁,故乡是我们心灵深处永恒的家园。也许孩子还不能明白这些,但他一定是一颗种子,有一天能生出美丽的花朵。


外公出生在日本,后来游历他国,在旅途中不断地思念!思念的滋味儿是带着甜蜜的涩涩的沉重滋味儿!思念里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还有对成长和生活的山山水水的亲昵和爱戴之情,值得和孩子一同阅读,让孩子也感受一下什么是思念的滋味儿!值得推荐的好的绘本故事!优美的图案,简洁而深情的文字!我喜欢,我家孩子也喜欢!


封面并没有特别之处,一个年轻帅气的男子,站在船舷边,在风中扶住了帽子,身后是汹涌的海浪。
扉页上,是一只浅黄的纸船,正在悠悠驶向远方。
故事开始了:外公年轻的时候,离开了日本的家,去看外面的世界。
外公的故事结束的时候:外公说他很想再去看看加州,但是他没能如愿。
外公的故事结束了,“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生命流转承继,生生不息。
一代一代,我们重复着先辈的故事。由轻视到理解,到爱。
在这个社会里,很难说真的故乡在哪里。此时在这里,彼时已在彼处。在别处的时候,我们总是思念另一处。
这个故事讲的,不仅仅是外公,也不仅仅是“我”,而是我们每一个人。
语言淡淡的,毫无雕饰,如清泉流过心田。
用这种淡淡的语气,述说着悠远的情怀、永久的话题,如此深深打动着我的心,那一丝丝的忧伤与感怀,顽固地生起,于是久久摩挲回味。
这是最近最打动我的一本书。


每一个离乡的人看了这本绘本都会触景生情,更不要说长期住过国外的人了。每一页精美的画面,淡淡的倾述着,那种离愁,那种别绪,那种说不出的伤感美丽的情怀……小时候住过的地方,多少年过后再回去看,虽然光阴已逝,昔人不再,但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处每一处都无一不透露着一种特殊到只有自己才能深深体会的一种情怀。这本绘本不是以动人的故事情节而引人入胜,也不是以离奇曲折、新奇诱人的创作手段哗众取宠,通篇只是用客居他乡的画家那倾尽自己情怀及深刻领悟人生的心,还有那不群的画笔,为我们淡淡地不经意地描绘、勾勒之中,让我们的心不知不觉中地被俘获,被打动……
我想,有些绘本,绘画即是内容,这内容只有尚且还拥有一颗孩子般朴实自然的心灵的人,才能体会、才能领悟。
当然,我也在想,这本书适合给孩子看吗,他们会理解那么深吗?转念一想,哪个孩子没有外公呢,给她讲一个外公的故事,相信她也一定会饶有兴趣地听,对丰富孩子的想象力、理解力,甚至是同情心等一定是大有裨益。不要说这本绘本被描绘得那么美,常看这样的绘本,孩子的鉴赏能力一定也会大幅提高。所以,这本书我看完了,还是要送给朋友的孩子!


名不虚传,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新华书店,在有限的几种绘本中,有这本。带着两岁多儿子去的,他拿起这本书让我给他读, 我们就蹲在书架下面连续读了四遍不止,我不明白为什么儿子愿意看,出乎我的意料。不过,我每次读都在抑制自己的哽咽。平实的语言,像老照片一样的画面,却感人至深。


通过对外公在日美两国生活的回忆,讲述了自己家庭中独有的跨文化经验。


非常美丽的一本书,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一本家族的相册,
娓娓道来许多年的岁月变迁。
书中光与影的变化精巧细致,
人物的表情深切感人,
颜色的变幻微妙又耐人寻味。
这是外公的旅程,也是作者自己的旅程。
总是在他乡的时候思念故乡,
作者是拥有美国国籍的日本人,
日本与美国,哪个是故乡,哪个是他乡呢?
唯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乡。


凯迪克金奖名著~一定要收~制作很精美,封面是雅致的金色,书里是清淡优美的水彩画。文字不多,不过里面的情感,宝宝应该一时还不能领会,不过他非常喜欢里面的画呢。
感觉这本书,宝宝长大了也可以读。很值


不愧是被誉为“史上最美的绘本”,整本书就像一本精美的图画书,文字只是一个搭配。如果想要培养小孩子的美感,请买多一些这样的绘本给他读。


绘本很美,很细腻,感情也很细腻,讲述了外公想念加州也想念自己家乡的故事。
价格偏贵,不太适合小孩子看,因为情感只有大人才能体会的到。


凯迪克的作品都非常有内涵!这是非常棒的绘本!虽然是帮助朋友的孩子买的,但内容我也很喜欢!推荐阅读!


仿佛是时间沉淀的相簿,又有着手绘笔触感的温暖。两个国家,两个世界,战争,家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放弃的思念,看似矛盾却又是最真实的情感。作者用蕴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旅途”的故事。文字很简单,越是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情感,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越显得珍贵。因为想看看世界,便离开家…… 因为喜欢沿途的风景和人,便喜欢这个地方…… 因为怀念风景和人,就想回到那个地方去,不论是家乡还是异乡,只是,简单的喜欢那个地方,怀念那个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去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却还能保持用这样简单的方式去思考生活,那么战争一类的事,就不会发生了吧。


我刚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孩子理解不了,长期定居他乡的家庭给孩子说这个故事会更贴合生活,孩子也更理解。
可是刚说了一遍,孩子就被迷住了,“乘火车坐轮船”,“跟黑人握过手,跟白人握过手,跟黄种人握过手,跟红种人握过手”,“山脉高耸入云,河流就像天空一样澄净”,“他最喜欢加州,喜欢那里浓烈的阳光,喜欢塞拉山脉,喜欢寂静的海岸”,这些句子他合上书时不时都会说出来。外公丰富的一生,精彩的旅程,给孩子展开的就是一副画卷。


只是书名,已让我们魂牵梦绕。打开书,苍茫的土黄色,冷峻的黑色,悠远的蓝灰色,扑面而来。故乡,是永远走不出的家园,回忆里,总是阳光和暖,麦苗青葱;而异乡,当我们走进它,读懂它,便也会离不开它,便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故乡。全书,淡淡忧伤丝丝缕缕,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更难得的是对战争心胸博大的谅解。爱可以化解一切。亲子阅读时,应简单给孩子介绍一下二战的背景,说说日军侵略也无妨,说说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无妨,六七岁的孩子完全都能明白,并且比我们理解的还透彻,会一语道出真谛。好书,正版,快递也好!


这本书大人和孩子都能读,只是读出的东西很不一样。洋洋读的时候,他明显表现出去新世界探险的兴趣,对和黑人、红中人握手的情节觉得好玩,也会好奇自己的外公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旅程,但对于我这样,曾经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去过很远的地方上过大学又在那里工作过的成年人来说,勾起的就是自己的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百感交集啊。
“走过的地方越多,他就越想去看新的地方,从来不曾想过要回家”这不就是青春的写照么?
在他乡,忘不了故乡的山川和河流;在故乡,又忘不了曾经寄居的那个地方的一切。人生真的会很矛盾。
这本书的画很好看,像一张张纪念照,更加加重了怀旧和感叹的气氛。


童年在外公家长大,对外公感情很深,看这样的绘本,很容易回忆起那些童年美好时光。


很美好的画面,刚开始是被他的名声吸引的,没想那么多就买了,我本身是个艺术爱好者,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有点小忐忑,怕太过于幼稚了,谁知道,不知自己想的那样,就算是绘画,它传达的感情不同层次的人看是不一样的,我喜欢最后那句话走过的地方越多,就越想去看新的地方,从来不曾想要回家,可是有意思的是,一旦想到这个,就会想念另一个国家,目前的我没有出国但是却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上学,这个绘本,给人思想上太大的震撼,没有感受过的是不会明白的,绘画是一种语言,是没有国界的,我也真希望国产的教育小孩子的图书能多点经典就好了。。


这个很好。凯迪克金奖不是浪得虚名


凯迪克金奖,必收。


真的不愧为最美的绘本,清新优美的画面,温馨的文字,将家庭中的融融暖意尽显无疑!


这一单一起买了两本书,正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这一本太美了。一幅幅画面就像一帧帧照片,记录了一个移民家庭的历史。
沉郁浓厚的情感氛围,随着故事的叙述渐渐加深,砸在心头柔软处,不住感动。
这样的主题,是孩子之前所不熟悉的,但是,故事的感染力一定能让她有美好的体验。
好书就是这样。


一张张像照片一样的画面,讲述了三代人的跨国人生,看似平静,却在画里画外、字里行间慢慢累积情感,最后竟有些眼眶湿润。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懂这份浓重的乡愁。走过的,都是故乡。


凯迪克奖,大师之作值得给孩子一读。。


绘本总是能让人产生遐想。让我回忆。


这本书图画很美,文字很少,整体简洁,却让人有久久的惆怅和深深的感怀。我们每个人都在走人生的旅程,今天在这,明天在那,今天在这里思念那里,明天在那里思念这里。以后孩子会远走他乡,离我很远吗?无论怎样,希望年幼的孩子能明白,乡愁是人一生抹不掉的情怀,但要学会珍视这种惆怅。


文字简单,寓意深远。能一下子碰到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爱不释手,可孩子有的地方不理解,问题比较多,比如:什么叫战争?什么叫加州?外公为什么遗憾?怎么生病了,生的什么病?等等。估计等她再大一点,慢慢就能理解了。


绘本界,有两家公司最值得信赖,一个是启发绘本,一个是和英童书,只有买过书的人都知道!


好书,值得拥有,经典绘本啊


不愧是最美的绘本!!!!!!!!!!!!!!!!


浓浓的乡情,读完绘本后,脑海中闪现出《乡愁》的情景。


这本书是亚洲人在20世纪初,移民北美的一个缩影。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是。为什么没有中国的绘本作者把中国人对故土以及新大陆的感情写出来,画出来呢?


看这个书本,我觉得自个特别感同身受,现在我和孩子也是中国加州的来回飞,去那里了想念这里,这里呆多了,又念叨那边的好来。那里是孩子的国家,却是是我的异国。而且我的故乡是孩子们的什么呢?是外婆家还是外国呢?


绘本比较贵,希望孩子能理解画面。


如果说关于乡愁的图画书,这本是很不错的!不过提醒各位妈妈,这本书虽然文字很少,但是我觉得六岁之前的孩子理解不了。收藏了,等开心大了再看!


拿到书以后,自己先读一遍,觉得这是一本给大人读的书,心里觉得可能不是很适合儿子读吧:没有太多的旅行经验,也没有足够的人生体悟,怕是难以体会书的主题内容。所以没有主动拿出给儿子读,不过还是放在了儿子平时阅读的小书架上。没想有一天他自己居然主动拿起要求给读,并且跟其他的书一样读得津津有味。在读到外公结婚后生了一个小女儿那一页时,他还若有所思的笑了,真是神奇啊。幼儿的思想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我难以完全搞懂,我想,我需要做的只是尊重他的思想和喜好吧。


女儿没有见过外公,经常会提起,因为外公在天堂。所以买了这本书给女儿看。虽然书中描写的和她的外公完全不一样,但是女儿还是很喜欢。或许看了这本书她对外公的想象又多了一些内容。


收到书,在单位略略翻看一下。淡淡的水彩画,配上娓娓道来的文字,一下子把人拽进了乡愁。
想到自己的爷爷,青年离开河北老家,带着胞弟闯关东。
想起自己儿时,爷爷也常常想起家乡。还有一句句带着唐山口音的乐亭话。
小时候不懂乡愁,总觉得父母在,即是家。
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禁有点遗憾,如果爷爷在,我一定读给他听。
如今,只能读给自己的宝贝听。
不知道小小的他是否能体会到这种淡淡的乡愁。
但相信他能感受到这种温暖的感情和怀恋。
画面很美,故事很悠扬。
很喜欢很喜欢。


书的画面真的很漂亮,犹如翻看相册一样把外公的生平一一展现在眼前,很美的图画,儿子很喜欢看,还通过这本书学会叫外公,呵呵


记忆和思念的传承 温暖而深远的情绪 有想要好好保留 以后给子女看的冲动 然后给他们讲他们的外公


去年买了一本,当时印象就很深刻。
后来被朋友买去了。

过些日子是清明节啦。
带些什么样的故事给孩子们呢?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这本,还有一本《怎么会这样?!》(东方娃娃2011年12月的绘本)。


日本旅美者眼中的美国与日本。充满着乡愁。


看作者是个美国人,结果是日裔美籍人,画的内容很简单,但很唯美,儿子还不太理解,等他大了再给他读吧。


画面很精美,真的象一张张照片
故事也很有意思,通过一张张照片讲述了外公的一生
其实我们也何尝不能把自己的照片摆成一排,讲给孩子听呢?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本书啊.


很好看的一本绘本,就是孩子对战争那很好奇,总是问为什么要打仗,什么是战争!


文字平实,却很有感染力,故乡与异乡在多年的生活中,早已变成了故乡平淡的文字中流露出对两个故乡的无限热爱。


看了这本书,女儿估计没我感动,因为她外公她没有印象了,我是看一次几乎就要掉一次眼泪,为了在天上的父亲,后来我把父亲的很多照片夹在里面,更加了。。。。


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也去了非洲支援非洲人民建设,而且里面的那个外公的形像也跟父亲非常相似,所以女儿看了可是真乐到了!


内容讲述外公的人生经历,画面非常棒。


启发的书一向是很有品质保证的。本人比较喜欢,不过似乎多数都适合稍大些的宝贝看。太小的孩子也只能看看图画,理解不了。这本也是如此,不过不同年龄不同感受吧。好书值得拥有。


拿到书,我就把它看了一遍,超有爱的一本书,姑娘看了,肯定会对她外公印象更加深刻,而且适合绘画启迪教材,不错,赞一个!


这本书度过感觉没有期望高,对故土的怀念,孩子还没有办法理解,而且活在祖国的当下......鉴于本人的狭隘,个人觉得本书难当最美之称。感觉一般


本书图文并茂,看过之后,有旅行的冲动,淡淡的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好书,值得收藏。


很大气的一本书.是因为金奖所以收纳的.


一个很感人的移民故事,体会深深地乡愁~!


这种情感跟一首唐诗有相似之处:《渡桑乾》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很美的乡愁


描写的外公的一生


不错,但女儿已经三年级了,喜欢看文字多一些的,所以看着兴趣不太大,但还是值得收藏。


一本漂亮的、值得收藏的书,虽然4岁的宝宝还不大能理解他的意思....


一幅幅唯美的风景画,如油画一样精致


不愧是经典,好书呀


不错的好书,一如既往地支持


对得起最美的称号。


现在宝宝还小,先囤着,画面是很美的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首先 书的质量非常好 封皮是硬纸板的 里面的每一页都是用的画报那种纸 印刷精美 每一幅画都象一幅老照片 特别好
其次 书的内容读起来会让浮躁的心沉寂下来 静静地思考生活的感觉
最后 孩子特别喜欢 经常看


可惜,这么高的评价给了一个日本人画的东西."羡慕嫉妒恨"难道国人就只能创造这些词语,给我们的孩子多留些精神财富吧,少些**.不然以后他们只能看到外国人的遗产了.


画面很美,很静。在精致的绘画中,还有让人思想留白处,很让人回味。配字简炼,画现更有表现力。


画面文字都是我喜欢的类型,在这里的时候想着那里,在那里的时候又想着这里,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牵挂中感受幸福.


故乡在心里。


4岁女儿很喜欢,她自己挑的,每天都要看。


三岁的女儿不知有没有看懂,但依然看了一遍又一遍。


很好的书,但女儿可能还不能完全体会吧


虽然等了些日子才收到书,但真的挺美的一本,没失望!:)


很温馨的故事,虽然宝宝还不太感兴趣,但相信以后一定会喜欢的。(我家小宝2岁半)


书图画和文字都很不错,日本的故事,不知小孩子能够理解那种离乡的情绪不!


本来是要给宝宝当睡前故事的,但是我很喜欢。
故事很简单,叙事如缓缓的小溪,画面也有些哀伤,但是仔细想想,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充满回味。


画面如一帧帧淡雅久远的照片,让人不免细细回味。离乡的感觉,孩子还难以体会,倒让我感慨良多。


本人觉得是本好说,不管是内容还是画面。但是,孩子太小,可能暂时没法体会这种情感


每一页都是一张照片,记录着三代人的历史。经典。孩子四岁,不太明白其中的深意。


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内容有点深奥,不过不要紧,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感受。


不愧是拿大奖的作品。


好美的画


图片挺美的 需要稍大一点的宝宝看


画风细腻传神,文字简约委婉。很喜欢这部书。它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孩子3.6岁,理解不了


简单的文字,让人感伤的画面,没什么好说的,很触动我的内心


画面真的很美,美得我都不忍心拿给孩子翻,怕他一不小心弄皱或撕破,内容很温情,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最后一页的那段话,让我酸酸的想哭。


给孩子讲,孩子还有些不理解。因为没有这种远离故土的感受。但从画风上讲,很美。我本人比孩子喜欢这本书。


描写的是一个日本游子的故事,画面运笔很细腻,很唯美,故事很简单,但是孩子还小读不太懂。


故事书收藏中


奖不是白拿的


简单,画面美,孩子要理解需要时日


水平很高的一本书,散文加抒情类的,7岁以下的小孩可能不会太感兴趣,


看后让人深思,不知道孩子懂不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