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奥丽芙·基特里奇

(美)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9-1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美)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页数:

285  

字数:

220000  

译者:

张芸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生活看上去水波不兴,却有股股暗流涌动……
  海岸,平静的克劳斯比小镇,脾气暴躁的奥丽芙·基特里奇有一个“好好先生”式的丈夫和一个与她日渐疏远的儿子,生活看上去水波不兴,却有股股暗流涌动。
  在镇上,奥丽芙也有意无意地充当了其他人生命中的过客:一个想自杀的忧郁青年,一个患上厌食症的年轻女孩,一个数年如一日在酒吧弹琴的未嫁女子……这些怀着饥饿、揣着梦想的人们,在欲望与寂寥之间挣扎徘徊。
  她冷眼看待这个世界,也分外清醒地咀嚼着人生的孤独和难堪。当又一年春天绽放出花蕾,她还能否抓住那残留的温柔与暖意?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Elizabeth Strout)
  美国当代作家。1956年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市,大学毕业后开始文学创作。1998年,出版长篇处女作《艾米与伊莎贝尔》,获《洛杉矶时报》最佳首作奖及《芝加哥论坛报》中心文学奖,并入选橘子奖短名单及笔会/福克纳奖,在文坛奠定了坚实的口碑。2006年出版《与我同在》,登上全美畅销榜,入选美国独立书商协会选书。
  《奥丽芙·基特里奇》是她的第三部作品,2008年出版,获2009年普利策小说奖。作品以平淡内敛的文字描摹着普通人的生活,衰老、孤独、流言、背叛、不可能的爱和小小的善良,日复一日在小镇上演,外表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涟漪四起,愤怒与悲伤静静浮现。作者以极富张力的笔触探索了作为生命底色的种种矛盾与悲哀,却也揭示了人生中抹不去的温柔与希望。

书籍目录

药店
涨潮
钢琴演奏者
小插曲
绝食
殊途
冬季音乐会
郁金香
一筐旅程
瓶中船
安检
罪犯
河流

章节摘录

  哈蒙往后一靠。“嗯,先拖着。咱们一块儿想办法解决。”  头顶的地板发出嘎吱的声响。楼梯上有动静,继而女孩穿着法兰绒长裤和T恤出现在他们眼前。“嗨,你好。”哈蒙说。他不想吓到她,却被她吓了一跳。自从那次她来五金店,他有好几星期没见过她了,差点儿认不出来。如今,她的头与身体相比显得过大,前额两侧的血管清晰可见。她用手握住椅背,裸露的手臂和椅背上的木条一般粗细。他几乎不忍去看。  “坐,亲爱的。”戴茜说。女孩坐下来,长长的手臂搁在桌上。老实说,仿佛一具骷髅坐在他们旁边。  “他打电话来了吗?”女孩问戴茜。她的皮肤已不再泛着肉桂色泽,而是变得惨白暗淡,未经梳理的头发看起来像是毛绒玩具的绒毛,不像真的。  “没有,亲爱的。他没打来。”戴茜递给她一张纸巾,哈蒙看出女孩正在抽泣。  “我该怎么办?”她问。她的目光越过哈蒙,投向窗外的土路。“我是说,为什么偏偏是维多利亚。天哪,她是我的朋友。”  “你可以再住一天,好好想清楚。”戴茜说。女孩转过脸,用浅棕色的大眼睛望着戴茜,仿佛从某个遥远的地方细细地打量她。  “你该吃点儿东西,亲爱的,”戴茜说,“我知道你不想吃,但你必须吃一点儿。”  “她说得对。”哈蒙接话。想到这女孩可能昏倒或死在戴茜的小屋里,哈蒙忧心忡忡。他想起邦妮说,女孩的心脏已有损伤。“看,”他把从船坞带来的两个袋子往前一推,“多纳圈。”  女孩的眼睛盯着袋子。“多纳圈?”  “就喝半杯牛奶,吃一口多纳圈,好吗?”戴茜问。女孩又开始抽泣。戴茜去拿牛奶时,哈蒙从口袋里掏出叠得方方正正的白手帕,递给女孩。女孩止住眼泪,笑了起来。  “嘿,真酷,”她说,“我不知道还有人在用这个。”  “尽管拿去用吧,”哈蒙说,“但看在上帝的分上,待会儿把那牛奶喝了。”  戴茜拿来牛奶,然后从袋里取出多纳圈,掰成两半。  “那该死的路克,”女孩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大,“就因为我切开了一个松饼,就他妈的判我接受察看。”  “切开一个什么?”戴茜坐下来问道。  “在医院里,有一次我把松饼对半切开。可按照那儿的规矩,你和食物之间不可以建立别的关系——那是他们的用词,建立关系——除了把它吃掉。因此,当我用口袋里的塑料小刀把松饼切成了两半之后,就有人报告给路克。‘我们听说你在切松饼,妮娜。’他把手抱在胸前,对我说。”讲到这儿,女孩夸张地转了转眼珠,‘松饼’路克,该死的浑蛋。”  戴茜和哈蒙互相对视。  “你怎么从医院里出来的?”哈蒙问。  “我跑出来的。不过我爸妈说,下次一定会让他们看紧我,那我就死定了。”  “把多纳圈吃了吧。”哈蒙说。  女孩咯咯一笑。“你有点儿傻乎乎的。”  “他不是傻,是关心你。来,吃多纳圈。”戴茜的声音悦耳动听。  “嗯,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女孩先后扫了他们两人一眼。  “我们是朋友。”戴茜说,但哈蒙看出她脸颊泛红。  ……


编辑推荐

  《大方》创刊号口碑佳作《药店》全本  一部易读而难忘的大师级杰作  关于孤独 关于悲伤 关于爱  荣获美国文学最高荣誉普利策小说奖  行文雅致,不断累积的情感深具震撼力,女主人公奥丽芙直率、有缺点但十分迷人。——普利策奖授奖辞  《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年度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奥丽芙·基特里奇 PDF格式下载



  虽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Elizabeth Strout, 1956-)凭借其第三部著作《奥丽芙·基特里奇》成为2009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得主,但其名声依旧没有在中国大陆被广泛传开。大部分读者对其知之甚少。她的第一本中文著作《艾米与伊莎贝尔》其实早在2004年就有台湾出版社出版。然而,她被介绍到大陆应该是在今年“新经典文化”的杂志书《大方》(No.1春季号)中刊登的一篇备受好评的短篇小说《药店》。“新经典”乘胜追击,出版了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短篇小说集《奥丽芙·基特里奇》。
  
  《奥丽芙·基特里奇》由十三部短篇组成,所有小说被放置在同一背景之下,它可以被说成是一部长篇。它以基特里奇夫人所在的缅因州一个叫克劳斯比的海滨小镇为舞台,十三首曲调舒缓优雅的小曲谱写了小镇生活的全貌。基特里奇夫人在其中或为主角,或只是某个人物口中一闪而过的威严而令人惧怕的数学老师。这种系列短篇不但可以单独阅读也可相互联系,交相辉映。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在美国当代作家中拥有别于他人的雅致笔触,她善于描摹孤独的情感,于人物的谈话中捕捉变化的因子,从而调动人物细微的情绪,使情节在不动声色中被推进。小说的难度不在情节的设置,而在于对现实的把握。显然斯特劳特对日常生活的展示充满信心。她像是克劳斯比小镇的一员,虽在文中未见其影,却处处显见。其实,无论哪个人物,都投注有作者本人。斯特劳斯曾说在做角色设定的时候,必将运用到自身的体验以及世界观。小说中有一篇《小插曲》,里头一处荒诞情节不免让人发笑:基特里奇夫人在参加儿子婚礼期间,在新人房间休息不慎听到媳妇对自己着装的嘲讽,由此心生恨意。为使内心平复,基特里奇夫人拿起记号笔在媳妇的毛衣等物品上画下了记号,并偷取了鞋子和胸罩,扔在多纳圈店洗手间的**桶里。对于如此奇妙情节的产生,劳特斯特曾说,她之前也没有想过情节会被如此推进,当她写到此处时,她想象着自己就是躺在新人房间里的奥丽芙·基特里奇。接着她说,就这样,我觉得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十三篇小说像涓涓细流,淌着暖意。作者用温柔的内心刻画了一群孤独的人。性格刚强倔强的基特里奇向来厌恶自以为是,以为对世界无所不知的人。她以为的人与人之间,是并不能相互了解的,人生来便是孤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死去”。无论是酒吧里的钢琴演奏者,还是曾经共事过的学校同事,抑或基特里奇关爱甚至超过生命的小女孩们,他们无一不忍受孤独的煎熬。斯特劳特在探讨家庭生活的话题中,直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以及一厢情愿的爱。他们在生活这场悲剧中沦为自杀的父母、离家出走的孩子,出轨的丈夫等等。斯特劳特并无意将生活写得残酷,但在不经意间,我们通过文字的罅隙,确确实实感受到它并不美好的面目。但是这种暖意从何而来?无论故事中神经质的人物如何不堪,都不乏希望所在。斯特劳特令人敬佩之处不在书写灾难之后的勃勃生机,而是挖掘生活之废墟中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与微笑。
  
  《河流》中,奥丽芙在丈夫亨利中风离世之后,深陷孓然之苦,曾经苦苦支撑她的家庭、婚姻瞬间倒塌,使她绝望地发出让生活“速战速决”的叹息。后来遇见同样丧妻的孤独的杰克·肯尼森,两人似见到生活的希望,有了倾诉的欲望。生活不停出现的小插曲使它冷峻的眉目多出几分柔和,人与人也许并不能很好的彼此了解,但是它有另一种意义,即当你发现你被需要的时候,你便有了存在的必要。


初次读到伊莉莎白·斯特劳特的《奥丽芙·基特里奇》还是从《大方》第一期中的《药店》开始,平淡内敛的文字所描摹的凡人生活,已经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如今,小说全本终于引进国内,让我们有了领略作品全貌的机会。

我们对文学作品,常常寄托了一些现实中难以企及的愿望,比如天荒地老的爱情,比如惊心动魄的冒险,比如尔虞我诈的阴谋,比如难以化解的恩怨……有些作品(比如通俗文学)下的料有些太浓了,于是就得了“YY文学”的雅号。至于所谓“纯文学”,虽不会如此媚俗,但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夸大苦难与悲痛的一面。至于平淡如生活,则是少人问津:艺术虽然源于生活,但总要高于生活吧?何况普通生活又有什么可写的呢?然而,正如《韩非子》中那个画者寓言所说的“画鬼最易,犬马最难”一样,描写平淡,人所共知的事物反而是最困难的。而这正是伊利莎白在本书中所要挑战的,也是真正显示其写作功力所在。

本书是短篇小说集,由13篇独立的短篇小说组成。各篇中的人物故事各不相同,唯一的共通人物就是书名中的奥丽芙·基特里奇。在作品中,她时而是主角,时而是配角,有时甚至只在别人的记忆里出现过,不过却是贯穿和串联所有故事的不可或缺的脉络,从而使得看似无关的故事能够彼此相连。这大概也是本书以此为名的原因吧,其结构营造可谓匠心独具。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新英格兰海边小镇克劳斯比——这里没有曼哈顿的繁华忙碌,没有百老汇的灯红酒绿,也没有华尔街的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波澜不惊、平淡如水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而,在生活看似水波不兴的表面下,其实却是暗流涌动,涟漪四起。伊利莎白以其细腻的笔触,将看似习以为常的生活描摹地如此传神。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温情、困惑、冲突、背叛、绝望,以及希望……虽然并不激烈,但生活的戏码永远都在上演:深藏心底,无法实现的爱意;消散殆尽的热情,不可抑制的冲动;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岁月之中无情老去的身心,逐渐积累的孤寂。这一切,都在作者富有张力的笔触下让人宛如亲见,让人似乎看到了自己已经经历或即将面对的人生景色。而这,也恰是本作最震撼读者之处:让他们在阅读中浑然忘了这只是一部小说,让他们在作品之中看到了那个一样平淡卑微的自我。

是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奥丽芙,有着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有冷漠、也有温情;有欣慰,也有遗憾;有深藏心底的爱,也有难以言说的痛。也许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但岁月的积淀也有着自己的威力:它让夫妻疏远,让情人反目,让母子疏远,让生死相别。正如歌里唱的“That's just life”。面对这些,你是否也会如书中人物那样,企图用表面的平静来掩饰不安的内心?企图用他人的不幸来充当自己的慰藉?企图用冷漠和隔阂来逃避令人无法喘息的爱?但是,这一切终究都是徒劳,正如别人的不幸不会成就自己的幸福,逃避和压抑不能带来精神的满足,而一味的控制和强势更会让本应美好的亲情产生裂隙,长久不曾说出的积怨则是在不经意间喷涌而出。这些我们也都随奥丽芙体验过了。然而生活并不仅仅带来绝望,而是有更多内涵:对生命的坚持,对未来的渴望,那点小小的善意,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以及……温情和爱。这才是我们所应该珍惜的。书中最后,奥丽芙经历了丈夫离去,儿子不和的重重打击,几乎失去生活的信心时,是与同样丧偶的杰克的相识相知,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是的,我们之所以不曾离去,是因为我们还有所眷恋。这道理,我们是否真正懂了呢?还是说,我们也要如奥丽芙那样白发苍苍,皱纹满脸,才真正了解生命的渴望?

但愿我们可以领会得更早一些。


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一点不马虎的读完了整部小说,但自问亦不敢说已经理解透整部小说。这些文字读来看似只是探发了生活里的幽微,在其平淡内敛,不事张扬的描述里面,一切幽情点到为止,留给读者无限思想空间。故事普通而深入骨髓---描摹了普通人生活里有关衰老、流言、背叛、孤独、悲伤、爱和善良的故事。这些发生在一个新英格兰小镇里的平常人的平常故事,却是一些实感人生---生活水波不兴的表面,有股股暗流涌动……

更为赞叹的是整部小说的巧妙构思:每篇既可独立成篇,连合起来也构成一个长篇---在纷繁的故事篇章当中,人物的出场、场景、事件的编排绝不含糊混乱和偏差,期间精心布下一条以时间推进发展为主轴的线索,至整部小说收梢,主角奥丽芙.基特里奇也度过了一些从中年到老年的人生阶段。肆我愚钝,我无法说出这部小说构思巧妙之更多的惊奇---阅读这样的小说,对于我来讲是新鲜的。对于这种写作笔法和点到为止的文字风格,我除了惊叹更多的还是赞叹。

而这新英格兰海滨小镇克劳斯比镇的人们,每个人都日复一日地在小镇上生活着,生活在依照他的轨迹向前推进,波澜不惊的日子下面,每一个人的内心生活却荡漾着一圈圈的涟漪---孤独、悲伤、温暖、爱意交相激荡,生命是如此充满了种种矛盾与悲哀,但也有一些抹不去的温柔与温暖。也许作者要从故事里向人们表达:生命原本一直充满了矛盾,生命的好与坏得由自己把握。

整本书由十三篇小短篇构成,其中奥丽芙.基特里奇是整部小说的连线人物,她和她的家庭生活的发展变化看见了光阴的荏苒---所有人都在慢慢地变化老去。在生命慢慢老去当中,每个人都要经历过很多……年轻的时候,日复一日的平凡夫妻变得水波不兴,因此也许彼此内心都曾有过一种悸动,只不过理智让这种悸动慢慢归向平静,最终获得的是一份相濡以沫的情感。爱与被爱可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涨潮》由离开家乡多年的凯文回家乡在船坞码头的所遇所忆所感所历去讲述我们生命里叫做亲情的东西。流言是一种毒药,它会毒害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小插曲》里奥丽芙作为婆婆整一个听信流言,对儿子的新媳妇苏珊娜做出一些龌龊的举止的小家子婆婆形象。遭遇流言蛮语,这是生活一些不可避免的现象。每个人都有小小的良善---《绝食》女孩妮娜患上了厌食症,克劳斯比镇的人们用自己的一颗善良之心去帮助女孩摆脱病症,虽然最后妮娜因为心脏病发而死了,但小镇上人们的良善一直温暖传承下去。随着儿子克里斯托弗结婚后搬到加州,然后离婚和再婚之后有了自己的儿子,奥丽芙和丈夫亨利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夫妇俩在孤独里相互搀扶安慰,彼此互相温暖。儿子的疏离冷淡,丈夫的中风无语入养老院,奥丽芙成了一个彻底的孤独老人,她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孤独……丈夫亨利死后,失落和孤独令她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兴致。她发出已经不在乎自己死不死,甚至希望自己能死得快一点儿的想法了。直到有一天,遇上了同是孤寡老人的杰克.肯尼森开始,生活开始有了它美好的转变。最后一篇章《河流》正是讲述奥丽芙和杰克的黄昏之恋乐章。全书十三篇,读前十二篇无一例外都让人充塞着沉甸甸之感,使人看清生命始终有它的坚清冷峻存在。唯有《河流》收梢结尾篇,让人看到了爱情带来的喜悦,不管属于哪个年龄段,真挚的爱情总是让生活变得美好可爱和充满希望。奥丽芙已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了。

虽然阅尽世间沧桑,奥丽芙终于还是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收梢……

有了爱,这个世界一切都美好。


爱书的你我不难发现每本小说其实都是作者某种感触的结晶。有些小说会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小歇;有些小说会给读者带来欣赏之时的惊艳;有些小说会给读者带来情感的震撼;有些小说会给读者带来灵魂深处的触动。而作为一部好的作品,它们最大的共性便是可以在不经意间深入读者原本平静的心房,最大限度地让你我引起身不由己的共鸣。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的是最近刚读的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奥丽芙•基特里奇》。最初对它的印象完我全停留于书自身的知名度----荣获美国文学最高荣誉普利策小说奖;其后,潜心阅读的我才发现了此书字里行间带来的那种有关于人心的抚触。这种感觉就似空气中丝丝淡淡的清香,它们时刻无声无息地令人感受到的关于孤独,悲伤,爱的缭绕。总体而言,此小说没有高山流水般的波澜壮阔;此小说也并非平静湖水般的波澜不惊。但是,这部作品恰如潺潺溪流般叮咚作响,谱写着一曲看似平淡却又略带感慨的耐人寻味的篇章。

书如其名,哪怕就是书的封面也是在一种最朴实,简洁的素描画中拉开了全小说的帷幕。通篇的阅读,我发现小说的定位可能更适合那些有一定人生经历和阅历的成熟女性阅读。因为书中奥丽芙-基特里奇女主人公的塑造本身就是以如此的背景作为铺垫,所以成熟,知性的女性也许更会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感触到自身某些原本隐藏,或者原本并未发现,或者原本也许潜意识中回避的话题和人生感悟。那些看似水波不兴的生活其实时时有着股股暗流涌动;那些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其实时时有着酸甜苦辣五味调和;那些看似无所不能的人生其实时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书中人物无时无刻地通过最原始的文字所要向每位读者揭开的画面。一切的一切就是围绕着人类最古老的话题:有关于孤独,悲伤,爱的话题。

作为一部作品,本小说的结构营建绝对可以说是它自身的一大亮点。何出此言呢?事实上只有通篇的认真阅读,读者才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全书中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短篇小说居然在作者巧夺天工的构思下浑然天成般融合于一起。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有目共睹的著名长篇小说《奥丽芙•基特里奇》。行散而神不散。尽管每个故事都可以独立成文,但是它们更可以集结融合成为升级版的精华合一。文中的每个故事都有自身的内容和含义;文中的每个情节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内涵;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身的困扰与观念;文中的每个桥段都有潜在的话题和意义。通过本书的女主人公奥丽芙言行举止,我们可以找到每个短篇小说的连接点;通过本书的女主人公奥丽芙人生变迁,我们可以找到每个短篇小说的发展线-----这也就是本部作品最好的切入点所在了。

就内容而言,书中女主人公奥丽芙本身其实并不起眼。她不是那类美艳夺目的倾世佳人;她不是那类轰轰烈烈成就大事的伟人。尽管她只不过是一个逐渐老去的女人,但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在书中完美地呈现出了如此凹凸有致的人物形象。通过小说的描述,通过书中他人对她的评价,通过我自己的心得总结,我们会发现她奥丽芙其实有自己的特点所在。她说话口无遮拦,却从不觉得丝毫歉意;她热爱自己的儿子,却永远可能有点神经质;她率直坦白,却会不经意间得罪他人;她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是那么不顾一切地辛劳;她变得惶恐不安,是如此地需要一种安全感;她见解犀利,却有着如暴风雨般的情绪;她渴望人间之爱,还不想离开这个世界等等。如此的一个小人物的描述,我们却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世间中最难言的感触;如此的一个小人物的展现,我们却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作者笔力的深厚。以最朴实无华的一个胖老太太的所做,所为,所想,所思,所感,我们情不自禁地见证到了作者刻画人物的入木三分和敏锐洞悉力;以最平淡无奇的一个胖老太太身边的人,事,物变迁,我们情不自禁地领略到了人世间关于生与死,罪与罚,爱与恨,伤与痛,孤与寂的最原始话题。也许,我们早前还没有真正亲身体会到这些人生的感慨。但是,我们或许会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牵动心灵深处的那根沉睡的心弦。也许,我们早前还不会真正地意识到这些沉重的话题对于我们的影响。但是,我们或许会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而开始不断反思与探究。

就本书的文字功底而言,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外国文学译本其实非常的独到。全书不论基调维系,还是氛围渲染,亦或是语境拿捏都能非常好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特色。读者并不会因为翻译作品的缘故,而无法真正揣摩原文作者想要通过文字反衬的小说内在底蕴。有关于涨潮一段中海景的描述;有关于绝食一段中奥丽芙安抚女孩的描述;有关于安检一段中女主透过飞机窗户望到的风景的描述;有关于河流一段中女主最后找到了眼前之爱的描述等等不胜枚举,令人记忆犹新。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外国文学作品。全书给人的感觉便是轻拢慢捻耐回味,层层涟漪泛心湖。回味的是有关于人生,泛滥的是无尽的做人感悟。前尘往事,我们终将老去;岁月无情,我们终将不再年前。在人生的单程旅上,我们更需要的是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爱自己,我们更应该把爱给予他人。这是人世间的爱。这种爱更是包罗万象,有母爱,有父爱,有情爱,有关爱,有博爱---------


文字有种神奇的力量,有些华丽辞藻的修饰,怎么想都是空浮;有些平淡语言的描述,怎么看都是沧桑。阅读,和学习有关、和经历有关、和情绪有关。不可抛弃的,是融入心中的平淡,是栽在心头的种子。

应该是不可避免的,最初的认知,便是在《大方》中的《药店》——“伊丽莎白.斯特鲁特的《药店》则是来自她获得2009年度的普利策小说奖的小说集《奥丽芙.基特里奇》13篇中的其中一篇,讲述了一对夫妇在退休之后的生活片段以及收藏在他们二人记忆中的思绪,追寻着爱与被爱的痕迹。”——这是我翻出来在评论《大方》时的语句。

当我们抹去已经赋予她身上的光环之后,我们是否能够细心的去品尝其中原有的味道——不是为了她的荣誉、不是为了她的知名、不是为了与她人攀比的阅读。只是为了从书中去感受什么、去书中体会什么。当然,因为作者写作频率太多、作品太频繁,我们无法去一一盘剥,有时这种光环,只会成为一个必要的载体。

跨越了半年的时光,阅读到了完整的大片段。如同自己的日记般,心血来潮的翻来,倍感温馨。不是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语言去描述简单的东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平凡的语言去述说生活的零散。这本小说集《奥丽芙.基特里奇》就是后者。

零散并不代表着琐碎词语的堆砌,却以一种别致温雅的词句去描述,简单而非沉闷,平缓而非平庸。作者恰恰是以这种细微末节的日常生活,去不断的描绘出一个看似身边的场景,而在这些片段波澜之中,隐藏暗示着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隐晦之处,而沉浸在文字中除了随喜随悲、随乐随愤外,亦可发现其中的你我。我们并非完美之人,所以“己所不得勿施于人”,而奥丽芙.基特里奇的存在,就应该是书中的自己,我们看她,也是在看我们。

在文字与时光中的消磨,在矛盾与冲突中的记忆片段,组成了这么一本书。是片段的小说集、是整体的完整故事。世间或许本来没有那么多的大是大非、大忠大恶,每个人都会在不同问题上展现出自己的一面。在看似无意的拿捏选取中,却又别具匠心的将时光与故事融合,在这份流淌中,去体会其中的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变化、酝酿、升华——漫漫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份儿永远不会腐朽的话题。时光可以混沌很多东西,亦可磨灭很多东西、唯情可以常在心间。

时光易逝,终把流年抛。其中的绚烂与泥淖如同变化浮云。但没有这一份儿历程、又怎会有这么一份儿感悟。忽然不自觉的,想起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同样是写女人,却因为视觉、身份,让人感受出不同的信息,简爱因为出现的更为年轻,有着如火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去追求,而奥丽芙.基特里奇则即将老去,如水流逝之争朝夕的感叹,以及平凡过渡的守候。这是生命不同阶段的状态,或许连续、或许中断。但是同样给予我们感动,一份儿感动奋斗而立的激情、一份感动微小细节的生动。

合书而想,这份生活的波澜与浮动,在心底游荡的层层涟漪,或许是一种美好、温馨而非完美的存在。



裳裳五月 2011-10-25

在海拔三万英尺的高度上翻阅美国作者伊丽莎白 斯特劳特的《奥利芙 基特里奇》,洁净的封面,端正的字样,平静的文字,感觉整个人像漂浮在云层上般的惬意。

一路,从丽江返回广州的飞机上,积压许久的疲惫在阅读中淡淡的散去。午后的阳光照耀在飞机洁白的翼上,反射出炫目的光芒。拉下半个窗,只允许那橘黄的日光折射出一种静谧淡雅的氛围。四处是不相识的人,国外的、国内的、港澳的……家中数人,因为机票座位不同的原因,都我离甚远。终于可以卸下所有的笑容,稍微放纵自己的孤单了。
这些日子,生活节奏被严重的打乱了,每日为自己的内心腾出的时间,也被挤压完全。我不惯于群居,更不惯于这样的旅行方式,却也不得不为身边的人而改变。于是,每日似乎都用在吃、喝、玩、乐中,极尽所能的享受着自己无法承受的奢侈。
诚恐诚惶于如此这般。
生活本不该是被铺张浪费的,声色犬马,物质上的过剩令人疲于应对,而容易忽略掉世间种种细微的美好。比如面对一朵盛开的花时的惊叹;或者旅行中看到一棵巨大古老的橡树,用手抚摸时感受到的沧桑;又或者阅读一本好书时心灵长久的发出悸动和颤抖的声响。
好在,焦虑的内心在这样的时刻,终于被轻轻的抚平,得到了最温暖的偎贴。在纸张沙沙作响的翻阅声中,我像婴儿躺在母亲的怀中安稳入睡般的,轻轻微笑了起来。

第一次看《奥利芙 基特里奇》,是在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的第一期,杂志节选了书的第一个故事《药店》。那时阅读后便有一种孤独的共鸣感。这是一本相当特别的书,既是短篇结集,又是一个长篇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既是一个叫奥利芙的女性,又是一群生活于美国一个小镇的普通人。小说的文字像从袋子中流泻下来的白色米粒,每一颗都饱满细致,合拢看,又有种平实而铿锵有力的节奏感。

整本书由十三个短篇故事组成,将它们各自独立起来阅读,都毫无问题,比如第一个故事《药店》,就因此在《大方》中大放光芒,未出版前已赢得众多读者的青睐。每一个故事都有其各自的主题和人物主角,演绎出普通人最真实的情感,卑微的、阴暗的、孤独的、温暖的、狭隘的、宽容的、自我的……透过这些细腻的文字,犹如照着一面人间百态的镜子,将人性五光十色的各面,一一的映射出来。而让读者们,从中得到各自的感悟和共鸣。
贯穿整本书的,则是奥利芙,这个并不美丽,直率而缺点多多的女子,从中年到老年这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在前面的故事中,她基本都是以侧面的方式被描述,以各种角度,通过她和各主角间不同的关系而连结起来。在《小插曲》、《殊途》、《安检》,以及《河流》中,才是真正以她为主角的故事。这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女子,亲切得犹如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大妈级人物,她肥胖、高大得近乎巨人,爱吃甜品,几乎挤不进那绿色纱裙礼服却也像所有女人一般的爱美,她脾气暴躁、敏感,而内心深处却是个善良、宽厚、热情饱满的迷人小妞。

很喜欢的是《人物》对这本书的评价——作品探寻的主题是世人对彼此微乎其微的了解,为了得到自己所求而奋不顾身的努力,以及微末事物中蕴含的救赎力量。
事实上,这也是值得令人深思的一句话。模糊的还记得,在京极夏彦的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原本便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偶尔能心灵相通,或者沟通成功,不过是奇迹发生。
每个人都急切的希望得到他人的了解,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实际上,这原本便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面对同一件事上,彼此的立场难以一致,彼此的思维方式,更是迥异。且更多的人,都急于表达自己,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为了得到自己需要的感情、生活、地位、名声、美貌,而不顾一切,奋不顾身。
所以,也许相处一辈子的夫妻,也难以得知对方真正的想法,就像在《殊途》中,在医院中突然遭遇绑架的亨利和奥利芙夫妇,彼此突然才说出积怨多年的看法。在绑架案结束多时后,他们的关系便一下子变得极为尴尬,很长时间中小心翼翼,害怕碰触到那些伤口。
所以,也许疼爱了半辈子的孩子,也会突然的反抗起来,像《安检》中,克里斯托弗平静的对母亲奥利芙说出:“你有副暴烈的坏脾气。我不想再活在对你的恐惧中,妈妈。”
所以,晚年的奥利芙,躺在杰克的身边时,心中这样想着:“哦,年轻人不会懂。他们不会知道,那粗糙、苍老、布满皱纹的躯体,与他们年轻、紧实的身体一样充满渴望……”

所以,我深爱着我身边的亲人们,彼此却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他们不懂我为何在阅读与思考中可以得到如此丰盛的满足,我也不太能认可他们那种种奢华、炫富的生活。我们彼此都生活在孤独中,内心努力的向对方接近,但相信永无交集。

当飞机在广州机场降临时,已经是夜幕时分,窗外灯光点点。合上书,背上行囊,在平静的生活中,继续前进。


在读《大方》创刊号的时候,我最爱的是其中的一篇《药店》,那种对真实生活的细腻描述和对人物情感的到位拿捏以及那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按潮涌动的都是我爱的类型,可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药店》只是《奥丽芙.基特里奇》的开篇第一章,是我的孤陋寡闻,却也是因为《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的十三个章节都完全可以独立成篇,每篇都是一段生命的乐章,而这乐章尽管悲怆而凄凉,却无法掩盖其动人的颜色。

然而即使十三篇可以各自独立,却又因为一个人的存在,使得它们成为一个完美结合的整体。每一章里面的主角都会在其后的某个章节里作为配角出现,而看似不经意提起的每位配角,又会在看似毫不相干的章节里成为一个推动故事情绪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角,天然去雕饰,衔接的如此自然,转接的如此圆润,毫无刻意的卖弄,却是一种最为娴熟和艰难的技巧。

我是个天性就比较阴郁的人,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找一些轻松的东西来读来看,可是,我自己知道,最能打动我的、最能让我念念不忘的却还是一些并不轻松的东西,就像这本《奥丽芙.基特里奇》。在阅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想起《绝望主妇》,那也算是我喜欢的一部美剧了。就像这本书一样,所有的故事都同样发生在一个看似宁静的小镇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每个人眼里的邻居都平静喜乐,却不知道每一个家庭其实都有自己无法言说的痛苦与秘密,这些家庭的秘密之所以被一个个揭开,都是因为一个人——《绝望主妇》里是剧的开头就自杀的玛丽·爱丽丝·扬,而《奥丽芙.基特里奇》则是干脆用主人公的名字作为书名;她们看起来似乎游离于大多故事之外,却用着最冷静最理智的眼光审视着每一个家庭,毫不留情地揭开每个家庭包括自家看似美好幸福的表象,让那些“蟑螂臭虫”现形,可是这一切,并非她们故意为之,她们并不想看到这一切,只是因为这一切都是那样真实得存在——孤独、衰老、背叛、远离甚至逃避、无处追寻的亲情……一切的一切因为真实存在,所以不可能永远被掩盖。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读完整本书的时候,我靠在床上,叹了口气,目光空洞,心就那样沉下去,那种空气中的绝望情绪迅速弥漫,将我整个人包裹其中,无法呼吸。无论书中的人物是亲切可人还是面目可憎,在他们的周遭总有挥之不去绝望;无论他们是相爱还是思念,透过那种淡淡的温柔情绪一缕缕散发出来的却是无以填补的空虚;即使坚强如奥丽芙,在最后面对衰老时,仍会因为亨利的离去与克里斯托弗的远离时虚弱不堪,而正因为这种虚弱她才最终与杰克.肯尼森——一个她一直厌倦的人达成最亲密的和解,谁又能说说这不是奥丽芙.基特里奇用一生的努力才与生活达成的和解呢?

整本书里,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许多人无家可傍”“——尽管他们仍有家可归”,读上去,只觉真实的世界瞬间满目苍凉。我以为,这句话已然可以将全书概括,所以我以它作为自己评论的题目。

PS:爱读他国小说,却总在写评的时候笔下生怯;因为那种严肃的创作态度远胜于我们的快餐文化,让我在写评的时候也无从调侃嬉笑。


《奥丽芙•基特里奇》,全本一出,赶紧入手。

最初的邂逅自然是在《大方》的创刊号上。《药店》并不起眼,似乎被村上春树的光芒完全遮住,但一旦读进去,一种停不下来的力量便促使自己想深入,深入,再深入。

很久都没有读过这样的作品了,淡淡的,淡到阅读时没有任何味道,读完了却回味无穷。
就像封底的那句话:生活看上去水波不兴,却有股股暗流涌动。

生活中那么多细小的波澜,我们见过、听过、想过,却很少考虑它们可以构成这样的故事。斯特劳特从最难入手的地方入手,许多细节被大多数人忽视,到了她的笔下却熠熠生辉。

真是杰作。


我愿意承认我的孤陋寡闻,并不知道斯特劳特这位作者,对《奥丽芙·基特里奇》这本书也不熟悉。买下它只因它的外表——干净的白灰两色,简单勾勒的画面,无言的朴素。在这个喧闹无比、不拿着扩音器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就没人知道你的时代,它就这么静静地、随意地待在那里,与其说它宠辱不惊或不露声色,倒不如说,漫不经心。
书的内容和它的封面完全契合,这令人非常舒服。全书讲的是奥丽芙·基特里奇的生活,她经历、感受、然后变老。那一个个她经历的——或是她没经历的——小故事就像准备早饭发现没有了橘子酱一般地发生了,出去到超市买一下,然后结束——当然,也可以换一个会做橘子酱的管家,然后结束。斯特劳特一支笔划过,生活就是这般平静,但奇怪的是,谁都不会忘记那个没有橘子酱的早晨,它总会以另一种面貌悄悄地,确实重重地击在某个深处。不知什么时候人们会发觉,一切从未微小、陌生、容易遗忘。
正如常说的那样,生活就像河流,底下暗流汹涌,表面却依然波澜不惊。爱和孤独最终都会沉淀,只需从容的等待。


看小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仿佛居高临下地俯瞰书中的环境,身临其境般体会个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人情变幻,而后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这本书其实很适合拍成电影,平淡的生活就像你我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情节,却平淡得太真实,让人看着脊背发凉,暗自忖度自己将来是否也会步入相同的境地。我能想象出主人公奥丽芙的样子,壮实的中年女子,外表严厉时时有躁怒倾向,控制欲很强,不敏感因此察觉不到周围人的情感变化,只一味将自己的态度加于别人,疼爱儿子却不懂得表达感情……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人生,周围人不太喜欢她,儿子结婚后远离了她,而丈夫意外失去了意识,在浑浑噩噩中离开人世。原以为她的人生可能黯然收场,没想到临近结尾处添上了一抹暖色,她邂逅了同样丧偶的同路人,彼此依偎取暖,似乎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的,书也到此结束,似乎可谓圆满。
想起上学时看书总想寻找书中的深切含义,也就是对生活的启示意义,现在却发现那些看后精神振奋、高喊口号结尾的假大空著作十分无趣。真正真实的作品往往不会让你意识到是在看书,而是感到书中的人物就出现在身边,似曾相识,而书中的生活就是庸常平淡的、带着遗憾和温暖的似水流年,一如我们的每一天。《奥丽芙·基特里奇》正是如此, 写给在生活中忙碌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时刻警醒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读了一篇,便舍不得放下,心中从此住进了一个名为奥丽芙的女人。
她不美,却真实,令你心无罅隙,令你惆怅和叹息。
慕《药店》之名而来,果然没让人失望,可谓年度佳作。


斯特劳特的十三则短篇如同一枚枚透镜,坏脾气、有控制欲的奥丽芙的影子不断闪过,从中年到老年。作者毫不客气地切开生活的断层,我们得以窥看这个不讨喜的女人的大半生,她和丈夫的龃龉,乃至亨利中风后她的爱与孤寂,她和儿子之间永无可能弥补的罅隙。夫妻、父母、子女,明恋与暗恋、梦想与放弃、希望与沉沦……奥丽芙说,人生由“大事件”和“小插曲”构成,斯特劳特用文字构筑的正是事件和插曲之间的层叠往复。一座小镇,一群人,一组人生。当然,还有爱。不是感天动地的纯爱,文中的爱更现实更无奈,掺杂各种考量。惟其如此,读来仿佛不是异国,恰如我们身边的人与事。


《奥丽芙·基特里奇》,看着书名真像是一个长篇小说,例如 《安娜·卡列尼娜》。
实际上是一个个的短篇,结成集却又有了长篇的整体感深邃感。读着过瘾。
《药店》《涨潮》……《河流》,碎片化的人生,破裂的情感,纷乱的心理,不知道为什么,竟感同身受。


十八、十九世纪文学创作达到高峰,新的形式、流派不断涌现。比较而言,如今的文学很是有些失落的意味。一方面源于生活节奏的变化以及新传播方式的冲击,另一方面文学技巧的发掘也到了一个瓶颈期。于是,文学看上去似乎是老了。
但是,生活在延续,思想的疆界也在无限拓展,于是文学可以老而弥坚。【奥丽芙·基特里奇】从一个小镇的平凡老人身上展示了这样的味道,一种伤感的力量支撑着文字和人类思想踯躅远行。


在文字中见惯了风月传奇,看腻了红飞翠舞,猛然与此书一遇,竟如被烈酒所伤的肚肠,流过一泓清泉,如此熨贴舒坦。
奥丽芙,一个平实得如每日在大街所遇的女子,高壮、琐碎、暴躁,与完美、高雅的形象相去甚远。
这样一个女子的流年故事,不知为何,竟令我心中至温至柔之处激荡不已,感喟伤怀。令人万般不解。
难道是爱那些点到即止的含蓄之处?
抑或是爱那些直入人心的幽微情愫?
甚而至于是爱那些平静之下不易察觉而又终无果的欲之悸动?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也许这便是好作品所以动人之处,永远说不清道不明,只是心有戚戚焉。
从中年到老年,奥丽芙正如你我,如那世间之尘,在这善良小镇,笑语嫣然,内心悲欢,那些背叛、那些暧昧、那些隐忍、那些孤单、那些温情、那些感动、那些友爱、那些青丝幽情、那些白发相守……
看去波澜不惊,心底风狂雨暴,一如我们不肯蜷缩起来的心。
当奥丽芙终于苍老,我也亦随她老去。长满皱纹的一双手,能抓到些什么?
我们终将老去,如流年中的尘埃。即使如此,如奥丽芙者,老去何妨?


近几年来很罕见的小说集。
慢慢地,能一寸一寸进到心里,不是大开大合,而是像水一样浸进来,无声无息。
在《大方》里读到《药店》时,私下以为当是当期《大方》里最有味道的文字。
与深刻无关,无无病/有病呻吟无关,无风月无关。
只是一个要虫子爬出胸膛的痒痒的感觉。
我能想,很能想象老亨利的心理和眼神。
他看丹尼丝是眼神,是爱,还暧昧,还是蠢蠢欲动……具体下来便没了意思,只是胸膛像虫子一样爬过。

是需要慢慢去体会文字背后的绵绵感觉的小说;
是需要在一个午后的茶香中慢慢感受到一丝惆怅的小说;
是偶然在半夜惊觉中瞧见铺洒进屋的惨白月华而涌现悲伤的小说;
是过了十几年连小说名字都忘记了,但会想起一个怪怪的弹钢琴的女人的小说
是会像基特里奇一样突然会想重翻开读一段的小说……

他不在了,她更老了。
心有一种被揪住的感觉。
除了喜欢药店,喜欢《钢琴演奏者》,喜欢《安检》,最喜欢《河流》。
她遇见另一个人。她想着,体验者。
“还躺在这个男人身边,让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肩上、手臂上,年轻人不会懂,她想;哦,年轻人不会懂。他们不会知道,那粗糙、苍老、布满皱纹的躯体,与他们年轻、紧实的身体一样充满渴望,无法随随便便地把爱放走,好象它是餐盘上一快等待分发的果馅饼,错过这轮还有下轮。不,如果爱就在眼前,要么抓紧,要么放弃。假如说,她的餐盘上曾经装满了亨利的好,让她觉得难以负荷,每次都主动拂去一点,准是因为她以前不懂得一个人人都该懂的道理:时间会冲动一切的记忆与感觉。”

爱与被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就连弗洛伊德都说过:我们必须去爱,否则就会生病。
所以当凯文心中一动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跟着一动。他默默地注视着她的肩膀,她颀长的脊背和瘦小的臀部——楚楚动人,
就像一朱沐浴在午后阳光下的树苗。
凯文心中激荡起一股与情欲无关的渴望,单纯地被她那中朴素的旗帜所吸引。

无关风月,但有关情欲,有关心灵的恸与欢喜悲愁。


生活看上去水波不兴,却有股股暗流涌动……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值得一看的小说。
一点儿都不可爱的奥丽芙,也一点儿都不可恨,读时不时会想起自己。
岁月已逝时再回头看,能分辨出哪一个才是你曾想象过的自己?
或许都不是,或许都是。
因为生活的河流早已将曾经的锐角冲平,像又不像。


花了一个下午,把这本书看完,的确是"易读而难忘的大师级杰作"。平静的生活之下暗流涌动。无法言说的爱,无法面对的痛苦,淡淡的哀愁与感伤,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一一写来,让人想起自己的生活,点点滴滴,难以忘记。
有时间再读一遍。


知道这个作者是因为在《大方》上读到了那篇惊鸿一瞥的《药店》。
这是一个什么都求抢眼的时代,各种新书,也渐渐习惯了用那些咋呼的字眼、夸张的描述、一大堆的推荐,去覆盖文本本身的东西。
也因此,《奥》这本书,非常难得。
它用不动声色的笔触,饱满地描绘了日常生活之美,带着我们去发现那些原本被我们日渐忽略的人生细节。
封面也如内文,大方,简约,沉静。是愿意拿在手里反复阅读、反复回味的书。
喜欢!!!!


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里选了本书中的第一篇《药店》,当时并没惊艳,但也算是留下了映象。这次买了全本,基本都是一个个小短篇连缀成的,可以算长篇也可以算短篇集吧,反正故事都很好看。我个人觉得整本书的主题,是孤独。讲述孤独人的孤独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孤独属性。


在《大方No.1》上看到了这本书的节选《药店》一文,当时就惊艳了。
让人想起爱德华·霍普的画,丰富的安静。看似波澜不兴,你知道生活暗流是如何汹涌,如何默默席卷、侵蚀着岁月呢?


是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奥丽芙,有着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看到当当页上的图片就很喜欢,终于将它买到手了。
一个人的人生,写入自己的每个人生阶段,更承载了他人的人生片段,共时的存在往往成了历时的回忆。无论欢欣悲苦,统统纳入眼底,记进心底,无一例外。
看斯特劳特的作品,就会让人一点点去梳理他人的故事,似乎写进去的很多东西,都在自己亲历或见证中,在阅读中慢慢复苏。阅读她的文字,映照出自己的人生。大概易读而难忘的就是这些吧。


看第一篇是在大方上,《药店》。当时好评如潮,我感觉只是淡淡,有些味道,但说不出来。
拿到整本书才发现,《药店》作为长篇的开局,比它作为短篇,更加让人回味无穷。
精巧的布局,却不着痕迹。洗练的文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处处有深意。往后读竟有悬疑的揪心,不知主人公的遭遇会让我如何吃惊,但又安心:你担心些什么,这就是平常生活呀,能跌宕到哪里去?
感激这书写出这样平常的安宁生活,我们每个人都过着的生活,有涟漪才完整的生活。


不愧为普利策奖作品,精彩绝伦!!


只粗略的翻看了第一篇,写寻常的生活,寻常生活里的孤独,欲望,情爱,渴望,悲伤。这样的文字中我们或许可以读到自己,读到我们熟悉的亲人或朋友。


超级好看的小说,超级强悍的情节设置。不愧于美国文学最高奖项。


这是本可以当做长篇小说看的短篇小说集。几个故事真是一气呵成。又买了几本,送给老师和长辈。感觉要是有点生活的阅历,看起来更有感触和共鸣,更会珍惜这本书。浮躁世界里的一抹安静却难掩的耀眼色彩。


叙述波澜不惊,但字里行间暗流汹涌。很有美国文艺片的感觉,且很有镜头感,不错。


一般不喜欢看翻译的书,希望这本书是喜欢的。因为安妮宝贝编的大方里有选篇,所以想看一下。


近年来最好的短篇小说。重点推荐第一篇《药店》和最后一篇《河流》,加推荐《殊途》。


每一篇文章运用非常吸引人的手法,为读者讲述这个名为,奥利弗的女人,她与她周围人的故事,这里面有爱情,有亲情,有友谊,但始终都在一点点地深刻奥利弗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
我们不禁希望看看后面的故事,还讲述了什么关于奥利弗的一切。
她与亨利之前的婚姻,似乎也让我明白了一些婚姻的意义,她的儿子,以及在亨利住院之后的奇遇,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遇到感情的波动,欢乐和悲伤,但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笑笑或者哭泣,在这许多之后,我们有要承担的责任,以及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奥利弗,教与我们勇敢面对。


我挺相信普利策评奖作品的水平的


看了《大方》上的那篇就无法拒绝这本书了。很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的小说了。


拿在手里很有质感。
我看这本书可不是因为什么安妮宝贝,什么大方之类的。


奥黛丽是我超喜欢的一个演员,在我心目中,她是世界上最美最优雅的女人。看完这本书,对她有更多的了解,更爱她了。


波澜不惊处却有震撼人心的细节。


处于人生一个大转折期的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些问题,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和参考。
封面装帧很简淡优美,有一种气质之美,就像作者的文风一样。
希望新经典文丛继续保持这样的优质!


这本书美死了!
封面素净淡雅,简直爱不释手。
从《大方》一路追着看,终于出全本了!


很好,2011年大陆出的好书


顺着大方摸来、、


《大方》登载过,终于拿到书了,还是慢慢看慢慢品味。


  这本书让人不禁重新思考人“何以为人”这个问题,也许你这次会产生一种全新的、与从前不一样的理解。我们都曾经太过轻易地对生活下结论。生活不易,如今亦如往昔,但平凡的生活也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值得所有人尊重,因为其中包容了人的坚忍与爱。


温柔的故事


触动人心的好小说


太有才气的作者,把这些平凡人的生活故事写的引人入胜,爱不释手,人物栩栩如生,结局浮想联翩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期待不一样的惊喜


因为封面设计太雅致,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拿到手随意翻看了几页,处处都有闪光之处。事隔很久之后,又再次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建议大家买下来认真地读一读,品品文字独有的魅力。大爱。


波澜不惊的水下掩盖着波涛汹涌的事实


文字很犀利、简单、诱惑力


平朴简淡的文字,既写出人生的丰盛和繁复,也道出细微的欢愉。


因为这本书跑遍了一个城市的图书馆,但是没有买到


大爱,推荐!


字里行间透着智慧与犀利


没事的时候~ 静心的时候 读读~ 平常的生活~ 进入故事! 不错~ 多看看书,没错的!


书中人物的名字太长,不容易盯住,可能是能力的问题把。但是别具一格的写作模式,值得学习


未看,包装不错。


挺不错,人物刻画得挺好


包装看着倒是挺严实的,不过买来了还没怎么看,打算以后晚上睡觉之前看下,希望不要太让我失望。


让人读了还想买其他两本,不知出了没


平实又饱满的文字,讲述生动的故事,加上这位译者令人惊喜的译文,共同成就了这本有范儿的书。
装帧也相当可喜,精致用心。


很好,很喜欢的作者,很经典的书籍,收藏了慢慢看


作者以敏锐的视角,细腻的语言描写社会的点滴。


有深度,反映了作者独到的见地


刚收到书的时候觉得没有想象中厚,我喜欢厚厚的书,看起来有味道一点,所以有点小失望,但是读完以后哦发现,其实书的厚度并不影响这个故事的浓度,我看到好几处都有小感动,比较适合父母讲给小孩听,个人觉得。


阅读中,体会中


书中内容需要慢慢的体会,慢慢消化,美会一点点渗出来。


还可以,推荐阅读。只是翻译读起来有点费时。


很喜欢这本书 很喜欢她的写法


很喜欢这本书,已经读了四分之一。估计就是看完了,也要带在身边,留着以后再读的。


很不一样的叙事手法。很喜欢。一气呵成。读的很过瘾


一次许多书还未来得及读。但应该不错。


沉稳额的叙述,缓缓的故事


看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小说集,趣得不能再趣,充满了“人”的声音,非常的真切,触动心灵。


别人推荐的,正在阅读。


还没拆开。应该不错


别人介绍的,还没看呢,期待~


很家常很温暖的书。


就是里面有一页残缺 好伤心 啊


很好看~值得读~


书是正版的,不过还没来得及阅读


陆陆续续看完


包装不错,书内容还没看


内容没的说,书的封面装帧也很漂亮


书到了。还可以。


适合女性,适合安静地享受


还没拆封,应该不错


书我还没有看。。只是在书店里翻了一下。
但是差喜欢这个封面设计,淡淡地。。
还有用纸非常好,很滑,很有手感。。看书要的就是这种感觉。。难得的几本用好纸印刷的书。现在都电子时代了,买纸质书的都是用来收藏的,但是感觉现在的出版业用的好纸不容易啊!!这本书值得表扬。


看微博上大力推荐,买来看看


内容不错,翻译也可以。


还没有看内容,不过看封面觉得很喜欢,期待有空的时候好好看看。


没有矫揉造作,主题丰富,喜欢!
只是封面,有点……干巴巴


包装很好,内容很美,值得一读


这本书真不是我的菜,不太喜欢。


大碗就是大碗。读起来回味无穷,津津有味。


很喜欢,版本很精致。


或许,我本不该读这本书,它让我感觉心口闷闷的,有些透不过气来……但是,它说它关乎孤独,关乎悲伤,还关乎爱。孤独和悲伤,曾给予过深刻的体验,所以不仅不渴求,相反还有一些要避开和逃离的想法。然,爱,很诱人。或许有人会说,有过体验的人更应该有共鸣。或许吧,但我不行,我很容易被作者所渲染的情感或者氛围裹挟。——这样说来,这反倒可以成为一本成功作品的别样注解了。

生活,应该是由N多插曲组成,这些插曲又会汇成不同的乐章,每一个乐章又都会有自己的调调。小说也是这样,不同的小说会有不同的调调。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本小说集子的话,我想那个字应该是“闷”。不只是小说读起来有点闷,读过之后,胸口也会感觉有点闷闷的,有些透不过气来。对于小说里的故事,作者采用了一种低调的叙述,平实,散乱,偶尔还有些跳跃。朋友说,她很喜欢这种调调,特像美剧,散乱之中铺展着很多线索。我自己倒说不好好恶,却是更欢喜一些阳光和温暖。例如,书的封面我就很喜欢,灰色,也是一种调调,我喜欢灰色,但不喜欢它很浓重。封面就是,灰色,不仅有白色的衬托,还有酒红色的点缀,显得格外温柔、淡雅,那更像是一种淡然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或许,有些情绪就需要到达一种顶点,然后得以宣泄和释放,比如悲伤,沉沉地闷在心口倒是很伤人。本书收录了13个短篇,第一篇就是《药店》,这篇小说曾在《大方》的创刊号中刊出。现实生活中、人生经历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小插曲,一一在这个叫做克劳斯比的海边小镇上上演,又被作者一一收录笔下。孤独、悲伤、衰老,当然还有爱和爱的养成成长。没有哪一份情感可以凭空而来,凭白而去……天空,肯定留下了翅膀的痕迹,飞鸟也肯定飞过,只是你我所不能发现的,作者奥丽芙•基特里奇却看到了,并把它转化成了文字的痕迹印在了书里。

忽然联想到了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低音提琴》,且不管上帝给了我们怎样的“乐器”,即使是同样的乐器,在不同人的不同手法下,自然会演奏出不同的人生乐曲。


欧美文学经常有这样的特点,喜欢用人名来作小说名,比如《简•爱》,比如《浮士德》,比如《堂吉诃德》,这本书亦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它是短篇小说集。

作为短篇小说集用人名来作书名的不常见,用篇目名作书名的倒是很多。初看封面淡雅的白色,加上半印象派的日出,远处的云和海鸥,近处的村庄,再近处的点点小路或是河流。整个的设计就是平淡,正如书的内容一样,于平淡中见真实,于淡雅中见奇特。

短篇小说不难写,但要将短篇小说当做长篇小说来写就很困难了。这本书总萦绕着一种长短篇交织的感觉。看似互不相关的章节,看似杂乱的顺序,而其实里面有种共性。小说以奥丽芙•基特里奇,作为小说名,围绕着她和她丈夫,描述了她所在的村庄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主要是一些特殊的人的特殊的事。虽语言平淡,但回味浓厚。

《药店》作为小说集的第一篇,讲述了一个朦胧而残缺的故事。亨利•基特里奇和丹妮丝情感的朦胧,亨利•基特里奇和奥丽芙•基特里奇夫妻间的朦胧,亨利•蒂博多生命的残缺。这个故事之所以感人,在于它并没有刻意地描写爱情,无论是亨利•基特里奇夫妇的爱情,还是亨利•蒂博多夫妇的爱情,亦或是亨利•基特里奇和丹妮丝的爱情,它试图在朦胧中寻找美。如果不是亨利•蒂博多的意外身亡,亨利•基特里奇不会向丹妮丝表露心机。生命将他们联系起来,而宗教却将他们阻隔。所得到的结果,依旧是淡淡的暧昧与朦胧。其实这时作为妻子奥丽芙•基特里奇的态度让我很疑惑,她只是冷嘲热讽,没有特意地告诫丈夫,婚姻的重要。是她已经聪慧地明白丈夫不可能和丹妮丝在一起,还是她认为和丈夫之间早已没有了爱情,任其发展好了。这篇小说看上去不像小言那样,或者妻子胜了,或者小三胜了,它介乎这之间。看似妻子不费吹灰之力挽救了爱情,而事实上爱情在夫妻间变得很淡很淡,仿佛是用宗教和人言维护的。

有时候生活就是如此,也许有那么多的巧合,也许有那么多的意外,然而最终不变的依旧是平静,或者说是掩藏在平静下面的暗流。看似平静,却暗流滚滚。平静是自然的,自然却又是平静的,而维持着自然的是暗流。

沈德潜曾用“语淡而味终不薄”形容孟浩然的诗,这部小说也是如此。在淡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意。

P.S. 书中印刷字体为宋体,为什么一些字用了楷体。是使用的语言不同吗?书中没有特意注明,故有此疑问。


很细腻的描述,刚开始读这本书不明白为什么书名叫奥丽芙·基特里奇,慢慢就读出味道来了,很适合清清静静地阅读,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