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震那一天

[日] 高桥邦典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日] 高桥邦典  

页数:

64  

译者:

张苓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度,灾难频仍,
  这里的居民在苦难面前,变得从容、淡定。
  9.0级的大地震中,
  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和家园,
  面对镜头,
  他们没有绝望的表情,没有诉说悲惨的境遇,
  只是淡淡地讲述他们的受灾经历,
  却带给我们无限的勇气、力量和感动!

作者简介

  高桥邦典
  作家、摄影家。
  1966年出生于宫城县仙台市。
  1990年赴美。
  先后在《波士顿先驱报》、《芝加哥论坛报》任职。
  2009年起以自由作家身份活跃于印度孟买。曾在“荷赛奖”等国际摄影赛事中获得奖项。
  代表作有《我见到的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结束,我遇到的利比亚孩子们》、《生命中的瞬间》、《地震那一天》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摄影记者,他捕捉到的镜头深入震灾地区的核心。  ——《西日本新闻》  我在现场遇到的许多人虽然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面临着悲惨状况,却没有露出厌烦的表情,只是站在我的相机前,淡淡地讲述他们的受灾经历。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他们的照片和话语的记录。  ——高桥邦典(作者)  当我注意到海啸来临时,窗外已是汪洋一片。我大喊:"妈妈、美穗、喜史,你们还好吗?"可一直没有回答……我大声喊叫。洪水蔓延,几乎逼上二楼,地板也浮起来。我根本来不及下去救他们……  ——阿部有理(受访者)  所有人在非常时期的团结让我们很感动。大家都很辛苦,彼此团结互助。我帮助过别人,也受到过别人的帮助。  ——冈崎广明(受访者)


编辑推荐

  灾难教育最佳读本  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度,灾难频仍,这里的居民在苦难面前,变得从容、淡定也为我们带来勇气、力量和感动  “还有许多遭遇比自己更悲惨的人,我必须振作起来……”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不由感慨,还产生了一种复杂的心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地震那一天 PDF格式下载



一直很讶异,日本这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在灾难到来之际能表现出镇定和井然有序……
当时看到电视节目的播出,甚是感叹。日本这个国家,对于国人而言有太多复杂的情绪。但在这一点上,是着实的肯定的感佩。
有的时候,不管灾难还是平常的小坎坷,就是那一句话——
还有许多遭遇比自己更悲惨的人,我必须振作起来。
不论如何,人生变数莫测,大大小小的磕绊磨难不会少,可如何在它们面前泰然从容。读这本书,我们不止会得到感动,更会得到勇气和力量。


“戏剧的高潮是静场。”
几乎全是图片,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字:安静。
是灾后的寂静,
也是人心的安静。

翻开书,看着这简单的图片之时,脑袋里总是萦绕着“戏剧的高潮是静场”这一句俗话。
关于地震的报道一万篇十万篇,但常常不如这些真实的图片给人更多的反省和力量。
汶川时,曾毅然捐出一笔,事后还为自己自豪。
但当看到王家岭救人、玉树救灾,尤其是电视连篇累赌地报道时,突然就厌烦了。
面对灾难,面包、方便面、被子、水,的确重要,万分重要。
但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安静:
面对灾难严格的安静。

在日本的时候,地铁里,人海茫茫,比上海人民广场、北京西直门挤得多,
但安静。
图片中最震撼的,是从前到后的安静。
突然明白过来:
灾难、灾害、天灾人祸……所有不幸面前。
我,我的朋友,我的亲人儿女,最缺的,不是勇气。
不是哭号嘶喊,甚至不是“加油”的鼓励。
是安静。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不管姓资姓社,能让舆论监督政府、制度良好运行、真相公开透明、公民过上自由、幸福、有安全感的生活就是好社会。
不管中国日本,能够坚持灾难逃生教育、积极高效自救他救重建问责反思就是好做法。
《地震那一天》就是一本优秀的公民读本。
日本和日本人在311大地震中的种种表现也多有值得关注、学习之处。
面对灾难,需要救援;灾难过后,需要追问、改进和纪念,以在灾难再次发生时能让伤亡尽量降至最低。
自始至终都不需要的,是过度表彰、宣扬人定胜天夺取抗灾斗争“伟大胜利”和把丧事办成喜事。
多一分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多一分谦卑、尽责与自省,多一分纯粹与朴素,平时多学,灾时不慌,不摆花架子,抛弃假大空,说人话,办人事,才能安天命。


书不厚,基本都是照片,点缀其间的文字只需要一小会儿就能读完。
但读完第一遍后,又情不自禁去翻第二遍、第三遍……这就是《地震那一天》带来的感受。

大海啸后的场面是和普通地震完全不一样的。那些一切都几乎毁灭殆尽的画面,让人震惊、沉默、难以描述。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准的是在地震和海啸中幸存下来的人。
那么多幸存者的照片,大家都直面镜头,表情各异。有坚毅,有平静,有微笑,有恸哭。每个人都心境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个人的表情都格外真挚。

照片的拍摄过程无法得知,但可以看出作者高桥邦典是一个怎样的人。幸存下来的人们能够这样直面他的镜头,似乎在无言地表达着对他的信任。

无论对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尽管前途未卜,但都是重生。


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到某一天一早醒来,一片废墟,所幸人没事,不幸之中的万幸。
灾难面前我们可以惊慌失措,可以抱头鼠窜,可以竭力挽救生命,但唯一不可以的是失掉勇气,那是我们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我们都希望最好不要降临到我们身上,但是有些时候有些事就是会那样发生,所以我们需要看看那些令人震撼的故事,见识那些令人钦佩的人们,然后学着宁静,学着充满勇气。
很感谢在读书日看到这样一本特别的书。


当排山倒海的灾难袭来的时候,他们也会张皇失措,也会悲痛不已
但面对支离破碎的家与故乡,他们所做的是淡然接受,重新开始
不禁想起大震灾后东京井然有序地排队打电话,排队购买紧缺物资的人们
到底是怎样的自制力与秩序感支撑着他们?
值得思考


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到某一天一早醒来,一片废墟,所幸人没事,不幸之中的万幸。


书里面大部分都是图片,让大家更能更感受到地震的可怕!


能充分感受到当时的处境和氛围


包装很干净 很沉重的图片


“还有许多遭遇比自己更悲惨的人,我必须振作起来……”这句最打动人心。画面拍摄很棒。按照摄影师自己的想法,拍摄海啸过后人们的表情,并且记录下灾难当事者的心声,我想,他做到了。也感动了读者。


不过里面有句话:不管你有多困难,笑容是你永远都不能放弃的。因为这一句,这本书我也值了。有些书只要让你悟到一点两点,就是它的价值。


拿到手才发现原来是一本画册......


主要是震后日本的一些照片,偏重人物,视角比较有新意。但是被戴上“灾难教育最佳读物”的帽子,纯属瞎扯淡,跟灾难教育无任何关系。


选取普通民众进行拍摄,贴近现实。不过本来期待看到日本人对待灾难的精神,在书里面不太看得到。


虽然很震撼,但是买的话稍微有些不划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