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的导引

萨姜米庞仁波切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作者:

萨姜米庞仁波切  

页数:

213  

译者:

周和君  

Tag标签:

无  

前言

  发现本初善  不久前,我在亚洲演讲教授我的新书——中文版《心的导引》时,我非常欣喜于许多说中文的人都热衷修习禅坐——有的人是初学,其他人则是重温教法。由于重新联结起他们固有丰富的修禅传统,他们也同时联结到世界未来的可能性。未来的世代里,禅修将是最基本的一件事,因为拥有一颗平和的心的能力,以及发现我们的本初善,正是使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幸福快乐的锁钥。  我祈愿我们所有的修行皆圆满成就,并且能利益一切众生。愿智慧和慈悲的加持护佑与诸位同在。

内容概要

调伏自己的心与心结为盟友萨姜米庞仁波切是藏传佛教的修行者,本身是(个)位骑艺精湛的马术家,在书中他以如何驯服野马巧妙地比喻整个调心的过程。他慷慨地与读者分享在禅修过程中可能会遭碰到的各种障碍,并详述历来禅修者所提出的各种传统对治障碍之道。 萨姜米庞仁波切所教导的方法,既清楚易懂又实际可行,其特别之处在于它结合了佛法与香巴拉教法的传承。他具体地告诉我们,如何通过静坐来培养勇敢的心灵,如何强化我们的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宁静和澄明。 此外,萨姜米庞仁波切也教导读者如何修观,这方法能加深我们的洞察力和培养聪明。当我们洞彻实相,禅定就能为创造生命的喜悦提供更多的条件。他特别夸大唤起菩提心的修炼,透过这种觉悟的方法,可以体验自己伟大的勇士精神。

作者简介

萨姜米庞仁波切(The Sakyong, Jamgon Mipham),香巴拉传承的最高精神领袖。1962年生于印度菩提迦耶,父亲是知名的藏传佛教大师邱阳·创巴仁波切(1939-1987)。萨姜米庞仁波切兼具东、西方文化传统,并持有宁玛、噶举和香巴拉三个法脉的传承。
1995年,贝诺仁波切认证萨姜米庞为19世纪西藏备受尊崇的大修行者兼学者米庞仁波切(1846-1912)的转世,并正式授与“萨姜”(意思是“大地怙主”)法座,成为香巴拉的导师,先后在世界各地教导千万名学生。
萨姜米庞仁波切已出版《心的导引》和《统御你的世界》。其中《心的导引》一书,曾荣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萨姜米庞仁波切更被《行星》(Planet)杂志评为全球30位高瞻远瞩者之一。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发现本初善【作者自序】心是你的最佳盟友第一部 为何要禅修? 第一章 在岩地上种花 马儿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 以“宁静的安住”来调伏自己的心 在岩地上种花 骑乘于风马之上 第二章 超越迷惑与痛苦 寻找心灵失落的部 分 追寻生命意义的佛陀 接受生命的实相 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坚实的自我到底在哪里? 那只猴子就是耶稣基督? 困惑的心无法超越它自己 人人都想住在“适居区” 是什么让你落入陷阱? 发现本具的觉性,享受人生 第三章 宁静的安住 让心如实呈现 将愤怒转化为爱与慈悲 随情绪起舞只会带来痛苦 觉察心的变化 你是否愿意改变? 心一次只能觉察一件事 认清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宁静 学习让自己活在当下第二部 宁静安住的艺术 第四章 安坐 挺直背脊,心保持警醒 正确的坐姿 熟悉禅修的对 专注呼吸可使身心和谐 禅修就像学习骑马 念头就只是念头 将禅修的心带入生活 第五章 专注于一与当下觉知 与生俱来的专注于一与当下觉知 以专注于一驯服如野马般的心 给心洗一回牛奶浴 与自己的呼吸合而为一 第六章 如何寻回散逸的心? 心的活动犹如向外辐射的光圈 反省自己存在的意义 觉知幻想,解除魔咒 理性分析,拆解情绪 如实看住念头,截断散乱之流 专注呼吸,任微细念头自行生灭 体验本初善 第七章 无聊的好处 与无聊的抗争 看清无聊的真正面目 彻底品尝无聊的滋味 对治无聊,继续禅修 第八章 懈怠 挑战你的极限 对治障碍犹如拔除杂草 懈怠是初学者最艰巨的挑战 懈怠的根源就是执著 懈怠会以忙碌的样貌出现 气馁是懈怠的另一种样貌 懈怠等于失去禅修的勇气 激励自我禅修的好方法 第九章 忘失法义 忘失法义,心便陷入散乱 忘失法义,会减弱禅修效果 以忆念对治忘失法义的障碍 第十章 不太紧,也不太松 当下觉知能明白当下的状态 当下觉知是掉举与昏沉的解药 掉举是心太紧,昏沉是心太松 如调弦般调整心的松紧 觉知能带领人迈向觉悟 第十一章 调心的九个阶段 收摄向外流散的心 心持续专注于呼吸 心全然专注而稳定 以当下觉知保持心的清明 心宁静且柔和调顺 与心结盟,体验心本具的力量 以禅修之力,消融微细的念头 心完全醒觉,不再散乱 心与当下合而为一第三部 与自己的心结盟 第十二章 转化你的心 诚实地看待自己 以“观”思维人生的实相 思维能将心的能量导向觉悟 以思维消弭主、客体间的隔阂 观禅——思维修的指导原则 以思维捣碎概念虚矫的硬壳 第十三章 获得人身的喜悦 觉悟须等待时机与条件成熟 暇满的人身实为难得 无暇的众生,难以超拔 珍惜人身,推己及人 感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第十四章 变易中不变的真理 无常总是来敲门 生命不可能永远保持原状 了解无常能帮助身心安顿 第十五章 生命逐渐衰老 希望重回六十岁 享受与欣赏衰老 第十六章 生命终会死亡 死亡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 死亡以深刻的面貌向我们呈现 死亡让我们的爱更有力量 第十七章 轮回与业力 轮回不是一种罪怨 轮回之苦 轮回是种“一切都为我而存在”的态度 业力表示“作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十八章 跃入佛陀之心 慈悲的诞生 每个人都有菩提心 菩提心能从任何地方生起 推己及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对亲密的人修习菩提心 对不太熟悉的人修习菩提心 对陌生人修习菩提心 对一切众生修习菩提心 以菩提心改变世界第四部 在世界中的勇士 第十九章 发心 追求世俗的发心 出离轮回的发心 迈向觉悟的发心 第二十章 智慧与空性 相对的真实 结合“当下觉知”与“观”能发展般若慧 真正的般若是素证的体验 坚实的自我在哪里? 无实在的自我,只有五蕴 万物不离空性与明性 修止、思维自我、了解空性 看清轮回的根源,生起慈悲 第二十一章 在世界中的勇士 本初善是众生的根本 驾驭风马,与心结盟 实践六波罗蜜,勇敢地活在世间 最大的布施是爱与慈悲 戒律让人摆脱无明的束缚 忍辱是克服愤怒与侵犯行为 精进是愿利益众生的喜悦 禅定帮助身心重获平衡 般若之光照破存在的幻相 有菩萨勇士,就有觉悟的社会 踏上勇士菩萨的修道之旅【附录一】禅修的准备【附录二】禅修的姿势【附录三】观禅——思维修的教导

章节摘录

  专注于呼吸的好处也可让我们放松,透过这一过程,整个生命得以放松,紧张开始消解,呼吸让心舒缓并且得到休息。  当我们放慢思绪,并安顿于自体之内,心与身之间的界限就缩小了。我们感受到心脏的跳动,觉察到血液的流动,也几乎能感觉到自己的骨头。于是,我们的身心达到完全的和谐,变成某种完整的存在。  但实际情况并非全然如此。当我们静坐,并将心专注于呼吸上时,心的自然嬉闹便会不断生起。念头和情绪的起伏使人分心,往往将我们淹没在这股思绪的浪潮中。  我们心想,终于开始禅修了,这一切真有趣,不知朋友们会作何感想。我们挂念着车子停在何处,想着这时如果能尝块饼干,那该有多好。我们也想到,自己此刻昏昏欲睡,能喝杯咖啡是再好不过的了……这些飘浮的思绪,都是我们说给自己听的小故事,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过去与未来,而非现在。  我们可能一时失神,忘了“呼吸”才是禅修所缘的对象,而非念头或情绪。这时可以运用的技巧是,当注意到自己正在动念时,就承认这个事实,也可以将它标示为“动念”(Thinking)。  不论我们标示与否,当注意到念头生起时,就将心带回到呼吸上。认出念头的存在,就能辨识出心的飘移,以及这迷惑的心有多狂野。我们在训练自己觉知生而为人的真正面目,也训练心能专注不受迷惑,并且全然地觉察自己当下的生命。

媒体关注与评论

  踏上勇士菩萨的修道之旅 坦然面对生命的艰困处境  许多人都是自己心灵的奴隶,我们的心是自己最强悍的敌人。我们想要专注,心却到处飘荡。我们企图把压力扫到一边,焦虑却让我们暗夜难眠。我们想善待心爱的人,到后来却以自己的利益为先。我们想改变生活时,便全心投入禅修,满心期待很快能看到成果,然而,等到蜜月期消磨殆尽后,剩下的唯有满怀惆怅。于是,我们又回到混乱的状态,内心感到无尽的绝望和沮丧。每个人都具有潜能,能让自己从昏昧无明中觉醒。借由“宁静安住”来调伏此心,能让我们真正与心结为盟友,运用心而不为它所支配,这种方法任何人都可尝试练习。  ——萨姜米庞仁波切(Sakyong Mipham),《心的导引》开篇语


编辑推荐

  真正的快乐,是让觉悟的心全然开放。  踏上勇士菩萨的修道之旅  坦然面对生命的艰困处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的导引 PDF格式下载



顶礼萨姜米庞仁波切。
昨晚翻看,一针见血的见地找到了自己潜伏的懈怠原来有这样的可怕。感恩仁波且的智慧之光照醒我沉睡的觉性。对修行提不起劲的道友们,赶紧去看,仁波且已经为我们开好了药方。昨晚我忏悔之余,又重新开始了我久违的禅修。我的心病了很久,现在终于找到了对症下药的良方。顶礼萨姜米庞仁波切。
另:书的质量很好。


教导禅修的绝好指引!


禅修的基本方法,介绍的比较通俗,实用,值得看。


很好的禅修之书


书的开头30多页就说的很贴切我们人的本性,我看到37页的时候,就马上合上书本去打坐禅修了,之前想打坐,一直静不下来,是这本书,使我做到了,所以很感谢这本书!我觉得对我来说很有用


值得推荐,偶尔翻开书中所见的只言片语都能有助于当下的心,被引向平静安定。语言是很有力量的,经常阅读这些具有力量的文字,心自然会被导引向安宁和喜悦,它的本然状态。安静的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这本书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为数不多的心灵好书。


这正是我需要的, 安住我的心。


粗粗浏览一下,感觉很好,所谓宁静致远!


感谢作者 这是一本介绍进入“止”的详细的书


心烦的时候看看,不错的书


一直想读的书, 确实获益匪浅.


确实值得一读,近年买过一些类似书,还是此书值得一看,推荐!


朋友看了,说是不错


学习,准备好好看看,


有些东西的内在意义和联系,,终于整得明白些了.顶礼


可反复读的一本书


等空了就可以看看。


提升自己,不温不火


很好很不错,还来,就是快递慢了点。。。


有助于我们学习禅修的知识。


禅修方面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娓娓道来


宁静安住,喜悦心灵


安住当下,即心是佛


不愧是创巴仁波切的儿子


在这暑热季节,一本让你看了心里顿觉凉爽的好书,空调不过使人身材清凉,而这本大师的书会使你心里凉爽


书质量很好,希望读完后有收获


很好。谢谢!希望有类似的书要推荐呀。


没弄明白,禅学还得悟悟啊


帮同事买的,她说翻译得不好


内容:这本书比较适合僧侣来读。质量: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非常不错很好质量也好很喜欢


需要,还没来得及细看..


珍藏于心


看这样的书,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老实说,这本书估计是以大部分西方受众为潜在读者群写的,相对来说很soft,很gentle,让人读来很舒服,但不够“劲”(腹黑的东方人民哟),或者说不够“狠”,从脑力急转弯或者精神冲击的角度,不及《突破修道上的唯物》给我带来的震撼大。但一切法皆无分别,此种感受全因个人的局限、我慢以及郁于二元对立的价值观中不得而出导致,与萨姜米庞仁波切对佛法及禅修的理解无关,顶礼佛法,及一切无分别伟大上师。
  
  ----我是不好意思我又要使出保留节目摘抄了的分界线---
  
  我们说“蓝色”,但在亲眼看到蓝色之前,都不能算是真正明白它的意义。我们说某个东西是“热”的,但除非真正触碰到,否则无法知道“热”的真义。在谈到应该生起慈悲心时,我们说:“愿众生皆能由痛苦与痛苦的根源中解脱。” 但除非我们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否则“痛苦”只是一个字眼而已。我们必须捣碎概念的硬壳,让这些字的意义能渗入生命之中。
  
  学会接受和欣赏衰老:
  
  “他们拥有年轻的心,永远充满好奇且勤学不倦。我最喜爱的一句西藏谚语是:“即使你明天就要死去,今晚还是可以学一点东西。”带着这种态度面对人生,我们就不觉得自己是这么老了。”
  
  关于布施:
  
  除去财物布施,我们也能送给别人温暖的话语,給予他人慰问、安抚、信心、勇气与力量。在这样付出的同时,甚至能产生更大的愿望——“愿众生皆得利益”。
  
  “东方大日”(the Great Eastern Sun)是一种生活态度,有三个特质:1.由于同时经历悲喜,我们散发祥和自信。2.了知如何取舍,而照亮戒律之道。3.由生起悲喜,知如何取舍,而能恒久治理身、语、意三界。在香巴拉教法中,东方大日是我们本具的智慧。
  
  有句古谚说,将佛教融入某个新文化里,犹如将花朵与岩石聚合在一起。花朵代表人类具有的慈悲与智慧,以及清明和喜悦在生命中绽放的潜能,岩石则代表了迷惑的心的冥顽本质。“觉悟的社会”,就是花朵与岩石将会相遇之处。


  这本书是我的禅修启蒙读物,未必是经典,但却提供了完整的禅修指导,推荐给初学者。
  
  困惑的心
  
  0. 许多人都是心灵的奴隶,我们想要专注,心却到处飘荡。我们企图把压力扫到一边,焦虑却让我们暗夜难免。“心”不断寻求满足,并且不断根据外界环境而变化,我们也常常变得反复无常。(作者对心的描述与”自我“的概念类似)
  
  1. 轮回是痛苦的循环,我们都在转动自己的轮子,不断地寻找某些东西,希望下一次变得更快乐,希望下一段感情变得更好,非但未得到自己所渴望的单纯与快乐,反而只感觉到生命的沉重,然而我们之所以无法洞悉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痛苦的存在。痛苦是心将自身视为真实的一种状态。
  
  2. 困惑的心犹如脱缰的野马,当我们想追它的时,它就跑开;想接近它时,它又惊惧退缩。假如好不容易骑上马背,它就衔着马勒开始奔跑,然后出其不意地将我们甩落到泥巴堆中。我们以为让马儿稳定下来的唯一方法,就是尽量供给它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们耗费精力,只企盼能够满足与取悦这匹心的野马。
  
  3. 心有一项特征,就是无论何时都会将自己某一对象或者别的对象上,而禅修就是不断地将心专注在某个所缘的对象(如呼吸)上,而且熟悉这个对象的自然过程。
  
  4. 首先要修习宁静的安住,意识到自己的心总是安住在某处(”止“)——不一定是宁静自然的状态,或许它征停驻在暴躁、愤怒、嫉妒之中。同时,开始观察和理解内在的思考模式,能觉察到自己的心如何从一种想法转变为另一种,也能觉察到情绪的变化。
  
  5. 将心专注于某个对象上几秒钟。在刚开始时,不断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可能让人感到不自然,但如果持续做下去,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在心散落与迷惑的底层,还有其他事同时在进行。于是,我们慢慢认清那份潜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其中含蕴着智慧、某种稳定与力量。
  
  宁静安住的艺术
  
  6. 安坐,挺直背脊,双手放在大腿上,缩起下巴,舌头轻抵上牙龈,嘴巴微张,目光下垂,眼睑半阖,单纯的呼吸。如果无法专注于呼吸,那就把吸气与吐气当成一个循环来做数息,数到7或者21的时候再重新开始。
  
  7. 我们可能一时走神,忘了”呼吸“才是所缘的对象,当注意到自己在动念时,就承认这个事实,认出它之后,便让这想法消失,回到呼吸上。
  
  8. 专注于一(mindfulness)让我们将心带回呼吸之上,而当下觉知(awareness)则让我们知晓心的野马何时逃脱了,并告诉”专注于一“将它带回来。
  
  9.专注于一的三项特质:熟悉(用呼吸来熟悉心自然的稳定状态)、忆念(永远都清楚自己当下在做什么)、专注。当完全进入专注于一的状态时,二元对立的心正在消融,我们体验到与呼吸的融合,这便是宁静。
  
  10. 让散乱的心趋向专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圆圈的最外层向里层移动,进入不同的思维境界,直至圆圈的中心——散乱的心的基础:
  
  第一圈:我们的生活:“我”是谁?喜欢什么什么,厌恶什么,如何待人?
  
  第二圈:幻想:辨识念头,发现”我“实际上只是一连串的振动,是虚构不实的
  
  第三圈:情绪:化解情绪的两种力量:专注于呼吸、借由思维的力量来化解。情绪只是感觉起来很坚实而已,明白它的造作、不真实,就能够化解。我们开始探究感觉:”我为什么会生起嫉妒心?是什么让我产生这种感觉?“我们暂时将注意力放在这些问题,而非呼吸上。我们愈具有理性,拆除情绪砖块的能力便会愈强大。我们观照各种负面情绪形成的原因,以及他们如何进一步产生痛苦、苦恼与焦虑,然后开始一一拆解他们。
  
  第四圈:散乱的念头:散乱的念头是随性的,毫无完整性的,比情绪更具有渗透性,只要看清念头,承认它的存在,让它消失,然后回到呼吸上,这样便能截断散乱之流。
  
  第五圈:细微的念头:进入这一圈之后,我们的修行变得非常的精确,能够觉察在静止中所生起得极细微的念头。
  
  中心点:宁静的安住,在这光圈(止)的核心,我们会遇到自己那安住于本初善的心。
  
  11. 在禅修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无聊,无聊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不断重复的思维模式,不断生起的念头,而禅修仅仅是诱因。
  
  12. 懈怠是控制心的特别方法,能使心退缩到自身之中,在极端的懈怠中,我们几乎不可能做任何事情,全世界似乎都远在天边,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去做点事情,你会觉得烦躁、生气,因为内心无法应付这种情况。我们对外界事物毫无兴趣,心整个被封藏起来。
  
  13. 懈怠的根源是执着——执着熟悉的幻想与散乱的妄念所带来的舒适感,我们宁愿一味追求这份舒适感,而不愿确实地遵循禅修指导所获得的醒觉。
  
  


   每次捧起这本书,都觉得有一股力量,让我觉得异常安宁,他是如此安静,却充满力量,能让你身心通透的力量,不知道为什么,这并不是一本叫人怎样呼吸的书,但是每次读他的时候,觉得全身的呼吸都非常稳且深长,真个世界都为之而转动起来,非常奇妙,不过可能也要有缘或是能感知它磁场的人才有这种感受吧,如果在这繁杂的世界中想享有一刻的安宁,这不失为一本好书~~~
  


nice,这就找来看看~现在简直把你当音乐和读书向导用~


喵喵,欢迎投币随意使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