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封建

姚中秋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作者:

姚中秋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深入周代经典封建制度内部,依据占典经、史,重构封建制的治理架构及其运作机理之完整图景。澄清封建制,对于准确地认知华夏治理之道和华夏历史,对于完整地把握中国文明之深层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封建制乃是华夏历史之开端,在此一开端中,一定最为直接、真切地体现着这群人关于生命、生活、治理的认知、想象和希望。唯有通过解析封建制,借以理解封建制下人们的生活、治理,进入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才能较有把握地谈论中国人的精神,体认华夏治理之道,以及理解中国文明之基本性质。

作者简介

姚中秋,北京修远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曾译介、研究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普通法宪政主义,目前致力于研究儒家义理与中国治理秩序之历史。著有《立宪的技艺》、
《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以张君劢为中心)、 《中国变革之道:当代中国的治理秩序及其变革方略》。

书籍目录

序论封建制
第一章 契约性君臣关系
 一、君臣关系的性质
 二、策名委质
 三、策命礼
 四、周王继嗣之礼
第二章 契约或血缘
 一、继承或者封建
 二、宗者,尊也
 三、合族之道
 四、夫妇之道
第三章 君臣以义而合
 一、臣对君的义务
 二、君臣权利一义务之相互性
 三、忠信伦理
 四、弑君正义论
第四章 君臣网络
 一、井田制
 二、封建等级
 三、受限的君权
 四、分权结构
第五章 共同体主义
 一、基层共同体
 二、君臣伙伴关系
 三、共同之体
 四、君位继嗣之共决
 五、横向纽带
第六章 共和
 一、谋与共和
 二、朝会
 三、公侯与大夫之朝
 四、国人共和
 五、国人共和:大蒐
 六、共和与演讲
第七章 天、神、人之间
 一、周王之祭与天下
 二、社、庙与国
 三、吉礼
 四、神灵与德行
第八章 礼
 一、礼的习惯法性质
 二、礼,身之斡也,国之斡也
 三、礼、名、器
 四、六经皆礼
第九章 礼法之官
 一、师、祝与礼法
 二、史官与礼法
 三、史官与司寇
 四、史官与礼法之演进
第十章 礼治
 一、礼尚往来
 二、第三方强制:刑
 三、议事以制
 四、权在礼中
 五、礼之用,和为贵
第十一章 以兵为刑
 一、周代军制
 二、以兵为刑
 三、战争的仪式化
 四、止戈为武
第十二章 天下秩序
 一、王政
 二、从王政到伯政
 三、尊王即尊礼
 四、攘夷
 五、蛮夷之华夏化
第十三章 君子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总之,周人之建国、治国,代表了华夏最为崇高的理性的治理技艺,而宗法制确实构成了这一治理之道的基础。借助于宗法制对人的理性成熟的驱动,周人构造出普遍的、抽象的规则,以之构造了一个空前规模、并且相当稳定的天下治理架构。如果这套宗法制度确实如观堂先生所说,乃是周公所制,那周公对华夏文明治理之道的跃迁,确实居功至伟。后世历史的反面例证也可以证明周人以“别”为本的宗法制对于治理秩序的重要作用。郑玄注《礼记·大传》“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日“所以尊君别嫌也”。孔颖达正义云:“不敢计己亲戚,与君齿列,是尊君也。兄弟相属,多有篡代之嫌,今远自卑退,是别嫌疑也。”①周初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此即周公之遭到管叔、蔡叔的怀疑。两者之怀疑或觊觎,即基于“亲亲”之义。王国维先生称宗法出于周公之制作,我们在第一卷已经指出,正是兄弟相残的惨痛经历,推动周公严宗法之本,强化尊尊之义,而形成周之宗法制。春秋时代,在相对野蛮的诸侯国,尚可以看到这种以血亲关系支配君臣关系的情形。在当时的天下,相对野蛮的邦国比如楚,就经常以血亲关系支配君臣关系。比如,王子经常充任各种重要职位,包括令尹,他有可能从令尹而出任国王。其结果,楚国的内部秩序经常陷于混乱之中。在其他邦国,只要以血亲关系支配君臣关系,也必然会引发血腥的争权事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姚中秋先生学史出身,人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大作,以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宪政理想为志,诚可贵也。夫今人有学西而以刺孔成名者,有号儒而以颂秦进身者,不知真儒崇周仇秦,其来久矣。近世引西学以排秦制,立宪政以扬仁义,乃其本旨,岂刀笔吏“胡服骑射”之所谓事功可比哉!是大作虽有可商,而其志可嘉,其识可钦也。人未必皆崇基督,而路德维新耶教之功,所被不止耶徒。人未必皆宗孔门,而中秋先生重彰真儒之作,所泽亦不止儒林也。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我与姚中秋先生素不相识,只打过两回笔墨官司。他的观点,我三分认同,七分反对。但我赞成重写中国史,也认为需要他这样的一家之言。学术研究的意义,本在争鸣和启智,并无关乎对错。因此,我愿向读者诸君推荐此书。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姚中秋先生的大作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之精神,依据中国古典经史文献,探求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结构,必将对中国学者以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推荐

《华夏治理秩序史(第2卷):封建(套装共2册)》是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封建 PDF格式下载



通过解析封建制,借以理解封建制下人们的生活、治理,进入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才能较有把握地谈论中国人的精神,体认华夏治理之道,以及理解中国文明之基本性质。


可惜本人古文功底差,刚开始还仔细读古文,兼职催眠一样,后来就直接读正文了。
对封建的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


封建应该是“卷二”,期待第三卷


尽管我自认为不是儒家,但秋风老师的作品总是让人很难提起反对他的念头,而能够给人一种宁静和思索的力量。能透过此书与秋风先生这样的君子神交,吾人甚幸!


初读不错。有些观念很新颖。当今社会比较浮躁,更应该普及一下传统文化。


老爷子喜欢历史,对作者的书非常喜欢


不知道姚老师要出多少卷,反正前两卷确实不错,有内涵


政治理论的精髓。


非常好,值得认真学习,认真研究


相关资料比较全,免得再去其他地方找资料。


还没看,不过装帧好看


比料想的要快!


看以作为参考资料


值得看是书


重写中国先秦封建制度史的努力之一,值得肯定。唯有如此,才能摆脱五阶段论的陈腐解释。然而,本书使用布洛赫的封建社会论来解释先秦封建制,是否成功还有待于仔细研读。中国先秦的封建制最后分崩离析,郡县制(即官僚专制主义)兴起,这一历史转型如何解释,是一个大的历史课题


文笔的寡淡将限制此书的流传


读了一些


曾经无数次想象,能有一部既能借鉴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滋养,又能有现代思想为底板的新的资治通鉴。现在的中国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但是,当下人们对政府的失望,对社会道德的失望,对人性的失望,已使社会和政府逼到一个不得不深思的地步,如何治世成为全体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还没开始读,就降价了,有那么一点点郁闷


书不错,出版日期有点看不懂,哈哈哈


本书的基本观点和北大的《中国儒学史》等著作比较接近,都认为华夏数千年来存在一个道统,历史就是道统与具体时空相结合的呈现物。不过本书更像是一种关于观点的广告,坦率地说其学术论证过程过于简单,缺乏独创性,很多论点都是直接引用前人的著作。所以本书不适合看作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


看后受益匪浅,就是先秦文字太多,得认真读


秋风,目前我所知得到儒家宪政论的代表任务。这本书的观点,我并不全部赞同,但是,该书展现的另一种对儒家历史的思考和观察儒家的角度却让我豁然开朗。因此,推荐!


秋风 封建


秋风先生作品值得收藏


huaxia


秋风老师的宏论,好!


学习用的的买的。


喜欢秋风的思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