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
2006-6
上海世纪(上海教育)
潘文国,谭慧敏著
363
无
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系统总结了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历史。重新梳理了西方对比语言学史的发展过程,把西方对比语言学的源头往前推了一百多年。并对历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影响作了分析介绍。 提出“一部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汉外对比史”的观点,重新梳理了20世纪的汉语发展史,从汉外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语法发展史重新进行了分期,特别是在1955—1956年中间“切了一刀”,对“暂拟系统”作出历史评价,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一次对对比语言学学科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集中进行了讨论,如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语言观、学科性质、学科的目标和范围、学科的定义等。在梳理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方法论的问题可说是以往对比语言学学科建设的一项空白,本书独创性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本书适合的读者面较广,可以作为汉外对比界、汉语界、外语界、对外汉语界、理论语言学界、翻译界、语言哲学界的研究生、博士生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也可供以上各界的教师、高年级学生和研究人员作参考。
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兼对比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现担任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四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出版过《汉英语对比纲要》、《韵图考》、《字本位与汉语研究》、《汉语的构词法
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序)第一章 西方对比研究简史 1.1 越过拉多和沃尔夫 1.2 从沃尔夫的定义看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1.3 西方对比语言学史的重建第二章 中国对比研究简史(上) 2.1 研究中国对比语言学史的意义 2.2 汉外对比研究发展史再探 2.3 第一期(1898—1921):比较与对比之间:《马氏文通》及其意义 2.4 第二期(1922一1955):旨在建立汉语自身语法体系的对比研究第三章 中国对比研究简史(下) 3.1 第三期(1956-一1976):“暂拟系统”——汉语语法“共同纲领”的确立 3.2 第四期(1977—1989):旨在为二语教学服务的对比研究 3.3 第五期(1990—):瞄准普通语言学的汉外对比研究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本体论 4.1 从历史到哲学 4.2 对比语言学的基础论——哲学语言观 4.3 对比语言学的学科论——目标与范围 4.4 对比语言学的本质论——对比观与异同观 4.5 对比语言学的再定义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 5.1 方法论研究的回顾 5.2 方法论研究的原则 5.3 对比研究的出发点 5.4 对比的方向性 5.5 求同求异的方法论引用文献人名索引主题索引后记
无
很快就收到了,很好的服务,鼓励一下,当当的服务不错
很有见解,很有高度,很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