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向校长专业化

褚宏启 等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

褚宏启 等 著  

页数:

376  

前言

  根据专业发展程度的不同,社会职业一般可分为三类:专业性职业,如医生、律师、会计师等;半(准)专业性职业,如护士、图书管理员等;非专业性职业,如售货员、操作机器的工人等。从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现状看,校长职业还没有达到专业性职业的水准,尚处于准专业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专业化的范围在扩大,越来越多的社会职业加入专业化进程。社会要求专业人员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化,“持续的专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简称CPD)近年来成为各种社会职业领域专业化的一个新方向。专业化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校长专业化是这一大趋势的反映。  可以从两种意义上理解校长专业化。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职业由准专业阶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亦即在整个职业层面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从校长个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的内在专业结构,如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校长职业只有走入专业化进程,才能顺应社会职业走向专业化的大趋势,才能提升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才能提升校长群体的职业素养,才能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才能满足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纷纷改进校长培训模式,建立校长专业标准,完善校长管理制度,极力推进校长的专业化进程。所以,校长专业化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构想,它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  我国政府从第八个五年规划(“八五”)开始实施的全国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活动,是促进校长专业化的典型例证,当前我国的校长专业化已见雏形,中小学校长培训方兴未艾,所积聚的经验已经引起国际关注。

内容概要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事司“十一五”重大课题“校长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从校长专业化理论和校长人事制度两大方面开展研究。理论研究涉及对校长专业化基本理论、校长专业标准、校长专业组织、校长胜任特征模型等的探讨;校长专业化的人事制度保障研究涉从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专业化标准出发,研究建构校长人事制度体系,以加快校长专业化进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校长专业化的理论研究第一节 校长专业化的性质一、校长是一种被明确界定的职业类别二、校长专业化的内涵和外延三、校长专业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四、校长专业化与校长职业化的异同第二节 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一、校长专业化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基础二、对教育管理知识状况的历史考察三、校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建构策略四、校长专业化知识基础的拓展第三节 校长专业化的制度保障一、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建立和健全校长管理制度二、我国校长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和趋势第二章 校长专业标准研究第一节 国外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一、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二、英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三、新西兰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四、各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及启示第二节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构建一、构建思路与框架二、理论综述的过程及结果三、问卷调查及结果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标准一、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构建理念二、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构建第三章 校长专业组织研究第一节 校长专业组织的特征一、校长专业组织的内涵二、校长专业组织的特点三、校长专业组织的作用第二节 校长专业组织的比较研究一、组织的使命与目标二、组织结构三、组织功能四、常规活动形式五、组织成员及资源保障六、组织成立背景分析第三节 我国校长专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建议一、现状扫描二、思考与建议第四章 校长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现状一、小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意义二、小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现状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第三节 校长视角的校长胜任特征模型一、研究方法与步骤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三、讨论第四节 教师视角的校长胜任特征模型一、研究方法与步骤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三、讨论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第五章 校长资格制度研究第一节 校长资格制度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一、校长职业的特点二、资格制度和校长资格制度三、研究设计和研究意义第二节 国内外的校长资格制度一、国外校长资格制度二、我国的校长资格制度第三节 构建校长职业资格制度一、对构建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必要性的看法二、对构建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原因的看法三、校长嵌业资格证书的复核周期四、校长职业资格证书的效力范围五、教学经验与管理经验六、学历第四节 构建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的配套措施第六章 校长培训制度研究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一、研究背景二、校长培训制度的内涵与外延,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节 校长培训管理机制研究一、我国校长培训管理体制的现状二、我国校长培训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三、我国校长培训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第三节 校长培训课程研究一、我国校长培训课程的现状和问题二、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三、建构任务导向的校长培训课程四、设计符合校长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第四节 校长培训经费保障制度研究一、国内外校长培训经费保障制度二、我国现行校长培训经费制度实施情况三、改革校长培训经费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第五节 我国校长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一、我国校长培训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第七章 校长评价制度研究第八章 校长晋升制度研究第九章 校长薪酬制度研究主要参考文献本研究团队近年关于校长研究的主要成果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校长专业化的理论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进入专业领域,专业化成为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校长职业也不例外。本章要探讨的是:校长是否是一个独立于教师的职业类别?校长专业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校长职业有无必要和可能进入专业领域,即校长专业化有无必要性和可能性?校长专业化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基础?现有的教育管理知识能否满足校长专业化的需要?校长专业化需要怎样的制度保障?  本章中的校长是指中小学校长,尤其是普通中小学的校长。  第一节 校长专业化的性质  一、校长是一种被明确界定的职业类别  专业化是指职业的专业化。在逻辑上,讨论校长专业化必须以这样一个命题为前提:校长是一种职业。如果校长工作不能构成一种职业,那么校长专业化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  教师是一种职业,这点并无异议。那么校长呢?中国社会科学院曾进行了“21世纪中国职业声望与市民价值取向”的社会调查,在所调查的69个社会职业中,从事教育工作的有大学教授、公立中小学教师、私立学校教师三种职业,却没有把校长列为一种职业。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向校长专业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