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不可缺失的精气神

严明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

严明  

页数:

262  

前言

  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对一个人而言,”精气神“是其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和成就事业的动力源泉,是其素质的内涵、魅力和灵魂;对一个单位而言,”精气神“是不可缺失的精神灵魂,是积极倡导的价值导向,是文化内涵的集中反映。  “精气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理想信念的追求,价值理念的提升,实践创新的凝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市级机关系统的离退休老同志,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党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精气神”,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此,这次总结提炼“精气神”,既是市级机关贯彻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切实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加强年轻党员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四个中心”建设重任在肩,市级机关各单位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指挥部和参谋部,更加要弘扬具有时代内涵、呼应使命责任、推动事业发展的“精气神”  经受“四个考验”,化解“四个危险”,凝心聚力,做好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本书与《不可忘却的瞬间》是一脉相承的姊妹篇,都是市级机关系统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两本书都采取了老同志口述,年轻党员记录、整理的形式;内容上各有侧重,《不可忘却的瞬间》主要回顾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史,本书主要关注建设及改革时期的创业史、发展史。本书分为忠诚、创新、敬业三个部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现了市级机关各单位的“精气神”。这必将激励市级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献礼!  2012年4月

内容概要

  《不可缺失的精气神》与《不可忘却的瞬间》是一脉相承的姊妹篇,都是市级机关系统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两本书都采取了老同志口述,年轻党员记录、整理的形式;内容上各有侧重,《不可忘却的瞬间》主要回顾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史,《不可缺失的精气神》主要关注建设及改革时期的创业史、发展史。《不可缺失的精气神》分为忠诚、创新、敬业三个部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现了市级机关各单位的“精气神”。这必将激励市级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献礼!

书籍目录

忠诚篇雪域履使命青春谱华章/孙杰忠诚托起了我的无悔人生/钱天瑞党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愿/陈步君2000万字的生命厚度/张耀华永恒的誓言/郁云龙追忆闽北往事/王懋宗“依法办案”是我的座右铭/邵和云做一个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郑令德试航拉萨航线/王煜材异国他乡传友谊/陈小华难忘海外取经路/陈正光风景这边独好/张惠耕创新篇国企改革在探索中前行/蔡星火情系下岗姐妹/章博华上海福利彩票诞生记/钱关林各安其居而乐其业/吴士良让中国羽绒飘向世界/陶利方难忘的创业历程/张平之我的浦东情/李善芬餐桌上的“白玉兰”/孔长明纤检事业又一春/郭汝宝小单证保大安全/徐朝哲情注拥军优属基金会/许俊文孩子们的“生命绿卡”/高岑在海关大熔炉中历练/陈帼培五洲检验公司创业轶事/邓中和十年志海有志竞成/何克明“味美馆”破土而出/钱新林敬业篇龙华烈士陵园建设二三事/李永贵忆上海残疾人事业的开拓岁月/曹匡人八年博爱行/熊仿杰大桥上的小螺栓/陆棣“争创一流”的检察精神/张明德有一种责任叫知难而上/刘纪舟储备工作的脊、鞘、刃/郭天顺我与人才流动/朱石明十年审计路/郑健龄从大丰农场到黄海公司/曹俊我的22年“司令”生涯/王瀛年我的民防情/韦明德公平正义修在心/杨新生攻坚破难扬正义/孟庆钟记巾帼园创建之路/邢至康计划生育的昨天/杨如阜平凡的42年不平凡的路/吴广生后记

章节摘录

  忠诚托起了我的无悔人生  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生的追求  1939年,正是抗日烽火连天的岁月,湘西兵匪横行,母亲拖着我们四个年幼不懂事的孩子颠沛流离,到处逃难,一路上随处可见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惨状,还有中央军、杂牌军以及土匪强拉壮丁、打家劫舍的乱象,这些经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抗战胜利后,我的父亲由政府安排了工作,生活安定了,家境也逐渐有所好转,我才有条件入学读书。我从幼年和少年的苦难经历和解放后国家欣欣向荣、家庭安定幸福的对比中,深切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走向繁荣富强。从那时开始,我暗暗立志要努力学习,刻苦求知,长大了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苦学中度过的,几乎没有享受过同龄人游戏玩耍的乐趣。汲取知识、钻研业务,已经成为我终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1960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大学一年级时,我满怀希望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却杳无音信。据说是因家庭成分问题而被搁置、否决。在当时阶级斗争为纲的特定背景下,“成分论”无疑是压在我心头的一块巨石。但是,我坚信只要自己对党忠心不二,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总有一天,党组织会向我敞开大门的。1965年大学毕业,很多同学都被分配在大城市,有的在设计院,有的留校,有的进研究所……而我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奔赴西部参加“大三线”建设,在汶川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开始了艰难困苦的创业生活。到了工作点之后,当地的工作条件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们作为先遣人员到了龙门山脉白水河地带,没有房子住,搭房子也来不及。正值冬天,只好借住在当地山民的牛圈里。  由于牛圈里堆有牛粪,我们便对牛圈进行打扫。牛圈里有块大石板,掀开来,竟然发现下面有100多条在冬眠的蛇。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有同学打电话给我转达通知,要我返回学校闹革命,搞串联。我对他说:要去你去吧,我不去。其实我当时手上还有些工作,舍不得丢下,就安安静静地搞我的科研。短短两年时间内,我在多项技术上获得突破。  虽然我在深山里含辛茹苦工作了三年,但看着新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工业新城矗立在面前时,觉得经历的一切苦和累都是值得的。付出都是有收获的。1968年我被邀请参加全国第一次地基基础会议,作了关于钻孔灌桩和钻孔爆孔扩桩的专题报告,填补了国家软地基、新生代第四纪冲积沉积复杂的地基的桩种空白,还参与了国家工程结构改革科研以及建筑结构规范、实施标准的制订编审工作,使我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拓展,业务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  1986年1月6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我的入党申请终于被批准了。这一天离我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已经整整过去了26年,那一夜我彻夜未眠。在宣读入党誓词的那一刻,幸福感、自豪感冲击着我的心扉,使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很多年以来,我心里一直在想,我能人党是党对我政治上的肯定和工作上的认可。人的一生能够融人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宏伟事业中去,是无比幸福的,这种感觉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体会不到,而这种幸福感、自豪感却伴随了我的一生,成为我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的精神原动力。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为国争光,为党旗添彩  被批准入党后第六天,我就被派往埃及承建西努巴利亚沙漠改造移民综合工程。该项目是总投资分块中最大最难的一块,也是当时在埃及规模最大的承建项目之一。此项目地处北非撒哈拉大沙漠东部边缘,年平均气温45度。由于地处沙漠边缘,昼夜温差特别大,白天最高气温可达65度,地面气温甚至能达到70度,夜间气温则降到5-10度,早晚都得穿棉袄或毛衣。西努巴利亚平均降雨量极少,空气十分干燥,口腔鼻孔经常会感到灼伤一样干燥难忍。大家都知道在撒哈拉沙漠,水是最缺乏的,饮用水要到20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取,喝起来满是盐碱味。400余人的饮用水得用4台载重4吨的水罐车拉上一天。碰上最热的干旱天,供水站缺水,还得跑到400-50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水。  西努巴利亚的沙尘暴也很厉害,每年都会碰到一至两次大型沙尘暴。大的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人站不住,车也被刮翻,沙石满天飞,石块满地滚,就像河水在剧烈流淌。我们所住的房屋屋顶都用缆绳做了多重加固。有一次夜里发生了沙尘暴,房顶还是被掀起,被风吹出几公里远。我们只好几个人抱成一团挤在一起,房间内其他物什都不见了踪影,还有三个人在沙尘暴中受了伤。刮沙尘暴时,为了正常呼吸,要用毛巾折叠起来挡住鼻子,但仍不能防止沙尘进入鼻孔,吃的饭菜要用两只脸盆相扣加上塑料薄膜钻进蚊帐吃。1987年接任项目经理后我更忙了,因过度劳累身体出现不适,但我仍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巡视工地,不停车的话每一趟要两个半小时。到一个点检查工作加上路上的时间最少得用半天。每天早上,我要去工地上转一圈,了解一下情况。每天下午召开碰头会,对汇报的情况进行评审整合。每天晚上下班之前我还要把整个工程再巡视一遍,看看工程进度如何,有什么问题,是否存在事故苗子,工作人员有什么情绪反应。每到一个工作点,还要将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对照综合计划安排落实到位。一般工作日,每天上午9点钟至下午2点钟是外访开展洽谈的时间,包含签署对外交往文件、工程往来文件、协议合同等。有时事务多,谈判艰难,要到第二天凌晨才能回到驻地。晚上巡查工地后,我还要加夜班审查补充设计、计划,核查工程账单、采购协议合同及技术文件,安排职工生活的时间。由于工作量大,繁琐而辛苦,加之没有休假,有时每天的睡眠时间连四个小时都保证不了。后来患上了疲劳综合征,回国时体重仅102斤。为了不给国家添负担,我没要求配置空调和冰箱,也没有设领导专用小食堂,与员工同住、同吃。我们住的毛坯房,通风透光,没有抹石灰,窗和门都是次等的木框加塑料布,床是两块石头上架一块木板。工作艰苦,生活也十分枯燥寂寞,我们就自制了乒乓球台,拍子和球请后续赴埃人员带来,组织员工开展比赛,调剂员工生活,很热闹也很开心。  为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承建项目,我们经过周密核算,从改进技术装备人手,从技术和技能上查漏补缺,排除了人为因素的阻挠和干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按我出国前所承诺的那样,创出了当时在埃及十几个承建项目中唯一扭亏为盈的项目,又以优于其他项目的工程质量成为所有工程项目中唯一的免检项目。与此同时,我还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广交朋友,树立良好的人际形象,并千方百计核算成本,培训技术人才,创新工艺技术,从而在大幅创利的情况下,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保证了项目人员的安全和稳定。实现了我的“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要为国争光,为党旗添彩”的承诺。  ……


编辑推荐

  《不可缺失的精气神》遴选了45篇市级机关老同志的口述历史材料,分忠诚、创新、敬业三个部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关注了市级机关各单位建设及改革时期的创业史、发展史,并展现了他们的“精气神”。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不可缺失的精气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