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巷纪事
2010-3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德] 拉伯(Wilhelm Raabe)
166
陈虹嫣注译
无
出版“外教社走近经典德语阅读系列”,出自外教社策划编辑的总体设想。既是“导读注译”本,也就是说丛书体例已定,无须编者费神。但“导读”什么,却颇费踌躇。篇幅所限,不能过长;要单独成册,也不能太短。所以最后选出的,大体为中等篇幅的作品,也有由短篇组成的“文集”。 作者的确定,是选篇的另一问题。德语文学的不少经典之作,尤其是像歌德、席勒、海涅等人的作品,其德语原文,近年来在国内屡被选家看中。研究或写作要求“出新”,选编外语读物也该不拘一隅。经过斟酌,我们圈定(以下按作者出生年份排列)叔本华(1788-1860)、默里克(1804-1875)、俾斯麦(1815-1898)、马克思(1818-1883)和恩格斯(1820-1895)、冯塔纳(1819-1898)、拉伯(1831-1910)、里尔克(1875-1926)以及爱因斯坦(1879-1955)的八册德语作品。作者大多出生于19世纪,其活动时间,除了最后三位,也集中在19世纪。这个选择的结果,首先与“经典”的要求和“出新”的愿望相干,因为所选作品不仅可算“经典”,更主要是它们(尤指德语原文)在国内不容易读到,有的甚至阙如。其次同德语语言的发展关联,因为恰恰在19世纪,现代德语正式形成,并在成熟和规范、丰富及典雅上,达到一个后世很难企及的高峰。而且,鉴于我们目前的德语学习,世风所趋,更多地依靠时文,追求实效,阅读来自这个时期的文本,对我们研习经典德语,认识德意志民族的传统文化,愈显重要。
拉伯是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熟悉社会下层,人物刻画细腻,语言机敏幽默。本书为《外教社走近经典德语阅读系列》之一,突出地表现了拉伯的创作特征。讲述了发生在雀巷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本书已有中译本。有心的读者,不妨现在读一下它的德语原作,看看在约一个半世纪前,德国作家是用何样语言,展现那条又短又窄的“雀巷”的。
无
很经典的德语教材的配套用书 可以辅助初学者看看
平时德语阅读很少,当当的书真不错,拿在手里读就是不错啊
书很好,但是字体小了一点。
,,,,,,,,,,,,,,,,,,,,,,,,,,
可是录音下载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