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德国文学史(第4卷)

韩耀成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韩耀成  

页数:

52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德国文学史(第4卷)》第一章为自然主义(1880—1890)、第二章世纪更迭时期的文学(1890—1910)、第三章第表现主义文学(1910—1925)、第四章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学(1919—1933)、第五章第三帝国时期的文学(1933—1945)。

作者简介

韩耀成,男,1934年出生,浙江长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人民画报》德文版负责人,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外国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等职。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审。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长期在外文局从事对外宣传工作,除负责《人民画报》德文版的翻译出版外,还参加了《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德文翻译、定稿工作。在主持《外国文学评论》工作期间,为把刊物办成一流的外国文学研究和评论阵地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编辑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研究和翻译德语文学,写有《走向内心: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心理小说》、《弗里德:杰出的政治诗人》、《维特:“反叛的受难者”》、《剑与火的诗人—享利希·海涅》、《说不尽的〈城堡〉》、《茨威格:对人道的孜孜不倦的追求》、《里尔克“伟大诗歌的源泉”》等60余篇研究、评论和赏析文章;翻译了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卡夫卡的《城堡》、布莱德尔的《埃布罗河上的遭遇战》、茨威格小说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博歇特的《蒲公英》等;主编或编选的作品有《外国争议作家·作品大观》、《世界心理小说名著选·德语国家部分》、《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德语国家卷》等多种。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自然主义(1880—1890)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德国自然主义的兴起一 德国自然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二 德国自然主义的兴起及其特点三 德国自然主义的中心:慕尼黑和柏林第三节 自然主义戏剧创作一 易卜生热和“自由舞台”的建立二 阿尔诺·霍尔茨和约翰内斯·施拉夫的《泽利克一家》三 格哈特·豪普特曼(1933年纳粹上台以前)四 赫尔曼·苏德曼和马克斯·哈尔伯第四节 自然主义小说创作一 围绕左拉的辩论二 “柏林小说”和“帝国首都的左拉”克雷策三 霍尔茨和施拉夫文学“婚姻”的第一个结晶:小说集《哈姆雷特爸爸》四 豪普特曼五 赫尔曼·苏德曼和威廉·冯·波伦茨第五节 自然主义诗歌一 《现代诗人的性格》:第一部自然主义诗集二 霍尔茨:《时代之书:一个现代人的歌》第二章 世纪更迭时期的文学(1890—1910)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尼采、弗洛伊德与德国現代主义文学一 尼采思想:德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二 弗洛伊德学说:现代主义文学的心理学基础第三节 纷纭复杂的文学思潮和流派一 赫尔曼·巴尔:《超越自然主义》二 维也纳现代派和“青年维也纳”三 颓废主义和“世纪末”情调四 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五 印象主义六 新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七 乡土文学八 青春风格及其他第四节 诗歌一 利里恩克龙、戴默尔、道滕代和莫根施特恩二 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和其他奧地利诗人三 施皮特勒及其他瑞士诗人四 斯特凡·格奥尔格和格奥尔格派五 赖纳·马利亚·里尔克第五节 戏剧一 弗朗克·韦德金德二 阿图尔·施尼茨勒三 霍夫曼斯塔尔第六节 叙事文学一 施拉夫、爱德华·冯·凯泽林伯爵、里卡达·胡赫和伯恩哈德·凯勒曼二 施尼茨勒三 瑞士小说家罗伯特·瓦尔泽和瓦尔特·西格弗里德……第三章 表现主义文学(1910—1925)第四章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学(1919—1933)第五章 第三帝国时期的文学(1933—1945)附录主要作家作品中外文译名对照表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德国文学史(第4卷)》前四章基本上以流派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编者们希望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流派发生发展脉络的梳理,来揭示其社会历史和思想政治的深刻背景,探索不同时期德国文学的特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德国文学史(第4卷) PDF格式下载



挺权威的。是北外考研必考书目


德国文学史这本书按时间顺序按流派根据作家介绍德国文学史,书的内容经常被老师拿来作为基础参考资料。但是拿到我手上的这本卓越做的有失水准,有多达近5面的内容自己模糊不清,极其难以辨认。实在愧对卓越自己声称的正版或是高质量书籍。


  Dasha的网站是www.myrilke.com,自然先看关于里尔克的章节。可是,看完以后,其他部分,也自然没有勇气看了。食客尝一口菜肴,就知大厨的深浅,Dasha看完一节,似乎也没有必要再看全书:
  1. 手民之误及其他:S.112,“Schlob Muzot”,通译“慕佐古堡”,此书译为“穆佐”,音译而已,无所谓,但是,“ß”印刷为“B”;S.108. “荒原”,此处指T. S. Elliot的“The Waste Land”,书中附德语译名“Das wöste Land”,将“wüste”错拼成“wöste”;茨威格的“Das geheimnis des künstlerischen Schaffens”,将“künstlerischen”错拼成“könstlerischen”;S.112,将“Fürstin”错拼成“Förstin”
  2. 错译:(傻按:不准确但能容忍的不在此列):S.106 “Die Letzten”,根据正文内容,应该译成“末裔”(人),被译成了“新鲜事”;S.106,“Die weise von Liebe und Tod des Cornets Christoph”(傻按,正确书名为“Die Weise von Liebe und Tod des Cornets Christoph Rilke”),被译成“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恨”,“Weise”没有被译出,“Tod”(死)被译成了“恨”……
  似乎,Dasha没有必要继续阅读了。买齐这套书,是因为当初很喜欢安书祉先生编写的第一卷。
  
  不好意思,今晨,与同事们喝酒,连干了16杯啤酒,语无伦次。


是德国黑啤?


不懂德语,但收藏了你的网站,对里尔克很有兴趣


盛名之下……


好酒量,连干了16杯啤酒还能思维如此清楚。


不行了,当时很舒服,现在很难受


OMG,我读的《少年维特》就是韩耀成翻的,这下不敢读了。
PS,最近在读李伯杰的《德国文化史》,Dasha对此书有何评价?


以后看这种书的时候,注意译者的名字,以防此类惨剧的再次发生!


Emma,维特,最好还是找郭沫若的来看,我党的文学史排名,虽有政治色彩,但前六位还是出不了前10名的。《德国文化史》,前有杜美的,后有李伯杰的,泛读即可,不必太认真,其中人名、地名、事件、作品、引文,最好比照原文google一下,可能找到更规范的译法。
风雅,著译者、出版社都要留意,外国文学类,译林一直就被人耻笑,Dasha不过因为安书祉先生才买这套书的。内蒙古少儿、燕山……这样的出版社,你最好躲得远远的


有什么出版社推荐的吗?


回Emma,关于出版社,Dasha多年前的旧帖于你也许有些帮助:
http://note.ssreader.com/show_topic.asp?Topicid=252644&forumid=3
不过,即使是名社,也是曾经有辉煌,也要备加小心。比如,中华书局整“洋”事的那些书,诸如外国思想家传、学英语的等等,基本也属于不值得一读的。


收藏了。没学外语时不觉得,学了外语才知道很多译书都是满纸荒唐言>.<


咳咳,Dasha哪天整理一个德语译者排行哈,最末出现某熊就好了………………


啊,一直等待小熊老师签名赠书理。想来小熊老师还不至于把“der Tod”读成“der Hass”,所以,最后一名至少有韩先生垫底啦。开个玩笑而已,Dasha本就是德语圈外的游民,哪里有能力弄什么排行榜啊。祝小熊老师(还包括那位包书皮的小囡囡,等等)新春吉祥。


咔咔~Ein frohes Chinesisches Neujahr wünscht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