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全三册)
2008-7
译林出版社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2259
李恒基,桂裕芳,潘丽珍,许钧,周克希,刘方,徐和瑾
无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伟大的作家。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他同巴尔扎克一样,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九八七年以来,法国好几家有影响的出版社,竞相重新出版普鲁斯特的名作《追忆似水年华》;评论和研究普鲁斯特创作成就的各种学术活动,也在法国及欧美许多国家广泛地开展起来。这股热潮的重新出现,充分显示出普鲁斯特这部巨著的价值及其影响。《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对于这位作家具有传世意义的这部巨著,至今竟还没有中译本,这种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显然都是不正常的。正是出于对普鲁斯特重大文学成就的崇敬,并且为了进一步发展中法文化交流,尽快填补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出版领域中一个巨大的空白,我们决定组织翻译出版《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巨著。外国文学研究者都知道,普鲁斯特的这部巨著,其含义之深奥,用词之奇特,往往使人难以理解,叹为观止,因此翻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忠实、完美地向我国读者介绍这样重要的作品,把好译文质量关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选择译者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现在落实下来的各卷的译者,都是经过反复协商后才选定的,至于各卷的译文如何,自然有待翻译家和读者们读后评说,但我们可以欣慰地告诉读者,其中每一位译者翻译此书的态度都是十分严谨、认真的,可以说,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尽可能保持全书译文风格和体例的统一,在开译前,我们制定了“校译工作的几点要求”,印发了各卷的内容提要、人名地名译名表及各卷的注释;开译后又多次组织译者交流经验,相互传阅和评点部分译文。这些措施,对提高译文质量显然是有益的。关于此书的译名,我们曾组织译者专题讨论,也广泛征求过意见,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译法:一种直译为《寻求失去的时间》;另一种意译为《追忆似水年华》。鉴于后一种译名己较多地在报刊上采用,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我们暂且采用这种译法。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正。1989年1月
《追忆似水年华(套装全3册)》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作者:(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 (Proust.M.) 译者:李恒基 桂裕芳
上卷编者的话安德烈·莫罗亚序试论《追忆似水年华》(代序)普鲁斯特年谱第一部 在斯万家那边第一卷 贡布雷第二卷 斯万之恋第三卷 地名:那个姓氏第二部 在少女们身旁第一卷 斯万夫人周围第二卷 地名:地方中卷第三部 盖尔芒特家那边第一卷第二卷第四部第一卷第二卷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下卷第五部 女囚第六部 女逃亡者第七部 重现的时光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时候,蜡烛才灭,我的眼皮儿随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着了。”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这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我打算把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放好,吹灭灯火。睡着的那会儿,我一直在思考刚才读的那本书,只是思路有点特别;我总觉得书里说的事儿,什么教堂呀,四重奏呀,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争强斗胜呀,全都同我直接有关。这种念头直到我醒来之后还延续了好几秒钟;它倒与我的理性不很相悖,只是像眼罩似的蒙住我的眼睛,使我一时觉察不到烛火早已熄灭。后来,它开始变得令人费解,好像是上一辈子的思想,经过还魂转世来到我的面前,于是书里的内容同我脱节,愿不愿意再挂上钩,全凭我自己决定;这一来,我的视力得到恢复,我惊讶地发现周围原来漆黑一片,这黑暗固然使我的眼睛十分受用,但也许更使我的心情感到亲切而安详;它简直像是没有来由、莫名其妙的东西,名副其实地让人摸不到头脑。我不知道那时几点钟了;我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忽远忽近,就像林中鸟儿的啭鸣,标明距离的远近。汽笛声中,我仿佛看到一片空旷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赶往附近的车站;他走过的小路将在他的心头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因为陌生的环境,不寻常的行止,不久前的交谈,以及在这静谧之夜仍萦绕在他耳畔的异乡灯下的话别,还有回家后即将享受到的温暖,这一切使他心绪激荡。我情意绵绵地把腮帮贴在枕头的鼓溜溜的面颊上,它像我们童年的脸庞,那么饱满、娇嫩、清新。我划亮一根火柴看了看表。时近子夜。这正是病羁异乡的游子独宿在陌生的客舍,被一阵疼痛惊醒的时刻。看到门下透进一丝光芒,他感到宽慰。谢天谢地,总算天亮了!旅馆的听差就要起床了;呆一会儿,他只要拉铃,就有人会来支应。偏偏这时他还仿佛听到了脚步声,自远而近,旋而又渐渐远去。门下的那一线光亮也随之又消失。正是午夜时分。来人把煤气灯捻灭了;最后值班的听差都走了。他只得独自煎熬整整一宿,别无他法。我又睡着了,有时偶尔醒来片刻,听到木器家具的纤维格格地开裂,睁眼凝望黑暗中光影的变幻,凭着一闪而过的意识的微光,我消受着笼罩在家具、卧室乃至于一切之上的矇咙睡意,我只是这一切之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很快又重新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同它们一样变得昏昏无觉。还有的时候,我在梦中毫不费力地又回到了我生命之初的往昔,重新体验到我幼时的恐惧,例如我最怕我的姨公拽我的拳曲的头发。有一天,我的头发全都给剃掉了,那一天简直成了我的新纪元。可是梦里的我居然忘记了这样一件大事。直到为了躲开姨公的手,我一偏脑袋,醒了过来,才又想起这件往事。不过,为谨慎起见,我用枕头严严实实地捂住了自己的脑袋,然后才安心地返回梦乡。有几次,就像从亚当的肋又里生出夏娃似的,有一个女人趁我熟睡之际从我摆错了位置的大腿里钻了出来。其实,她是我即将品尝到的快感的产物,但是,我偏偏想像是她给我送来了快感。我在她的怀抱中感到自己的体温,我正打算同她肌肤相亲,正巧这时我醒了。同我刚才分手的那位女子相比,普天之下无论是谁都似乎不及她更可亲,我的脸上还感到她的热吻的余温,我的身子还感到她的肢体的重量。假如有时候也确有这种情况,梦里的女子赶巧同我在生活中认识的哪位女士相貌一样,那么我必全力以赴地达到目的:非同她梦里再聚不可,就像有些人那样,走遍天下也要亲眼见见他们心目里的洞天仙府,总以为现实生活中能消受到梦境里的迷人景象。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淡漠;我已忘却梦中人的倩影。一个人睡着时,周围萦绕着时间的游丝,岁岁年年,日月星辰,有序地排列在他的身边。醒来时他本能地从中寻问,须臾间便能得知他在地球上占据了什么地点,醒来前流逝过多长的时间;但是时空的序列也可能发生混乱,甚至断裂,例如他失眠之后天亮前忽然睡意袭来,偏偏那时他正在看书,身体的姿势同平日的睡态大相径庭,他一抬手便能让太阳停止运行,甚至后退,那么,待他再醒时,他就会不知道什么钟点,只以为自己刚躺下不久。倘若他打瞌睡,例如饭后靠在扶手椅上打盹儿,那姿势同睡眠时的姿势相去更远,日月星辰的序列便完全乱了套,那把椅子就成了魔椅,带他在时空中飞速地遨游,待他睁开眼睛,会以为自己躺在别处,躺在他几个月前去过的地方。但是,我只要躺在自己的床上,又睡得很踏实,精神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我就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等我半夜梦回,我不仅忘记是在哪里睡着的,甚至在乍醒过来的那一瞬间,连自己是谁都弄不清了;当时只有最原始的一种存在感,可能一切生灵在冥冥中都萌动着这种感觉;我比穴居时代的人类更无牵挂。可是,随后,记忆像从天而降的救星,把我从虚空中解救出来:起先我倒还没有想起自己身在何处,只忆及我以前住过的地方,或是我可能在什么地方;如没有记忆助我一臂之力,我独自万万不能从冥冥中脱身;在一秒钟之间,我飞越过人类文明的十几个世纪,首先是煤油灯的模糊形象,然后是翻领衬衫的隐约的轮廓,它们逐渐一点一画地重新勾绘出我的五官特征。也许,我们周围事物的静止状态,是我们的信念强加给它们的,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事物就是甲乙丙丁这几样东西,而不是别的玩意儿;也许,由于我们的思想面对着事物,本身静止不动,才强行把事物也看做静止不动。然而,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的思想拼命地活动,徒劳地企图弄清楚我睡在什么地方,那时沉沉的黑暗中,岁月、地域,以及一切、一切,都会在我的周围旋转起来。我的身子麻木得无法动弹,只能根据疲劳的情状来确定四肢的位置,从而推算出墙的方位,家具的地点,进一步了解房屋的结构,说出这皮囊安息处的名称。躯壳的记忆,两肋、膝盖和肩膀的记忆,走马灯似的在我的眼前呈现出一连串我曾经居住过的房间。肉眼看不见的四壁,随着想像中不同房间的形状,在我的周围变换着位置,像漩涡一样在黑暗中转动不止。我的思想往往在时间和形式的门槛前犹豫,还没有来得及根据各种情况核实某间房的特征,我的身体却抢先回忆起每个房里的床是什么式样的,门是在哪个方向,窗户的采光情况如何,门外有没有楼道,以及我入睡时和醒来时都在想些什么。我的压麻了的半边身子,想知道自己面对什么方向,譬如说,想像自己躺在有顶的一张大床上,面向墙壁侧卧。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套装全3册)》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无
92块5入手,卓越的速度真是没的说,昨天晚上9点多的订单,今天下午就拿到货了。包装很完整,唯一的瑕疵是封皮和图片不符!封皮是彩色的有点漫画效果,不是图片上那种比较素雅的感觉,不过没关系啦~看书嘛内容好就行了!我看了是2010年1月第二次印刷,真是新啊。。。很多人说字体小我没有觉得,就是普通的宋体5号字吧,或者小5,单倍行距的那种,很多教科书不都是这种吗~~纸有点薄倒是真的,但是不至于洇字的~这个书是买来送人的,我转了几个地方连西单图书大厦都没有-。-真怕买不着了呵呵~~三大本,很厚,一翻开哗啦啦满篇都是字啊~呵呵…真的很需要勇气去读完它!我觉得不管是书内容本身还是包装质量送人绝对拿的出手,希望对你们有用。
书刚送来。还没看。内容如何,不予评价,我是奔着这书的名声买的。本人88.80元入手。给后买的兄弟姐妹们参照下。首先,说这个书是16开本,本人认为这只是大32开本。字体为5号字,前言为小5号字。宋体印刷,清晰,书皮手感好。颜色我觉得挺雅的。纸张质量中等。对于一本近700页的书,要求太厚的纸张不现实,而且纸厚了也不好拿。总体来说对这个书本本身的质量还是满意的。送来时有一本的一个角有轻微压痕,回家压压应该就好了。希望这样的说明对大家有用。
优点:16开,开本大,字体印刷清晰专业,排版也还可以,字体适中(可能对于喜欢看大字的,会觉得小,不过我一向不喜欢字体过大,除非书本本来就很大,另当别论),纸张挺好,设计挺好!缺点:价格贵,封面不是皮革的或硬皮带软皮外封的。要收藏,还是这套好,因为印制得挺专业的。所有方面都比精装版的好很多!
真是本好书,此书需要细细品味,慢慢地每天都在挂念书中的内容,很喜欢作者细腻的文风,每一个文字都深深触动我的心,写的真好。
我是今天拿到的,拆开塑料纸一看第一卷竟然里面有褶皱,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己剪裁一下。最早的是七卷本的,字体很适合我们学生看。但是这三卷本的字体的确很小,叫人不敢恭维。如果要看的话马马虎虎可以,但是要收藏的话就到孔网上买以前的七卷本吧。
纸张印刷没话说,译林的书质量都不错。16开本的书,尺寸照理应为210*285,可实际为155*224,小且厚的书拿在手里感觉实在不好。字也不算大,好在排版印刷不错,忍了。书皮很次,拿到手时有些破损,忍了。综合来说,拿这本书的价格来说,实在有些不值。曼昆的新版《经济学原理》同样16开,无论哪方面可比这套书好多了。选书的同志们考虑清楚,坚决强烈鄙视所有的托。
我买这本书比较早,很早就关注,关注了很长时间都停留在100块上,就狠狠心收了.毕竟是我一眼就相中的版本啊...后来降到75,悔透了,就呼吁大家快抢,有些人还是犹豫,结果又涨了回来...后来买了上海三联出的三卷本<资本论>,感觉这本书也就是这个价位了,不算便宜,但也不算贵...后来又买了中华书局出的三卷本<李太白全集>,就感觉当初买的这本书还挺实惠的...平心而论,且以我多年来海购正版书的经验来讲,还是那句老话:一分价钱一分货.仅仅是为了贪便宜而买的后果一定是后悔.PS,这是我第三次发表评论.
已经拥有译林精装本三卷本,感觉字太小太密,读了几次,都是读了开头部分,因为眼睛累,不了了之。前几天忍不住又买了这个版本,还是觉得字小,但是排版有改进,看着相对舒服些。《追忆似水年华》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虽篇幅巨大,却让人不想读得太快。我打算用一个月时间,完成第一次的速读。。。
排版很好,印刷很清晰,纸质也不错,2259页,页页都很干净,令人心情很愉快!我比较了一下,这套3册本在各个方面都优于2册本(2册本卖48元,原价68元),虽然贵一倍,但有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字不算大,但比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书上字要大,而且印刷很清晰,因此阅读起来远远优于2册本.这是我在卓越网上买进的最佳最开心的一套书,确实质量很好,值得花这么多钱!这次采用硬纸盒包装,也很好,谢谢!
我是平邮的,运回时书的封皮有些褶皱,像是在仓库时间长了,希望卓越可以妥善保护各种书籍,本来想退的,后来看不影响阅读,嫌麻烦就算了,不过近百元的书,应该有更好的保护。
很多小说中都提到了这本书,所以买来看了看。全书共两千多页,而且字体较小,内容非常多。读完这本书用了整整四个月。正像书中介绍所说,整本书没有故事情节,人物极其多。从作者的童年写到了中年,有一定的哲理。但读完一遍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收获,有时间还得再读。
书很好,就是有点褶皱,不错吧
意识流的小说有点吃不消。
内容多,字太小,看着很辛苦。
还没看里面内容,封面第一印象就差,到处是胶,显得很脏!
很好,很喜欢。很多字,可以慢慢品味了。
书还行,第一本封面有些损坏
跟7卷版内容是一样的,我拿到的是32开的三本,老厚了
相对于三本加一起2200页的书这价格值了,唯一的缺点是不够精致,一本书上粘有固定书的胶水,瑕不掩瑜吧。所以收藏的话还是买七本的那个吧
厚厚的三大本,摆在书橱里面也是个大部头,不知道何时能看完!
字体稍小但清楚.,书很厚,正版书,值得一买.
不错的好书~
收藏来着,还不错
很厚实啊,希望内容一如评价
小清新买的
有这么个笑话,大概是说几个朋友站在河边,打算下去游泳,却不知水温如何。甲先跳了下去,显出很舒服的样子,并招呼他的朋友们赶紧下来。乙随后跳了下去,却发现上了当,水其实是很冷的,可他本着“有福同享”的原则,也学起了甲的样子,好把剩下的朋友也骗进河里同他一起享受这冷水浴。我就像乙一样,被骗了下去,可我不打算骗别人了,我要爬上去,穿好衣服,赶紧让自己暖和暖和。我不是说冷水浴不好,因为只要方式得当,这也是很有益于健康的,不是还有一些人热衷于冬泳吗?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得不偿失。
好像是从“人一生中必须要读的多少多少本书”中,知道这部书的吧,于是我就买了一套。收到后一看,好家伙,三大本,两千多页,吓得我赶紧收了起来,因为我当时根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读这样的大部头。最近,突然想写点回忆的东西消遣消遣,就想起了这部书。可一读起来,就十分地后悔了,因为我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读这样的书。对于欧洲特别是法国的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我了解的太少了,要想从这部书中体验到阅读的快感,必须要明了很多背景知识。我勉强把上卷读完了,因为我读书向来不半途而废,即便是让我一句话都看不懂的海德格尔的书,我都能坚持看完,更不要说这部书了,但剩下的三分之二,我恐怕是不会再看了吧。
我的感想其实就是一句话:在决定读某本书之前,真的要先称称自己的斤两啊!
修订说明一直放在这本书的论坛里面,论坛的文章只能点有用,无法推荐阅读,所以挪作书评。
《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修订版2012年6月面世,三个月来,很多读者敦促我写一个详细的修订说明。虽然我在修订过程中做了很多记录,并且对这个耗时漫长又艰难的过程爱恨交加,确实有很多话想说,但因为写这样一个东西有很大的难度,无法兴之所至一蹴而就,所以我几乎无法战胜自己的拖延症。感谢大家的督促!感谢《追忆似水年华》给我磨折,助我成长!
以下是正文的分割线---------------------------------
《追忆似水年华》以极高的艺术价值、更以少见的阅读难度著称,篇幅长达七卷二百余万字,文体复杂绵密,语言随心意流动,汩汩滔滔,不但前无古人,也可以说是后无来者(尽管后世仿写者众多,但迄今无人能达到普鲁斯特的水准)。
1982年,在《译林》杂志社召开的中青年译者座谈会上,社长李景端、法文编辑韩沪麟和与会专家学者都认为要尽快翻译这部巨作。会后不久,翻译组织工作就开始酝酿了。虽然大家都认为最好能找一位高水平的译者独立翻译,但由于这种篇幅和翻译难度,实在难以找到一位担此重任的译者,因此出版社决定以法语翻译界集体的力量,完成中文世界里第一个全译本。1989年6月,李恒基和徐继曾翻译的第一卷面世,两年间各卷陆续出版,到1991年10月,徐和瑾和周国强翻译的第七卷出版,《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终于出齐。煌煌大著,出版社精心组织,十五位一流译者,《追忆似水年华》当时引起社会轰动,连《新闻联播》都做了报道(现在很难想象《新闻联播》会播出这种有意义的新闻了)。这也是迄今为止,整个华语世界唯一翻译完成的《追忆似水年华》译本。为保证翻译质量,出版社采取了一系列严格措施,韩沪麟在“编者的话”里做了说明:
“外国文学研究者都知道,普鲁斯特这部巨著,其含义之深奥,用词之奇特,往往使人难以理解,叹为观止,因此翻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忠实、完美地向我们读者介绍这样重要的作品,把好译文质量关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选择译者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现在落实的各卷的译者,都是经过反复协商后才选定的,至于各卷的译文如何,自然有待翻译家和读者们读后评说,但我们可以欣慰地告诉读者,其中每一位译者翻译此书的态度都是十分严谨、认真的,可以说,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尽可能保持全书译文风格和体例的统一,在开译前,我们制定了“校译工作的几点要求”,印发了各卷的内容提要、人名地名译名表及各卷的注释;开译后又多次组织译者经验交流,相互传阅和评点部分译文。这些措施,对提高译文质量显然是有益的。“
这个中译本,基本上是达到了韩沪麟先生的自许,得到了翻译界、媒体和读者的好评。在译林社流传的老故事里,据说某一天,有个肩上搭着毛巾、卷着裤脚、看起来要来寻仇打架的黑大汉冲进发行科,张口就问“有没有《追忆似水年华》卖?”——真正是引车卖浆者亦捧读之,凡有井水饮处,皆闻《追忆》。当然,这种现象,也是因为文革后的文化井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求知若渴的阅读风气。如今的社会热点早已和阅读无关,闲下来大多数人也就是上网下电影打游戏,再不会捧着本大书和自己较劲了。
然而,《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自1989年面世以来,二十多年没有进行过修订,有很多读者和专家学者都提过意见。这个译本当然是离完美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出版社决定修订。
这次修订参考专家和读者的意见,对译本作了全面的审视。修订的重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按照规范,统一了七卷中前后不一致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二是增删和调整注释;三是参考原文,对文字进行了全面而谨慎的修订,订正了1989年版的一些纰漏。
一,首先来说七卷本专有名词的统一和订正。
首先是人名。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尽管主要人物的名字都统一了,但书中人物有几百号,有不少配角在不同册出现,就委委屈屈地换了名字。比如第二卷中的妓女,绰号“拉谢尔,当从天主”,在第三卷中被译成“从上帝身边来的拉谢尔”,卷六则是“大气派的拉谢尔”(这里Rachel是歌剧《犹太女人》中人物,徐和瑾译本依照歌剧译成“拉结主托“),修订版则统一订正为“从上帝身边来的拉谢尔”。
再比如德?夏吕斯先生的男宠夏尔?莫雷尔(Charles Morel),小名夏利(Charlie, parfois Charley ou Charly),而第四卷后半部分译成“夏丽”,第七卷译成“夏尔莉”,译者无疑想以此点出他的面首身份,但是做过头了。
再比如奥黛特,”la dame en rose”,在不同卷里被译成“粉衣女郎”、“粉衫女郎”、“穿玫瑰色裙子的女子”、“粉裙夫人”等等,不一而足,不过这个不算专用名词,也不算错误,我只是把最长的词组“穿玫瑰色裙子的女子”等给改了。
德?夏吕斯男爵名叫Palamède,昵称Mémé,译法也没有统一,有“巴拉梅德”、“巴拉麦德”、“梅梅”、“麦麦”,统一成“巴拉麦德”和“麦麦”。
其次是专有名词的统一。文中常常出现“费德尔“、“菲德尔”,不同地方还分别加了注(重复加注也是一大问题,后文再说),指的是贝尔玛女士演出的一部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戏剧。此处原文是Phèdre ,已有定译“淮德拉”,故全书统改。淮德拉在希腊神话中是弥诺斯的女儿,嫁于忒修斯为妻,却爱上了继子希波吕托斯。她求爱未果,恼羞成怒,就向忒修斯告状说希波吕托斯要强奸她。结果酿成人伦惨剧:希波吕托斯被忒修斯的诅咒所杀,淮德拉也自杀了。
第六卷第38页(指《追忆》1989年初版中的页码,以下同)将“希波吕托斯” 译成“伊波利特”,也改过来了。
和“费德尔”同样的问题,还有“福塞拉”(《圣经》中摩西的妻子,通译“西坡拉”);“耶斯罗”,摩西的岳父,通译“叶忒罗”(卷一p222)。
“创世纪“和“创世记”全书出现过三次,统一为“创世记”。诸位,这里有个小常识:《圣经》里除去“列王纪“是”纪“,其他都是“记”。
小镇Chartres以大教堂著名,普鲁斯特屡次提到。第一卷有夏尔特尔和夏特尔的译法,第二卷译作夏尔特。现从《世界地名录》统改为“沙特尔”。
“金线锦缎之营”,现在通译为“金锦营”(卷一P390)。
这橡树的树冠真像高卢时期德落伊教祭司的花冠,而又以古希腊多多内祭司的权威,……(卷一p416),“德落伊”改“德鲁伊特”,“多多内”改“多多纳”。
这里有个很好玩的例子:
“我得提醒读者注意,这位加蒂埃是德?维尔弗朗什夫人的兄弟,跟同名的那位珠宝商并无丝毫联系!”(卷五P34)
既然有“同名珠宝商”,这个姓应该译成“卡地亚”。
2 再来说一说注释的调整。
注释有不少重复。普鲁斯特喜欢提到拉辛《淮德拉》,沙特尔大教堂、帕斯卡尔、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指环》,都重复注释了。
无需注释的地方,则删去:
例1:“这个拉谢尔是个谜,是真正的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也被加注。我认为,既然连《哈利?波特》对斯芬克斯都不加注,《追忆似水年华》就更不该加了。(卷三P268)
例2:“我真想对他说,在那顿辱没门庭的午饭上,我们谈的全是爱默生、易卜生和托尔斯泰……”:(卷三P265)
此处译者不知何故,单给爱默生加了一个注。我就删掉了。
此外,还有 “尼斯是法国地名”这种没营养的注释也删了一些。
也有增加的注释。“……在此之前,曾有过形形色色的障碍,种种特殊的排斥力,凯普来和蒙太玖家族的深仇大恨与此相比也微不足道,……”(卷四P27)
读到此处,读者是否感到 “凯普来和蒙太玖家族”有些费解呢?这是直接从法文音译。在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译本中,这两个家族被称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家族”。因此修改并加注:“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维罗纳城两个时代为仇的家族。男女主角因家仇不能结合,终成悲剧。”
也有注释改动。
例1:据《圣经》记载,但以理预言巴比伦国土刚分裂给理代人和波斯人。(卷四P13)
此处“理代人”实为“玛代人”。出现这样的错误和当年译稿全系手写有一定关系。
例2:帕斯卡尔的《名言录》:此处译者加注说“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还发表过一些阐述宗教的作品……其中一些被人搜集发表,书名《名言录》)(卷六P119)。
帕斯卡的名著《Les Pensées》,中文译名《思想录》,这个错误不应该。
下面,再来谈一谈文字上的修订。
施康强先生尝言,翻译如同挑重担走夜路,难免闪失。即使是被推崇备至的翻译家如傅雷,实际上也是有误译的。编辑的水平可不见得有译家那么好,但是无论什么,多两只眼睛仔细看,总是能看出些问题来。
以下的例子出自卷二。
例1:多亏有了那些化学技术,能大量地生产出一些躯体,他们在大自然中只是偶尔地很难得地相遇。”
改成:
“多亏有了那些化学技术,能大量生产出自然界中只能偶然遇到的物质。”
Corps这个词一般都是指的身体,此处指的物质。
例2:p398
“他的天才,一小会以前对我来说,还赋予他以威望。而现在,只有在他即将把我介绍给她们的那一小帮子人眼中,他将这种威望给我一点点,这威望才有价值。”
改成:
“他的威望,不久以前对我来说,还由他的天才赋予。而现在,只有在他即将为我介绍的那一小帮子人中,他将这种威望泽被到我,这威望才有价值。”
“威望”一词一直做主语,句子就顺得多。“即将把我介绍给她们的那一小帮子人”太翻译腔了,改之。“威望”也不能“给我一点点”,故改“泽被”。
例3:p399
……这是一位昔日的年轻女演员,半化装,而我不明白……
改为:
……这是一位昔日的年轻女演员,半反串,叫人不明白……
demi-travesti根据上下文,是穿得半像男性,不是半化装。
例4:“小窗上的日影已经倾斜而偏低了”改成“小窗上的日影已经西斜”,普鲁斯特只是细致,不罗嗦,一个字能表达清楚的话不分两个字来说。
------------
例5:p422
甚至得悉了这一点之后,我也没有顾及她。
改“顾及”为“多留意”,“没有顾及她”,不顺口。
---------------
例6: p443
“今日绽成花朵的果肉,经过干燥或结实的过程,会变成籽粒。”
果肉怎么会变成籽粒呢?不合理。一查,原来这个词是chairs,把改成了“肉体”,还觉得不大对,又参考了徐和瑾老师的译文,他此处有注:“译文中‘器官’原文为chairs,可表示‘果肉’。”
显然徐老师看到旧译此处的错误,注释中特意偷偷调侃。有趣。
-------------------
例7:p444
“只要看看这些少女身旁的她们的母亲或姑母,就能衡量出这些线条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多少距离。一般来说,其丑无比的家伙在内部引力下,这些线条已经到了目光无神,面庞已完全落到了地平线以下再也沐浴不着阳光的时刻。”
这里一整个从句的理解有误,尤其sous l'attraction d'un type généralement affreux。改为:
“只要看看这些少女身旁的母亲或姑母,就能衡量出这些线条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在一种通常很可怕的内部引力的作用下,蜕变直到目光无神,面庞已完全落到了地平线以下再也沐浴不着阳光的时刻。”
例8:p446
“……安德烈说道,用微微一笑环视她的女友。”
envelopper这个词是“包裹”,以微笑包裹其女友,可以意会、难以翻译,硬译成“环视”就有语病了。宁可损失意象,改成“对女友微微一笑”。
例9:“人们对着大海凝望不止的,正是这种永不间断的重新创造。”conptempler是“凝视并深思”的意思,“凝望不止”是不好的翻译。改为“人们对着大海凝望并沉思的,正是……”
例10:“在这样的朋友为我造成的生活里,我显出娇滴滴地避开了孤独……”不知道译者有没有读通自己翻译的句子……
改成“我仿佛娇气地避开了孤独”
例11:“个性沉浸在比本人更普遍的事物之中。”
上下文很长我就不抄录了,总之无论从上下文还是从本身的通顺来考虑,改“沉浸在”为“浸淫于”。
例12:P498有一个错译,是看错从句造成的。在这里我没有指责译者的意思,如果叫我自己来翻译,我认为一定不会比她更好。翻译如“挑重担走漫长夜路”,何况普鲁斯特是长句漫漫,容易闪失。
“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以慈善闻名的人原来是一个虚荣的吝啬鬼,他大放厥词,会叫我们把一个老老实实、充满先入为主观念的女孩想象成梅萨琳娜(指淫荡女子)式人物。“
改成
“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以慈善闻名的人原来是一个虚荣的吝啬鬼,一个老老实实、观念正统的女孩竟是梅萨琳娜式人物。”
例13:p499
政治家或演员对公众也怀着这种集体性的爱,他们得到公众的厚爱之后,如果被丢在一边,是无法自慰的。
“自慰”这个词啊如今不能这样用了……改成“是无法感到欣慰的”。
为使句子顺畅,有些时候会调换语序,但大部分时候只是改正些标点符号,或者去掉多余的“的”(这在普鲁斯特的汉译里面很常见)。
例1: “顾客十分幼稚,就感到目瞪口呆,因为他认为小白脸犯有许多凶杀案,而且对此十分得意,他对小白脸有这种武断的看法,就会对谈话中发现的矛盾和谎言感到惊愕。”(卷七P132)
这个句子因为分隔太多,导致文气不畅。
改为:“幼稚的顾客感到目瞪口呆,因为他认为小白脸犯有许多凶杀案还自鸣得意,他对小白脸有这种武断的看法,就会对谈话中发现的矛盾和谎言感到惊愕。”
例2 :确实,寻觅男性的同性恋者往往满足于与他们一样女子气十足的同性。
这个句子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读起来拗口,因为“于”之后又是一个“与”,就把“与”改成了“和”。译者千头万绪,往往没有顾及到句子的可读性,编辑理当琢玉。(卷四P29)
成语问题。
我认为这个成语使用最好不要过当(当然许渊冲老师本人持不同意见——他是极力主张以四字成语与外语“竞争”的)。像“辗转反侧”、“瞠目结舌”一类有普适性的成语,尽可使用,只要使用得当,甚至可以算是他所说的“中文在竞争中得胜”。可是典故很多、本身会造成意象转移而困扰读者、造成中西古今穿越效果的,一个都不要用,免得以辞害意、损其简洁之美。
例1: 可是要躯干怜悯我们,这就如同对牛弹琴,徒费口舌。(卷三)
“如同对牛弹琴”删掉。
例2: ……这些理由也就如泥牛过海,不再存在了。(卷三)
“泥牛过海” 也删了。
例3:所有的人都会气冲斗牛。(卷六)
改成 所有的人都会气冲冲的
其次还有译者的个人风格问题。十五位译者,在译文里打下他们各自的个性烙印:有的译者喜欢使用成语;有的译者使用儿化音很突出;有的译者还参考了曹雪芹写《红楼梦》那种古白话文的语言……编辑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他们风格里“最自我”、“最不普鲁斯特”的地方给去掉,在普鲁斯特风格的大前提之下,尽量地、尽量地抹平他们文风的颠簸。
例1“先不先,首要的原因是莫雷尔在那儿。(卷五P43)
“先不先”这词很是突兀。《红楼梦》里面刘姥姥的媳妇说了“先不先,他们那些门上的人也未必肯去通信。没的去打嘴现世”这样的句子,有些地区如福建莆田,也保留了作为方言,但是这个词离如今的普通读者就很远。
例2 :即使是对这些金光耀眼的少女,我们也能把她们的性格丁是丁卯是卯地说个明白,……(卷五P59)
此处“丁是丁卯是卯”也未免太具译者个人特色了。
例3 :这种心跳总是跟无穷无尽的等待,跟这位小姐对我们爽约做“黄牛”联系在一起的。(卷五60)
此处的“做‘黄牛’”更不知是何处方言。黄牛现在一般是指票贩子。把“做‘黄牛’”改成直译“让我们变傻”,就通顺了。
在有电脑校对软件之前,一切都是手工完成的,我可以想象韩沪麟先生和校对工作人员的艰辛。付印前,在照排使用黑马软件做最后的查对,还有一位资深的工作人员对我说,二十年前这个就是她改稿子的,问题很多。时间真快。
书出来以后,我其实心情不太好,封面我也不满意,第一卷有几十页版式不一样(比其他页少一行字,但是看起来版式大大不同……)。此外还有很多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也收到了很多批评,读者爱之深,责之切,大部分我们也无话可说。但是有些还是要反驳一下的。
在收到的激烈批评中,有一种质疑的声音是“谁修订的?你们怎么没有找专家学者修订?”
——对专家学者的信赖甚至迷恋,是一种社会常见的心态,但学者有学者的专长,他们授课、写文章、研究理论;有很多知名学者涉足出版业,但他们一般是担任主编,组织选题和组稿,具体的文字校雠总是出版社来做的。校雠并不是学者的专长。在编辑书稿这个领域里,我们编辑才是专家。专业的事情,当然交给专家来做,这才是真正专业的、值得信赖的做法。这种质疑看似理直气壮,其实是一种不懂装懂。
有很多网友给我意见和建议,常常令人感动。最要感谢的是豆友(尤其感谢 μ ,鹿鸣之什,erophobia,真的很感谢!其他就不一一说了。)。此外,专家学者们也给了我很多意见和建议,有人是直接告诉我的,有人写在了他们的书里。尤其感谢复旦大学的徐和瑾教授、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和首师大的黄希耘教授。
还有读者问道:“为什么还用‘追忆似水年华’这个书名,没有换?”这个……因为译林社从来没有打算换书名啊。对我们来说,这个书名已经是一项传统,名正言顺,源远流长,自然应该保留的。
究竟哪个名字更好呢?是“追忆似水年华”还是“寻找失去的时间”?大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争论到现在,这真是个生命力很强的问题了。据说当年译者开会分成两派吵得就要打起来,许渊冲拍案而起,威胁说,要是不叫“追忆似水年华”,他就不翻了!……最后,译林版本定名为“追忆似水年华”。而这个名字影响之深远也不必我多说,它已经成为中文里一个浪漫、优美的固定短语,我不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词从长远来看是否会取得同等的地位。虽然反对者认为这个名字过于“中文”,不够贴切,但其实不然,这个名字真的是很到位的。这部书细微处极曲折,宏大处极沧然,文字如流水随心意收放。从总体看,从童年到老年,汩汩滔滔如长河逝水,尤其是第七卷,我很少看到书写出这样的收梢,像时间的瀑布倾泻在头顶……真是恰如这书名。
不过,如果问我本人的意见,我倒是更喜欢“寻找失去的时间”的,我喜欢它的毫无文饰。
最后,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批评,我们会继续修订,努力接近完美。所谓完美啊,那就像坐标轴,我们做的事情就像抛物线,通过努力,可以无限贴近再贴近,尽管那是达不到的-)
大概就是这么种性质的书,别人用一生的时光去写就,而你得闲了来读,各自不同的年纪翻开来看,见到的尽是不同故事。《追忆似水年华》,漂亮得看一眼就能记惦一生的书名,真拿在手上,却是两百多万字、整七卷本(法文版原书为三十卷)的大部头,望而生畏的大概为数不少,真去一字字读完的就更不多了:书这玩意儿,一旦厚起来便产生某种权威感,且给人“似乎无比艰深”的第一印象。加之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开篇的“贡布雷”这节中(至关重要的开头部分),光是失个眠、上下楼梯就洋洋洒洒几十页,还都是密密麻麻、动辄横跨半页的长段落,难免让初读者心生怯意。
真读进去也不至于就觉得“不错”了,毕竟人的记忆多少散漫,抵不住三千页的琐碎纷至沓来。译林版的《追忆》,八九年六月出第一卷时,家里便赶紧买来,连我也赶紧读了,却不知所谓,只觉高深。当年《追忆》的出版可算大事件,上了新闻联播,书刚运进新华书店即被哄抢一空。意识流文学的翻译引进,国内出版界一直未曾间断,不过诸如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上海译文,1981)或者克洛德•西蒙的《弗兰德公路》(漓江,1987)等等,尽管不坏,却也并非这一类型中的一流杰作,且翻译大多不甚理想,多年来也没积累起多少人气(马尔克斯和福克纳自然不算)。《追忆》全译本打响声势后,意识流在国内突然呈现出爆发式的流行,连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译文,1996)、伍尔夫的《海浪》(外国文学,1993)这种公认晦涩的作品也全数引了进来。流行至今不衰,《追忆》自然功不可没。
八九版《追忆》译本并非完美无缺(本来如此,译本哪来的完美,“信达雅”三者能居其二,已属不易),毕竟卷帙浩繁,译者数量也多(七卷共十五位译者合译),尽管当年校译工作已属严谨,不止分派了统一译名表和各卷注释,译者与译者之间,也多次组织了传阅和评点会议,但仍遗留了大量问题。全书数百名人物,主角马塞尔、阿尔贝蒂娜、圣卢等人的译名自然全无问题,可各卷中穿插出现的配角们就命途多舛了。比如德夏吕斯男爵Palamède,在八九版中就有“巴拉梅德”和“巴拉麦德”这两种译法,甚至昵称都有两个;男爵的同性恋伴侣夏尔•莫雷尔,昵称“夏利”,第四卷中却被不同译者译为“夏丽”,到第七卷又变成“夏尔莉”。
花名绰号方面,比如奥黛特被称为la dame en rose即“粉红女郎”,在书中出现了“粉衣女郎”、“粉衫女郎”、“穿玫瑰色裙子的女子”、“粉裙夫人”等不同译法,实际上原文却只一种。注释典故上的误谬,如帕斯卡尔的《思想录》错为《名言录》,圣经《创世记》被误为《创世纪》,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凯普莱特和蒙太古家族”(朱生豪译本)音译为“凯普来和蒙太玖家族”等等,都是不该有的失误。至于文中出现“丁是丁卯是卯”、“黄牛”、“先不先”、“泥牛入海”等过于中式的俗语和成语,多少有译者个人风格烙印在内,到底太“非普鲁斯特”了一些,译者之间“各自为政”的残迹难以抹除,令人遗憾。
2012年6月的译林新版,也不至于能完全抹平这些遗憾:众编辑参照二十多年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种种修改意见,作了一次性修订,并将版式调整得更适合阅读。至少人名、地名、书名、昵称、绰号方面已无甚问题,大部分“非普鲁斯特”的文法也得以订正,语序及用词细节同样经过大规模调整,使全文文脉通顺,读来更为流畅。然而,出于改版疏忽,第一卷正文前86页字号稍大,每页文字相对其它减少一行(其它为26行每页),翻阅时稍感别扭。译文方面,毕竟并非重译,尽管已费力统合全书风格,细处(单论中文)可谓无懈可击,但全七卷读完,仍有“稍不尽意”的失落感。如书中修订拉辛悲剧Phèdre,希波吕托斯和剧名定译“淮德拉”(八九版中以剧名《费德尔》译法出现多次)倒是准了,注释中却又添新错。各译者在理解文意上出现的错误,在新版中也未作修改,如原文中le Point du jour这一实际位于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的地点,徐和瑾译为“破晓车站”,而袁树仁则译作“日角”,均不注释,难免令读者感到困惑。
市面上能找到的《追忆》译本,徐和瑾先生的单译本同样由译林出版,目前才出到第三卷;周克希译本有一、二、五卷,但出版方却前后换了几家,有碍收藏;台版联经(1990)同样由多人合译,且新版(2010)已更换为译林八九版译文,显然不太值得入手。听说陕西师大的桂裕芳版本(2008)也好,却只单独出了第二卷,且封面上希尔贝特的样子,着实不太讨喜。译林新版虽非最好,但确实是整个华语世界唯一的全译本,装帧也足够漂亮,再印时若能修正第一卷的排版错误,便值得购入珍藏。
实话实说,其它语言版本的《追忆》,翻译出版道路大部分都不算顺遂。目前最受公认的英文版《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照样是合译。企鹅出的新译本《In Search of Lost Time》虽然号称“更忠于原文”,却常被诟病“失了风韵”。总之译本这种事,太较真反而什么都没办法读了。目前的各种《追忆》(除原文外),足不足待追忆我不知道,“足待整修”总是没错的——于是只管取来读了便是:需知年华似水,巨著种种,人生不同阶段去读,自有其不同韵味在。
(刊于《南方都市报》 GB21书评版)
读《追忆逝水年华》,作者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一个传奇的男人。我感觉这部小说之所以成名,最大的原因不是它的内容写的多么好,只能说是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其开创性的创作方法__意识流,所以其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性作品之一。采用意识流创作的小说,不注重描述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是大量的描写深刻的心理。《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巨著,有九大卷,尽显法国贵族社会腐朽,无味,没落的生活以及人们微妙的心理。
这部小说可以去读,假如你有足够的耐心,假如你对伟大的作品有足够的兴趣,不过你读的时候,要知道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时间
。
每当看到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我便很怀念我的年华,于是开始连续的自由联想了。
青铜鼎私人书房管理推荐
做爱和爱是不一回事的。或者也是一回事、对吧。
我觉得作者就是回忆加意淫。
昨天看到石头的嘴从来没有停下过。益鑫还是和上次去人大一样洒脱,蜗牛做市场营销,銘毅昨天匆匆忙忙,阿远还是像个白痴一样,叶钰博一直在说,高位,然后很犯贱的要让老师请,结果开溜。然后去吃饭的时候突然说有个音乐演奏会,就后悔的不得了,但已经不法开溜。整顿饭吃下来看来还是我比较沉默内敛,拥有成熟男性所具备的条件。一句话都不说。我也把自己吓了一跳,一句话都不说?我在干嘛,我又没打炮。
整本书翻译很差,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把它看完了。翻译法语学的那么差?比我学习日语还不好。
作者长得很帅,是个喜欢男人的种马。但是是不是像我一天洗一次头洗一次澡就不得而知的了,听说法国人都不爱洗澡,都喷香水。
这就是我的普鲁斯特行动。很不华丽的行动。
读完这本书的确花了很大的功夫,慢慢的啃,啃半天也不像是其他的书一般,让你感觉到进展。但细腻如丝的文字也会隐隐的一直牵引着你,也就这样慢慢的看下去,一路下来,很美好。
看书慢慢成为一种心情一种习惯,在那一段时间里,甚至会有普氏附体的感觉,想落笔的时候,会细细的思考周围的一切在我的感情中引发了怎样了变化,一丝一毫,分析入里,这种写法,极为奢侈,年华也就极为珍贵。
我想我现在读了它还不够,难得的如同宝藏一般,将它储存起来,继续慢慢的重复的读,这样的书,的确永不会厌倦。
我读了第一本用了半年,第二本只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
并且在这里对自己因为虚荣心(觉得这种名著对于爱书的人来说不应该错过的虚荣心)而买这本书的行为感到后悔,以后尽量买名著也还是买些通俗点的吧。
想问问那些坚持看完的,看了多久?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经说,一个历史学家也只有在治本国史时他才可能是得心应手的。同样道理,虽然真正的文学没有国界,但是想要真正全面地解读一个外国作家还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细节上的差异,将会最终导致一种无从沟通的隔膜(哲学、历史方面翻译家何兆武老先生就曾经悲哀地指出过这一点)。因此,也只有从宏观意义上、从文本的美的单纯层次上去经验地把握,或者说只能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来确定作品的内涵及意义。
尤其,我们不需要成为一个专门的批评家,“为学术而学术”、“为批评而批评”,这是当今文学批评的通病。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它其中的全部意义,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总是在伤害着艺术的本质——“美”的。也不能说它和我们平常的文本阅读没有任何关系,但也不会太密切,因为文学作为一门艺术本就不是一个需要和能“说”的东西,而是一个“做”和用心感受的对象。
这里具体说到普鲁斯特,我们完全可能因为他所创造出来的美而愉悦而激动,但是我们却不一定需要或者有能力指出他的“美”究竟是怎么创造、表现以及又是怎么作用于我们自己的心灵的。还有,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品位普遍不高,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尤其当今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所以对于普鲁斯特的大篇幅艺术往往不会产生太强的共鸣感。
普鲁斯特是西方、法国的文化产物,一方面他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理性的分析与把握精神是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所难以适应的,虽然他的理性也是那么的精致,内涵还是那样的深广——因为我们中国人的理性即在于心的悟,“道可道,非常道”,这也是我们的哲学精神所相一贯的。而且普鲁斯特的行文中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也很杂,尤其它要牵涉出很多的诸如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和审美直觉,如果一个人的兴趣不是足够深广,那么他就难有好耐性把其作品中的“美”给比较充分地发掘出来。
当然最主要的,其实普鲁斯特和我们中国人的古典的审美趣味是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的,因为它们都是精致的、典雅的,由美学通达玄学的,而且在抒情达意上往往都非常得有力度,所以尝试着去阅读他总不是一件坏事,开卷总是有益的嘛。
我就把普鲁斯特和托尔斯泰分别比喻为小提琴与钢琴之音,其中的内涵和韵味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读者细细体会。
【按语:终于读完了卷轶浩繁的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我从压抑和囚禁中得释放了,感谢上主。读卷1《在斯万家那边》、卷2《在少女花影下》和卷3《盖尔芒特家那边》时,我是怀着细腻的心灵在探索着普鲁斯特的世界,并不断地加深着对普鲁斯特的深邃和优雅的惊叹和喜爱。但卷4《索多玛与蛾摩拉》、卷5《女囚》、卷6《女逃亡者》带给我的却是不断增长的失望、沮丧和愤怒;卷7《重现的时光》在下半部突然转入纯理论的分析(讨论时间与存在本身,艺术与生活),部分地领我回到一丝光亮之中,但终究无法让我的心灵再度触摸到普鲁斯特的世界。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技术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如此漫长,读到后来我丧失了把握力,纯粹是为了终结之而读下去的,我不再能将自己代入普鲁斯特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世界。其二,对幼年的普鲁斯特的良善敏感的心灵、优渥的环境、卓异的才华和洞察力、深情的家庭之爱,我能喜悦地追随和倾慕;但当普鲁斯特长大成人之后,他却因为缺乏意志(一种近乎先天的疾病)以及暗中的性欲倒错(作品中总是别的人性欲倒错),所提供的却是一个寄生虫式的,却为无孔不入的同性恋行为环绕的世界,我既不欣赏也不理解。他或许深刻地展现了人的复杂和多面,但那绝不是我所能接受的真正存在,虽然或许因为我缺乏理解而没有资格这么说。另外,完整阅读《追忆似水年华》是很艰难的。除了卷轶浩繁之外,很多时候的讨论和描述是较为艰深的。 江绪林 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卷1《在斯万家那边》:它主要在于一种纯净的、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视角的童年回忆,虽然回忆的东西或许不乏散漫,却让童年像一个柔柔的梦一样浮现在眼前,细腻、柔美。Proust有能力在冷静地记录人的恶(如弗朗索瓦丝对女工的残忍)的时候也不义愤填膺,而只是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把这块破布镶嵌进别的更优雅的图景之中;最让人感觉Proust天才,并觉得自己粗俗的是他那份神一样的细腻,在回忆的笔触中,Proust像伊甸园里的亚当一样,能按照名字认识森林里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颗树、每一个形状、每一个颜色,每一种香味,每一个色调:它们都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那么自然地涌现,且各清晰地绽放自己。 不喜欢“斯万之恋”,那种爱是一种我无法欣赏的疾病。2013.9.6
卷2《在少女花影下》:开始看的是徐和瑾译本,后部分看的是周克希译本。情节大概很简单,前半部分是围绕着Swann夫人的交往,后半部分是在巴尔贝克海边度假,但笔触所至之处,细腻、广博、深刻而又自然~我总在想,读完了《追寻逝去的时光》,我也算是理解和在灵魂中参与了优雅而美好的人生——它足以使得我心满意足地放弃自己的被粗暴的权力、粗鲁的物欲和不够细腻丰富的教养所摧残的现实生活,坦然离去~因为我也理解地追忆了似水年华。不过,要阅读这本书,文学、戏剧、艺术和哲学思想方面的相当修养或许是一个前提条件。2013.9.15
卷3 《盖尔芒特家那边》:或许普鲁斯特是迄今最伟大最深邃的人物。在所谓意识流中,普鲁斯特的目光如流水般看着世界,感受着世界,理解着并冲刷着世界,将其中美好优雅之物沉淀出来;然而,这目光不仅仅是普鲁斯特的,它竟然也常常融合在神的目光中,那么高远、那么深邃辽阔: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和观念、建筑、风尚、典故、贵族传统与纹章学,一切的领域中,这目光游弋其中,分辨善恶,如神一般行事,没有一点费力使劲的影子,把追随者的目光引入无尽的海洋和天空中,让人渴慕,催人明悟。
《追忆似水年华》颠覆了我的观念:普鲁斯特将贵族和上流社会优雅的一面如此精致地浮现在我面前,而在我原来的想象中,贵族社会早就随法国大革命席卷而去了,然而,普鲁斯特的追忆却让我明白,至少在一战前,一个精致的、有品位的贵族社会和贵族品质仍然是存在的,并且与上层Bourgeoisie融合着并汲取着后者的力量:那里优裕是设定的,个体在深沉的爱的眷护下成长,拥有精致而美好的教育、渴慕智力和品味,致力于艺术或科学或文学,追随着一切美好动人之物。
阅读《追忆似水年华》促成了我对卢梭的恶感的形成,虽然以前读《忏悔录》的时候还是深深震撼于卢梭那种“intus et in cute (深入肺腑和深入肌肤)”的彻底坦白;但与普鲁斯特相较之下,卢梭那种卑微的贱民性格却展现无余:《忏悔录》卷6中卢梭对在看病的路上与拉尔纳热夫人的肉欲偷情的追忆显得尤其卑贱:如果那种饥饿者之饥不择食的举止让人有所不屑的话,那么卢梭却不停地以爱和美好来圣化或掩盖之的做法则让人颇感卢梭终身未曾真正理解何谓贵族的优雅。这里不是说普鲁斯特是道德上无玷的或神圣的,普鲁斯特没有什么宗教感,常常有自卑和过分敏感之处,他在巴黎还涉足过色情场所;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区分了在海边初见Albertine时那美丽的海滨少女倩影在他心中的柔美印象和随后在巴黎重逢时两人带有情欲色彩的接触和交往。普鲁斯特对此和类似事情的追忆是坦然而恬静的,他既没有谴责也没有辩护,而是将这些东西安置在人生的万花筒中更美好的东西之侧:少年在花园里整日的阅读、亲人之间真实的眷恋和守护、对优雅之物的苛刻的鉴赏能力,…而就是后者这些更珍贵之物,普鲁斯特也没有加以神圣化,而只是让它像碎片一样不经意中流淌出来,又流逝而去,因其脆弱而更动人。虽然颇有时空错位之感,我却感觉,卢梭带来的是苦涩的普世正义的尖叫,而普鲁斯特所馈赠于我的,则是真正贵族的安静的大海深沉。 2013.9.27
卷4《索多玛与蛾摩拉》:终于忍受着无聊和厌倦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卷4:所多玛与蛾摩拉》:读到卷4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而普鲁斯特那种深邃宽广的文风也相当熟悉了,竟然成了一种惹人厌烦的、女人气的半死不活的炫耀式写作。况且卷4只能读译林出版社的多人译本【许钧 杨松河译】,翻译质量感觉一般,也缺乏注解,译法与前面几部有不统一的地方。
优雅细腻如昔,然而,恶却悄悄地隐伏潜入并玷污了高贵。本卷书名《所多玛与蛾摩拉》是有所预指的:在《旧约创世纪》中,所多玛和蛾摩拉是两个因罪恶滔天(尤其是同性恋淫乱)而被上帝降天火毁灭的城市,而《所多玛与蛾摩拉》中最主要的旋律就是同性恋。多人译本译作《索多姆和戈摩尔》,完全没有借鉴汉语中业已形成的《圣经》神学和基督教传统,可谓失败。
这一卷中的主要人物是Charlus侯爵、Marcel(作者自己)和女友Albertine,场景涉及巴黎的晚宴和巴尔贝克度假,多涉社交场合,情节简单。前卷中极聪明、才华横溢、在贵族上流社会享有极高社会位置的Charlus侯爵在本卷中成了一个成天寻找男色的同性恋者;而Marcel怀疑、嫉妒和防范女友Albertine有同性恋行为时却仍不可救药地迷恋于Albertine。普鲁斯特笔下一方面将同性恋指控为道德堕落,“他们也清楚,他们的那种欲望是在可耻,会受到惩罚,因此不可告人,然而正是这一矛盾给人创造了最为甜蜜的生活乐趣;他们不得不背弃自己的上帝。…如果连同性恋也是正常的事,那么世间也就不存在不正常的东西了,无异于基督降生之前,绝不存在反基督徒。”【15-17】但另一方面却承认其出自生理原因,“他们所称其为‘爱’的玩意儿并非产生于他们认定的美的理想,而是祸出于一种不治之症。”【17】普鲁斯特更通过让同性恋成为本卷笼罩性的主题而实际上默许和纵容了这一行为。
然而,如果说同性恋行为本身不是罪恶的话,那么《所多玛与蛾摩拉》中的这些角色却实实在在地卷入了罪恶。虽然Charlus男爵对英俊的提琴手Morel不无智识上的和事业上的提携,但Charlus男爵将自己的财富、权势和杰出的才华完全耗费在去勾引和控制看中的男色、满足自己的同性性欲上时,仍然是邪恶的。甚至在某个场合,惊愕地发现上卷中最有光芒的Guermantes亲王也卷入了与Morel的淫乱。本卷中,回忆者Marcel也不是无辜的:前面几卷中幼年时那份让人喜爱的天真和亲情,那份绝顶聪明,那份细腻优雅,在本卷中开始沉落,他没有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倒是成了一个有气没力的娘娘腔,一个最精致的寄生虫:有着庞大家产的他花钱如流水,满足着Albertine的欲望,忐忑不安地守在Albertine身边,同时迷恋于最美好的自然时光,沉湎于最高级的社交品味。《所多玛与蛾摩拉》的世界是压抑的、是迷失的:那一个原本最美好的世界开始停滞;最深邃的灵魂不再创造、维系和守护着世界,却反而成了试图吸尽一切精髓的吸血鬼,一切都开始迷失了,开始坍塌了。 2013.10.7
卷5《女囚》:终于读完了。或许凡特伊的乐章是如此激动人心,“从他的音乐所散发的天竺葵芳香中,我们应该寻找的不是物质上的解释,而是更深层次的对应物”【389】;而普鲁斯特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文学的品析非常精深;社交生活照样闪耀。但对此我已经充耳不闻,只记得普鲁斯特这个缺乏意志力的娘娘腔一描述爱情的时候就是让人恶心:第一卷中的斯万之爱是如此,这里马塞尔对阿尔贝蒂娜的感情也是如此,都是极端变态的,与其说在深陷爱河,不若说主角是在给自己身上的一个脓疱在瘙痒。真庆幸读完了。大致上就是富裕的马塞尔虽然不爱阿尔贝蒂娜(一个同性恋者),但仍然及其迷恋或依恋她,把她实际上囚禁在自己在巴黎的家中,然后窥探她,监视她。2013.10.20
卷6《女逃亡者》:终于看完了。Albertine逃离了Marcel家里,然而两人互相赌气不让步,结果Albertine骑马撞死了,Marcel这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爱着或迷恋着Albertine,然后就是无穷无尽的追忆和悔恨;然后又去各方调查Albertine是否纯洁和背叛,确证了Albertine是个放荡的同性恋者;然后慢慢地冷淡下来;再然后在威尼斯收到电报说Albertine没死盼望着跟Marcel结婚(误会导致的假电报),Marcel已经理都不理了。然后好友圣卢跟前女友Gilbert结婚了,圣卢却又发展出同性恋。关键是,这一切不是活跃地剧情地出现的,而是毫无意志力的Marcel病怏怏地记述的,我烦死的心都有了。2013.10.27
卷7《重现的时光》:马塞尔在贡布雷短期逗留,与希尔伯特和圣卢等见面,圣卢在搞复杂的多重异性恋掩盖下的同性恋,妻子希尔伯特很痛苦;一战打起来了,马塞尔却住进了疗养院,整个的文风就像疗养院一样与战争没关系,病怏怏的记述:战争对各种人的影响;夏吕斯侯爵的同性恋发展为被虐待狂。圣卢在战场上战死。马塞尔忧虑自己没有文学才华。
整个前半部非常一如既往地无聊(弥漫着无孔不入的同性恋行为和思考,这也算是普鲁斯特的性欲倒错的文学映射),直到马塞尔去盖尔芒特亲王夫人参加宴会时:马塞尔脚踏在不平的石板上时,居然出现了幸福感,犹如小时候在贡布雷吃一种玛德莱娜点心时的感觉,“我沮丧的心情阖然而逝,在那种至福的感觉前烟消云散。”【171】这里马塞尔开始转入较为形而上学的思考,尤其涉及到对文学艺术和自己的创作动机的思考。
马歇尔试图抓住或弄清为何会有这种偶或的至福感,他说,“这种…充斥天堂的更纯净的空气只有在已曾经呼吸过的情况下才可能给予那种深刻的更新感,因为,真正的天堂是我们失去了的天堂。”【175】然而细究下去,至福源自“超乎时间之外的东西,一个只有借助于现在和过去的那些相同处之一到达它能够生存的唯一疆域,享有那些事物的精华后才显现的生命,也即在与时间无关的时候才显现的生命。”【175】这样就能达到一个纯净的时光,“逃脱了时间制约的存在片段。”【179】
这里普鲁斯特好像持有了一种柏拉图式的理念论了,但其实未必全然如此,因为这种对存在的把握恰好是在物质的印象中得以把握的,而非单纯的思辨中,由此普鲁斯特以为文学是至上的。而艺术创作并不是自由创作,而是本质的自然显露——伟大的作家是真理的仆人。 他还反对了所谓的(政治或社会主题)的文学现实主义。“真正的艺术…其伟大便在于重新找到、重新把握现实,在于使我们认识这个离我们的所见所谓远远的现实…真正的生活,最终得以揭露和见天日的生活,从而是唯一真正经历的生活,这就是文学。”【197】因此普鲁斯特说,生活是为艺术的种子,是为艺术而准备的。“幸福,它几乎只有一个用途,使不幸变得可能。我们应当在幸福中铸就十分甜美、十分有力的信赖和眷恋关系,以便使这种关系的中断足以导致被称作不幸的那么珍贵的痛苦。如果你不曾有过幸福,哪怕是憧憬中的幸福,那么,不幸便谈不上残酷,从而也结不出果实。”【208】
虽然真正的存在是在时间之外的,我们却是处在时间之中,即在年华似水之中。以前普鲁斯特记载了其外婆走向疾病死亡的可怕,这里普鲁斯特再度描述了岁月在那些社交朋友们身上的痕迹。而普鲁斯特则突然对死亡感到恐惧:他要在死亡来临之前,将自己的书写下来,那是他生命的矿脉和结晶,也将延续自己的生命——虽非永恒地。普鲁斯特似乎对自己的书很自负,“我觉得有可能阐明它(生活),阐明这种我们在黑暗中看到的、不断遭到扭曲的生活,还它真实的本来面目。”【325】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过是在阅读自我。但考虑到普鲁斯特的疾病、性欲倒错和缺乏意志,很难说他描述的那蔓藤一样的生活能是至高艺术的前奏,也很难说他还原的的生活是我们盼望的生活真实,虽然其复杂性是极其深邃的。差不多最后的位置,普鲁斯特引用了雨果的话来隐喻艺术:“青草应该生长,孩子们必须死去。”【330】2013.11.4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从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某个男主角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所有人物如数家珍,于是在高中时找来看,却没有看完,实在太长。
高中时正在想象力泛滥的时候,每看几行都会冥想很久,于是看得也慢。工作后就鲁莽得很,一路看下来,多数人物也大概能记得经历。普鲁斯特的意象实在惊人,对某个景物或事物的描写,如同西方的油画,同中国的水墨完全不同。然而普鲁斯特的油画是印象派的,可以参看我的读书笔记,掺杂了很多主观因素。对于人物的描写也是如此,特别是心理状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对于人物某种行动或语言的深入分析,转换多种角度,考虑多种可能性,可谓穷尽,对自己也是如此,仿佛换了个角度。
意识流的精华就是角度或说是叙述者的观察点,不停地在转换,让人感到思维的旋转,进而目驰神眩。时间轴上的观察点先后漂移,重新组织。空间轴上也是如此,转换角度来研究某个人。普鲁斯特的记忆力和想象力真是惊人。难以想象普通人在不喜欢某个情人之后,仍然可以清晰回想起初见她时的惊鸿一瞥。
小说后半部分慢慢深入社会和政治生活,充满了反同性恋的观点,也是为时空所限。他毕竟不是超前的思想家。
终于陪同普鲁斯特走完了他的“追忆”之旅,历时整整2年。
在众多地域的各个历史时期中,最让我着迷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动乱前最后的恬适;贵族阶级尚可维护的骄傲;资产阶级对风雅的尊崇;尚未真正简化的衣装;如哲人般思辨的小说家和艺术家们……
如果单纯从一个历史时期的众生像的角度来看待这部鸿篇,也不得不说它是一部杰作。
虽说被奉为意识流巨匠,普鲁斯特笔下的人物显示出的是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精雕细刻——用最日常的话语、行为逐步完成人物的全相。但同时普鲁斯特笔下的人像又带着印象派的意味——人物随着作者的心智变化而变幻,在变幻中,某个人物原本被认为至关重要的某种特征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但又丝毫不损伤人物整体的完整性,而那模糊了的特征随后又会以新的姿态重现,并且,恰是这种反复解体、重建的过程恰恰最为符合普鲁斯特眼中的生活的真实性,因为“永存的谬误恰恰就是‘生活’”。
如果说每本书都由可影像化成分和不可影像化成分组成,那么即便《追忆》的可影响化部分是巨大的成功,但是远不如后者来得意义重大。
可以想见,若将本书中那些精彩的美学评论加以提炼,完全可以作为一本见解深刻独到而又通俗易懂的美学教科书。
但本书中最触动我情绪的部分,还是在阿尔贝蒂娜死后“我”的追忆历程,而我的所谓触动与该部分所记述的内容无关,我的对象是这种叙述本身。
这部分的叙述比其他部分表现出更大的发散性,显得纷乱而又重复,不好阅读,但是也完美地呈现出了使这本书诞生的“追忆”方式,即普鲁斯特的思维方式——任所有被无意触及的思绪、思考蔓延。
他滋长这种蔓延,原因是,回忆是他所寻求的,而顿悟是他所渴求的。与同时代的小说家卡夫卡不同,普鲁斯特虽然亦有过人的禀赋,但是他的禀赋更多地表现在审美的敏感而精准,而非“天才”的创造力。他完成了一部旷世杰作,但同其他给人神作之感的巨著相比,透过他的作品看到的与其说是灵感,不如说是对精神成果的近乎祈祷般的孜孜以求:
他自幼确立志向,而后穷期一生寻求作品的切入点,而他天生的敏感和对艺术的精通又让他太易识破俗物的伪装,形式平庸内容平常的作品于他已成为不可能。于是他用印象派画家的眼光过滤世界,以哲人的方式思考存在,以雕塑家般的精细塑造人物,又凭建筑师般的谨慎构架结构……从而得以像读者呈现了一个比生活本身更显真实、比思想本身更深远的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法国生活图景。
但是比起想要为作家的造诣和毅力唱一首赞歌的心情,萦绕我的情绪更多的是对于那个年代已逝的忧伤。
追忆阿尔贝蒂娜的思路,尽管不断以新的切入点重新开始,每每终结于同一结论的得出——“我”不在场的阿尔贝蒂娜的时间无法为“我”所溯及。正如那个遥远的迷人的年代已无法为今人溯及,哪怕是《追》这样详尽的鸿篇巨著,其本质也同洗衣女工口中的阿尔贝蒂娜般,或存在或虚无,都已带不来真实。
合上最后一卷的时刻,想起了自己年少时未尝没有许过宏愿,当初没有毅力坚持对愿望念念不忘,当下也激不起冲动重拾梦想,只想如果能够做到如普氏般accomplished,虽然风雅的年代已逝且不知该如何命名的时代洪流迅猛,光是每日赏画听曲儿,也可算落得庸常生活并非全是苟且了。
某天看了一电影哲学课视频。
(里面的人说,恋爱中的人觉得对方变得很美,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我们爱附加给了对方在我们心中的价值。)
在我们的心中爱情总是不断产生的,被爱的对象,是我们爱情的寄托,爱情不能脱离寄托独自存在,但寄托的对象并不是爱情的主体。
普鲁斯特想到,想象中的情景和回忆中的情景的美好往往为现实实际的接触观察所毁灭。然后重构。
所以普鲁斯特觉得人生是独立的片刻,只是靠着回忆和想象产生意义。
并非书不好,而是自家能力太差,实在吃不消这套“洋大餐”。购买此书,居然是冲着作者的名声和书的装帧;买来后连包装都未打开便放置书柜底层的一角了,至于是否有勇气再次打开并阅读它,也真的成了一个问题。观止矣,观止矣......这在我却真的到了仅仅观望即止的地步矣。
实际上我是没有看过的,记得买的时候应该是18岁。那次是和一个女朋友逛王府井,她非要买书,我陪她去,我就发现了这本书。开始唯一被吸引的,就是这本书的名字《追忆似水年华》,感觉很怀旧。这两本书(上、下)和字典一样,我当时买的时候,就想,我是不会看的。到今天我也没有看。因为我不爱读小说,觉得不够务实。我希望,把它们俩存着,留久了,也许到我50岁的时候,我再去看。我喜欢旧东西。
关于《追忆逝水年华》的最早记忆,是一句早已记不清来处的话:读了普鲁斯特这个法国男人写的东西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学……想来,看过这话已有几年了,现在才将这书捧在手里,确实是有些对它的不恭了。
果不负了我望,现这书尚在阅读之初,我心已为之所动。在幼年时,一首《春晓》便能够让经历未多的自己那般鲜活地感受春雨过后的清晨——空气有几多湿润、有几多凉意;落在地上的实实在在就是桃花而不是别的,而且那些淡红泛白的薄薄的花瓣上一定还溅了几点泥星儿——不会多也不会少,一定就是那么几点;尚带着睡意的推开屋门的一定是个男人——虽不晓得他的面目,但我总觉得那就是孟浩然,然后他便抬眼望去,不会是别处,一定是院中不远处的桃树,不是自夜里听闻风雨便一直好奇着“花落知多少”么,不看向那里他又该看向何处……还有呢,彩页的画书被我裁得七零八落,剪下的草木虫鱼鸟兽人随了自个儿的心意在墙上贴,现在想来那只不过是些线条粗陋、色彩夸张的纸片罢了,可那时贴在墙上的那株大树是那样真实,仿佛从树下走过它浓郁得下垂的枝叶便会抚乱我的小辫儿,以致每次去看树后的小溪和红顶的漂亮房子时,我的目光便真会像走路一般,总要猫了腰或者从树边绕过去绕过去……慢慢长大了,还是欣赏周遭的景,看完了,再回忆时却是一张张静止不动的照片,本没有发现,普鲁斯特却一下子将这不同呈现在眼前,措手不及。果真是岁月么?它就这么贪婪,将我们初识这世界时那么多的鲜活都吮吸了去,越来越,所以,后来,我们再欣赏到的美便只剩下一张皮?
终于坚持看到最后一页,这是最近一年花时间最多的一本书。
书的开始并非是让人手不释卷的惊喜,只是淡淡的一种感觉,也没有什么引起我太多共鸣的地方。全书至少读到三分之一才有让我完整读下去的渴望。
在这个年纪读这本书,其实感慨很多,童年的回忆,我们至亲至敬的人的生老病死,爱情,还有人性。我想等到自己迟暮之年再读此书,应该可能会有热泪盈眶的时候吧。
时间,如何停下?
那么一定是在回忆中停留。。。。。。
。。。。。。。。。。
。。。。。。。。。。
。。。。。。。。。
。。。。。。。。。
。。。。。。。。
。。。。。。。
。。。。
。。。
。。
。。
。。。
。。。
。。。
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部书。意识流的书是第一次看,但感觉还可以,没有那么神秘,顺着作者的思路走就是了,而且感觉有时是很符合人的正常思维的。当初看是冲着回忆的话题去的,对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来说,这个还是有点吸引力的。不过看到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历史的感觉,全是人,人的生活。本人文笔不行,所以看到普氏那细腻的笔触(虽然是翻译,但那种感觉还是震撼的)就被吸引了,当然也很苦恼,一个晚上看书只会越来越精神的我竟然看着看着忍不住哈欠连天,可又放不下,特别是看到《女囚》时,真的不想看了,但还是坚持了,因为被“重现的时光”这几个字给吸引着。
普氏的才华是令人倾倒的,整部书中大量的绘画、音乐、雕塑的描述令吾辈望尘莫及。在几乎每一个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后面都能给出大段的分析、探索,这个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看看他在德•盖尔芒特夫人说出“您瞧见了,这是头猪!”这句话之后的分析,“是因为她已经从与人为善的盖尔芒特家族这个阶层滑落到女伶社会,还因为她把这看作她认为还充满生命力的十八世纪的风度,最后还因为她自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不过这句话是在她对希尔贝特的憎恨驱使下说出来的,出于鞭笞她的需要,打不到她本人,打在她的模拟像上。同时,公爵夫人还想藉此解释她在社交界、在家族中对希尔贝特,或不如说反对希尔贝特的行为,甚至她对利益和对罗贝尔继承的态度。”
就像斯万对奥黛特的爱情,他爱的是奥黛特这个人还是奥黛特面孔里那个波提切利画笔下塞福拉的痕迹?这让我想起了金庸笔下的段誉,他一生寻找的怕也是那个无量山里的玉像吧。书里有一段话让我落泪了,唯一的一次,是他描述一战中的事,“曾经有过几个远离火线工作的卑鄙军人,就象我在絮比安那儿看到的那个穿无尾常礼服的蛮横青年,他们唯一关心的事是能否在十点半得到莱翁,‘因为他在市里吃午饭’,如果有过这样的人,那么他们已被圣安德烈不可胜数的全体法国人赎救,已被我认为能同那些拉里维埃媲美的所有崇高的士兵赎救。”带着怜悯,带着理解,这可能就是社会,就是历史,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怎么样。
爱情是什么?我最欣赏的从一而终,所以才会激赏《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与妻子冯蘅的故事——或许也只是故事。但普氏的观点让我对此有了动摇,马塞尔先后爱上希尔贝特、盖尔芒特公爵夫人、阿尔贝蒂娜,如果按照我一直以来的观念,我会说这个人是花花公子,但他的描写又似乎让人觉得无可厚非,事实就是这样。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别的什么,我不知道,或许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
副标题:写作的三种方式:二维,三维,四维
小说:
一定是三个人的对话;
一个是读者,
一个人是作者,
一个对象是小说中的人物;
依此,
小说可以有三个维度:
二维写作,就是讲故事,
作者是隐身的,不出现在故事里,
读者和小说人物直接对话;
例如金庸的小说,读者只能读到令狐冲,
没有办法读到金庸;
三维写作,
就是作者出现在文中,
我们既可以读到人物,
同时可以读到作者,
这个例子最明显的就是
拜伦的《唐璜》;
作者和唐璜一起出现;
这是一个创新的写作;
拜伦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
给当时的西方文学是一个震撼,
那是一个“没有谁的,就没有什么的写作。。。,
与卡夫卡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有心栽树
四维写作,
就是这本书,
原有的三个对象,
作者,读者,小说人物,
三个合并了,
即是作者即是读者,也是小说人物,
所以我们读书非常的困惑,
本来因该是我们的所思,
也被作者讲了出来,
也就是你读的时候,
就会出现一个错觉,
你读着读着感觉,
你身边还有一个人再读书,
让人非常的困惑,
这就是这本书给人最大的印象,
四维写作
第二,你读不懂这本书,
原因是因为你的阅读量不够,
你要知道读《傅雷家书》,
因为里面的音乐,诗歌,绘画,文学的点评非常的到位,
与这本书里面的有一个映衬;
说白了你要懂艺术
你要读过钱钟书《管锥编》的写作方式,
把所有类似的文章和思想排列的写出来,
你要有发散性思维和知识储备;
你要读过《红楼梦》,
你就知道作者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什么样的生活背景;
你要知道一些西方的历史思想
你就要读《蒙田随笔》,
西方的古今的思想的比较是一个本书内容上的关键;
你要有点诗人的思想,
读点穆旦翻译的诗歌和感触,
例如唐璜和济慈;
还有点诗人的情怀和矫情,
就是把文中的情景在生活中体验;
你要一定是为读书而读书,
而不是有目的的读书,
读书应该是周作人说的,
应该像打牌一样的感觉,
随性而读书,
这样你才能读的有所收获,
“无心插柳柳成荫”
读一点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切皆虚幻;
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读数学,
那是逻辑,
从定义,公理到命题;
你没有办法去跳跃,
因为你一跳,
逻辑的一个环就连接不上了,
那么读文学一定是
一本一本来,
读的越多,
历史可能就成为一种逻辑---黑格尔;
这本书往大了说,
就是包括了拜伦,傅雷,钱钟书,蒙田,等等。。。
往小了说,
不过是给拜伦的《唐璜》写注罢了!!!
这本书说好听了;
有这贵族气息的写作,
不好听了,
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是男人中的男人,
那么普鲁斯特不过就是男人中的女人!!!
喜欢旅游的人,没有去过西藏,
同理,喜欢读书的人,却没有读过这本书;
如果说西藏是旅游人的圣地,
这本书因该就是读书人心中的那个耶路撒冷;
去过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
什么是朝圣,
那就是精神的重生!
曾经读过朱自清的时间如流水的那篇文章,
一直困惑于时间流淌,我们该如何去圈住时间,
读了这本书,
才知道时间可以立体化,
记忆的功能就是留住时间,
现在和过去连接,
同时的享受现在,
活着就是天堂,
天堂是和昨天的回忆共存才能留住现在,
你才不会感受到时间太快,而是你能主动把握住的时间;
文字的奢华,
把概念具体化,
把形象艺术化,
把情景感官化,
体会到了那些习惯的东西,
却变成新的体会,
我理解了什么是活着,
余华是不理解的,
因为人生如果都是苦难的,
那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活着?
那个中文序的人是不懂的,
艺术一定是为艺术而艺术的,
这就是艺术不是目的而是灵魂的东西,
哲学是面向思的事情,
那么这本书告诉我们,
人是可以诗意的活着
书的内容不说了,只说说这一版的装帧。正文字体比译林2010年徐和瑾的新译版稍小,比译林2008的三卷本要稍大。行距比较合适,看着舒服。用纸稍嫌薄,有的页面看上去背面的文字的有几分透,但基本不影响阅读。看得出是用心做的一套书,封面颜色很好看。七卷本,每册的厚薄合适,拿在手上比三卷本感觉强多了,便于阅读。
最开始看似水年华的时候,是初中的时候。因为它的书名,觉得很有诗意,便买了一本看。那个时候,看这本书和看《红楼梦》一样的,很多次都从开头看,没有一次能够坚持完整的看完,是在是看不下去,不知道书里面说了些什么,也不懂为何如此诗意的书名,却是晦涩难懂的内容。后来的初中,高中,有时候在家总是拿出来翻翻,争取每次都比以前看的多。而今,基本是上完了很多遍了。从初中到而今,似水年华中,品味着另一番似水年华。
其实我并不十分喜欢译林版,虽然是足够忠实,但不够灵动,有些地方略显刻板,像老橡树一样和静安详。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更倾向于企鹅版,后者像水,更加个人化,无孔不入。而最终你选择什么,并不仅在于品味和现实,更多的是——在二者不能共同达到的情况下,你选择长久还是欢愉。
我看的是译林版。很不错,除了字号太小排版太密之外。况且也没找到全本企鹅版。这些笔记本来是用钢笔写在纸上,只是愈到后来,愈加觉得力不从心,打算花一段时间全搬到这里,让自己也喘口气儿。
09年我决定重新读这本书,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上一次阅读的经历伤了我的自尊,像打了把小伞行走在狂风暴雨中,席卷而来的无力感让我觉得十分窝囊。三年之后我再次从书柜里把它挖出来,也许是因为我不愿意屈从和放弃,无法忍受它对我的漠视,以及我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一些说法——我一直这么认为,它,普鲁斯特或者《追》,对于那些曾中止过、不耐过、放弃过的人,它不会讥笑和傲慢,只是漠视。仿佛一位经历众多的老人,除了幼童纯正的眼睛,这世上已经少有什么能再打动他。当然,这其中也有好胜心作怪。好胜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但当你面对的是普鲁斯特的时候,这种心理似乎并非有益,却似乎也没有戒除的必要。因为我尚且不认为我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它,毕竟,不同于《尤利西斯》那样有扑面而来的十分明显的凌驾气势,保持一个安全距离相当紧要。
第一次读这本书还是在高一的时候,中止的地方恰是在第100页,这100页耗费了我两个多月时间,这也是让我觉得十分受挫的原因之一。在很多人看来,普鲁斯特的絮絮叨叨很枯燥无聊,但我不这样认为,好吧,至少多数时间不。它让你在阅读的时候觉得,像是在和这位可怜的作者交谈,不见得有契合的观点和风格,会有争吵,但我们有类同的交流方式:当你面对一个与你在过去、未来都绝不会有而只在此刻有瓜葛的人时,交谈就能完全戒除对过去的游移和对未来的恐慌而在由彻底的陌生造就的安全感中发生。这时候,我们这样的人,思维繁乱,跳跃性很强,倾向于用汹涌如潮水的联想、比拟和沉默的语气述说,但对情绪和情感过敏,宁愿用大量的联想和描写来掩盖自己,逃避内心剖白。
它是意识流的, so what ? 大家都是随性的人,有契合,就能互相抚慰。
可惜书太贵了
有电子版,俺免费得到的!
手头的版本是08年的TAT,哭瞎。
第二版的时候,第一卷的版式不统一问题已经改正,还改了好几处问题。希望文兄不是那种特别完美主义的读者,不然要再买一套就太纠结了!
当然不是!桃花姐这套追忆做得确实用心 已向很多人推荐过了:)
感动流泪满面!
难道大家都读完了?
读卢梭《忏悔录》的时候,觉得他有些虚伪啊。。。和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比不得。。。
奥古斯丁也太高端了,那么纯,其实也有两情妇,就基本没叙述了~
作为只读了前两卷的我其实一直关注着你的阅读进度,写得还算有意思。读此书真是要大把的空余时间,零散地片段阅读会在进入状态上费去不少时间。我打算明年暑假把剩下五卷读完,也算读完了全本。说实话像Proust 和Joyce,读完它更多的是在有人提及时好自信地宣称读完了,之后引来一阵艳羡之声,可若要找人深讨,身旁实在显有读完这些书的人,即使在学校里也是如此,我的那些老师不少也承认没法读下一卷。也不知道Proust是否以后只能活在文学史中了,毕竟没人阅读的话作品的生命力便不再存在。
追忆的书评看下来到此处方忍不住留言几句,未经允许在楼主家地板上坐一会儿,楼主莫怪哈~
首先给江绪林兄一个“赞”!
《追忆》在我属于现在不读但早晚有天会读, 书还没看先搜罗书评的那类书,看书评也是某一大爱好。由于能力和懒的缘故,看复杂的大部头的时候经常被剧情或情绪给带跑,阅读乐趣是享受了,阅读质量却差了很多,总希望自己既能感受到也能说得清书中到底在讲什么,讲的如何。在我看来好的书评,不仅要做到这一点,还要基于自己的世界观,跟书的内容有互动有点评,被内容带着走是不行的。已经有太多的书评只能算是读后感甚至充其量不过是某种情绪的的宣泄。何况追忆还是这么一部散发着海量回忆的书。所以好的读者不一定能写好的书评,但书评写得好的人却一定是个好的读者。
这篇评是我看过少有的看得很愉快的一篇评。每卷的概括简洁明了(鉴于追忆是本如此发散的书,这点很难得),不但是内容而且是整体阅读感受,又伴有笔者自己的读后触发点,让我在看书之前有了一个自认比较可信的对原作的大略印象。反观这可信和愉快感的来源,我想可能是因为绪林兄所言源于他有一个自己的审美立场,比如卷3对“贵族的优雅”的延伸,卷4对马塞尔的转变的否定,让我感到一个读者独立的人格和对于名著平等的阅读态度。也许是因为这篇评比较合我的脾胃所以偏爱吧,总之我觉得,此书评是篇不错的书评,绪林兄也是一位相当不错的读者。
至于《追忆》究竟如何,就有待各位读者自己去探寻了,相信每个读者读过后都会有不一样的角度和感受。
顺便说一句,从前读《忏悔录》也是隐约感觉到卢梭这家伙似乎不老实,当时不明白那种不舒服的感觉是什么,现在想来就是那种掩饰和美化的小聪明产生的违和感。
谢谢 从危 兄 ~
喜欢。顺带做了读书笔记的笔记呢。请问楼主写过书什么的么,总觉得以前在哪里看过你的作品什么的。。
no , :(
刚刚开始看,不是很懂。可能阅历,年龄,学识,都还是有距离吧……
也是刚刚开始看,现在我觉得普鲁斯特极其聪慧且博学
如果你依然限于现在所谓的道德框架里,我不敢说你读懂了普鲁斯特多少。读《追忆逝水年华》,就应该放空整个身心去读,就像一场梦,如果只是在浮躁中找到什么现实教育意义,那么就是白读。
参看你的读书笔记?在哪?请问追忆似水年华人物关系图哪里有?感觉读起来好费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92168/annotation
这个目前看完了第一卷。。。洛丽塔应该是11年看完的。。。。。
看巨著还是。。。。看状态吧。。。
这个应该比《尤利西斯》容易吧。更遑论《芬尼根》了。
我原有一套三卷小字本,送人了。这次亚马逊活动买了徐和瑾译的前三卷。准备试试。
是啊,主要是时间问题呀,这种大部头看着就发憷。。。。。。。。。。。
这类巨著真得拿出三个月半年时间集中精力才成知其堂奥。
唉。。。。。。。。。。。。时间,时间
哈哈,我当年读似水年华三册的缩印本,一个寒假读了一百多页,
战争与和平读到第四次才读完,尤利西斯干脆没碰,
这是我推举的三大难读。
是啊,望而生畏,所以观止矣。呵呵
总想读书读累了,闲暇时看看小说,可有的小说居然不是闲暇时读的,是专门累人的,这点,白门柳表现要好一点
要不卖给我吧 我看这书老贵了 。。。只要不是想 作为意志和表象 这样的哲学书一样让人读不明白 我就放心了
艾玛,在读书小组看见很多人吐槽这本书,过来看看2700页,直接放弃了,再好也没时间看啊,等退休吧,我是这样计划的~~
笑话了。。。
7卷要100多块,是不是别的版本是压缩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