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愉悦与变革

(英)克默德(Kermode,F.)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英)克默德(Kermode,F.)  

页数:

122  

译者:

张广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经典的问题已经在学术圈里讨论了近二十年。本书包含了关于这个重要主题的两次讲座。这两次讲座是由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弗兰克·克默德于2001年11月在伯克利大学坦纳讲座上所做的。讲座之后是杰弗里·哈特曼(耶鲁大学),约翰·基洛利(纽约大学)和凯里·佩罗夫(美国戏剧学院)三位小组讨论成员的回应,最后以克默德对评论者的回应作结。结果显示,讨论是令人鼓舞的,影响是广泛的。本次讨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恳切、最为持久的文化辩论之一。

作者简介

弗兰克·克默德(1919- )剑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甚广,从《圣经》到莎士比亚,从浪漫主义文学到D.H.劳伦斯等,被誉为本世纪最博学的文学批评家之一。著有《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1967)、《秘密的起源》(1979)、《讲述的艺术》(1983)等。

书籍目录

引言 罗伯特·奥尔特愉悦与变革弗兰克·克默德愉悦变革评论经典的流传杰弗里-哈特曼必定是抽象的约翰·基洛利艺术家与经典凯里·佩罗夫对评论者的回应与评论者商榷弗兰克·克默德索引

章节摘录

《决心与自立》是一首对艺术的未来有强大影响力的原型浪漫主义诗歌。可是,它也继承了以前诗歌的传统,特别是对帝王韵体0和《特洛伊罗斯和克里西达》极《鲁克丽丝受辱记》诗节的承袭;不过,最后一行是斯宾塞式的亚历山大诗行,查特顿在他的诗歌忙爱佳谣》中也使用了该技法。这种诗节传统上和叙事相关联,但是,这23又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它具有高度的独创性,除了一些华兹华斯自己的诗歌以外,同在它之前的任何叙事诗都不一样,尽管非常像在它之后的一些诗歌。关于这首诗,我不止一次地尝试说些有趣的事情,反映我个人持久兴趣的事情。以我认为它如何或它不如何宋开始是非常幼稚的。但是,我们又必须从某处开始,所以,就让我们说些让华兹华斯的现代追随者们感到不悦的话作为开始吧。我们说这首诗的确不是更多地关注捞水蛭者(一位“独自穿行在山中和所有偏僻地方之人,他带着他的刚毅和不公正的社会施加给他的困境压力”)的贫困,而是关于诗人贫困境况的,是关于一种茫然的恐惧,它来自“一位年轻的诗人……(他)被发生在最幸福的人,即诗人身上的悲惨逆境所压倒”。我们一同回顾一下这首诗的情节:在一个美丽的早晨,在一处迷人的风景里,诗人心情愉悦,和兴奋的兔子赛跑,逃避着昨夜的忧思;但是,心情突然间急转,就好像这是欢乐的必然结局:我们的愉悦有多么高涨,消沉到来时就会同等沮丧。接着,诗人就被扔进了“阴郁的忧伤,非我所能知,非我所能道”。他反思了“活在愉悦心情下的”那段生活,但是,他又说,尽管被赐予很多,但他无以回报。这一点强调了诗人早期的幸福,但是,与天命结局的前兆和那种幸福的失去相比,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我们诗人年少时欢愉;可到头来痴狂也丧沮。叙事所要做的是把当前贫困的意象和对贫困的恐惧放到一起——24水蛭已经非常难寻,诗歌也可能同样难觅。老人失去了他原有的体形轮廓;起初,他看起来像“承受着非常人的体重”,但是,人们很快感觉到他被消融成和一片云、一个幽灵无异的东西。随后的对话透露了他的职业,尽管他的声音带有华兹华斯的《序曲》里所说的此类讲话人所应有的尊严,但是,这种声音也随着他身影的消失而消失了;他只不过是个梦,在这个梦里,诗人又回到了他的沉思——关于“悲惨绝望里的伟大诗人”。因此,诗人和这首诗立刻受到这个人物的形态和语言的困扰——就好像这个幽灵是个新生的诗篇,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喜悦的标记,而这种喜悦又混合了即将到来的悲惨的恐惧。诗歌最后以诗人的自我振奋而结束,他说,随着他力量和勇气的消退,那位勇敢的老人将是他的榜样。华兹华斯异常激动地在给萨拉.哈钦森的信中坚持认为,那首诗是关于“一位年轻的诗人……(他)被发生在最幸福的人,即诗人身上的悲惨逆境所压倒”,也是关于“上帝的干预”(interpositionofProvidence)的,上帝给了他决心和自立,给了他沉思未来贫穷的力量。但是,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准确地讲,该诗的转折点(但并非令该诗得以产生的那场真实邂逅的转折点)恰恰是“特殊的恩惠”(peculiargace)的介入,和“一点灵悟从上苍降至”(1eadingfromabove),这把他带入了和捞水蛭者的对话中。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克默德的机智妙语和旁征博引令人印象深刻、心满意足……它讨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和文学文化,据我所知,比其他任何著述更细微,更敏锐。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关于经典的讨论常会变成一场令人不快的学术混战,而本书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起点……(克默德的)详尽辩护旨在提醒为何文学和批评是生活的必备才能。  ——《书业观察论坛》


编辑推荐

《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是克默德编著的,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愉悦与变革 PDF格式下载



我非常赞赏编者罗伯特·奥尔特在“引言”中所说:“对‘游戏性’的忽略是我们这个严肃的知识环境下的一种症状”。作者弗兰克·克默德主张文学阅读中有“高级愉悦”。尽管这种愉悦很难描述,也许它不同于我们从美酒佳肴里获得的愉悦,或是像洗个热水澡、爱爱所带来的欢娱,但是它是真真切切让我们心生愉悦,这是一种游戏情怀。


名家文学讲坛系列


谈到美学转换中的不少问题,有启示


讲美学,深入浅出,又明白易懂,特别能引起人生共鸣,给人启迪。


就这本书没有买。呵呵!!


内容一两天就可以读完,因为不是什么大部头,就是四五个讲座。倒也有些有价值的点。但是,这是什么翻译!责编是白痴吗?这是什么出版社?


我很想仔细读一下这本书,封面就很吸引我。


  查了查frank kermode的年纪,原来在伯克利讲学的时候,已经是82岁高龄了。
  他的时代虽然略晚于T. S. Eliot和F. R. Leavis(代表作the sense of ending发表于1967年),精神气质都秉承于那一代人。所以,才上台,他实际上已经在表达自己的渊源,并引用了一段夏多布里昂的话:“如果我比较两个“地球”,一个是在我生命的开始就了解的,一个是现在我在生命的尽头所能看到的,我不再能从这一个认出另一个了。”
  当然,他引用这一段话,也是为了说明批评范式的改变和文学经典化的流动性。
  那么,什么是经典?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含混的检验标准,叫做愉悦(pleasure)。这是读者与文本相碰撞时内心油然而生的感情。它并不都是正面的情感,其中混杂着焦虑,混杂着愉悦无法持续的沮丧,是上一分钟的快乐在下一分钟突然变成了一种无力感。“痛并温和地快乐着。”在这痛感中,始终有审美感;就像在审美中,总是伴随着痛感。
  至于文学经典的革新,则在于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在但丁的时代《神曲》中未被注意的诗行,到了T. S. Eliot的阅读中,就跳了出来,成为了激发eliot的创造力的灵感火花。
  因此,好的经典文本,它的面貌是一直在变化中的,不断因阅读者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立面,提供着持续的愉悦。
  kermode在提出以pleasure作为衡量文学经典与否的标准时,特地提到了roland barthes在《文之悦》中所提出的jouissance和pleasure的差别。kermode推崇pleasure,认为jouissance(欢愉)带有肉体性,绝望而疯癫,痛感过强,破坏性太大,无法持久,不能作为衡量经典的标准。
  实际上,kermode在文中并没有对pleasure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给予明确的定义。它含混着,五味杂陈;温和着,不愿意认可激进。当geoffrey hartman在讲座后的讨论环节提出异议,认为文学评判的标准应该是力量,即有力/无力,而不是愉悦/非愉悦的时候,kermode作出了回应,认为empowerment本身也是愉悦的范围。何况文学批评并不是苦修,需要板着面孔来做。批评文章往往是“不够格的教师的工作室里搜索出来的下脚料构成的。”还不如直接读文本,真正好的文本是一定会让我们愉悦的。
  读完了依然迷惑:什么是pleasure?好像懂了一点,又好像没有懂。一如新批评所推崇的含混。当真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本书其实是两场演讲与三个评论、一个回应的汇集,说实话,弄成一个集子,稍嫌单薄了些。主要内容,如副标题提示的,是关于“经典”的讨论。克默德回避了政治的问题,即对近年来文学研究的政治化趋势进行“去政治化”,拈出了三个关键词“愉悦”、“变革”与“机遇”来谈论经典的生成。由于“机遇”的变动不居与偶然性,克默德对其谈得不多,只是作为一个不可知因素的假名加以利用,主要还是谈愉悦与变革。
  
  在叙述的过程中,他继承了阿诺德《诗歌研究》中的一些思想,引入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还参考了罗兰巴尔特的“文之悦”的概念,沮丧之后的愉悦(制造需求、补偿性满足)成为经典文本的一个显著特征。经典的另一特点是变革,借用一个中国的政治术语即“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历史背景的变化,经典必须或被作家、或被评论家进行翻新,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至于三个评论及他的回应,说实在话,没太看明白。内行看门道,作为外行,只能看看热闹了。
  
  其实,最让我震撼的是“愉悦”这个关键词。西方文论学者,包括一些受其影响的中国学者都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之所以不登大雅之堂,是因为术语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一些诗文评仅限于个人化的印象式叙述。概念不清晰,逻辑关系不明确,这种诟病几乎使得中国古代文论抬不起头来。反观克默德的“愉悦”,何尝不是一个模糊的术语?何尝不是基于对作品的个人化体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