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众经济学

帕萨·达斯古普塔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4月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帕萨·达斯古普塔  

页数:

162  

译者:

叶硕,谭静  

Tag标签:

无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了解掌握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课题。学习理解当代经济学一时蔚然成风,我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设的经济学本科双学位,每年招收的新生达到800名,占北大校本部本科每年招收学生数的近三分之一,中国经济学界的新一代人正不断茁壮成长。自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从哲学中独立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社会科学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名家辈出,研究者众,现在每年发表在顶级的《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多达2000页,各种一流学刊上发表的论文合计超过千篇;而且,流派繁多,学说纷呈,不同理论观点不断涌现。尤其,从上世纪50年代以后,大量的数学、统计和计量方法被引进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构建和验证中,一般缺少扎实数学训练的读者已经不可能直接跟踪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写一本像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那样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不用艰涩的语言、复杂的数学,而是以生动的笔调、浅显的例子,来介绍现代经济学的一个个基本命题,让读者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体系和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自己身边的经济现象,进而得到启发。待到下笔才觉得对现代经济学的庞大体系的介绍难以做到简而不繁、疏而不漏,就是对自己熟知领域的介绍,也很难做到通俗易懂,加上这些年来庶务缠身,每次拿起笔来都以放下而告终,至今仍留遗憾。因此,当我看到帕萨·达斯古普塔教授这本小书时,雀跃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内容概要

大家写小书方能见得功力。剑桥出身的大经济学家达斯古普塔教授受牛津大学出版社之邀,历时七年打磨出这本经济学通俗小读物(原文正文仅一百五十余页),笔调生动,例证浅显,读来妙趣横生。书中虚拟了两位小女孩,一位生活在美国,一位生活在非洲。全书即围绕这两位的日常生活而展开,不仅介绍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体系和分析方法,而且从人本角度论述了许多现实问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

帕萨·达斯古普塔 不列颠学会会员,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经济学资深教授,圣约翰学院院士。生于1942年,求学于剑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爵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福利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书籍目录

前言引言1 宏观经济史2 信任3 社区4 市场5 作为制度的Science和Technology6 家庭和企业7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8 社会福祉和民主政府后记索引英文原文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史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想要理解贝基和德丝塔的生存状态,那么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去揭示,她们的家族是通过何种途径继承了现有的状况。这也正是经济史的核心内容。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如果足够大胆,我们就可以把眼光放远一些,上溯到11000年前,人们在新月沃土北部(大概在现在的土耳其东南)开始农耕的时代,试着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许许多多在贝基所处世界的形成过程中曾经起到日积月累的促进作用的创新和实践,并未在德丝塔的世界中出现,或者并未能充分影响德丝塔的世界。学者们也已经试图这样做了。例如,地理学家贾尔德·戴蒙德曾经指出,相比其他地区的居民,生活在欧亚超级大陆的人们坐拥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与非洲和美洲不同,欧亚大陆处在以东西向为轴的温带,没有无法逾越的高山和沙漠来阻碍人类和动物种群的迁徙,以及植物种子和思想的传播;其次,欧亚大陆得天独厚,有大量可以驯养的动物种群,使得这里的人们可以从事一些单靠他们自己无法进行的活动。在不同的时期,在欧亚大陆的不同地区,经济的增长和衰退此起彼伏,有时是印度,有时是中国,有时是波斯,有时是伊斯兰世界,有时是欧洲的某个地区,而后又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超级大陆的规模和发展趋势意味着,过去的11000年里,人类文明的成就就像金融市场里股票的业绩一样:某些地区的衰落必然伴随着其他地区的崛起,此消彼长。到了16世纪,善于航海的西欧国家和美洲大陆之间的技术差距已经相当大,以至于仅仅凭借着火枪、铁器和欧洲病菌,一小队欧洲入侵者就轻而易举地占领了美洲新大陆。贝基的世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实质上是不到500年前所发生的社会变革的结果。以GDP为量杆为了像我们现在这样讨论成功和失败,我们还需要一个衡量尺度。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工具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经济学家们发明了这个概念,同时也强调了它的一些局限性,但是,无论如何,这个概念已经在公众意识里根深蒂固了。如果有人声称“经济增长啦”,我们不需要问“是什么增长了”就知道他是在说,实际人均GDP增长了,就是指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数据修正过的人均GDP增长了。一个国家的GDP是指一个特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它的国内居民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被用来衡量一个经济整体的总产出。当一件商品被生产出来并出售时,用于购买它的钱也同样充实了卖者的腰包。所以,GDP也可以用每个人的收入加总来计算,包括工资、薪酬、利息、利润以及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可以说,GDP和国民收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后记

我运用了贝基和德丝塔的经历来向列位展示了:本质上非常相似的人们,其生活是如何变得迥然不同,并且会一直保持这种状况。德丝塔的生活是一种贫困的生活。在她的世界里,人们无法保证能享受到充足的食物,他们没有太多的资产,发育迟缓,身体衰弱,寿命短,没有读写能力,没有政治权利,无法充分地为庄稼歉收或家庭灾难投保,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中生活。上述每一种贫困的表现都会彼此强化,因此劳动力、知识、制造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生产率都是非常低的,而且一直保持低水平。每天,德丝塔的生活中都充满了麻烦。而贝基并不受这种贫困的困扰。她所面对的是她的社会称之为挑战的东西。在她的世界中,劳动力、知识、制造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的生产率水平都很高,而且在不断增长中。挑战的成功会对进一步挑战的成功,起到增进作用。然而,我们已经看到,尽管在贝基和德丝塔的生活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仍然有一种共同的方法来看待它们;经济学正是用来对其进行分析的一套重要的术语。毫无疑问,声称生活的要旨无法仅仅用经济学来概括,这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我希望我已经让你确信,如果我们想要理解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了有所成就而采取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方式,那么经济学的逻辑推理的确至关重要。可以预期,有人失败,就必然有人成功。经济学能够向我们展示的是,无论是个人的失败或是个人的成功,都不完全是个人努力和机遇的问题。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位于个人和社会的交叉点上。当然,这样的说法是过于简单化了,但去揭示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途径,又是极难的一件事情。我已经试图向列位展示,这件事仍然可以做到,而且,如果未曾理解这些途径,那么那些关于国家和国际政策的争论就是毫无结果的。我正在抵制诱惑,不去为德丝塔需求的东西列出一个清单,部分是因为它们过于明显,而部分则又是因为它们只能够用来满足直接需求。贝基的世界不应该对德丝塔的世界设制障碍(通过贸易限制、国内的农业补贴,等等),这是明显又直接的。而既不明显又不直接的内容——我们要为德丝塔捉住的那只“隐身鸟”——是为了让她的世界中的那些社区发现,如何去创造与彼此进行交易的新通途,以此来使它们的总括财富得到增进。

媒体关注与评论

每位读者都期盼能拥有一本可读性极强的经济学入门读物。这本书不必那么专业,但必须细致严肃,分析透彻。这本《大众经济学》可以满足你的所有要求。它解释了经济学中贯穿的逻辑,却没有忽视经济生活的纹理。  ——诺贝尔经济学奖 得主罗伯特·索洛他以文学家般的雅致和数学家般的准确语言,唾俗易懂地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界对斯密问题研究的成果,这正是我多年来想写而未能写的一本书!  ——世界银行副行长 林毅夫我们人人都可称得上是经济学家。  ——帕萨·达斯古普塔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选择》杂志


编辑推荐

《大众经济学》:趣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现实生活,我们人人都可称得上是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力荐,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这正是我多年来想写而未能写的一本书!”名校经济系课程必读书目,牛津大学出版社力推力作!抛下废杂拗口的经济术语,体验耳目一新的畅快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众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很好的启蒙书 后面还附有英文原版 对于想了解经济的人来说 通俗易懂


由于自己不是学经济的,很多抽象的东西还是不理解。这本书还要多看几遍。
不过后面还有英文原版,还是很开心的。


这本书是写给穷人们看的


好 速度快


作为普及经济学知识的书还是很不错的,个人感觉收获还比较多


通俗易懂,只是有半本是是英文的,觉得没必要。


自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从哲学中独立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社会科学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名家辈出,研究者众;而且流派繁多,学说纷呈,不同理论观点不断涌现。尤其,从上世纪50年代以后,大量的数学、统计和计量方法被引进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构建和验证中,一般缺少扎实数学训练的读者已经不可能直接跟踪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写一本通俗易懂的小书,不用艰涩的语言,复杂的数学,而是以生动的笔调,浅显的例子,来介绍现代经济学的一个个基本命题,让读者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体系,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自己身边的经济现象,进而得到启发。待到下笔才觉得对现代经济学的庞大体系的介绍难于做到简而不繁、疏而不漏,就是对自己熟知领域的介绍,也很难做到通俗易懂,加上这些年来庶务缠身,每次拿起笔来都以放下而告终,至今仍留遗憾。因此,当我看到帕萨·达斯古普塔教授这本小书时雀跃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帕萨·达斯古普塔教授1942年出生于印度经济学世家,其父阿弥亚·达斯古普塔为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博士,从1926年起一直在印度教授经济学,被尊为印度现代经济学之父、印度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其入门弟子包括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帕萨·达斯古普塔教授的岳父则为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米勒。然...而,帕萨·达斯古普塔在印度德里大学读的是理论物理,初到英国剑桥大学读的是数学,直到1965 年才转为攻读经济学。当时,199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詹姆斯·莫里斯刚在剑桥大学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留系担任讲师,由于莫里斯也是数学背景出身,于是达斯古普塔就请他担任导师,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三篇论文,于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     达斯古普塔教授和其他许多在国际上扬名的印度经济学家一样,以深厚的数学功底而成为杰出的理论经济学家,但是,他的经济学研究不是为了数学而数学,而是为了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本身,1989-1992年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时,同时担任了经济系和哲学系的教授,并且,兼任斯坦福大学社会伦理项目的主任。     199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套简短介绍每个学科领域的丛书,作者都是学界公认的大师。1999年达斯古普塔教授接到出版社邀请后,碰到了和我想写一本《大众经济学》时一样的困境,结果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才完稿。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从描述一位生活于非洲的小女孩和一位生活于美国的同龄小女孩所处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准则、家庭、社区、生产组织、市场、政府等各种制度安排的差异着手,来介绍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不断探索的一个主要问题,即一个国家是贫是富的决定因素所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从书中的介绍可以知道,一般人关注的资本、自然资源等仅仅是决定一个国家贫富的表层原因,根本的决定因素则在于一个国家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去工作、学习、积累和创新。     这本小书是在他1993年出版的一本巨著《贫富论》(Aninquiryintowell- beinganddestitution)的基础上,加上近十多年来经济学界新的理论进展和他自己对斯密问题新的理解、新的体会而写成。2005年9月达斯古普塔教授应邀到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来做严复纪念讲座,得知他正在写作这本书,2006年我收到了他寄来的英文稿,一口气读下来,喜爱至极,他以文学家般的雅致和数学家般的准确语言,通俗易懂地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界对斯密问题研究的成果,这正是我多年来想写而未能写的一本书!我当即建议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出版,并答应为之作序,同时建议以《大众经济学》为中文版的书名。现在这本中文译本即将出版,祝愿这本书的读者阅读之后能够对经济学家如何以理性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有所了解,并且,认识到决定一个国家贫富的主要因素在于制度,资本、自然资源的多寡仅仅是贫富的表象。 阅读更多 ›


前面中文 后面英文 很好看


多次预定,这次终于买到了,但书真是很久,感觉很是沧桑..


这边书和牛津通识里那本译者是一样的,内容也无大差别,中英文都有,只是开本大点,字大点,别无其他,撇开封面来说,里面的印刷感觉很山寨,没有牛津通识版的精致,给三星评价完全是因为印刷问题,如果喜欢这本书,个人觉得还是译林的牛津通识版本比较好。


科普完全足够·深读的话·需要把薄书读厚·


用实例阐述了一些经济概念,不知道是限于篇幅还是别的原因,总体上感觉还不够详细


我是英语专业,找了一本经济相关的书籍作为课外英语读本,中英双语,适合学英语


内容没想象中的有内涵中文翻译不是很好 没有润色的感觉、、、不过想要经济学普及的可以看看、、、


不主流,但是还算深入浅出,可读性不错。


虽然这只是一本经济学的简介性读物,可里面的内容却并不简单。如果读者没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可能有一些深程次的东西读不出来。感觉前半的中文翻译一般,建议直接读英文的。


非常好!送货快,纸质好,印刷精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