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剖析恶魔

迈克尔·赫·斯通(Stone.M.H.)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迈克尔·赫·斯通(Stone.M.H.)  

页数:

328  

译者:

晏向阳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认为本书将成为精神病学上的经典之作,是我们理解反社会和犯罪 行为的里程碑。1941年,赫维·克莱克利写过一本《神志面具》,那是我 们对精神变态人格的初级理解。现在迈克尔·斯通的这本书更加详尽、深 刻,集合了最新成果,对邪恶这一概念做了深入分析,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斯通医生为我们提供了区分邪恶行为和邪恶目的的工具,还有把基因、 体质和环境因素、人格结构和精神病病理学综合起来考量的概念性病原学 框架。斯通一步一步地为我们揭示了威胁、暴力和犯罪行为的广谱特征, 精确指出了其严格界限,标识了潜在的预防措施和诊断特征。 邪恶的本质就表现为对他人的野蛮侵略和破坏,以及无法形容的粗野 、极端的冷酷和缺乏同情,这些都违背了基本的人性。斯通建立了一个22 级量表来对反社会行为详细区分,每个等级都有诊断式的含义描述。他的 这一区分主要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诊断标准第四版》的现行体系相结合 ,采取了反社会人格的概念,在广义上涵盖对他人长期侵犯或剥削的行为 。在这一广谱范围内,这个诊断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最为危险和邪恶的 群体的认识。精神变态人格,其特征就是完全没有同情,外加对他人和自 己都缺乏关心。 因为这类病人都有严重的反社会行为,通常表现为自恋型人格结构, 我喜欢把他们区分为有反社会行为的自恋型人格——这些人表现出邪恶自 恋的症状(就是斯通所说的占据着他的分类系统中极端部分的人)——和反 社会性一般人格,后者大致相当于斯通分类里面的精神变态。斯通令人信 服地指出了带有精神分裂和虐待人格的病人,也可能进入最为严重的变态 人群中,我们也同意他的绝大多数精神变态者都有明显的自恋特征的结论 。 迈克尔·斯通最大的贡献不仅在于对反社会行为有着详尽的整体描述 ,还在于他通过细致观察,进一步理清了基因因素、童年时期严重的创伤 性体验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病理学分析。他指出了基因和环境因素是如何相 互作用,共同培养出了对自己和他人漠不关心、毫无愧疚和悔改的人格结 构,还有,在极端条件下,它们是怎么把暴力和色欲混合起来,同时看着 别人遭罪自己却享受本能的兴奋的。 斯通对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同时既不剥夺 病人的权利,又保证社区的安全。有着严重反社会行为的病人进入精神病 治疗体系之后,常常妨碍了医院从外部得到他们的重要信息。隐私保密原 则,已经成了收集信息以便优化治疗的巨大障碍。对于进入司法体系的某 些最危险病人要长期甚至是终身实施保护性监控的需求,因为缺乏“不确 定判决”原则而无法得到满足——这个原则将授权司法体系按照斯通描述 的方法,在对病人的现实危险性进行详尽评估的基础上,将监禁和强制治 疗区分开来实施。可能有过几个在精神治疗和长期的心理治疗,及社会改 造之后起到了作用的案例,可是对于大多数的精神变态罪犯来讲,这种方 法的成功率几乎为零。正如斯通观察到的,虽然我们没有绝对确定的诊断 手段,可是一旦所有的信息收集完整,并且经过一定时间的分析,我们有 足够的知识来决定最好的保护性治疗措施是怎么样的。 邪恶的确存在,它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精神变态、毫无道理的盲目暴 力,还常常伴随着某种高潮般的快感。可是如斯通所指出的,它也存在于 我们社会所认可的大屠杀和种族灭绝中,承认这一点,我们才能反过来理 解某些群体活动当中的倒行逆施,其实就是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邪恶集体 爆发的过程!在一些极端的社会环境里,一些普通的市民或者某些本来就 有重大人格障碍,但通常不会表现出反社会行为的人,却变得狂暴,破坏 性极大,对另一个社会群体或被压迫的少数人完全丧失了同情。这里,我 们又必须得把人格易变倾向和社会、政治、历史影响区分开来,接受现在 我们对那些社会现象的理解力,可能远超过对它们产生影响力的事实。 斯通强调,精神变态的核心奥秘跟同情反应、情感共鸣和对他人关心 的能力严重不足有关。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中某种皮质边缘系统,尤 其是额叶和眶前皮质,前扣带和脑岛,以及大脑深层,特别是杏仁体和核 突之间的复杂关系,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随着我们神经体系及其功能 的知识的迅速增长,这些结构和它们的功能,都可能会间接影响到同情的 能力和道德观内化的能力。斯通指出,我们必须同时加快有关心灵结构在 人格上的体现的研究,和人格神经科学的关系的研究。 这本书对于所有精神病学的专业人员和感兴趣的公民来讲都是必读书 ,尤其是那些涉及司法精神病学的跟人格障碍病人打交道的人更是如此。 同样道理,我们也希望所有的管理反社会和犯罪行为的司法人员,实际操 作中能在本书中找到明确、恰当的信息。因为不幸的是,这一领域中,我 们在日新月异的知识和处理刑事病症的实际操作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内容概要

在详尽分析了600多个暴力罪犯的案例之后,斯通大致上沿着古代诗人但丁在《神曲》里定下的结构,把邪恶行为分出了22个等级。
斯通告诉我们加强对邪恶的理解将如何有助于我们改进司法体系。他预言,终将有一天,人们可以判断出哪些罪犯是可以被拯救而回归社会的;哪些小孩已经表现出暴力犯罪倾向,却能在危险爆发前及时得到纠正。

作者简介

迈克尔·赫·斯通,医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他出版过十部专著,最近的一本是《病态人格:可治与不可治》,还发表了两百多篇专业论文并参与若干书籍的编写。他曾是探索频道“最邪恶的人”系列节目的主持人,《纽约时报》、《纽约邮报》、《纽约日报》、《泰晤士报》、《今日心理学》以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他进行过专门报道。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和平时期的邪恶
第二章 冲动犯罪
第三章 其他冲动犯罪
第四章 蓄意谋杀
第五章 肆意杀手和大屠杀杀手
第六章 精神变态
第七章 连环杀手和施虐者
第八章 最可怕的家庭
第九章 科学角度看邪恶
最后的总结

章节摘录

  后来他又假冒警察勾引年轻男孩。18岁时他差点把一个男孩掐死,而 因为这一罪行,他被处以一年的缓刑。20岁时,他还是假冒警察,又诱惑 两个少年,用刀子和手铐企图绑架和鸡奸他们。其中一个少年装死,另一 个挣扎逃脱叫来了警察,两人都大难不死。布朗被逮捕并被控六项罪名, 法官建议他接受精神治疗,并将他无限期羁押。随后在那家精神治疗机构 ,他改名叫“纳桑尼尔·本杰明·列维·巴乔那”。14年里,他一直表现 出拒绝治疗的态度,也拒绝参加任何治疗项目,可是却还是被释放了。这 有赖于他母亲的功劳。这时,他已经长到375磅(170公斤)。他妈妈不知怎 么找到监狱外的两个独立执业的精神病医生证明他已经不会再危害社区了 。在他们的证词下(这些证词没有收入布朗的刑事档案)法官被说服了—— 应该说是糊涂了才对——释放了布朗。不到一个半月,他就被再次逮捕了 。这次是在等他妈妈购物时,他强行进入一辆停在停车场的汽车,坐在了 一个17岁少年的身上。布朗的妈妈求这个男孩的妈妈不要控告,发誓说带 他儿子——现在都34岁了——搬到蒙大拿州去。搬到蒙大拿不久,布朗又 因为骚扰一位18岁的男孩被捕,这次他在监狱里待了5个月。一年后,他仍 然冒充警察站在学校外面,哄骗一位10岁的小男孩,用电棍把他击昏。这 次布朗被控对这个男孩实施性侵犯、杀害、残食人肉,可是没能被定谋杀 罪,因为那孩子的尸体最终也没被找到。而那个男孩痛不欲生的妈妈因为 不能接受孩子死亡的事实,没有和检方合作。最后布朗只被判定犯有侵犯 儿童和其他罪行,终身监禁。他自始至终一直否认所有罪行,却又不能自 圆其说。几年后,在他2008年生命结束之前,我在监狱采访了他。我问他 为什么要搬到蒙大拿去。他说:“哦,我只是厌倦马萨诸塞了。”对于我 的回答“我想马萨诸塞也可能厌恶你了”,他没有做声。 我下面有一章还会谈到,在重刑犯的监禁中,因为不缜密被释放后又 再次犯下更重或者更骇人的罪行的情况,事实上在最终被定罪的连环性虐 杀手卷宗里很常见。 第二个例子是个叫罗纳德·拉夫的人。他在俄亥俄州一个人数不多的 极端教派里当了个骗人的传道者。这个教派属于摩门教一个叫重组耶稣基 督末世圣徒教会的分支,他们的头头叫杰夫·伦德格伦,是个自封的先知 。伦德格伦在外人看来还彬彬有礼,他声称自己是上帝派来的先知,听到 了上帝的旨意,而且——到了最后——他就成了上帝。伦德格伦在摩门教 圣地中心,俄亥俄州的科特兰(克利夫兰市东面40英里处)建立了行动中心 ,那里有一座19世纪摩门教徒在西进途中建立的教堂。罗纳德·拉夫是在 受他蛊惑而加入他的教派的二十几号人中的一个具有摩门教传统的虔诚信 徒。他已经结婚,有了孩子,而且他宗教信仰非常强烈,工作勤勤恳恳, 在家乡密苏里州有着品质优良的记录。可是他不幸被伦德格伦迷惑了,真 的相信他是先知,慢慢地他成为教派的第二把手。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密 苏里家庭,丹尼斯和谢丽尔·艾弗里夫妇及他们的三个孩子,也同样被伦 德格伦夸张的妖言迷惑了。后来艾弗里家和伦德格伦有了冲突,因为后者 不断哄骗他们把储蓄交出来。伦德格伦绝对不能容忍这家人这么“不听话 ”,于是命令手下把他们全家除掉。这时的拉夫,价值观已经完全被伦德 格伦搅乱并改写了。他就像希特勒的追随者追随元首一样,参与了这次谋 杀计划。1989年4月的一天晚上,伦德格伦命令拉夫把艾弗里家人叫来,一 次一个,从教堂大房子带到一个较远的农房里。等他们进了农房,伦德格 伦就一个一个射杀了他们,让他们直接倒进了预先挖好的坑里,然后埋上 ,之后伦德格伦和他的手下跑了。另外,伦德格伦妄称自己有权和任何他 喜欢的女人婚配、上床。一次他试图占有一个已婚成员的妻子当“二老婆 ”,致使这位丈夫爆发了,向警方告发了他的谋杀罪行。伦德格伦在2006 年因屠戮罪被处死,罗纳德·拉夫被判终身监禁——实际上是“170年”刑 期,但这二者没什么区别。一位聪明、谨慎、懊悔的人,之前从来也没找 过法律任何麻烦的人,就这样在监狱里服刑20多年了。而现在,从各方面 看来他都能够重回社会,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守法公民——一个可以有利 于社会的人——因为他的特殊经历,他可以提醒那些在权力熏心的邪教领 袖面前摇摆不定的人。可是他并不大可能被释放。P30-31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精神病学史上的经典,也会成为了解和研究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一个里程碑。”  ——奥托·F. 凯恩伯格,医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病态人格研究院主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前主席。  “本书对于某些最残忍最邪恶的暴力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着深刻理解和令人咋舌的洞见。它不仅是大众的必读物,也应该是预防犯罪系统的每一个人,包括研究、分析、检察或是纠正那些自己都不可控制的极端暴力个人的专业人士的必读物。”  ——玛丽·爱伦·奥图尔博士,联邦调查局特工处督察(退休),联邦调查局学院行为分析部(犯罪特征描写组)成员  “几百年来,我们一直假装理智对待邪恶,但常常曲折缥缈地求助于哲学和神学,因此失去了对现实的准确把握。斯通博士把邪恶明明白白地摊开来——行凶者,他们的行为,还有受害者——让我们能一眼就认出来,因为它们让我们毛骨悚然。”  ——J. 里德·梅洛伊博士,法医心理学家,《变态大脑》的作者


编辑推荐

  《剖析恶魔》——他们身上的邪恶, 我们每个人都有!  犯罪场景血腥暴力,犯罪心理匪夷所思,无法不爱的重口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剖析恶魔 PDF格式下载



是我读过最好的连环杀手类著作,绝不同于市面上大多粗制滥造耸人听闻的小册子,而是扎实的学术性犯罪学专著,作者分析凶手心理、引用案例和推断结论都十分严谨认真(描述数十个凶手),但同时具有美国非虚构畅销书所特有的绘声绘色生动流畅,读起来丝毫不枯燥,和纪实文学一样好看,从中让人领教了人性恶确实是没底线的(书中不少罪行堪比小日本侵华的疯狂暴行),人类大概比魔鬼更恐怖吧。更可贵的是,作者斯通在叙述大量惨不忍睹的虐杀案情时(特别是戴维·帕克·雷那段),完全没有流于低俗趣味,而是充分体现了一位高级学者的道德心和洞察力,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性良知和人道情怀!不过遗憾的是,如此包罗万象的犯罪心理学大作,竟然遗漏了Albert Fish和Henry Lee Lucas这两位巅峰级杀人狂?大概是这俩狂魔需要单独出书详述吧


犯罪心理方面的书。我个人反倒觉得值得人为人父人母的一读,很多罪犯都是因为儿童时期遭受了创伤,长大后才会有很强的反社会,反人类的行为。所以给孩子愉快健康的童年很重要!


从精神病学看待诸多暴力犯罪等犯罪,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研究犯罪,挺不错的。


和《良知泯灭: 心理变态者的混沌世界》配着看更好,反正对 犯罪心理学 和 精神病学 的朋友看是很好的,一层一层讲的很有条理,也有不少事例,不错的书。《犯罪人论》好像也不错,不过还没看


先是看过电子版,才决定购买的。透过作者那双能辨析邪恶的眼睛,发现人类最深处的欲望,痛苦、伤害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因子,了解到人才是最复杂的个体。


本书通过对大量“恶魔”的事迹的研究,总结了一些变态心理学的经验,对于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不过也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启发,如前不久的郑州地窖事件。恶魔很可怕,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成为恶魔的人,让人人都能正常的活下去。


心理、犯罪、精神。


中国的法律与西方有所不同(英美法系),中国的杀人主观故意的判断标准比较笼统,至多分为直接与间接故意。而美国的法律中,将主观罪恶分为22级,针对级别不同相应刑罚亦不同。期待中国法制能够越来越完善,一如先进国家舨能够对每一细小问题作出专业研究。


收藏了探索频道的这本书的纪录片!现在终于找到国内译本了!


大量连环杀人犯的实例,详尽的心理分析,好看


那些恶魔 就好像是 系统出了差错的电脑 虽然硬件没有问题 但系统崩溃时 一样糟糕 冲动杀人 就像一时静电引起的意外关机


案例分析很正,看的很过瘾。


很棒的书~事例很多,也有足够的分析,很厉害!是我喜欢的类型。


书籍纸张很好,很有手感,拿到手里想一次性读完,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书了


买的时候是因为价格合适 顺便买的 结果还是很不错的 原来以为关于案例会是重口味 作者的处理还是很含蓄的 值得一看


非常喜欢这本书
内容很多
对坏人进行了分类~哈哈。坏人


比较客观,比较科学


看到很多人性未知的一面 对世界的认识多了一个入口一条路


在图书馆看到的,现在自己买一本。


内容很好 包装有点旧


可以静下心来看


朋友推荐,感觉很不错。


兴趣加业务需要,经常会看这类书多多益善。


不错,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内容很丰富,茶余饭后的甜点~


帮室友带的 ,应该还行吧


我家先生:囤货”单。他可“忙”了,只有买书时间,尚无读书时间。。。。囧


很好,喜欢,有启发性


好好看看,很实用啊,有很多例子读起来也不会枯燥,唯一的不足就是纸张有点薄


从文化,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剖析犯罪行为。


这本书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喜欢犯罪心理学得朋友可以看看哈。


书很详细的对连环杀手进行了分析,根据她们各自的情况对她们进行了等级分配,使人一目了然。但缺点就是书是外国人写的,找的案例也是外国的,那些连环杀手的名字很不好记,但又有几个人是总出现的,会有点反应不过来。。。其他都不错。


这是一本把人的本性分析的相当透彻。教你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现在复杂的社会所误导。


老外的表达习惯还真是跟中国人不太一样,但案例不错


比较专业 还行


内容挺详细,事例很多也不错。但是有的专业术语看不懂,只能跳过。


这本书不错,包装好,纸张好


看来我还是比较对纪实文学之类感兴趣


哦不错 不错


对现在的中国有很大参考价值。


还没看,但是翻了框架,还行


书的内容不错,翻译到位。


仅为了休闲


作者通过对变态连环杀手的分析,一边分析邪恶的内涵,一边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生长环境、基因遗传,试图从各个角度解析变态杀手的形成。


看了几页就没意思了,和别的犯罪心理题材的书大同小异


案例比较杂


对我来说比较不一样的世界。
作者的案例很多,分类也有意思。
不过可能背景更适合西方人,包括文化,道德和习惯。


举例太多,没什么分析。


看不下去,可能是我不够专业


这本书我等久了


翻译是缺点


基本上还算是有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