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2012-3
译林出版社
高田好胤
227
无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相处,无异于“地球村”里同呼吸共命运的“邻里”。各国和各民族所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问题。作者从不同的视角,以七十多年沧桑的智慧之心,直面自然、人生,心系环境生态保护、人类生存状态等当代严峻的现实问题,道义责任之心跃然纸上。“我似乎看到了人类和自然的状态,人类一旦破坏了自然,是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的。”言简意赅,语重心长。“一个人要么思想高,要么生活高,两者是不可并行的。”剖析道德人格和人生价值。“知识一旦失去了心灵的支撑,再多、再丰富也毫无价值,反之被过多的知识所累,往往会失去主体的真实形态。”可谓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哲学思考。人一旦失去自我,主体随之异化,知识和智慧就会悖逆于社会人生,成为人性恶之源。本书以朴素的文笔、简明的语言、深入平凡的世事、细语人世无常的悲喜和泽被万物的大爱之心,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人类的进步基于正确的科学态度、广博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融合贯之以天地上下同流的爱。否则,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陷入绝望之中。本书闪耀着作者一叶知秋、滴水观海的智慧之光;浓缩着作者珍贵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宇宙、自然、社会的大爱之情。
高田好胤,1924年5月30日生于大阪,法相宗僧侣,奈良药师寺第127任管主,法相宗管长。复兴药师寺金堂,西塔等寺院建筑的倡导者和实行者。被称为“名物(名胜古迹)管长”。幼时家庭生活宽裕,父亲去世后陷于贫困。小学五年级(11岁)时,出家进入奈良药师寺为僧,接受师傅桥本凝胤极为严格的管教。此间的意志磨练和性格塑造为他日后成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善于演讲,语言简洁易懂,幽默风趣,被称为“妙语和尚”。其佛亨宣讲,多次上电台、电视,赢得了不少的听众、观众。审时度势地进行佛事普及宣讲活动,倡导组织了百万卷写经活动并努力推进,计划以100万人写经,每人1000日元的供奉,以此寻求写经布施,筹集写经供养费用,为药师寺金堂的复兴积累资金。并行脚万里,去了全国八百多个市、镇、村,做了八千多次演讲,成为药师寺的中兴之祖。1998年(平成10年)6月22日逝世。
第一章 心灵的故乡
在圣地上
乔达摩的苦恼
佛教的时代
加尔各答
尘埃中的经文
在圣地
为什么干扰心情
思想高洁,青空月明
谁让我吃饭
中学时期的逆反
冉阿让
心的理解和脑的理解
掸尘除垢
红石之说
生活低标准,思想高起点
苦行者乔达摩
雪山童子
入门
走出苦行
二千五百年的回报
金刚宝座
美女:盛毒之瓶
崩裂的大地
祈祷之花
合掌拂晓
一个常人的记录
给我水
源于祈祷之心的奇迹
佛的保佑
第二章 永远的教诲
恶与苦的自觉
生即苦
不播种就不发芽
四有
名人线平和五戒
神风何处
何况恶人
中道和调和八正道
父亲的女儿
不恶不善说
适度的欲望
平衡与调和
淫欲之说
饥饿大于羞耻
夫妻生活之教
我们的未来和菩萨
自利利他
无常与“空”物无常形
“空”
无教之教
……
第三章 人、情、朋友
人物注解
第一章 心灵的故乡 在圣地上 我记得有这样一件事,一家经营豆馅糯米饼的店铺,突然改变了自己由来已久的经营方式,把一个完整的馅饼分解成馅和皮两部分来卖;顾客买去后,再根据各自的喜好重新做成馅饼。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招来了很多的顾客,销售额也大为增加。从常理而论,这或许有些让人费解,但到底又是什么道理导致这样的呢?还有一家书店也是这样,本质上基本相同,但看上去更为离奇,购买这种“书”的人却是争先恐后,络绎不绝。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书”呢?“书”的封面和平常的书别无二致,可打开一看,竟是一本毫无点墨的“无字书”,一页一页的白纸简直有些让人怵然。据书店销售人员说,顾客买去这本“书”后,可以任意变换自己的角色和不同的方式在上面任意书写创作,以达到不同的愿望并得到不同的乐趣。经营者独到的苦心带来了理想的效果,“无字书”的畅销竟然挤走了流行作家的作品,使书店获得了较大的经营效益。 从以上的现象来看,豆馅糯米饼和“无字书”在形式上都有一个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对物质生活富有的当今时代的逆反和批判。在一个物质生活富裕的社会里,泛滥着一种让人们的所有欲望都想得到满足的“物”。记得东京都就曾宣布过“垃圾战争”的到来,如果把物质过剩时代的“排泄物”都当做“垃圾”的话,当今的日本人就得去面对为自己的“排泄物”而苦闷的悲喜剧。 在过去的孩童时代,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做一些诸如竹蜻蜓之类的手工玩具,而现在父母买回来给孩子的都是现成的玩具,孩子们根本就没有一点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智巧和创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让钱给解决了。把一个本来完整的馅饼分解成馅和皮两部分来卖,把一本全由白纸装订成的“书”用来向读者销售,并形成了热卖和畅销,这无疑也是人们在行为上对旧有社会现象的逆反和对抗,伴着随之而至的一种警示。 ……
无
“所谓公德之心,也就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以此而创造出美好人际关系的一种修养。常听人说,国人欠缺公德心。例如,有关京都和奈良寺院周围的厕所问题就是一个不应该有的话题,着实让有关人员头疼。这当中,有人议论环境卫生问题,有人写匿名信反映问题,甚至还有人直接去毁坏设施等等一些低级、粗俗的行为。那些认识不到问题本质的人总是不加思考地蛮干,这就是典型的公德心问题。我曾在报纸的读者来信栏目上看到一则消息:“京都市计划修建专为外国人使用的厕所,不允许日本人进入。这算不算种族歧视?”
后面是一则相反的观点:“此说不无道理,但在此之前又为什么要发生那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呢?我们自己就不能反躬自问一下?观光地的厕所搞得一塌糊涂,满目狼藉,这是不是专门做给外国人看的呢?”
战后一段时期,民众的公共道德意识特别欠缺,这些人的心灵就连各自的一小隅都难以照亮。他们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如此公德之心的丧失势必产生出更加可怕的公害。比起我们耳闻目睹、不堪忍受的环境公害来,让社会最为忧心的,就是在我们每个人朝夕相处的共同生活中,不断滋生的精神公害且可能泛滥成灾的当今时代。”
其实,大智慧往往体现在身边的小事上面。
能增长智慧的书
比较浅显易懂。深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