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旧事

赵宗仁 编 上海锦绣文章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  

作者:

赵宗仁 编  

页数:

1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旧事:老上海珍闻》是刊载于《上海老年报》上的文史结集,并按内容分为人物篇、民俗篇、地名篇,不乏城市变迁中的趣事。如当时外商银行云集上海,而最大的买办显赫人物是谁?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上海的点点滴滴;沪上的电车和公共汽车始于何时?霞飞路的前世今尘;上海城隍老爷是哪里人?上海最早的电灯何时出现?“八大寺”为什么没有寺院?等章节,读来饶有趣味。

书籍目录


人物篇
大团徐氏宅第
杜重远与《新生》周刊
亨达利和亨得利
汇丰银行的买办世家
李平书和警钟楼
林则徐与上海
上海老城厢内的王一亭故居--梓园
上海棉布与黄道婆、丁娘子
苏局仙与台湾三毛
张啸林的鹤胫箫
荀慧生成名在上海
元代上海水利家任仁发
张鉴庭七进上海
民俗篇
“电话听筒”与“十三点”
“手巾”一词源于上海
“跷脚沙逊”与新沙逊洋行
“云间”也是上海别称
《新华日报》上海版
百年前的“荷兰水”
包饭作与盒饭
城隍庙五香豆史话
沪地西菜馆
沪剧小史
沪上第一座钢架桥
沪上早期的电车和公共汽车
沪上最早的一家中药店
上海的粥店
旧上海华界的禁赌
旧上海拒吸洋烟运动
旧时的中介商--米行
老虎灶与清水盆汤
老上海的“好莱坞”感觉
老上海的花朝节
履业公所
清代上海乞丐办公楼
上海城隍老爷是浦东人
上海城隍庙为何称“老”
上海地名中蒙受的耻辱
上海首个钱业公所
上海王大吉臭豆腐干
……
地名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元代,上海青龙镇(今青浦区旧青浦镇)出现过一位遐迩闻名的水利专家,他就是任仁发。当时很受人们敬重,因而明初顾或的《上海竹枝词》云:“不是青龙任水监,陆成沟壑水成田。” 南宋以后,随着吴淞江出海口的不断东移,以及河道的逐渐缩狭,导致太湖泄水不畅,常发生洪涝灾害。任仁发目睹家乡水患频繁,心里十分着急,便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元代大德八年(1304)秋,他毅然上书,指出地方官吏屡次洽水无效的原因是:“居位者未知风土所宜,视浙西水利与诸处无异,任地高下,时之水旱,所以水患频仍也。”这引起朝廷重视,于是起用他为驻平江(今苏州)的江苏西都水营田使司都水少监,后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不久,他首次主持治水工程,贯彻了自己在《浙西水利议答》中提出的“浚河必深阔,筑围必高厚,置闸窦必多广”之治水主张,在西起上海县界、东抵嘉定县石桥浜的吴淞江河段挖深一丈半,开阔二十五丈,并设置水闸多座。元代大德十年(1306)冬,他按原定计划疏浚吴淞江重要支流,包括赵屯、大盈两浦和白鹤、盘龙两江;同时,于新泾设置水闸两座。元代泰定元年(1324)冬,已经退休的任仁发不顾自己年届古稀,再度应邀主持水利工程,开浚吴淞江河道,使它深阔如初;接着,又在重要支流赵浦等处加筑水闸数座,并设管领定时开启,以遏浑潮。由此可见,他对改善上海水环境起到极大作用。据考,近年上海市区延长西路、志丹路口出土的引人瞩目的元代水闸,就是这位水利专家当年筑的“赵浦闸”。此闸施工方式也与其《水利书》“营造法式”所述基本一致,它即将被建成一座古代遗址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任仁发在积极治水的同时,还保持着书画爱好。他擅长绘人物和骏马,自称“画学韩干,书宗李邕”,曾画《:熙春天马》、 《(渥洼天马》两图,被朝廷秘书监收藏。晚年,他修建“来青楼”和“揽辉阁”于故里青龙江畔,并在此养老,活到73岁去世。他存世的画作有《二马》、《张果见明皇图》、《秋水凫鹭图》等,都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据((青浦县志》记载,他的儿子贤材、贤能、贤佐“都为县令,并能继承父业,画人、画马,笔法与乃父相近,唯工力稍逊”。


编辑推荐

《老上海旧影新拾笔记•旧事:老上海珍闻》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旧事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记录上海旧事的珍闻集结,按内容分为人物篇、民俗篇、地名篇,所记事件内容大都是清末民国时代的人和事,反映出上海这个城市的变迁,这些文章不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80多岁的老爸好像是在老年报上看到介绍的此书,紧盯着我给他在当当上买了此书(顺带说一下,我只喜欢在当当上买,各项操作和服务特方便)。老头拿到后喜欢得宝贝似的。


本书内容太少,硬把小书撑成大书,好像是在卖纸张。这类图书读者主要是要看内容,不是看你在装帧设计上多么花巧,而且此书的装帧设计并不怎么样。


还不错~内容很丰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