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旅人

胡晴舫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

胡晴舫  

页数:

181  

Tag标签:

无  

前言

  胡晴舫的《旅人》,讲的是关于旅行以及旅行的人,但更要紧的,是关于旅行者流离的眼睛所看见的别人与自己。  旅行者离开家乡的时候,正确的说,是他(她)第一次离家的时候,他(她)其实是一无所有的。他(她)昕有的,只是“对世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或者来自书本(也就是所谓的“知识”),或者来自于转述(但奇怪的,这时候我们就改叫它做“传言”了)。  一旦出门远行,他(她)的“想象”就要和“真实”面对面,产生一种交锋、对质,更产生一种演化观点,从而成为一种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来。那个过程,也许我可以称它是“当世界观与真实世界相遇”……  因为你对前方的世界一无所知,你所熟知的,其实是自己原有的世界,所以当你背起行囊勇敢向前之际,你其实是个“带着家乡去旅行”的人。  我本来以为我是个轻便的旅人,只带了一点换洗衣裤(我还带了路上可以丢弃的旧袜子)、刮胡刀和牙刷,以及一本旅行地的导游书;但事实上,我带着出门的远比我知道的为多,我带了一整箱“偏见”和“旧习”,以及一双被自己来历禁锢的眼睛……  “嘿,这里的茄子竟然是圆的。”  “在日本,菜是冷的,饭是温的,鱼是生的。”  “德国的女人胸脯大到她们拍面包屑时,是拍胸部而不是拍腿上。”  “在美国中西部,你可以开一天的车子看不见另一辆车子,景色也完全没变,一片接一片的玉米田。”  “物不自异”,这些奇风异俗,其奇其异,都是通过观看者的“自身对照”得来的,可见我们虽然来到“异乡”,但我们背负着一整个家乡的“监狱”,我们根本没有离开家呀。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旅行?为什么又给予旅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么高的学习评价?  可能是因为到了“回家”的时候,旅行者又“变”了,他(她)变得和原来不太一样,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未察觉。回来的旅行者,眼睛变得不太一样,他(她)竟然不太适应他(她)原来已经居住多年的家乡,他看到很多不顺眼的事,忍不住把一些他乡的事搬出来说……  “穿过中越边境,你就发现越南人是爱干净的,中国人是不讲卫生的。”  “你看看德圉人,半夜无人时,他也要停下来等红灯。”“那是一个真正法治社会的表现。”  “在法国,每位工人也都能讲一两本他喜爱的书。而在意大利,卖肉的屠夫还能和你背诵但丁呢。”  你旅行,你变了,你“带着异乡回故里”了,你已经不是那个原来的你了。  奇怪的是,出国时你无法摆脱你的家乡,回来时你却无法融入你的故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胡晴舫在书中说:“旅人带着他的偏见赶路,有些旧偏见被印证,成为真理;有些被修正,形成新的偏见。经由旅人的闯入,则影响了没有离家的人们看待世界的态度——或,另一面的偏见。”  我仍然可以说,这些偏见的否定和再肯定,是一种“进步”。回来的你“否定”原来的你,但回来的你“包含”原来的你,如同果实是开花的否定形式,但果实是包含开花的过程的,你不能绕过它。  到了这里,我们也才探触到一点点旅行的真相,而且我们还只用了两个数学变量,家乡和他乡;如果家乡和他乡都变成“复数”,那又如何呢?例如胡晴舫书中开宗明义说的“我总是在路上”,一个场景换过一个场景,一个思考基础换过另一个思考基础,如果“时差”是此地到彼地的“生理时间”调适现象,总在飞行的人又要以哪一个地点成为他(她)“时差”的基准点呢?  或者,我另一个朋友的故事,她生在香港,先到台湾读大学,又到美国读研究所,回到香港工作,然后又嫁到丹麦去,一生充满移动和困惑,她究竟要如何看待自己?在台湾读书,她是个讲话有口音的香港人;回香港工作,她看香港不顺眼,朋友觉得她已经变成台湾人了;嫁到丹麦,她开始怀念在香港成长的一切。这就是旅行无止境的辩证,“地基”不断移动的人,多了许多看世界的机会,但也失去站在某个“立场”的权利。  观看者如此,被观看者又如何呢?早期读西方旅行文学,对我而言是痛苦的。因为,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自己,有时候是难堪的。他们所描述的那些落后怪奇、不适人居的蛮荒之地,有时候正是我们的家乡。我们被迫看到另一面镜子里衣着褴褛的自己,不免也有点难堪,但对居高临下、趾高气昂的闯入者、偷窥者,也有一些不满意和不谅解。有时候也不免学阿Q的口吻说:“我们家从前,比你们阔多了。”  你看看我,本来要谈胡晴舫的书,却拉杂谈到爪哇国去了。但这正是胡晴舫《旅人》的撩拨力量,她永无止境移动观点的旅人之书,刺激你的思考停不下来。它本身是一本反省旅行意义及旅行途中所见的书,你不可能坐在那里,呆呆读着这本书,你的思绪早已动身,前往你不曾造访之地。你,和她一样,也想要苦苦追问,一切关于“行动”的意义。

内容概要

  《旅人》给您的启发:有一天,你骤蓦然发现,人与土地的感情,不在你的身上。纽约的公寓,香港的公寓,开罗的公寓,东京的公寓,对旅人来说都是公寓。无论窝到哪一个城市,你机械性地完成所有要将自己定居下来的生活条件。一样挤交通,一样上网,一样吃饭,一样洗澡,一样坠人情网然后失恋,一样在秋天来临的时候认为那是城市最棒的季节,一样到了年尾便热切计划下一年的新开始。一样慢慢老去。

作者简介

  胡晴舫,出生于台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戏剧硕士。写作范围包括文化评论、小说、散文。已出版《她》《旅人》《机械时代》《滥情者》四部作品。

书籍目录

旅人之所见——关于旅行的形上学以及胡晴舫的《旅人》詹宏志我站在生活的另一边自己的城市旅行作为一种荣耀阶级旅行旅行,一种移动的方式陌生的乡愁大家说英语生活在他方文化菜色镜头我看见,一个天堂岛婚礼与葬礼这里那里语言原昧文化偏见他者的眼睛旅人的眼睛旅行家月台疑云达弗斯旅人达弗斯民族达弗斯建筑世界是用来生活的疆界偷渡就像旅行世界的中心旧报纸超时空连结在异环境中旅行如何不带熏鲑鱼旅行城市与乡间旅行作为一种离开不可告人的旅行当旅行的终点是死亡等待机场我们为何旅行?我们还能够如何旅行?尽头后记

章节摘录

  他要我为他描述我所居住的城市。  我思度了一会儿,想要提几个形容辞,临出口前决定改成学术字眼,想想,又放弃了文学说法,也不知道列举城市活动是否合适。最后,竟是一阵沉默,我只是微笑,一时之间,无法寻着一种简明扼要的方法,直接有力地陈述我对自己城市的印象。  如同,有人问起,“您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如果他询问我对某个政治人物、电影明星、社会名流、邻居、同事、小学同学、上司、店员及其他任何一个熟识的印象,我都能不加思索,立即寻着一个适切的语词说明对方的长相性格特征。也许粗暴,也许不正确,但至少能够是反应快速的。但是,问起我的母亲,一个世上与我最亲爱的人时,我的回忆却是模模糊糊,不但对若干相处细节的记忆感到缺乏自信,连她的脸孔也不怎么能忆起。甚至,用几个简单轻率的辞句去结语我对她的总体印象这件行为,让我感到害怕,仿佛是天大的不敬,可怕的亵渎。  我迟疑着。不能对那座城市有着清明冷静的观察,无法像提起一个漠不关己的遥远城镇、只为了充实一段社交谈话的内容那般轻薄的目的,轻轻松松去讲到我的城市。  心头上沉甸甸压着一层厚重的云层,城市是躲在云朵后面的太阳,似乎想让我看见又不想让我看见地探头探脑。  当我终于开口讲述,我发现自己小心翼翼在拣字筛辞,刻意闪躲掉那座城市平时常常令我不满的缺点坏处;眼前浮现丑陋杂乱的市容,我赶紧摇头闭眼晃走那幅不悦景象,企图将视线拉到比较不碍眼的角落;我努力在脑海里搜刮来许多令人动情的生活小枝节,夸大,增添色彩,让那座城市听上去活泼,友善,可爱,迷人,充满各式特殊的乐趣。谈着谈着,我谈出对方一脸向往的神情,自己莫名生出一股大胆的信心,更加热烈地去描绘城市的美处。跟着,像一个善于撒谎的人最后也信任了自己谎言的真实性,我也相信我口中所说的那座城市确实是我居住的所在。  然后,在一件小事上,我又顿住了。我实在记不起一条路的名字。虽然我天天沿着那条路开车上班,下工回家,来来回回,一遍又一遍,不必思索也能摸着路,在正确的地方转弯。我也想不出那条街上究竟栽种着什么样的树。而,这会儿,我却要向他描述,当春天来临,我如何怀着喜悦心情,观赏路树油亮的绿荫在亚热带阳光下闪烁发光,如同里面藏住着成千上万的迷你精灵。  我讶异,距离的远近,居然能够影响旅人对转述城市记忆的把握程度。照理,越遥远,旅人越不能轻易了解;越亲近,旅人更能熟悉掌握。  可,不。  旅行的道理,如同瞎子摸大象。居住在自己城市的旅人,只见到自己城市的一只大腿,一个耳朵,一把象牙。你专注在自己平时生活的活动范围,陷于日常工作的及时完成,牵制于固定不变的人际关系脉络之中。一个旅人,却能够拉开距离,看到大象的全貌。他能够,对你的城市带着研究的目光,不带情绪地对你的城市进行去芜存菁的工作。他有理智,可以抗拒城市不分青红皂白的感染力;他有闲情,担得起耗费时间精力,慢慢品味你的城市。  旅人对待城市的态度,就似上网浏览一样,有兴趣的网址点出来瞧瞧.没有兴趣的网页,只消按一下滑鼠,就能去到更新奇的地方。没有负担。  他挑剔,选择,评估,像对付一个可有可无的情人。随时准备分手,而且有足够的残忍可以说放弃就放弃。  于是,距离遥远的城市,只会对旅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却不能烙下苦痛的痕迹。因为,令他忧愁不舒适的城市是进不到他生活里的。  旅人对待自己城市的态度却像个老太婆追忆起自己的青春。无论当时过得如何惨绿,怎么难受,如今都只剩下珍惜的情绪。述说起来时,便无法抑止地叨叨絮絮,每个生命情节都拿放大镜去观赏,赋予过度的意义,似在撰写历史课本上的世界大事般慎重。因为,那是你亲身活过来的。好。坏,都是你的。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感,放在眼前会感到羞耻,捧在手心就会融化,留在心里则让你有想哭的冲动。


编辑推荐

  《旅人》文字的书写口吻固然清淡闲适,但胡晴舫想与我们分享的,并不是容易消化的东西,她不仅写出了那些你在旅行杂志中读不到的旅人,还看到了寻常旅人视线未能企及的“风景”。《旅人》你要看看,至少是要开始知道胡晴舫这个人,她远比我们台面上许多已成名的作者都要好上许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旅人 PDF格式下载



  旅行不就是为了摆脱身份么?
  喜欢乘火车,搭飞机太快,便宜的位子也不够大。
  成不了旅人,牵挂太多,对自己也不够狠。
  
  本土的东西还剩多少?寻找本土,你愿意付出多少?我的话,可以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但要有浴室,可以的话有空调。洗好,吃好,睡好,拉好,才能玩好!!!
  ”我们的身体就是文化的记忆,即我们就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听起来,我像低等动物。
  
  期待前往不理睬旅人身份的城市。
  若只是换个环境,花点钱,“野生动物园”与“度假村”就够了。


  “对很多人来说,每一趟出游,都像是寻找天启的旅程。”
  
  高中时代,读七堇年的散文,现在已经记不清是在哪一本书里,附赠了一张草海的明信片,非常令人动容的绿色,像是尽头,又像是开始。连同那篇讲泸沽湖的文章,让我记忆深刻。我知道,那是我一定得去到的地方。
  二十岁到来之前的那个夏天,终于准备好上路。心中无限忐忑,尽管订好了青年旅舍,还是害怕一个人的出行太多措手不及的意外,更深处的,是怀疑自己是个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做不到的家伙。
  如此强烈的自卑感,以及不愿与这个自卑的声音解释的倔强,不管怎么说,这是必须踏上的旅程。如果放弃,就等于妥协,承认自己确实什么也做不到。那么,再一次的开始将会不可想象地难,甚至伴随着遗憾、更为强烈地否定意识。
  此外,还如此文艺地想,算是成长的一道标志,也该为即将到来的二十岁留下些什么,证明自己没有停留在过去。并且想当然地以为,出行过,或者出走过,总会明白、顿悟,尽管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想不开,也不打算这么快轻意地为人生第一次失败释怀。
  
  那时候,还记得这样的话,人生啊,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看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是知足了。
  
  “经过镜头,立体风景被系统化地压成平面,一张一张,一页一页,一景一景,仿佛一本失败的日记,流水账式地记录旅人的路程。”
  
  我决定下一次出行不带相机。
  因为麻烦,而且毫无新意。和家人去过的那些景点,被要求和建筑物、景色合影留念,往往都是硬着头皮上,不晓得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等先前的游客让出位置来。
  继续说来,我的长相还有摄影技术都不怎么样。而且觉得相机是不必要的负重。记得张小娴的散文里提到过,一位热衷拍照的人在夕阳前不再举起相机,因为尝试多次,知道无法记录那摄人的美。我也觉得,如果不能用镜头留下惊心动魄的一瞬间,还是让它在我的惊鸿一湖瞥里永恒吧。记住的就留作不虚自行的纪念,记不住的,也无须照片提醒。
  非常佩服那些扛着摄影器材捕捉天时地利的美景的人,不辞辛苦,并且乐此不疲。因为他们的目的很单一,不像大多数人旅行兼顾了太多功能。
  
  “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离开。现代人没有地图,有的是莫名念头,在心头隐隐发痒。”
  
  旅行的目的在我只有一种,去远方,或者去别的地方。带有许多逃离的性质。不是有钱了有闲了开始盘算旅行,而是突然发现对现状无法掌握,对生活不能打理,按自己的意愿。萨特《理智之年》里说,如果我不能按照我的意愿重新开始生活,那么活着简直是一件荒谬的事。简直为我引作座右铭。
  觉得从起床到睡觉都在一个无形的怪圈里,莫名的压抑,就渴望去更为广阔的地方,没有人,没有汽车。陌生的环境会让人无端地放松。我总在想,如果不是在这里,周围没有与我相熟的人,我会穿平时觉得穿不出去的衣服,会因为无所顾忌而显得自信。
  
  “我要旅行,明天就走。”
  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对这一短语并没有什么向往和特殊的好感。我想要的一直是,能带自己远走高飞的能力。在那之前的筹划和设计对我来说也是非常愉悦的过程,甚至是短暂逃离现实的一剂针药。对当下不满意,就会在心头翻出一些旅行资讯来,我要去哪里哪里,将在何时何地。
  说走就走,倒真是做过。隐约有那么一个念头,终于在一个契机的引诱下毅然决然出发。守口如瓶,在临行前赚一把惊诧的眼球。
  个中缘由,当然是,因为爱情。
  不是冲动,是深思熟虑。觉得最初的浪漫和激动人心正在褪色,谈情说爱变得程式化,得作一点匪夷所思的事延缓爱情的衰老,它明明还在盛年,我还年轻,就算没有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也对得起全部的心动。
  如果这次不走,下一次不知何时。
  
  “旅行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私密性,因为旅行跟生命经验关系密切。旅行就像生命中偶而发生的奇妙经验,在突如其来的某一刻,恰是你最无防备之际,事情发生了。你不知道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那不在你的控制之下或计划之内,它就是发生了。
  而,你的感觉是那么惊天动地地美好。
  你希望再重头来过一次,却很清楚那是永远不可能再发生的事。作为一个旅人的最大悲哀,即是你刚刚喜欢或习惯了一个景致,你马上必须离开。人可以再度旧地重游,但是一切都将改变,眼前见到的景色、呼吸的味道、吹在身上的风度、旁边的亲爱伴侣以及这个年纪的你,也许不会彻底消失,但,确定改变。当是的情境、心情、感情,那些想要保留的主南感受和客观环境,势必一去不返。”
  
  也因此成就了一小段自主的旅程。厦门难忘的五月,滂沱大雨铺天盖地,委实让我这北国的孩子大开眼界。南普陀寺的小山顺路而上又顺路而下,朝着陌生心跳着前进。那条路没有人,寂静的长廊缠绕着藤蔓植物,像是异境。路牌告诉我,怕是进了植物园了。雨那么大,我和两个厦大的女生被好心的工作人员放进不对外开放的培育室,那些沙生植物有非常美丽的名字,我费力地记下,还是一一忘了。
  后来也去过厦门,但我知道,离那天的植物园已经非常远了,一次出发有一次的缘分,庆幸我没有错过。
  
  “奇怪的是,每每都是这种应该是心痛害怕的时刻,我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终于平静的感觉了。”
  
  我的方向感非常差,最喜欢称道的一次迷路经历是在泸沽湖。在女神湾吃了非常爽口的晚餐并乘坐猪槽船观赏了湖上落日之后,我依然是个未到目的地的旅人。尽管好心的店主要我留下,明早有伴可以一起出发。但我已经回复之前订的旅舍给我留了床位。我按店主指的方向爬山,山路不算难走。此时已经八点,好在天色还亮,俯看的景色迷人,就算我没有留下那张从艺术角度来说糟糕的照片,也依然不会忘记,那时我已陷入要赶夜路的焦灼,本无暇饱览湖光山色,但随意地望去,还是觉得美景自不待言,所以我举起了相机。
  我到山顶,也看到了攻略里提到的玛尼堆。此时天已经擦黑,我稍作歇息,忙不迭地下山。潜意识里已经害怕在山野穿行,就这样偏离了目的地。来到公路上,心安一点,天突然就黑了。我不顾疲惫,背着包又拎着包,在阒静的路上跑起来。明明惶恐慌乱,却觉得这才是旅行啊,为着一点冒险的刺激感。
  当身后车灯的光芒越来越近,我几乎不假思索地拦住骑者,寻求帮助,无法考虑更多的危险。他的电动车不足以拉我到目的地,找了有车的亲戚帮忙。要50块,我已经顾不上讨价还价,虽然那个价钱足够坐车走完我徒步两天的路程。
  
  “他说,‘等一等。’我于是一个人站在偌大苍穹之下,视线以内不见人烟,只有无穷尽的玉米田,混杂大片的黄色向日葵。风,寂寞。去朵显得遥远。”
  
  一路上,我都在渴望遇到什么人搭伴走一程,为此冒昧和人搭讪。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人独行的路。感觉非常灵敏,能听到身后叶子掉落的声响。在黄昏时间,坐在马路边上写一些字。走过游人如织的景点,在清澈的湖边看杨花点点。远处小岛一抹绿色,却在行程外。蓝天映入水中,阳光灿灿如金。我想起我的短发,三块钱淘来的白衣衫,脏兮兮的牛仔裤,决定在浅滩上我的位置那里放一只野鸭,它站在船尾的模样十分神气。


  散文随笔类的游记最容易写,却最不容易写得好读,有趣,还带有那么点思想性。所以这本《旅人》才让我那么惊喜。最大的感觉就是舒服,不管是里面的比喻排比还是人物小故事,都觉得用力恰到好处。看过那么多旅行相关的书,还是第一次觉得有这种心旷神怡的舒服感。
  
  几乎每一篇都是主题先行的,讲移民,讲镜头,讲疆界,讲原味文化,讲身份认同,甚至用整整四篇讲述了“达佛斯人”这种伪旅人的世界。比起《行走台湾》中多位作家地标式的回忆散记,《旅人》显得如此精巧、细致,有对商业和人性的追问,有潜藏于段落的小包袱,也有耐人寻味的对话和故事。而在这个体验式、故事性游记天花乱坠的年代,我一点也不觉得这种对于旅人和旅行“意义”的叙述探讨是多余的。
  
  不过倒是有个共通之处,这些散文类游记写得好的作家,大多有着多元文化交织的成长背景。胡晴舫是,马家辉是,舒国治勉强也可以算一个,三毛当然是。往往在他们写的东西里,没有那么多与生俱来的的常识和偏见,某个国家或某段历史并未在他们身上留下太深的印记,反倒是在多文化的冲撞下,预设立场和基准线这两样很致命却又易隐藏的东西,在《旅人》中全然不见。
  
  好的视野,周游列国,见多识广,再加上足够的学术素养,必然会给文章增色不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少了那一份朴素的、傻气的好奇心。世界如此之平,无论在香港的公寓,纽约的公寓,还是东京的公寓,都可以机械性地完成常态的生活动作,跟一个长镜头一样自然。
  
  世界赋予你新的惊喜,或许还不如一个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山区农民,乘坐钻在地底下开的火车带来的冲击。非常态和刺激也最终全部变成了习以为常,反过来说,或许这才是抛却对异文化的叹为观止,而思考起旅行意义的契机吧。
  
  序里面那句话也正可以作为旅人精神的最好注解,“背起行囊出发时,你是那个带着家乡去旅行的人,而等到你带着异乡回故里,你也已不是原来那个你了。”
  


  【在路上】
  @只要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阳光。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优越性在旅行中展现,一段无人见证的历史可能不曾存在,一个旅人在异乡永远是一个零。
  
  @人生,从来不会因为一次旅行而停顿下来。
  
  @在陌生的城市里,我以为自己仍然拥有与老朋友在城市里,随即相遇的相遇。
  
  @在城市旅行,看见的是人;在乡间旅行,看见的是自己。
  
  @寻找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理解一个不一样的目光。
  
  @也许,真相,旅行去了。
  
  @一个旅人,以为只有他是清醒的,因为他是站在别人世界之外的观察者,事实上,只有他自己是最迷惑的,因为他总是在状况之外。
  
  @我要旅行。明天就走。
  
  
  
  
  【空港】
  @为你抵达,为你离开。
  
  @没有目的地,旅行就不会结束。
  
  @旅行不见的是离开。但,是一种脱离。脱离制式的生活,呆板的身份,脱离别人给你的游戏规则。脱离那些无聊自以为是的人生废话。你,可以,不再站在那里;你走开,就算短短五分钟。也好。
  
  @不是逃避,是视而不见。脱离是当着对方的面转身离去。我不与你同在一个时空,我有我自己的时空。
  
  @自己与原有世界的距离:多近,才能表示亲密;多远,才会引起思念;多久,才可以回去。
  
  
  
  
  
  【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我】
  @我不仅是我,我还是我想要当的那个人。
  
  @人生有些事情,譬如爱情和旅行,是完全无法与人话说清楚的;也,只能留给自己收藏。
  
  @奇怪的是,每每都是这种应该心痛害怕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终于平静的感觉。
  
  他说:等一等。
  
  我于是一个人站在偌大苍穹之下,视线以内不见人烟,只有无穷无尽的玉米田,混杂大片黄色的向日葵。风。寂寥。云朵显得很遥远。
  
  @我张开双臂,闭上眼睛。过去的一切,曾经像笨拙的行李袋,挂在我背上,跟着我走到了尽头,正纷纷剥落而去.......
  
  
  
  【等人】
  @旅行。是一连串的等待。
  
  @旅途中,旅人总是在等待。
  
  @等待,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虚无,是每一个旅人必备的随身行李。
  当等待成为一种习惯的当天,我发现我正在旅行。
  
  @一直在等一个人,你是不是那个?
  
  
  
  
  
  
  
  
  随性的生活是场华丽的冒险而做自己就是这场旅行的意义。
  
  当所有纷乱嘈杂平息之后,简单的生活才是我们最终的生活归宿,因为它更纯粹,因而更接近心灵。
  
  是的,我爱旅行
  
  向往自由和有爱的远方


  記於2010.4.7
  
  胡晴舫寫的《旅人》
  上禮拜才在網路上瞥到一眼簡介
  才短短幾句話,就足以令我愛上這位作家的文字
  立刻上網訂書
  
  我之前從來沒看過胡晴舫寫的書
  名字倒是聽過
  (也許是因為胡晴雯這名字太響亮的緣故,讓我誤以為她們有什麼關係...)
  這本《旅人》是她2000年的舊作
  本來是絕版書,2009年底換了出版社重新再版發行
  
  她的文字非常理性
  我原本的舊偏見會以為旅行是一件浪漫的事
  至少寫旅人不會偏差到哪裡去
  但我很訝異的是,她似乎看透了旅人這個角色
  把虛無飄渺的情感真空後再抽離
  所以她的文字語言本身是非常中性偏鹼的
  又精準的恰到好處
  總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慣有的旅程迷思
  把關於旅人的種種想像連皮帶骨地赤裸裸的呈現出來
  像是下定義、下注腳般的點出我們無法理出的頭緒
  
  整個思緒脈絡是非常有邏輯性的
  也帶了一些哲學般的口吻
  有時候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她迸出的簡鍊結論理由為何
  多半在想通之後,大力的在心裡按「讚」
  如果閱讀變成FaceBook上瀏覽過程的話....
  
  
  這本書非常輕薄,比一般書籍開書略小
  頁數不多,才205頁
  我彌足珍貴的慢慢啃讀著
  深怕一個不小心,速度快了,書會被讀完,可惜了這短短的閱讀歷程
  
  我想這是讀者帶給一本好書最忠實的回饋
  
  謝謝胡晴舫寫了這本好看的書


  读了大部分小篇章后,一翻手,瞄到书本背面的某段话,疑似点睛。
  感慨岁月飞逝,唏嘘少年。
  怎么才能抵过时光变迁。
  何时才能踏上征程。
  到哪里了,期望才不会被失望替代。
  遇见谁了,理想才不会以梦想告终。
  由[一样]变成[不一样]呢。
  


  这似乎也是他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书
  
  我记得那年我23岁 人在伦敦
  对于未来 学业 工作和感情
  都很旁徨不定
  
  伦敦的朋友送了我这本书
  一看再看
  她的生涯与旅途不知多我多少万倍
  
  此后我便成了她坚贞而沉默的书迷
  每本书都细细保存
  
  我喜欢胡老师冷静而尖锐的笔锋
  崇拜她理性与情感相容兼备的文采
  希望像她一样 读破万卷书 也行遍万里路
  
  旅人是我的all the time favorite
  每当我又游移不定时 总会翻起这本书
  
  胡老师在台湾的中时部落格网站有专栏
  点选作家选项便可看到
  
  但大陆的朋友们可要翻墙才能看到了
  里面记载许多她对社会的观察 和生活的笔记
  


  干货不多。
  卓越、当当却卖断货了。幸亏上次去香港时,没买台版。虽然我在好几家书店都发现它摆在醒目的地方。
  五一去江门,到江门购书中心“考察”,将其作为“检查书”(郝明义语),寻觅一番,无果。去服务台查询,填好查书单后交给工作人员,对方很熟练地敲击了几下键盘,然后告诉我:“你要的这本书我们有的,现在缺货。”多么专业的回答。
  同行友人问我这是本什么书,“散文随笔吧”我答,“哦,我知道了,无病呻吟集。”他说。


  旅人的眼睛,总是能够看到什么人看不到的色彩和景致,比如我,我希望甚至幻想,然而看不到,很多很多,于是有时候我相信,它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成,是我假设。
  
  有时候我喜欢那种姿态,作为一个陌生的个体,与一处地方相互冷眼旁观,相互假设,各自演出。有时候我也希望我可以进入那种状态生活,像电影一样,只进入,扮演,然后全身而退。但是现实的世界里有种生命的潜规则,我这么说,这一生命,却没有一条归路。
  
  是的,没有一条是可归的路。没有。
  好与不好,究竟定义为主观的感受,还是判定为客观的比对。
  
  常常觉得很惭愧,我卑微,只能用想,即使写,也只能是星星散散的,成不了篇幅。也所以我喜欢窝在图书馆的一只角落,读那些书,一本一本。而我的狭隘让我只依据书本封皮的风格造画和故事的名字来挑选。所以我一定是,错过了很多很多,太多太多。
  就像一个旅人,走得再远再仔细,也一定错过了太多太多。
  
  常常,就像一个旅步不息的人,固执不化,偏执的不肯接受,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颜色,不喜欢的声音,不理解的生活方式。
  可是我总以为,我是那么不同,不同于我身边所有的你们。
  
  可是我好像也慢慢的发现,原来我们都一样。
  
  这本书,是一个脚步不停的旅行者脑子里流淌的河,我读它的时候时时觉得,从某种意义上,它颠覆了我的一些想法。
  在某种程度上,至少,是的。
  
  
  只是,无论经历过多少地点,我还是我。哪怕已经不是原来的我。还是我。
  只能够说些感受,却不能讲故事。
  但是我,总是原谅自己。还是原谅自己。
  
  我们的这个世界,毕竟是用来生活的。


  从武汉到西安,三天后,从西安回武汉,总共近三十个小时的火车行程,除却和陌生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抱着行囊昏睡、听郑钧许巍张楚王若琳田原和Club8的歌的时间,一直在看这本期待了很久的书。
  
  而侧页上蓝色的图书馆印章,是提醒我与旧世界联系的唯一物证。
  
  从看《她》起就无可救药地迷上胡晴舫的随笔,看似闲聊里透出宽广的视野和灵锐的眼光,是聪明而不自以为是的女子。让人爱到骨子里。
  
  在一个有着跨文化背景的女性的眼里,旅行是因为人冀望对既有框架的逃离,而决定我们去哪里旅行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等因素的合力。
  
  她尝试着摆脱从小培养的“政治正确”的思维模式,以新鲜的角度考量这一路上的纷繁人事。她明白,人们总是带着一大堆偏见上路,而旅行同样是有阶级的。
  
  乘着她的小猎犬号,她已出发,并一直在路上,让旅行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以及思考方式。


  对于大多数的大陆读者来说,胡晴舫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百度一下:胡晴舫,1969年出生于台北,现旅居香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戏剧硕士。拥有的身份包括:一个出身中产阶级的台湾人,一个游走不同城市的旅人,一个嫁给罗马尼亚人的女人,一个在家写作的作家。写作范围包括文化评论、小说、散文。已出版《她》、《旅人》、《机械时代》、《滥情者》、《办公室》等五部作品。
  就是上面这段简单的话,也是我综合几个网页得到的资料。
  资料表明,《旅人》是胡晴舫的第一本书。书腰上的介绍全文是:“这一辑文字的书写口吻固然清淡闲适,但胡晴舫想与我们分享的,并不是容易消化的东西,她不仅写出了那些你在旅行杂志中读不到的旅人,还看到了寻常旅人视线未能企及的‘风景’。”“这本书你要看看,至少是要开始知道胡晴舫这个人,她远比我们台面上许多已成名的作者都要好上许多。”接下来是联合推荐者的名单:沈昌文、李欧梵、陈冠中、梁文道、邱立本。作序的则是台湾著名作家、电影人、编辑及出版人詹宏志。
  《旅人》写的是旅人在全球化都市中的移动。作者经常游历各国, “从来不曾在同一个城市呆上超过十天的时间”。在这本书中,胡晴舫走访东西大小国家,带着自己的阅历和性格观察万事万物,记下她对于各国各地文化的反思,以及对于传统“行记”的一次质疑。“旅行,一种移动的方式”、“旅行作为一种荣耀”、“旅人的眼睛”、“旅行作为一种离开”、“我们为何旅行”、“我们还能够如何旅行”、“当旅行的终点是死亡”……这一篇篇独立的文章,又互相联系在一起,苦苦追问着一切关于“行动”的意义。
  在作者的眼里,旅行就是“站在生活的另一边”,是“生活在他方”。陌生的乡愁、各异的语言、处处可见的婚礼与葬礼,以及文化的菜色、等待与尽头等等,都是为了“窥视其他世界的神秘”。“每一次出发,都充满希望;每一趟旅行,都浪漫新奇。”“旅人带着他的偏见赶路,有些偏见被印证,成为真理;有些被修正,形成新的偏见。”“旅行不是关于认识世界;而是,关于认识自己。透过偏见。”“当人类开始学会旅行,那个是非黑白分明、真理晶莹剔透、信仰坚若磐石的纯真年代便已然结束。”“旅人在新时代能够比一只鸟儿更轻盈地移动,却再也不能象流水一般自有地游荡。”
  胡晴舫的文字很有节奏感,长短句的灵活搭配,排比句的充分运用,遣词造句的干脆利落,都给她的文章增加了色彩和质感,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享受。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偶尔会意的微笑和不由自主的思索。
  
  《旅人》,胡晴舫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定价15元。
  


  如果你是一个简单的人。
  内心中总会有跳脱现实的欲望。
  如果你是一个敏感的人。
  在等待地铁的时候会体会车辆驶进时吹在脸上的风。
  如果你是一个单纯的人。
  能再下雨的午夜静静聆听雨水低落树叶的声音。
  那么你应该读这本书。
  
  这是一个适合离开家,在异地工作生活的人们的一本读物。
  你会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会在里面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
  如果你是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带着耳机阅读。你会觉得有时候你想出行。有时候你想回家。
  如果是你是在周末的阳光下坐在沙发上阅读。那么你会想起曾经邂逅过的一个人。曾经失却的一段时光。
  
  简单的书。适合简单的阅读。
  如果你还想做一个简单的人。


  当叙述本身被叙述,当体验成为体验的对象。就有了《旅人》这样一本书。
  关于特定叙述和旅行价值的书,存在只有一个原因,“意义”太多了。我们赋予文化“意义”,赋予旅行“意义”,赋予体验“意义”。过多的“意义”相互冲撞,各自贬值。我们不再描述,而是充满“智慧”、语气讥诮地评论、偶尔抒情。
  “意义”本身,让我们发现我们其实缺乏意义。就像我在这里的叙述。
  
  在一本过于集中的过于干燥的智慧的旅行书中,我看见的满是对于商业社会和人性的追问。有理但是不好看,就像一位苍白、善心、唠叨的老妇。
  
  智慧是筋骨,行文是皮囊,结构是身材。《旅人》是屡屡相撞的筋骨。
  
  其实,我爱旅行。无论是逃离或者切入,她让我看见另一种常态。恒久的异乡,不仅仅是在异乡。


  偶遇到的书,起先只为了这素白的封面和简单吸引。
  读过之后,虽并不是每篇中的观点都赞同,但是仍有很好的东西。
  
  旅行这回事,其实是极其私人的。每个人对待旅行的态度都不一样。渴望在旅行中所获得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没有定义,无须过度诠释,只因着心之所往。
  
  于我而言,生命就如同旅行。其中有无数风景,坦途或崎岖,美好或险恶,选择了就得去勇敢的承担。
  
  也还记得黄奈尔和我也说过,旅行总是让人感到新生。的确是这样啊...
  
  分享一些读书的笔记。
  ================================
  
  “你不觉得,自己的城市就像我们的老妈一样,总叫人又爱又恨。”他对我挤挤眼,表情又上,同时因感到一种隐语的幸福而放出光彩,“有她在,嫌唠叨嫌烦,没她在身边,又觉得空虚,好像少了一件什么很重要的情感倚靠,让人失魂落魄。”
  
  人生,从来不会因为一次旅行而停顿下来。
  
  。。。语言虽只是一种工具,却是唯一接近个人灵魂的途径。一个人怎么说话,如何造句,使用口气,都在凸显自身灵魂的轮廓深度。如果人生是一趟旅行,我希望她是我旅途上的伴侣,而不只是我无意间驱车经过的一处异域风景。
  
  太空中看起来水蓝色的一个完整的地球,实则密密布满无形的刻度与界线。每一条线后面都是自然力与政治力的成果。
  
  等待,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虚无,是每一个旅人必备的随身行李。当等待成为一种习惯的当天,我发现我正在旅行。
  
  旅行,给了一个极度珍贵的机会,让我可以暂时独立于抚养我、教育我、灌输我的一个社会,冷静清醒地当一个旁观者,做属于个人的思考。从那些框框条条的世界鹰架中脱离,站到外面,看仔细自己一直蜗居的大楼究竟外观如何,透过那些窗户观察人们都怎么生活相爱,并从攀延在外的那些水电线路,摸索理解这个世界如何牵连又相互运作、既共存又相斥的复杂关系。
  
  《陌生的乡愁》
  
  为什么如此容易在一个陌生城市定居下来。有时候旅人也不免讶异自己的无情。那些曾经共同出游谈天的亲昵友人、曾经欢喜走逛的初春公园、曾经一去再去的家常饭馆、曾经每天见面必打招呼的花店老板、曾经消磨无数时光的书店、曾经依赖至深的小型超级市场,到了另一个城市,很快地,都找到了相同的替代。居然,毫无困难。
  
  旅人的生活模式并没有因着新的居住环境而改变。他依然在同一个时间起床,依然到了周末就找寻朋友的相伴,依然重复去同一家小餐厅解决腹饥,依然喜欢在书店磨磨蹭蹭,依然倚靠最靠近居家的那间小杂货店供应日常生活中所有按照计画或临时起意的杂货采购,依然会与做小生意的老板站在路边仰头话天气的难测,一起眼睁睁瞧见一颗颗雨滴从天空无中生有地直落落降下,打湿了脚底的地面,空气中立即弥漫了难以否认的熟知水气。
  
  请旅人惊讶于自己的一成不变。生活习惯的难以消除,比厨房的顽垢更令人头痛。这次,不是依赖一瓶清洁剂的正确选择就可以消除。即便,离开了旧的城市,习惯,还是千里迢迢像个影子黏在脚底跟过来。
  
  你并不会因为一个新的城市,就过起新的生活。
  
  你也发现,没有了老环境,持续旧生活所需要的元素并没有因此缺货。新的城市,完整地,提供了一切你曾经依赖至深或深恶痛绝的生活要素。万事不缺。日日夜夜,你还是活得像一只老狗。喝你的茶,嚼你的口香糖,买款式大同小异的鞋子,很快找到类似的朋友相处,选看类似的电影,连驼背的角度都不曾改变。
  
  新的城市,迅速地,变成了旧的城市。
  
  人与土地的感情,你蓦然地发现,不在你的身上。纽约的公寓,新加坡的公寓,香港的公寓,开罗的公寓,北京的公寓,东京的公寓,对旅人来说都是公寓。无论窝到哪一个城市,你机械性地完成所有要将自己定居下来的生活条件,到银行开户、选租居处、换上自己喜欢的窗帘、放进一些符合经济预算又能代表个人风格的家具,依自己的能力兴趣尽可能找到一份不高不低的工作,你就开始过起日子。一样挤交通,一样上网,一样吃饭,一样洗澡,一样坠入情网然后失恋,一样在秋天来临的时候认为那是城市最棒的季节,一样到了年尾便热切计划下一年的新开始。一样,慢慢老去。
  
  你总有孤独的时候,也有不孤独的时候。总有喜爱这个城市的时候,也有不怎么沉醉的批判观点。城市里有你渴望结交的灵魂,也永远有你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类。
  
  你以为已经留在彼岸的日子,正一点一滴在新的城市复苏。而你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妥。
  
  城市的诞生,截断了人类与土地的绝对依存关系。柏油路、高架桥、汽车、银行、提款卡、计算机屏幕、咖啡冲泡方式、购物中心总是放得过响的音乐、建筑工地的铁皮围墙、长期施放空调的室内气味、人工芳香剂味道和城市人类脸上自以为是的冷漠表情,这些才是你的乡愁。一回生两回熟的城市街道,没多久,你便彷佛打从一出生就在这些弯弯曲曲的巷弄间摸索,流利地穿梭;安心在看似熟识实则陌生的咖啡馆坐上三个钟头,于千篇一律的雨声中阅读;雨后,在潮湿的夜晚赶路回家,嗅着滴水树叶发出的野生气息,不时,仰头从射出光线的窗户寻找人声的来源。就在城市阴影与全然黑暗之间,旅人遇见城市生生死死的规律节奏,并不动声色地跟着循动。
  
  生活,流畅如一曲不曾被打断的乐章演奏。
  
  离开旧城市时的大惊小怪,流得不能再多的伤感泪水,想象中应该发生的心痛,都没有按照时间表进行。你只是住下来了。如一头冬迁的动物,很快在异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洞穴,执拾了些食物,便窝着等着春天的来临。你生活得很好,竟没有一点不习惯的寂寞。
  
  而春天终将会来,夏天也不会因此消失。远在下次冬季来临之前,你早已在新城市住下来,牢牢镶进你的生活框子里,安稳而满足。
  
  新季节降临的第一天,上街,我甚至错认了一张脸孔。以为自己仍拥有与老朋友在城市里随机相遇的幸运。
  


  曾有两个人明确告诉我他们讨厌旅行。一个号称以将自己局限在尽可能小的活动范围内为乐,幼儿园小学初高中从未跨出同一个行政区;另一个对旅途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极度恐惧,就像有人讨厌坐过山车,大把花钱让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对她无异于疯狂。“我不喜欢旅行,为什么要旅行?”
  
  人为什么旅行,这是足够写一本书的问题。从人类向往流动与新奇的本性开始探索,逐渐触摸到旅游行为的源头,探讨现代化交通工具为旅行带来的便利与颠覆性意义,饶有兴味地研究当代人对于设计、记录、展示个人旅途的热切和虚荣。在《旅人》中,胡晴舫捉刀一把,从阶级、文化、语言、身份、疆界、他者、荣耀、偏见、时空、死亡诸多角度入手,将旅行当作一枚小钻石细细雕琢,切割出万千旅人正经历着却不自知的剖面。
  
  而我所感兴趣的是当旅行作为一种信仰。无数年轻人梦想环游世界,以父母辈固定一地的僵化生活为耻,渴望日日处在流动之中——今天在三亚吹海风晒太阳,明天到新疆喝酸奶啖烤肉,后天在西藏拜神山谒圣庙,下周就飞往东亚西欧北美中非以至南极。旅游超越了原有的悠闲、放松等作为繁忙调剂的辅助功能,进而跃升为工作的目的、人生的信仰,甚至最为理想的生活方式,原因何在?
  
  透过表层的娱乐、求知、不安分而往里窥看,我以为有两个内在的原因是恐惧和空虚。
  
  说到恐惧,首先反应出《西游记》中有一回,孙悟空大战独角兕。天寒地冻,路阻且长,唐僧又饥又寒,差孙悟空去化缘。孙悟空行前不放心,用金箍棒在地上画出一圈,让师徒三人切莫出圈。等了半晌之后,猪八戒熬不住了,抱怨道:“知他往哪里耍子去来!化什么斋,却教我们在此坐牢!”在八戒的撺掇下,唐僧擅自离圈,直往西走,终入了独角兕的魔爪。猪八戒的无定性、好猜忌固然可恶,但他道出的那句“教我们在此坐牢”却是人心普遍的恐惧。像蛛网黏住一只苍蝇,人害怕固着一隅,缺乏自由走动的能力。现代传媒让人精确地获知天外有天,在我日日劳作的小城镇外还有一个新奇变动的大世界,我居住的城市摩天大厦只是一扇空洞无趣的窗户,与清风田野、黄金海岸相比是多么渺小而荒谬。正因为感知到天地的广阔,反观自我的处境才更觉局限,如井底之蛙,不幸通过卫星通讯了解到江河湖海洋洋大观,鱼虾蟹贝是如此自由驰骋于辽阔疆域,原本可以带来快乐的深井立刻变作一日不能容身其中的牢狱。
  
  在这一点上,时代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欠佳的范本。年轻人比照自我的对象是长辈,出生于五六十年代、在政治风波与计划经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父母一代,大多保守苦干、兢兢业业,没有过多不切实际的念头(也没有能力)。当世界在青年面前徐徐开启,父母永远守着一块小地方终老的形象对他们暗示着难以摆脱的困囿。“我不想像爸妈一样,一辈子在同一个厂里做同一份工作,到了时候就结婚生子,孩子长大了自己也老去,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长久生活在一地意味着“受困”,他们倾向于将旅行当作冲破局限、拓展自我的手段。“走出去”的意义远大于“去哪里”、“做什么”,行走与脱离本身即是带来新鲜氧气的唯一方法。
  
  让我们比对另一群人。也许家境富裕,也许远居海外,总之,他们无需考虑太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云游四方。八九岁跟着家人去埃及考察,十一二就窥探了丝绸之路的奥秘,十五六参观美国常春藤盟校,二十三四早已护照集满印戳。当旅行成为一种经济能够负担的常态,无需拼尽全力挣扎与积蓄,“走出去”的迫切反而不那么强烈了,对于“困在此处”的恐惧也相对减弱——握有自由的人总是更为从容。在这点上,相信后一代会比我们更加幸运,父母辈的积累与社会渐增的容许度为他们提供日益宽广的视界和可能性,旅行将不再被视为需要极大财富与勇气才可实现的自我超越。
  
  再说空虚。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在物质攀升的同时,都市人精神的迷失。太多人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坐标,只为换取金钱而为某间公司效力,从事重复倦怠毫无创造性的工作,无法应证自我的存在感和独特性。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生命有何乐趣?当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购买本身不再带来满足,旅行替代金钱,从单纯的娱乐手段上升为生活的信仰和目标。即使什么都不做,带着一副思虑自我的表情,在陌生异地晃来晃去也被赋予了理想化的色彩——太多旅游开发区以阳光与闲适为饵,邀请你去发发呆——但奇怪的是,为什么花四五个小时打电脑游戏被斥为浪费时间,用一两个月漫无目的闲逛却被那么多人认可乃至羡慕?
  
  一位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说:“现代人之所以觉得空虚,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专业。随便上了大学找了工作,自己却不喜欢。如果能从事真正喜爱的专业,每一分钟都应该是充实的,幸福的。”我赞同她的说法。“无事可做”带来心灵的空虚,没有专耕的田地,时间因而不显得宝贵。永恒地“在路上”被视为向往、救赎。但可悲的是,出走无法解决问题,远行不能填补空虚,旅人大多回归了起点,而旅行终将让位于日常。如果不在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中找到值得为之劳作终生的所在,我们或将永远迷茫。
  
  归根结底,还是赞同帕斯卡尔的那句话: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確實覺得即使出自同一位作者 篇目也是良莠不齊 集結成一本書 有的觀點甚至覺得在反覆地變幻著句式講同一件事


最后一句好棒!!


唔,是滴,当时看了序就惊艳了!!


是心情不一样 看一切事物想法大致都不一样


预设立场和基准线这两样很致命却又易隐藏的东西


thx


这本书好像也是我大学期间读的第一批繁体+关于漂泊的书,那年我20岁(笑)~
  当时真的好喜欢好喜欢,还把书中大段大段的文字亲自录入电脑打印出来。
  
  后来就一直没想起“胡晴舫”,今天偶然搜到这本书突然就回忆起当年自己在读完这本书后依依不舍地将它还回图书馆的情景,竟然有点想落泪的冲动~>.<~


千万不要买,我买了台版后悔死


:)我记得在香港好像卖60多吧


台版我在淘宝买是五十多,差不多


也所以我喜欢窝在图书馆的一只角落,读那些书,一本一本。而我的狭隘让我只依据书本封皮的风格造画和故事的名字来挑选。
我也经常这么干着的 呵呵


呵呵,你的逻辑条理真强,竟然可以把听的所有歌手的名字写出来。


最近想看关于各种旅行的书


《旅行的艺术》还不错


你会觉得有时候你想出行。有时候你想回家。
如果是你是在周末的阳光下坐在沙发上阅读。
对号入座中。。。。


有时像 松尾芭蕉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意义”太多了。我们赋予文化“意义”,赋予旅行“意义”,赋予体验“意义”。过多的“意义”相互冲撞,各自贬值


意义只是马后炮式的续貂,真正的价值只存在于行动当时和行动造成的结果。人往往是感性压过理性的,所以才会常常在事后将曾经的故事涂上色彩,装进自己的储藏。
我也喜欢旅行,她让我在发现另一种生活的同时也让我发现更多的自我。只要脚下有路,心中便一直有希望。


从今天开始,好好思考旅行的意义。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说得真好。


我们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嗯。


“现代人之所以觉得空虚,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专业”,认同文中的观点,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并去享受它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对于我们而言。


热爱是个很奢侈的字眼,很多人没有足够的激情去支撑.
现代人之所以觉得空虚,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专业。随便上了大学找了工作,自己却不喜欢.
我相信在梓人,庖丁,抑或卖大饼的武大郎的时代,他们很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且做得很好.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很喜欢


旅行的意义 。。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房间是个什么概念?
起居室?不包括厨房、卫生间的房间,活人无法一辈子呆在那里,纵然死后是安静的。
天为庐地为穹?那每个人恐怕都是安静的呆在那里。


更多的人是在理想与不理想中做着痛苦的抉择
正是由于这抉择的不易
让更多人选择从中的妥协


朋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做。祝福她


旅行的意义,生存的意义,耕作的意义,不知意义为何物者又如何?


人的空间不可能只有房间那么大,有人在空间中旅行,有人在时间中旅行,有人在书本里旅行罢了


提出的观点值得深思~
我喜欢旅行是喜欢看看美丽的风景、感受当地文化、寻找特色小吃、结识形形色色人、想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欣赏我们居住的地球~


最近有惑于此。豁然开朗。


各个时期,旅游对我的意义都不一样,
现在的旅行于我:散心和陪伴家人.
尽管去的地方不劲我意:但是有一种家人快乐,我也快乐的心情,目前就够了...万一在有点什么新鲜的事情发生,那就又是一种快乐.


有可能会很失望,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出去试试,也许能给自己找个答案让自己能在一个房间安静地待着。


握有自由的人总是更为从容~


2009-02-25 18:29:45 小Lily  
握有自由的人总是更为从容~
握爪!!!


最初的旅行试为了找到自己
时间久了,反而更没有自己了。


正处在此状况中.......迷茫....


我的旅行 似乎是在逃避..


向往旅行,不在于去往哪里,而在于离开这里......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什么才算是自己的房间呢?厨房,卧室,客厅?
不,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自己的房间。我更喜欢把自己房间的范围扩大到自己的生活空间!
自己的办公室,工作场所,每次上班所乘坐的公共汽车,地铁,喜欢逛的书店,商场,还有图书馆等等,这些就是我们自己的空间的范畴。
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其中,也许是被迫的,也许是我们乐意的!
喜欢旅行的人,空间的范围也就是比我们多去了几家吃饭,睡觉,拍照的地方罢了!
安静,就是我们要有自己的生活的理念,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也许这里还是有我们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能让我们如愿,可是我们的学会宽容,忍耐。
这一切,都是要我们有很好的修为,只有这样,我们即使是吃咸菜,喝米粥,我们也能吃出别人吃不出的味道。
说到底,我们还是要有很高的思想境界!这就是我佩服那些高僧的理由!


有时候,旅行就是为了逃离琐事缠身的凡俗生活。四处搜寻各种美食不也一样?吃惯了家里的饭,便时时有一种想换换口味的冲动。
有时候,旅行是为了隐匿在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街巷陌生的山野中,满足一种随时可以抽身离去的旁观者心理。
旅行途中需要不时发出这样的惊叹:哇,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原来“足浴”还可以叫作“浴足”!不是猎奇,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增长见识,而是带着随时准备更新已有想法的心态去接受所有即将看到的、听到的东西。


旅行是种暂时的脱离出来最正常的生活的方法。
换个心情换个感觉。
而且,去看看不一样的景色,尝尝不一样的食物。
现在的人,可能对人文景观都不那么感兴趣了。
更多的人愿意在没有人的地方看看。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说的真好


找不到自己的专业 不知道自己愿意从事什么 混日子?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我也是MAY,
"通过旅行发泄掉一些情绪,反而能逐渐地把心收回也说不定。"
同意!


to yang
帕斯卡尔的话主体是“不知道如何安静”关键在于安静,与那不安空虚的情绪相对应,房间再这里只是个虚的概念,不特指任何特定的范围。一句话都不先理解清楚,光知道挑骨头就会忘记吃鸡蛋。


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很值得一看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应该还加上一句,要学会享受孤独,你就会更加快乐


不必去深究为什么去旅行的意义。
也许只为去探寻那份未知的精彩。


我相信,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若不能乐在其中
旅行也无法给予绝对的乐趣
人性有比较的天性
在一群嘈杂的声音里太容易失去自我
安静是我们唯一可以找到自我的方式
如果说,是因为物质和环境让我们不能安静
我说,这是个借口!
但是,如果旅行是你生命的其中一个目标
那值得走!因为带着自己走,能走的很远,而不是最终回到原点。
我热爱旅行,也热爱生活
把自己扔到拥挤的人群中,会发现自己有多么不同,这让我自豪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看来目前的我是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2009-02-25 06:54:42 毕恭毕敬等  
更多的人是在理想与不理想中做着痛苦的抉择
  正是由于这抉择的不易
  让更多人选择从中的妥协
============
同... ...


逃避或是寻求存在感,也许也只是为了能生活下去


 一位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说:“现代人之所以觉得空虚,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专业。随便上了大学找了工作,自己却不喜欢。如果能从事真正喜爱的专业,每一分钟都应该是充实的,幸福的。”我赞同她的说法。“无事可做”带来心灵的空虚,没有专耕的田地,时间因而不显得宝贵。永恒地“在路上”被视为向往、救赎。但可悲的是,出走无法解决问题,远行不能填补空虚,旅人大多回归了起点,而旅行终将让位于日常。如果不在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中找到值得为之劳作终生的所在,我们或将永远迷茫。
  
  归根结底,还是赞同帕斯卡尔的那句话: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这本书,好!


对每次新鲜事物的发现和探知
我都称其为 旅游
有过逃避
有过想去寻找另一个和自己对应的讯号
一直玩到到天黑不回家 这样的 想法 也随着长大奔波疲劳变得 很矛盾
走多远 却也只是 发现海绕世界 会回到起点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在我看来,应该是精神世界的满足。。。


我无法做啥惊天动地,也无法推动人类发展,无非把自己过得精彩,人生,旅行,感受,看书,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于外。


人的空间不可能只有房间那么大,有人在空间中旅行,有人在时间中旅行,有人在书本里旅行罢了
在空间中旅行——行走的意义,只要在走着,心灵就是满足的;在时间中旅行——我们的父辈们受囿于空间,但在时间的积累中成就人生;在书本里旅行——思考让人不再空虚......无论何种形式的旅行,只要心有所安放之处,就是有意义的
讨厌现在的一些简单的价值判断,似乎要热爱“旅行”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成为了一种盲目的跟风,一种给自己贴上某种标签的工具而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