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青少年课外阅读经典
2012-1
曾尚诺、 谭龙曼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2012-01出版)
曾尚诺,谭龙曼 编
152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而传承国学则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陶冶国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如今,以“弘扬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为口号的“诵读国学经典”热潮正在全国展开。 青少年对国学经典的关注与热爱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为了实现青少年阅读经典文学的心愿,我们精心选编了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国学知识体系。 本书以历史编年为线索,精选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经典故事,勾勒出中华民族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清朝灭亡的近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这些在历史上影响比较久远且为大家所熟知的英雄人物和精彩事件,所谱写的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铸就的可歌可泣的灿烂文化,将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以此帮助青少年粗线条了解中国历史,串联历史梗概。细读这些历史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发智慧,让青少年深切地感受中华历史的深远与博大。 我们相信,当青少年朋友们读完这本《中华五千年》后,一定会为自己祖国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感到更加骄傲和自豪,也一定会以自己的智慧、勤奋和努力,将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开创中国历史更加伟大和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编 者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部分。《青少年课外阅读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历史编年为线索,精选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经典故事,勾勒出中华民族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清朝灭亡的近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远古传说时代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夏商周 残暴的夏桀 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 齐桓公称霸 商鞅变法 秦王统一天下 秦朝 秦始皇治国 鸿门宴 西汉 四面楚歌 七国之乱 张骞通西域 昭君出塞 王莽篡位称帝 东汉 刘秀称帝 班超投笔从戎 黄巾起义 曹操起兵 赤壁之战 魏晋南北朝 乐不思蜀的刘禅 刘渊称汉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朝 随国公夺位 杨广弑父夺皇位 李渊太原起兵 唐朝 玄武门之变 文成公主人藏 女皇武则天 狄仁杰辅政 杨贵妃专宠 李白傲视权贵 马嵬驿兵变 “诗圣”杜甫 北宋 陈桥兵变 铁面无私包青天 靖康之变 南宋 黄天荡大捷 秦桧入朝 英气浩荡风波亭 元朝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元 南坡之变争皇权 朱元璋崛起江淮 元朝灭亡 明朝 胡蓝之狱 郑和下西洋 嘉靖罢免严嵩 闯王李自成 清朝 皇太极巧用反间计 吴三桂借清兵 少年天子福临 史可法死守扬州 康熙捉鳌拜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和坤掌权 曹雪芹写《红楼梦》 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进北京 同盟会成立 武昌起义
版权页: 插图: 商鞅变法 东周战国时期,出现了七个强盛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它们并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在七雄中国力最为弱小,常常受到周边诸侯国的侵略。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针对当时的情况,他决心要增强国势,改变现状。于是秦孝公颁布了一道求贤令,在全国各地网罗人才。 求贤令发布后,不少有才干的人前来归附,卫国的公孙鞅(即商鞅)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来到了秦国。在与秦孝公见面后,公孙鞅的见解受到了重视。 公孙鞅说:“要想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必须改变先君留下的法令,重视农业、重视作战和刑罚。”秦孝公听到如此新颖的言论,非常高兴,一连与他谈了几天几夜。 过了几日,秦孝公召集群臣,开始商讨变法的问题。虽然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但秦孝公还是决定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让他主持变法。于是,公孙鞅制定了新的法令: 实行连坐法,鼓励告奸;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限制贵族特权; 鼓励民户分居: 奖励耕织,抑制工商业; 焚烧诗书,禁止游说之人。 公孙鞅知道,只有使老百姓信任自己,才能更好地推行新的法令,于是他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他命人在南城门竖了一根三丈长的大木棍,然后下令说谁能将它扛到北门就赏十金。人们半信半疑,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去扛起那根木棍。公孙鞅于是将赏金加到了五十。这时一名壮汉走了出来,他把木棍扛到了北门,公孙鞅就真的赏给那名壮汉五十金。人们见公孙鞅令出必行,都纷纷遵守法令,依法办事。 一系列改革使得秦国的经济和农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公元前350年,公孙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为了便于向东发展,秦国还将都城迁到了咸阳。秦孝公见公孙鞅的变法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于是封他为“商君”。从此,公孙鞅就被人们称为“商鞅”。秦王统一天下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后,秦国日益强大起来。在与其他六国的争雄中,秦国历经几代国君的努力,到秦王赢政亲政时,已占有东周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六的财富,因而成为了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秦王赢政采纳了李斯、尉缭等人的建议,先攻六国中的弱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6年,秦国先后攻下了韩、赵、燕三国。攻下燕国后,秦王又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雄兵十万,攻打魏国。魏王非常害怕,派人向齐国求救。齐王建不愿意帮助他。公元前225年,王贲引河水灌入魏都大梁,攻破城池,俘虏了魏王。 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是楚国。秦王赢政招来大将李信和王翦,问他们各自需要多少兵马可以取胜。李信说只需要二十万兵马;王翦说楚国是大国,一定要六十万兵马才行。 秦王赢政认为王翦上了年纪,胆量不足,就给了李信二十万兵马,让他讨伐楚国。王翦很生气,就告病回乡了。 李信到了楚国后,将军队分成两路,自己带领一路军队,部将蒙骜率领另一部分军队。不久,李信就攻下了平舆,蒙骜也不负众望,攻下了寝城。 李信见自己打了胜仗,得意扬扬,带兵向前进攻。他想与蒙骜在城父会师,却忽略了楚国的援兵,最后大败而逃。
《青少年课外阅读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将这些在历史上影响比较久远,且为大家所熟知的英雄人物和精彩事件所谱写的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铸就的可歌可泣的灿烂文化,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以此帮助青少年粗线条了解中国历史,串联历史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