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礼俗
2012-5
黃山書社
蓝吉富,刘增贵 编
457
402000
无
本书旨在介绍中国的宗教精神生活,和源远流长的礼俗活动。中国传统的宗教精神在于敬天:佛道兴起后,有了新的信仰,道教致力于不死的探求,倾心于神仙世界。佛教则逐渐本土化,终于成为中国式的佛教,以绝对与圆融为思想的特质,高僧代有所出,宗教活动不绝。中国的礼俗则意在亲人:婚礼表示琴瑟和谐,丧、祭表示慎终追远,长幼之伦代表礼法与亲情的结合。年节与民间娱乐均含有陶情怡性、移风易俗的作用。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最亲切自然的表现。本书的数十位作者大多受到西方现代教育熏陶,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新鲜观点,读来生动有趣,使人增长见地。
蓝吉富
台湾南投人,1943年生。东海大学历史硕士。历任东海大学、成功大学、文化大学、辅仁大学讲师、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并出任第一届现代佛教学会理事长。现任佛光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宗教系副教授。多年致力于佛教文献的汇集与佛教史的研究,编有《世界佛学名著译丛》(1978)
、《大藏经补编》(1985)、《中华佛教百科全书》(1994)、《禅宗全书》(2004)等。
刘增贵
台湾大学历史系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台北大学历史研究所合聘教授;曾任该所人类学组主任及副所长、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讲师等。著作有《汉代婚姻制度》(1980)
、《法制与礼俗》(2002)等。
杨惠南
1943年生,台中清水人。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代佛教学会理事长,并于东海大学、文化大学、东吴大学。华梵大学、中华佛学研究所及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兼任。著作有《六祖坛经——佛学的革命》(1988)、《佛教思想发展史论》(1993)、《禅思与禅诗》(1999)等。
丁敏
1956年生,山东省济南人。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副教授,现任政治大学教授,研究范围包括佛教文学经典、中国佛教史等。著作有《佛教譬喻文学研究》(1996)。
李丰楙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研究员。拥有正式的道士牌照,专门研究道教文学、道教文化、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著有《误入与谪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学论集》、《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李丰楙道教文学系列》等。
王明珂
1952年生于台湾;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人类学组主任及副所长,并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主要从事对华夏及其边缘人群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著作有《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1997)、《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2003)、《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2006)
、《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2008) 等。
洪德先
1955年生于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现任铭传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副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历史系讲师、阳明大学副教授等。主要研究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及台湾开发史。著作有《台湾史地》(2002)
及曾撰写《从考古材料与传统文献看早期中国与台湾的关系》(2004)、《通识教育<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课程理论、实践与检讨》(2003)
等文章。
李今芸
卢布亚那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专研欧洲十九、二十世纪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等。撰有《宋辽贸易研究》(1984)
等文章。
何湘妃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师。学术专长有历史教学、中国文化史、台湾社会运动史等。
总序
林载爵
导言
蓝吉富 刘增贵
一苇渡江·白莲东来——佛教的输入与本土化
杨惠南
传灯的人——历代僧侣的分类考察
蓝吉富
方外的世界——佛教的宗教与社会活动
丁敏
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绍与分析
李丰楙
仙道的世界——道教与中国文化
李丰楙
慎终追远——历代的丧礼
王明珂
俎豆馨香——历代的祭祀
洪德先
琴瑟和鸣——历代的婚礼
刘增贵
礼法、秩序与亲情——中国传统的长幼之伦
耿立群
新桃旧符——话过年
李今芸
闲情试说时节事——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周云锦何湘妃
陶情怡性、移风易俗——传统社会的民间娱乐
江淑玲
作者简介
版权页: 插图: 这件事被释迦知道,他为此制订一戒。规定比丘、比丘尼如无疾病、酷热、远行等原因,不必常洗澡。在一般情形下,半月只能洗澡一次,以免妨碍国王。这件事例,至少说明一项事实,即:为了弘传佛法,佛教徒对统治阶层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不违抗、不干犯的态度。 佛教传入我国,僧侣以戒律为平素的行为标准。在不违背重戒的原则下,对王法一向是顺从的。这种认同于统治阶层的态度,素为大部分正统佛教徒所秉持不渝。前引的东晋高僧道安,就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东晋成帝时尚书令何充,也曾说:“每见(僧人)烧香咒愿,必先国家。”影响唐以后佛教甚巨的《百丈清规》,卷首也明白地规定:丛林僧众每天必须登殿颂咒,祝福“今上皇帝圣寿万安”。 因此,虽然古代僧人曾有“不致敬王者”(即不向国王礼拜)的争议,但是这只是对佛教戒律的维护,并不代表我国僧人对王权的挑战。更何况连这种维护也并不彻底,历史上,“沙门致敬王者”的朝代还是相当多。北魏僧官法果,即倡言信佛之国主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礼拜。可见僧人对王权所采行的态度,大抵是低姿势的。这应该也是僧侣阶层与统治者大部分都能和谐相处的原因吧! 我国佛教史上,除了少数帝王因为信仰异教,或有其他具体的政治、经济原因而排佛之外,在一般状态下,僧人大体都能得到统治者相当程度的礼遇。但是,仔细透视这种礼遇,则会发觉其动机并不一致。至少我们可以看出有下列几种举型。一、直正信仰佛教而敬僧;二、为利用佛教而敬僧;三、由于赏识其人的学养德行,而特别礼遇该僧;四、由于向往神异境界或秘术而敬僧;五、胡人君主对于同样“出自夷狄”的佛教兴起种族认同感,故礼遇胡僧。上述这五种动机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历代国君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敬僧动机的,也不在少数。本文所以如此分类,只是为了说明时较为方便而已。 第一类:真正是由于信仰三宝(佛法僧)而敬僧的统治者,在我国历史上所占的比例不大,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朝的梁武帝。武帝本人从天监年间(6世纪初)开始,即不肉食、远嫔妃。而且研佛甚勤,能升座讲经。甚至于数度舍身佛寺,为僧人执仆役。当他在位时,某些名僧可以自由出入宫廷,“官阙恣其游践”、“入金门、上正殿、踞法座”。这段期间,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僧侣阶层的黄金时代。梁武帝之外,梁简文帝、梁元帝,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傲、南唐王李璟等人,也都奉佛甚诚,礼僧甚敬,为一般国君所不及。
尽管中国人被认为是宗教气味极淡的民族,但宗教思想仍不断蔓延。本书论述佛教的角度多为国人较少措意,且比较宽广的;道教则就“永生”与“仙道”两个主题来论述道教与中国文化之关联。礼俗安顿人心于现世生活之上是中国文化的理想之一。本书礼俗部分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说明传统礼俗的特质、丰富的内涵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台湾佛光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宗教系副教授蓝吉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刘增贵
《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礼俗》的数十位作者大多受到西方现代教育熏陶,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新鲜观点,读来生动有趣,使人增长见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礼俗》采取以问题为主的研究,完全根据问题的性质,或通贯而观,或断代而论。这种研究方式,保留了方法上的极大弹性,同时,也更容易彰显问题本身的性质,提出更周全的解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礼俗》论述佛教的角度多为国人较少措意,且比较宽广的;道教则就“永生”与“仙道”两个主题来论述道教与中国文化之关联。礼俗安顿人心于现世生活之上是中国文化的理想之一。礼俗部分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说明传统礼俗的特质、丰富的内涵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尽管中国人被认为是宗教气味极淡的民族,但宗教思想仍不断蔓延。
无
本书是论文集。前五篇讲的是佛教与道教,也就是书名所谓精神生活。后面七篇讲的是丧礼、祭祀、婚礼、长幼之伦、过年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民间娱乐,就是书名所说礼俗。厚重的书,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度研究。
这是一套“文化中国”丛书十二本中的一本,是台湾的一流学者们的一些学术专著,在台湾畅销,经久不衰,值得我们好好一读。
台湾学者论宗教和民俗,内容丰富,建议购买。
对此类书籍,它只是生活中的休闲精神产品而已,适当涉猎还是挺好的.
还是不错的,没有像当当网那样什么样损坏程度都有的书籍也敢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