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分足先生

海伦·麦克洛伊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09年8月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海伦·麦克洛伊  

页数:

264  

译者:

韩笑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当一位心理医生亲眼目睹了一件由幽灵犯下的谋杀案的时候,他会作何感想?拜佐尔?威灵医生如今就面临着这样一个窘境。  顶着平安夜的狂风暴雪,他和妻子来到了一所偏僻地带的宅院,能够供他们下榻的只有一间屋子。  一间故老相传的鬼屋。  伴随着鬼怪的传说,果然出现了一系列灵异事件。当众人接受拜佐尔的提议,想要破除迷信之时,最让人无法索解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以抽签来决定人选,中签者去鬼屋过夜,哪知竟真的死了!  莫非这是谋杀?但若是谋杀的话,他是如何被害的?凶手又是谁呢?其他人都在楼下打牌,没有人可以进去鬼屋而不被别人发现,所有人都可以给彼此作证。  经典的难题背后,真相到底如何?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海伦·麦克洛伊(Helen McCloy) 译者:韩笑海伦·麦克洛伊(1904-1994),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第一位女性主席。其小说独树一帜,以优美的文笔、透彻的心理分析见长,主要分成两大类别:一是古典解谜小说,一是心理惊悚小说。麦克洛伊曾获MWA最高荣誉“大师奖”,是继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又一位名播四海的女性推理小说大师。除小说之外,她亦曾撰写大量的推理小说评论文章,并因此获颁推理文坛最具权威的“埃德加·爱伦·坡奖”。

章节摘录

01她小心翼翼避开了那节吱吱作响的楼梯。就她所知,整栋房子里空无一人,然而……谁也说不好。虽然他们说整个下午都要去滑雪,但他们随时都可能回来。他们总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换作是你,早就受罚了,但却没有人来惩罚他们。他们以为瞒着你做的那些事神不知鬼不觉。但你全都知道。一直都知道。他们时常讲,虽然他们年过半百,却仍觉得年方十五。风华正茂。难道他们没有想过,十五岁的你是否自觉年逾半百、未老先衰?也许到了二十一岁,你就可以和他们一样不受约束,可是还有整整六年才到二十一岁,遥遥无期。更何况……上到二楼,她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屋里仍是寂静无声。敞开的窗子外面,风已停,叶落尽——只有光秃秃的树木.如骸骨一般,张牙舞爪,肆意伸展。雪反射着令人目眩的阳光。将枯木衬托得好像一张黑色的肺脏解剖图谱。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冰天雪地之中,万物静顿,死意弥漫,分子停止运动.时间不复流逝……恐怖。比漆黑的夜晚更要恐怖。如此明亮的白昼,会让你感觉某人——某个赞同你计划的人,正在暗处盯着你。某个人……或者某个东西……她打开右边的第二扇门。正如她所预料的,房间里空无一人。她闪身进去,裹在袜子里的脚悄无声息,然后轻轻关上了房门。她靠在门上,环视房间,嘴角慢慢勾起一丝微笑。这种偷偷摸摸的感觉令人激动。我知道你所不知道的。这就是强势。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天花板,凸起的黑色横梁,高悬的印花窗帘——白色的衬底上印着紫罗兰花朵和绿叶。床罩是白色的,紫色的缎面被子反射出珍珠般的真丝光泽。法式的陶瓷烟灰缸和别针盘也是白底紫花。相信弗莉把这些细枝末节都考虑到了。就连地毯都是一片同样的紫色……柔软的天鹅绒,壁炉边的一块白色毛皮更添柔软丰满的质感,壁炉上的瓷砖有些老旧褪色,紫红和牡蛎白相间。烟囱架上摆着一些铜器和虹彩陶瓷,高脚五斗柜则是红木的。她再次露出笑容。在这样的一个房间里,你可以搞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你可以砸碎虹彩陶瓷。你可以把墨汁泼洒在白色毛皮上。如果你有把尖刀,你可以划破窗帘,刻花瓷砖,撕碎地毯。如果你点一把火,你也可以将书架上的旧书付之一炬,这皮书封燃烧的时候,将会何等呛人呀……但是这些恶作剧会惹怒他们的,而你不想惹怒他们。你只想吓唬他们。如果他们真的害怕了,就顾不上惩罚你了,因为他们想不到这是你搞的鬼。他们绝不相信你会如此胆大包天、诡计多端,有胆量吓唬他们。你的手法要十分巧妙。每次做一点儿。这儿留点儿线索,那儿搞些巧合。弄些以他们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不久,他们就会逐渐感到毛骨悚然。循序渐进,悄无声息,近乎无法察觉,你使他们最坚定的信仰——对他们自身的信仰——瓦解殆尽。然后,他们就任凭你的摆布了。一开始要怎样做才好呢?她最喜欢1919年发生在科英布拉那座葡萄牙人的别墅里的事件。可惜的是,她不知道如何将那桩事件搬到这里。这正是它令人着迷之处。纵然假设这是一场骗局,你仍然解不开谜团。那些现象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呢?于是,她只好退而求其次,另想他法。卡尔瓦多斯省诺曼城堡1875年的那桩事件?她还是决定采取这个更简单易行的方法。没人能够解释的那些……一声脆响,划破了寂静。二楼走廊有条地板松了,一踩上去就吱呀作响。难道他们回来了?她一动不动地站着,屏息等待。再没有响声传来。她慢慢数过六十秒。一、二、三……仍然没有其他动静。她可能是听错了。或是屋外的温度变化,致使这地基上的老宅主动调整姿势,以便过夜。她穿过房间,走到五斗柜前,拉开最上面的一层抽屉。一个首饰匣,一个手绢盒,还有一个手套盒。她关上了抽屉.又拉开下面一层。呀!这个更好。袜子。洗净晾干的袜子成双卷起,薄丝袜被单独放在一个紫色丝缎袋里,还装入了薰衣草添香。她拿出十二双。六双米灰色的,三双纯黑的,还有三双是怪异的蓝灰色。最后一步。她走到床边,动作迅速地将它们摆成一个大大的8字双环,退后一步,打量着整体效果。难道只是因为她知道同时发生在卡尔瓦多斯的其他现象,才会觉得这一切令人毛骨悚然?他们不知道那些事。对他们而言,这也许只是一个愚蠢的鬼把戏……除非她能让他们相信这些怪事发生时,房子里空无一人。但她要如何让他们相信呢?“逮到你了!”仿佛是鞭炮炸响一般。露辛达吓了一跳。从五斗柜上放置的镜子中,她可以看到虚掩的房门。万雅站在门口。是万雅,当然是他。他们才不会像这样蹑手蹑脚地靠近她。“我知道是你!”她大叫道,“我听到走廊里地板的响动了。”他咧嘴二笑:“不,你没听到,因为我根本就没经过走廊。我爬楼梯上来的。”“那我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是老横梁的呻吟。外面越来越冷了。”他打量着摆在床上的双环,“这是什么鬼玩意儿?哦,我明白了。诺曼城堡。但你不应该一开始就做这个,小虫子。”“别叫我‘小虫子’。”“为什么不呢?你看起来就像条小虫子。那种潮湿石头下面的白白的肉虫子。”“非常感谢,那你最好记住,小虫子也会变成蝴蝶的!”“我觉得你没戏。”“也许我现在就变着呢。”“哦?”他的视线落回那些袜子,“你别冲着我来呀。你要对付的是她。弗莉,这是她的房间,对吧?”“对。”“你应该先做些更有冲击力的事情。等紧张感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连最愚蠢的诡计都会让人恐惧。等到那个时候,你再摆出双环。”“我想你现在就打算去告发我,破坏我的计划!”有他在场时,她总是处于劣势,因为他总是令她深感自卑。对她这个年纪和性别来说,她瘦得可怜,胸部平平。陌生人常会误以为她只有十二岁,而不是十五岁。苍白又没有血色的脸上布满雀斑。她的眼睛是暗灰色的,用弗莉的话说,她的一头直发就是“头发本身的颜色”,稀疏细弱,毫无特点。她每次看到万雅,都会意识到自己的平凡。因为他是她所见过的最英俊的男孩。他的英俊并非源自他高大的身材,也不是他那大胆无理的性格,更不是那头浓密的黑发。而是他的眼睛,那双深邃的黑眸总是立时将他的情绪闪现出来——原本透出温暖的柔软眼神,会倏然射出凌厉的怒光,又或闪出淘气的光彩。当他发怒之时,英挺眉毛下的双目圆睁,仿佛一只被困牢笼的雄鹰。而此时此刻,他心中恶作剧的兴致正高,眼中跳跃着光彩。“我不想破坏你的计划。我打算帮你。”“哦,万雅!”一时间,她简直爱上他了。“做这种事需要两个人,你一个人做不成的。如果我们两个人合作的话……这个周末之前,我们就能吓得他们报警。”“或者是报告给灵异现象研究会。”他不禁对她刮目相看:“那样更好。你倒是有些鬼点子.但我怀疑我们能否吓到他们?”“我觉得肯定能。”他的赞许给她壮了胆。“他们总是对他们无法解释的现象感到恐惧。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搞出科学——将那些以他们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隐藏起来,或是视而不见,好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安全地生存。”“把灰尘扫到地毯下面?你说的没错,当然了,如果我们可以让他们相信,只有一次,哪怕只有一瞬间,只要现实不合逻辑、复杂难解,他们就会发狂……把那些袜子收起来。”“然后呢?”“我们要精心策划。”万雅在毛皮毯上盘腿而坐,眉头紧锁,陷入深思。露辛达坐在床沿上,等待着。窗子外面,西边的天空出现一道道樱草色的霞光,在积雪上投射下有些发蓝的影子。智者最终开口了:“你能找到纯紫罗兰花香吗?”“没问题。弗莉有瓶叫做四月紫罗兰的东西。”“那么……我想试试1850年康涅狄格州以利雅敬?费尔普斯牧师公馆的那个诡计。”“那一幕啊?在斯特拉特福德上演的那幕?”她对那部文学作品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他。他们一起研读过整整一个夏天。“我一直对那个情有独钟。”他仿佛梦呓一般,拖着长音吟诵道,“用全家人的衣服做出十一个奇怪的假人,摆出祈祷的姿势,面前放着摊开的《圣经》。”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她是一个卓著的人,非常富有想象力,而且很有主见。  ——推理小说研究者 B.A.派克海伦·麦克洛伊的读者们只有一个抱怨,那就是她的小说数量太少。  ——著名推理小说评论家、作家 安东尼·布彻


编辑推荐

《分足先生》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分足先生 PDF格式下载



《分足先生》阅毕,个人十分欣赏此部作品。   “当一位心理医生亲眼目睹了一件由幽灵犯下的谋杀案的时候,他会作何感想?拜佐尔?威灵医生如今就面临着这样一个窘境。顶着平安夜的狂风暴雪,他和妻子来到了一所偏僻地带的宅院,能够供他们下榻的只有一间屋子。一间故老相传的鬼屋。伴随着鬼怪的传说,果然出现了一系列灵异事件。当众人接受拜佐尔的提议,想要破除迷信之时,最让人无法索解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以抽签来决定人选,中签者去鬼屋过夜,哪知竟真的死了!莫非这是谋杀?但若是谋杀的话,他是如何被害的?凶手又是谁呢?其他人都在楼下打牌,没有人可以进去鬼屋而不被别人发现,所有人都可以给彼此作证。经典的难题背后,真相到底如何?”   直接引用了这段简介,基本可以说清梗概。   书中诡计大约包含了吵闹鬼和监视下的密室杀人,当然这个密室亦可以算作一个心理密室。与《死亡之舞》相比,个人感觉确实有所提高,无论从诡计还是结构上来说。唯一不足的便是麦克洛伊的心理论证这一特色,在《分足先生》中确实有些缺乏,虽有鹦鹉转述的死亡留言,这个可算心理线索外,其他的心理论证几乎没有,若是能够多些篇幅来阐述心理论证,恐怕定能增色不少。至于文中有些情节无很大关系的文字也是小小遗憾。总体来说,此书若是将这几个诡计分开,恐怕都不值得一提,但麦克洛伊巧妙将其参杂于一起,从结构布局来看都十分得体,读来也毫无厌倦...之感。这本书的起承转合拿捏得恰到好处,最后依然如《死亡之舞》那般带到一丝对人性的思考。此书没有了《死亡之舞》中的专业性的知识,这点同样增加了可读性。《分足先生》读来一气呵成,未感有矫揉造作,在麦克洛伊第二阶段能创作出此般佳作亦是不易。看完此书,个人对《犹在镜中》更是期待,分身和无伤痕杀人的诡计不知麦克洛伊能否彻底结合上心理论证,若是实现,恐怕又是一本可与此书媲美,甚至超越的上作。 阅读更多 ›


给4星。篇幅短一是因为这个故事本来就不复杂, 就圈定小小的场景的寥寥可数的几个人物。 不过也算厚道, 情节还算紧凑, 没有口水文字。诡计不算高明,杀人手法那是看“烂”了的感觉。已经在很多很多看过的作品中有出现或类似。凶手不难猜, 甚至我的第一感就对了。。。。。总的来说, 可以一读。但别指望太多。。.


虽然也是密室杀人,本格推理的一大主流,但是线索没有给全,想要自己推理出真相基本不可能。值得一看


好像和卡尔的一个密室完全一样,倒看看作者的巧妙之处


喜欢该作者的书,可惜目前也只找到3本。如果能有更多的话就太好了~


《分足先生》阅毕,个人十分欣赏此部作品。... 阅读更多


一本外国小说,要想在非母语国家畅销,非优秀的翻译不可。《死亡之舞》的翻译可以用非常到位来形容,使得小说整体相当流畅。期望《分足先生》更佳


如果没有先看同一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死亡之舞》,这本书是值得5星的,可惜经典的光彩确实难掩,《分足先生》只好委屈下了。... 阅读更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