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第一现场

《图说天下·透过镜头系列》编委会 编 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作者:

《图说天下·透过镜头系列》编委会 编  

页数:

190  

字数:

9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们总在抱怨“这个世界不够真实”,于是便有一批人在繁杂虚妄的世界里努力寻求最真实的画面:枪林弹雨中的战士,废墟弹坑里的百姓;直逼死亡的瞬间,奋力求生的眼神;声势浩大的灾难,排山倒海的难民;政治巨头的风光,残忍冷酷的刺杀;鲜血淋漓的意外,尸横遍野的枪杀;无法抵御的疾病,无助失望的眼泪……当这些真实摆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却失去了接受和直面的勇气。 悲观似乎成了这些照片的主题,尤其是那触目惊心的死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关于死亡的新闻照片开始频繁出现。“坏消息,好新闻”,没有比死亡更坏的消息,没有比死亡更有价值的新闻。于是,死亡以及等待死亡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然而,这里除了死亡还有更值得关注的事情,那就是生存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照片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人物、一种表情、一场灾难而已,还有其背后强有力的道德准则和人性坚强。 在小人物悲惨生活的背后总是可以看到他们不息的奋斗和这个社会的道德火焰;在灾难的背后总是可以看到无数人的坚强和生生不息的人性力量。当悲剧被一一剖析,露出细节供人观看的时候,其所带来的思考力量就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悲伤。 而更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阅读一张照片的表面,开始更理性判断照片所传达的内涵。或许记者只是为了新闻而留住某些瞬间,可观赏者却学会了用新闻以外的宏观来解读这些瞬间。与此同时,也涌现出更多为了灵魂和正义而按下快门的摄影师。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名利声望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开始拷问自己赋予照片的是不是真正的悲悯和同情。 无论如何,能从照片中学会思考就是一件好事。当人们看到坍塌的房屋便思考社会建筑的安全,当人们看到死亡就会反思自己的生命,当人们看到政要的不同表现就会想到社会制度的缺失和优越。学会思考,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从这个方面来看,本书的照片未尝不是一段浓缩的文明进程。

书籍目录

海难的幸存者归来的热拥国旗插上硫磺岛大火中的幸存者持枪的少年犯再见,鲁斯就差5英尺完蛋平壤大桥揍那个“黑鬼”总统候选人的鞋底海滩的悲剧警察与儿童死刑前的安慰演讲台上的刺杀大人物的背影临死前的祈祷众目睽睽下的刺杀游向自由生存还是死亡欢迎来到密西西比街头死刑救命之吻雨中的梦想马丁·路德·金的葬礼全副武装走向困苦的迁徙惊声尖叫达卡惨案战火中的女孩父亲回家波士顿太平梯事件轮椅上的埃迪·鲁滨逊武器就是星条旗无法无天的国家小镇外的谋杀案实况直播的绑架现场枪杀库尔德人手拉手政变中的杀戮里根遇刺死不瞑目奥玛伊拉的痛苦饥荒中的女孩横尸街头不能承受的悲伤热舞中的总统大使馆的爆炸声校园枪声可怕的闯入者塔利班士兵之死惊天袭击迷惘的移民烈焰中的小木屋开火的孩子亲人出狱危险的试探遗体归来哀思与灯火当生存如履薄冰决定命运的一撞走向手术室的母子东京街头的孤独身影地狱刚果“铁蝴蝶”的遇刺现场海地飓风新冠军,新纪录持枪的收房者疲倦的夫妇窗边的女孩家园成为枪靶

章节摘录

插图:大火中的幸存者人物:不知名的女士时间:1946年地点:美国亚特兰大摄影师:阿诺德·哈迪(美国)1947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图片1946年12月7日,凌晨3时22兮,亚特兰大怀恩柯夫酒店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就在大火蔓延之时,酒店里的285名客人大多正在熟睡,他们根本不知道卧室门外就是肆虐翻腾的火舌。当酒店服务生发现并报警时,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正迅速吞没所有走廊。客人们陆续醒了,却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令人窒息的烟雾之中。求生本能让他们四处寻找逃生路线,但门外就是足以敏命的高温,而门内弥漫着呛人的浓烟,除了就近逃往窗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路线。就这样,大量的客人选择从楼上一跃而下,不管他们身处多高的楼层。一位母亲相继从7楼扔下自己的一双儿女;一名妇女不顾一切从高层跳下,正好砸到牧人的消防员;一个男子自己用床单做了一条救生索从5楼抛下……不难想象,从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高空坠下会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巨大的加速度会让任何下坠物体变得支离破碎。当现场地面不断出现或大或小的死尸时,围观者开始挣扎着要离开。而血腥味混着烟味,让部分人开始呕吐。消防员声嘶力竭地喊着:“不要跳”,但还是有很多人纵身跃下,紧接着就是汩汩的鲜血和瘫软的尸体。然而,在诸多选择跳楼的逃生者里有人活了下来。这位幸存的姑娘当时被困在7楼窗外,她高喊着“我希望活着”,然后跳了下来。现场一名业余的摄影爱好者阿诺德·哈迪定格了姑娘跳下的瞬间,这张照片获得了1947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这种大火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而政府普及的防火知识、火海逃生措施也不断在重复。人们或许总是在想,大火离我很远。这种侥幸思想直接缩短了你在火海生存的时间。也许人们应该明白一些基本常识:由火苗变成一场熊熊大火只需要两分钟的时间,而周围的温度会在3分钟内上升到足以致命的高温;伴随大火出现的浓烟主要由一氧化碳组成,会让人呼吸困难,在每场火灾中窒息致死的比例丝毫不弱于直接烧死的比例。了解这些常识后人们就会知道:当火灾发生时,应该尽量让身体靠近地板,因为浓烟和热气会上升;假若要开门逃生,请先试一试门把手的温度,如果很烫,证明火势已经逼近你的房间,开门只会让自己立即置身火海。这些常识或许简单,可说不定就会成为火场自救的武器。持枪的少年犯人物:两名少年时间:1947年地点:美国波士顿摄影师:弗兰克·库欣(美国)1948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图片爱德华·班克罗夫特,照片上靠着木栅的少年,当时他持枪劫持了另一名少年威廉·洛南。这场劫持案发生的时间是1947年6月23日,班克罗夫特当时只有15岁。他拿着一把被布匹紧紧包裹的左轮手枪走在路上,被正在查案警察拦住了去路。其实就在当天,波士顿一家餐馆发生劫案,警察正在四处寻找劫匪,而神色异样的班克罗夫特自然引起了警察的怀疑。就在警察询问他布匹里是什么的时候,班克罗夫特慌忙掏出左轮手枪射击。惊恐的班克罗夫特逃到附近一所学校,劫持了同样只有15岁的洛南,并逃到了一条小巷里。当时《波士顿旅行家报》的摄影记者弗兰克·库欣刚下飞机,当他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悄悄爬到一户人家的屋顶按下了快门。库欣足够幸运,因为他昕在的角度只要少年一抬头就会被发现。班克罗夫特毕竟只是个少年,他虽然口口声声说如果警察再靠近一点,他就杀了人质,但他始终没有下手。就在他的注意力全部被前面的警察所吸引之时,一名警察已经悄悄爬到了他紧靠着的木栅背后,并用枪托打晕了他。后来经过一番审讯,班克罗夫特冼清了跟餐馆劫案的关系,但他却要背着滥用枪支、绑架以及袭警的罪名呆在感化院至少两年的时间。美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无数起枪击事件,其中尤以青少年枪击事件最为严重。从中至少可以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美国枪支泛滥,二是美国犯罪呈现低龄化。《2007年美国人权纪录》显示,“美国私人拥有枪支达2.5亿支,其中包括6000万至6500万支手枪。有48个州规定公民有权携带枪支,其中35个州不经过任何背景审查就可以购得枪支。”这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枪支政策导致的最大恶果就是,在整个美国,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各种枪击案件。美国枪支之所以泛滥,源自于政府对枪支管制的松懈,以及枪支的唾手可得。此外,加强枪支的管理也影响到军火商的利益,自然会遭到军火集团的强烈反对。军事工业一向是美国经济的支柱,每年它会向美国缴纳数千亿美元的税收。轻松得到一把枪,只是让青少年有了犯罪的硬件基础,真正促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还是其缺乏家庭关爱以及美国一向追求的所谓“自由的价值观”。


编辑推荐

《第一现场》: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阅读一张照片的表面,开始更理性判断照片所传达的内涵。或许记者只是为了新闻而留住某些瞬间,可观赏者却学会了用新闻以外的宏观来解读这些瞬间。 能从照片中学会思考就是一件好事。当人们看到坍塌的房屋便思考社会建筑的安全,当人们看到死亡就会反思自己的生命,当人们看到政要的不同表现就会想到社会制度的缺失和优越。学会思考,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从这个方面来看,《第一现场》的照片未尝不是一段浓缩的文明进程。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镜头是最客观的证人,不朽的图片则是无声的证词,它们“供述”,的是真实入骨的人性,镜头前的瞬间不应该被忘记,也无法再重复,它触动的是我们柔软的心灵。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普利策新闻摄影奖(The Pulitzer Photography Prize)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一部分,它由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所创立,由哥伦比亚大学颁发,代表了最具美国精神的新闻价值观和最具有纪念价值的优美文字。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增加了新闻摄影奖项,此后,除了1946年外,每年都会颁发一次。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刻印象都是由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获奖照片所形成的,这些照片串联起了美国历史最重要的记忆碎片,记录了美国人生活的深刻变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每年在荷兰举行,又被称为“荷赛”。这项创始于1957年的比赛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威望最高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每年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包括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十个大类。由于荷赛所包容的题材的多样性,它不但能够记录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重大事件,还能深入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它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表情和历史的见证。镜头是最客观的证人,不朽的图片则是无声的证词,它们“供述”,的是真实入骨的人性,镜头前的瞬间不应该被忘记,也无法再重复,它触动的是我们柔软的心灵。在1826年摄影技术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更像是一条流淌于黑夜中的河流,人们必须借助于主观性的文字记录和非凡的想象力才能依稀还原出一个个远去的瞬间然而当摄影镜头出现之后,人们获得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记录真实面目的手段每当快门按下,记录下的可能是枪林弹雨中的摸索穿行,可能是自然界中的美丽风景,可能是历史人物的激动表情,可能是猛兽们猎杀时的巨大震撼,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照片和无所不在的镜头将整个世界储藏在我们的脑中如果说照片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切片,那么镜头记录的就是不可能再重复的历史和光阴收藏照片,就是收藏整个世界;透过镜头,寻找那闪烁不定的回忆和曾经失落的梦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第一现场 PDF格式下载



从照片中了解事实,这本书很有帮助


很值的一看,照片真的很不错,把一些我们并不大清楚的历史重现在眼前


看完这本书,更加直观的感觉到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多么幸运,最起码不会被炸死、被枪打死、被人暗杀、被恐怖分子绑架!!!!心情不好的最好别看!!!!


看看第一现场,知道更多的不知道的东西


以前给孩子买过《战乱中的世界》,这次孩子自己又订了一本《第一现场》,结果回来发现两本书又好多内容都有重复,因为都是一个系列的丛书,两本书中不同的内容孩子又想了解,建议以后尽量避免重复。


这个是在书店看到后到这买的,便宜多了,内容个人很喜欢


便宜,“全新”——开线,脱胶手动双面胶贴合之后!弄丢了图书馆的,特意买了还的,还好图书馆阿姨勉强收了,也就行了!!


让我们更真实的认识这个世界,你眼中不曾见过的世界


图画不错,这也是图说天下系列的本色,读了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反对战争


如果你觉得这是时间不够真实,这本书将带你进入真实的世界,哪些照片之所以能够所得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是因为每张照片都反映世界不为常人所知晓的一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