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路向何方

郑明武 编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郑明武 编  

页数:

119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庞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今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内容概要

  1979年,春潮涌动、邓小平改革之初第一次南行,改革初探、邓小平倡议创办经济特区,历史突破、中美正式建交与邓小平访美,改革前沿、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翻天覆地、珠海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外资热土、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百载商埠、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

书籍目录

一、艰难探索向社会主义阵营开放积极进行反封锁反禁运向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开放二、大胆突破中央组织考察团积极出访邓小平在北方谈对外开放邓小平提出学习外国经验广东省提出开办经济特区中央决定开办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创造特区奇迹邓小平肯定特区经济成就三、扩大范围中央决定开辟沿海开放区中央决定扩大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区积极引进外资沿海开放区积极谋求发展成功实沿海开放战略中央决定加快浦东开发四、全面开放邓小平在南方发表谈话“十四大”奠定开放新格局西部开发把开放引进内地加入世贸正式融入世界

章节摘录

  向社会主义阵营开放  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在访问期间,毛泽东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就中苏双方有关的重要问题举行了会谈。  毛泽东的此次出访,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次对外政策的成功尝试。其实我党对外开放政策的思想很早就产生了。  早在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会谈时,就集中谈到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问题。其主要观点是:当中国真正取得独立以后,一切外国对华的商业利益将享受空前未有的机会。  1938年7月12日,毛泽东在接见英美加的世界学生协会代表团代表时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在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基础上建立一个共和国。在这个共和国里,“对外贸易将大大发展,并将签订互利的协定”;在这个共和国里,外国的投资和财产将允许存在,因为这个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是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  在尊重中国主权和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等。  6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欢迎华侨来边区兴办实业》的社论,指出;  对于私人经营的生产事业,奖励保护不遗余力……华侨在边区投资,必定享受边区的特殊优待和切实保障。  同时,为了吸引外国投资,陕甘宁边区政府还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  1945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又制定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奖励实业投资暂行条例》,规定凡自愿投资边区经营各项实业之人民,无论国外国内或回国华侨,一律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由于采取切实措施,吸引华侨投资在实践中取得成效。当时,赴延安归侨组织了西北华侨实业公司,开办了华侨毛织厂、华侨制药厂。其中,华侨毛织厂在边区政府的支持下越办越好,还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赞许和嘉奖。  1949年3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谈到建国后的外交政策时指出:  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做,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正在互相竞争。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筹备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  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  与此同时,其他中央领导人也对对外开放表示了支持。1949年4月21日,朱德指出:  我们要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也要同日本、美国等国做生意。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毛泽东一行此次出访,中国与苏联等国迅速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1950年2月14日,中方同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  “条约”提出:  双方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中苏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经济合作。  随后,中方又同苏联签订了创办联合公司,包括中苏民运航空公司,中苏大连修造轮船公司等经济协定。  与此同时,与东欧国家也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开展了经济合作与交往,包括进行贸易和兴办合营公司等。  就这样,在建国之初,中国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开放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初步胜利,为日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打下了基础。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路向何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