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钟鼓之乐/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王玲 编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王玲 编著  

页数:

120  

字数:

30000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内容概要

  “钟鼓”乐在史书中一般称为“钟鼓之乐”,它是一种以编钟与建鼓为主要乐器的大型乐队。尤其是编钟,在世界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编钟的出土,无论对音乐学还是考古学来讲,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的钟鼓之乐兴起于商周,发展于春秋,鼎盛于战国,沉寂于秦汉,复兴于唐宋,明清时期还留有余音,在现当代得以弘扬和传承。并在当代人的努力下,走向世界和太空。
《钟鼓之乐》由王玲著。

书籍目录

商周——钟鼓之乐的兴起
春秋——钟鼓之乐的发展
战国——钟鼓之乐的鼎盛
秦汉——钟鼓之乐的沉寂
唐宋——钟鼓之乐的复兴
明清——钟鼓之乐的余音
钟鼓之乐的弘扬与现代传承

章节摘录

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奴隶制时代。夏朝手工业生产已能制造青铜酒器和乐器,青铜在此时得到发现和利用,当时还能制造雕饰美观的玉器和陶器。由夏、商、西周到春秋末年约一千七百年间,中国奴隶社会经历了由产生、发展、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在这段时期里,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等新的客观条件,音乐文化得以较快的发展。在奴隶社会中,音乐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享有音乐的是贵族奴隶主阶级,他们不仅把音乐作为享乐的手段,也把它当成加强其政治统治的工具。在当时,最受尊崇的就是奴隶主阶级用于祭祀等重大典礼的乐舞。其内容多为歌颂统治者列祖列宗的功德,意在宣扬宗族奴隶主统治的合理性,为巩固其统治服务。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作为宗族奴隶制国家的上层建筑的宗法制度以及相应的礼乐制度均达到了完备的程度。在周代的礼乐制度中,对于各种礼仪中音乐的应用都按不同的等级而有严格的规定。“钟鼓之乐”的兴起离不开商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这种礼乐制度的形成又离不开当时的社会上层结构。 分封制的实行和宗法制使得奴隶主政权在商周时期得到巩固和发展。商代就有分封诸侯的现象,因为领土大了,分封便于统治。周初封到商故地建立卫国的是周公的弟弟叔康,西周末年被封建立郑国的则是周宣王的庶弟友。因此周代的分封诸侯,是把“宗法”与“封建(封侯建国)”结合起来的做法,由此便形成了围绕姬姓宗族的严密等级关系。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跟大宗的关系;诸侯又分其领土给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对于诸侯,是另一层的小宗跟大宗的关系;卿大夫再把领土分给末等贵族士,这些士对于卿大夫,又形成一层小宗对大宗的关系。 P2-6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玲编著的《钟鼓之乐》介绍了有关商周钟鼓、春秋钟鼓、战略钟鼓、秦汉钟鼓等历史文化知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钟鼓之乐/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