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基督教与文学

朱维之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朱维之  

页数:

291  

Tag标签:

无  

前言

就中国传统之发展而言,清民之际乃是最重要的转型时代。这里的“民”不仅指狭义上的中华民国(北洋时代与南京时代又不同),也还包括了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帝制崩溃乃是一大转折,由此所开辟者非仅一朝一代之“更名换姓”,更具备我文明中国之步入现代世界的标志性意义。虽然我们能看到的历史进程极其有限,但自清帝逊位、民国肇创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毛泽东曾有意援用中华民国之名号,充分体现出其作为历史过程自觉者的伟人意识,可终究抵不过劝进者“开天辟地”的创新而最后重新更定国号。不过“民”之一字却始终未易,也可见出“清民易代,,的长效性。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史意识的逐渐恢复,大陆学界对民国一代学术也给予了高度认同,除了编撰学案、结集成史之外,重印昔贤经典、接续学术传统,则为不可不做的重要举措。

内容概要

该书首先将一部宗教经典世俗化为文学经典,并进一步分析了圣经文学的特质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其次,探讨了《圣经》中的圣歌、祈祷、说教等内容与文学的关系;最后从诗歌散文与基督教的关系和小说戏剧与基督教的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圣经》中所包含的各种文学体裁。

作者简介

朱维之先生(1905—1999)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早年以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跃登文坛,先后任教于福建协和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和南开大学,传道授业六十余年,桃李满园,著作等身,在我国教育界、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他撰写的《中国文艺思想史略》(1939) 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翻译的《失乐园》凡十二卷,一万多行,是国内最早也是迄今惟一的全译本。
他长期致力于基督教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版的《基督教与文学》《文艺宗教论集》两部专著,论述了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印度教)对中外文学及著名作家创作的影响,堪称研究宗教文化与文学的开山之作。

书籍目录

序卷头语导言第一章 耶稣与文学 第一节 诗人耶稣 第二节 耶稣底作品 第三节 耶稣传与文学第二章 圣经与文学 第一节 圣经文学底伟大性 第二节 圣经文学底特质 第三节 圣经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三章 圣歌与文学 第一节 文苑中的一株奇葩 第二节 世界名歌源流 第三节 中国圣歌与中国文学第四章 祈祷与文学 第一节 祈祷与诗歌 第二节 赞叹和恳求 等三节 默想和神交第五章 说教与文学 第一节 登峰造极的雄辩文学 第二节 先知与修辞学 第三节 近代说教文学第六章 诗歌散文与基督教 第一节 抒情诗 第二节 叙事诗 第三节 散文第七章 小说戏剧与基督教 第一节 小说戏剧之起源与基督教 第二节 几本有关于基督教的小说 第三节 几本有关于基督教的戏剧

章节摘录

“二十世纪国学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至于还有所谓“近人学术述林”(浙江人民出版社)、“大家小书”(北京出版社)等可谓不胜枚举,比比皆是。在这种背景下还要推出一套“民国学术丛刊”的意义究竟何在?总体来说,随着20世纪初之废科举、兴学堂的“霹雳手段”,到了1910年代民国肇创后的办教育、立学术,基本已是“题中应有之义”,并未掀起绝大波澜。所谓“民国学术”也就是中国现代学术创立、发展时代的学术状况。虽然这段时间前后不到40年(1912-1949年),但其所产生的丰硕学术成果却不容小觑。就此而言,重刊旧籍,其意决非仅是“旧物利用”;它更指向“重温历史”,意味着我们如何重新认知“昨日”、资鉴“历史”、确立“坐标”、走向“明天”。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固然要充分利用“学术祖辈”的丰厚遗产,另一方面更需要有在历史行进过程中不断与“传统”进行对话的自觉意识,这个传统不仅包括中国文明的悠久典籍与先贤智慧。


编辑推荐

《民国学术丛刊·文学史·文学理论编:基督教与文学》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基督教与文学 PDF格式下载



有用,内容好


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赞!


内容不必说了,书运到的时候外面还包着一层薄塑料膜,印刷清晰,无缺页,无磨损,价格也便宜,五星。


我觉得研究基督教和中国文学的关系,这本书是应该要看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