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同此心

[澳]菲利普•佩迪特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澳]菲利普•佩迪特  

页数:

475  

译者:

应奇,王华平,张曦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的写作历时经年。但这并不是一种悲叹,因为那一直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它推动我就各种主题进行思考和写作,否则我就不会接触到它们。它把我吸引到一系列挑战性的对话和交流。它也使我埋头于与本书的主题有关的若干非常愉快和令人受益的共同研究。没有这些共同研究,本书也许会更早完成,但确实不可能以目前的形式完成。我应当感谢相关的合作者:弗兰克·杰克逊(Frank Jackson),我与他共同从事这里提出的意向性和因果相关性理论的研究;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他在把人类主体描述成审慎的行动者方面有同样的功劳;杰弗里·布伦南(Geoffrey Brennan),我与他一起从事选择中的合理性和制度中的可行性之间的细微差别的相关研究;约翰·布雷斯韦特(John Braithwaite),我一直试图和他一起阐明在这里得到支持的共和主义政治理论,特别是在刑事正义方面。我也应当表示对彼得·孟席斯(Ueter Menzies)的感激,当前我正与他一起从事与整体论和人类学中心主义相关的论题的研究。在某种较小的程度上,我也从其他合作研究中获益,但是我至少应当记录下对于那些人的感谢,我与他们的合作成果在本书得到了引用,他们是:阿兰·哈姆林(Allan Hamlin),钱德兰·库卡色斯(Chandran Kukathas),胡·皮尔斯(Huw Price),鲍勃·苏格登(Bob Sugden)。这些合作者来自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同样也来自哲学。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已经吸收了否则就会与我擦肩而过的跨学科的教训和洞见。受到他们的合作的鼓励,我已经试图在本书中介入在不同学科内部和之间所发生的争论。

内容概要

是什么使人类成为意向性的和思想的主体?  他们的意向性和思想与他们的社会性和共同经验具有怎样的联系?  我们应当如何从事社会解释和政治评价?  菲利普??佩迪特详尽地讨论了这些迷人的问题。本书开始于心理学的问题:即与何谓一个意向行动者,以及更为具体地说,何谓一个有思想能力的行动者相关的问题。在勾画了关于意向的思想行动者的一种总体的观点之后,本书接着探讨了社会生活对于这种行动者的心理造成的差异。进一步,在发展了一幅社会中的心智的图像亦即共通的或社会的心智的图像之后,本书最终转向这幅图像对于从事社会和政治理论的意义:对于解释在社会场景上发生的事件的意义,以及对于这种场景被结构化的不同方式的评价的意义。  本书勇于让马克思、尼采、狄尔泰和胡塞尔留给后黑格尔的欧洲大陆哲学的重大问题,接受最好的体现在分析哲学中的朴素而一贯的明晰性的锤炼,其结果对于双方都是最好的。

作者简介

菲利普??佩迪特(Philip Pettit) 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当代共和主义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1945年生于爱尔兰,曾长期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拥有爱尔兰与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现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授政治理论与哲学,任劳伦斯??洛克菲勒大学政治学与人类价值讲席教授(Laurance S. Rockefeller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Politics and Human Values)。
  著有:《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 ,1997),《一种自由理论》(A Theory of Freedom , 2001),《规则、理性与规范》(Rules, Reasons and Norms , 2002),《成于言》(Made with Words, 2008 )等。

书籍目录

夕阳西下的哀鸣,抑或一阳来复的期盼?  ——写在《共和译丛》之前平装版序言序言第一部分 心智 概观 第一章 意向性 意向行动者 意向状态 意向性诸理论 第二章 思想 思想的两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意向上溯 第二个要求:遵循规则第二部分 心智与社会 概观 第三章 捍卫个人主义,反对集体主义 问题 结构规则压倒意向规则吗? 结构规则包围意向规则吗? 第四章 捍卫整体论,反对原子论 问题 赞成整体论的论证 整体论与相对主义第三部分 心智、社会和理论 概观 第五章 社会理论 意向诠释 结构理论与历史主义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第六章 政治理论 以契约为中心的思想 以价值为中心的思想 以制度为中心的思想后记:《人同此心》的三种意义参考文献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对于我们正在寻找的答案,第二件需要说明的事是,它是本体论上的,而不是认识论上的。它是对高阶原因,在事物的客观安排上如何联系它们的低阶对应物的说明。它不是对我们何以能够主观地达到知道某些高阶原因是因果地相关的说明。这种描述会从理论上为我们提供这样的说明,例如,让橡皮擦弯曲的弹性与让它弯曲的分子结构之间的联系,并清楚地说明这种共同的相关性的限制。但是它并没有要求,为了承认弹性是与弯曲相关的,我们不得不知道弹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知道那种关系对承认弹性的相关性可能是充分的;但它不是必要的,除了某些特殊的情形才有可能(参见第五章 )。这几点得到了澄清后,我们应该抓紧解决我们的问题。关于高阶因果的因素如何与低阶的合作,众所周知的说法是,前者随附于后者(Kim1984)。这种观点是说,对于任意在给定的阶次因果地相关于某种效果的产生的因素,任意高阶因素将会凭借随附于相关因素而成为因果地相关的。但是这种观点于事无补。在我们前面的例子中,遍布一块金属的自由电子云的本性是与电击的传导因果地相关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都与电击因果地相关,而只是随附于电子的独特的倾向性状态:电导性是的,而延展性和不透明性则不然。如果这个例子似乎需要点想象力,那还更通俗的例子可说明它。一块油灰搁在金属丝网上,并不会从中掉下去,这归功于它分子的分布。设想现在油灰被加热,分子的分布情况发生了变化,从而油灰从网中滑落。这里有两种明显的高阶变化随附于分子的分布:其一,油灰形状的改变,确切地,那种让它滑过丝网的形状的改变;其二,大小的改变,特别是源于热效应的膨胀这种改变。这些高阶变化并非都与油灰的从丝网中滑落相关,尽管正在讨论的观点必然会得出都是相关的结论。油灰从丝网中滑落是由于形状的改变,但与大小的改变无关。随附性观点没有解决我们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紧找出另外的解决方案。我们会同时援引不同阶次的状态来说明因果相关性,最明显的例子是用存在量词标示出高阶状态:也就是说,对“某些”(some)这个词的恰当的使用。钟表发出噪音,对此负责的状态是某些部件松动了。

后记

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译事是我两年前到该书作者菲利普·佩迪特(Philip Pettit)教授所在的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访问的一大动因。难忘2007年9月28日Newark机场上空的夕阳,难忘Carnegie湖边的独行,难忘在灯光昏暗几欲使人眼疼的Firestone书库中的漫游,难忘在刚搬来Nassau街上的Layrinth书店中的流连,难忘一个人到WAWA旁边小坐,难忘时近黄昏在Ias寻梦,难忘来往于Princeton Junction和Princeton之间的小火车的汽笛声,难忘午夜时分从Friend Centre出来时那满树的冰挂——那一刻这样的句子涌上了我的心头:“我没有体会到寂寞,却品尝着寂寞的后果”。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当代哲学的标准来衡量,本书是一个极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它触及以意向心理学为一端,以政治理论为另一端的许多重要的当代哲学问题。  ——《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本书是它所属领域中一个巨大成就。它不但使专家获益,而且由于避免了技术性的行话,也将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  ——《国际哲学研究杂志》


编辑推荐

《人同此心:论心理、社会与政治》:共和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同此心 PDF格式下载



得下功夫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