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盗经济学

[美]彼得•里森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4-30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

[美]彼得•里森  

页数:

226  

译者:

傅西西  

Tag标签:

无  

前言

那只看不见的钩 他们曾在长达数十年的岁月里让海洋深处弥漫着恐怖气息,让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政府寝食难安。法律条文给他们扣上了“人类公敌”的帽子,并且控诉他们企图“颠覆并且铲除人类的各种天赋权利和公民权利”。 他们“向整个世界宣战”并且狂热地将这场战争推进下去。嗜血成性的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看起来一派癫狂,能和其神秘色彩相提并论的,就只有我们对他们那种荒诞生活的种种想象了。 他们的同时代人称他们为“海上怪兽”、“地狱恶狗”以及“蔑视法纪、打家劫舍、戕害人类、天理不容的一群叛逆之徒”。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是“魔鬼的化身”,其他人则怀疑他们本身就是“恶魔之子”。他们根本就是“笑里藏刀”。 他们实在是罪恶滔天,连海妖卡律布狄斯卡律布狄斯,希腊神话中的海妖、漩涡怪,是海王波塞冬与大地女神该亚之女。传说卡律布狄斯因偷宰了大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牛羊,被大神宙斯扔进墨西拿海峡(Messina)。后被囚于意大利半岛南端。因为积愤难平,她每日三次吞吐海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将经过的船只吞噬。——译者注(Charybdis)本人肯定也曾把他们当痰那样一口“啐”进海里。他们所犯的罪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看来都是如此可憎而又可怖,以至于那些曾处理过这些罪人的人们都已无法用言语来给他们烙下足够深刻的耻辱印记”。 “这一群人,我们将其称做‘人类之耻’是不无道理的,以劫掠强夺维生的他们,每一项恶行都为人所唾弃”—— 这样的评价在他们已经消失了3个世纪之后依然留存于世。 他们,就是海盗——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罪犯;而这本书里要讲的就是,隐藏在他们身后、推动着他们兴盛的那股力量——那只“看不见的钩”这里的“钩”是借用了著名童话《小飞侠》中的反面人物“铁钩船长”的外型所作的比喻。“铁钩船长”断了一只手后接上了一个铁钩作为义肢,所以作者在这里就用“钩”替代海盗的手,以体现出经济学中常说的“看不见的手”的类似含义。——译者注。 亚当•斯密,你也来会一会“铁钩船长”吧 1776年,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这篇论文开创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亚当•斯密将他这本书命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世人所熟知的《国富论》。——译者注,在这本书中,他描述了经济学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他口中那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就是指引着经济协作活动的隐形力量。根据斯密的说法,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只会对一些最有利于自身的事情感兴趣;然而,很多时候,为了做成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事情,人们就会去做一些对他人最为有利的事情。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只能通过与人合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我们的大多数自利目标都是很难实现的,无论这个目标是谋得下一餐的温饱还是拿到另一双鞋子。要是你得自己生产牛奶或者制作大衣,你要掌握多少项技能又得花上多少时间才能做到啊!更别提打造你自己的汽车了——想一想这些例子,你就有体会了。 因此,斯密评论到,在致力于满足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我们都“犹如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也会为他人的利益服务。当我们为他人利益服务的时候,他人也会乐于与我们合作,而这其实也是在实现我们自己的利益。譬如说,一个牛奶生产商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赚钱),必然要以尽可能低的价钱提供最好的牛奶。于是他就间接地实现了他的顾客们的利益——让他们获得价廉物美的牛奶。生产者总是要向他们的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东西的,诸如此类,周而复始。结果就是,一群致力于满足自身利益、只会狭隘地关注自身利益的人,同时也会下意识地帮助其他人。 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同样也作用于罪犯们身上,与其他任何人都无异。尽管罪犯们的合作都是建立于他人损失之上的,但只要他们渴望做成那些一个人做不来的打家劫舍之事,他们就得和别人合作来满足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一个只有一名海盗的“帮派”是做不下去的。为了抢得他们的目标货物,海盗们就要和为数不少的其他各类航海高手们合作。这种现象的神秘之处在于:这么一群诡诈的“乌合之众”又是如何勉力推动此类合作的呢?解读这个谜团的关键就在于那只“看不见的钩”——这是亚当•斯密口中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海盗版本,用以描述何以海盗们自私自利的行为最终能让海上各路匪徒通力合作,而这也是本书所要探讨的。 “看不见的钩”与“看不见的手”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看不见的钩”考量的是海盗的自私自利对海盗圈子内的合作有何影响,关注的是海盗团伙如何运作;相反,“看不见的手”考量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自私自利如何作用于市场内的合作活动,关注的是合法市场如何运作。如果说,“看不见的手”审视的是所谓“市场无政府状态”背后的隐藏秩序,那“看不见的钩”审视的就是海盗圈子中那种实实在在的无政府状态背后隐藏着的秩序。 其次,不像“看不见的手”指引下的传统经济角色,海盗们不以任何一个做贩卖的行当为主业,因此,他们无须取悦任何顾客。而且,更进一步来看,传统经济角色满足私利的行为能让社会中更广大的人群受惠,海盗们满足私利的行为就没有此种效果了。以商人为例,他们追逐利润的过程会让我们的生活标准得以提高,因为他们会生产一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产品;海盗则不然,他们的兴盛建立于他人的生产活动之上,因此,他们并未通过创造财富惠及社会;他们对其他人的财富敲骨吸髓,损害着社会。然而,尽管有这些不同之处,海盗也和其他人一样,需要通过合作来成就其风险颇大的“事业”。而他们之所以走上合作的道路,就是为了满足私利——无论是海盗还是来自“合法”社团的成员,他们身上皆有此关键特征,而正是这一特征将“看不见的钩”与“看不见的手”紧密连结在一起。 海盗营生也是一门生意 本书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应用到了海盗身上。这种思维方式建立于几个显浅易懂的假设之上。 首先,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不是说人们从来不会关心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而是说,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更加关心如何能让自己以及与自己最最亲近的人获益,而不是更加关注如何让他人获益。 其次,个人都是理性的。这不是说人们是从不出错的机器人,而是说,人们会尝试以自己所知道的最优方式去实现他们那些自私自利的目标。 再次,个人都受激励驱动。当从事某项活动的成本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此项活动;而当活动的成本下降时,人们就会更频繁地进行此项活动。当某项活动所带来的好处增加之时,我们就会更踊跃地开展此项活动;而当活动的好处减少之时,我们就会减少此项活动。简单地说,人们会尝试规避各种成本同时尝试获取各种好处。 上述关于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三大假设在海盗身上也成立。譬如说,海盗也是自私自利的,正是对物质的关注催生了海盗,而利润又在背后大力推动着海盗。与流行文化中的种种描述恰恰相反,海盗其实是非常理性的。我们在本书后面仔细探讨时就会发现,海盗们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一些方法,用来规避将会蚕食其利润的种种成本,同时用于提高其烧杀劫掠之旅的收益;而且,正是其中的某些方法使得他们臭名远扬。同样地,海盗也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当法律令海盗生涯的风险上升(因此成本上升)时,海盗们就会想出一些聪明的方法来抵消风险。当海盗给帮派成员提供奖励让他们参与到最高级别的海盗活动中时,这些帮派成员就会更加卖力,并对下一个大奖翘首以待;诸如此类,循环往复。 其实,不仅仅是经济学可以应用到海盗身上,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理性选择”还是理解海盗们那些震惊世人的招摇古怪行径的唯一方法。 海盗们为何会挂上骷髅图旗帜?他们为何会残忍折磨某些俘虏?怎样才算是成功的海盗?他们又为何要搞出一套“海盗章程”?所有这一切都可以从隐藏于海盗背后的经济学中找到答案,而要找出这些答案,我们只能运用“理性选择”体系。历史提供了能引出这些问题的“原材料”,经济学则提供了分析“镜头”,为找出答案助一臂之力。 当我们通过这些镜头来观察海盗时,他们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不寻常的行为就都变得甚为平常了。海盗们那些古古怪怪的行为,源头就是他们运作时所处的非常规经济环境(正是这样的非常规经济环境带来了非比寻常的成本和收益),而不是他们自身与生俱来的古怪脾性。就如本书其后各个章节所展示的那样,一艘海盗船,其实更像一家《财富》500强企业,而不是更像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在《蝇王》(Lord of the Flies)一书中所描绘的凶恶残暴的学童帮派。撇开他们的义肢和肩膀上的鹦鹉去看,海盗营生终究是一门生意;虽然这是门作奸犯科的生意,但好歹也是门生意,所以值得从生意的角度去加以审视。 烂狗们,且慢 许多与海盗有关的讨论都会用上“海盗”(pirates)、“西印度海盗”(buccaneers)、“雇佣海盗”(privateers)和“北非海盗”(corsairs)这几个可以交替使用的词汇。这么做是有道理的,虽然全部都是海上强盗嘛,但上述各种海上强盗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纯粹的海盗:就是彻头彻尾的亡命之徒,他们会不加区别地袭击各路商船,只为攫取属于自己的收益。 南卡罗来纳州司法部长理查德•艾林(Richard Allein)曾如此描述他们:“海盗们以全人类、以他们自己所属的物种乃至他们的同伴为捕猎目标,不凭国籍或宗教信仰加以区别对待。”18世纪时的海盗大多就是此类货色。 相反,“雇佣海盗”则是听命于国家的海上匪徒。在战争时期,各国政府会付给他们佣金,指使他们袭击、骑劫敌国的商船。因此“雇佣海盗”根本不算是海盗,他们背后有政府的支持。类似地,“北非海盗”的劫掠行为也是得到政府授意的。区别只在于,“北非海盗”以宗教信仰作为挑选目标船只的基础。例如北非沿岸的回教海盗会袭击来自基督教国家的船只;然而,也有信奉基督教的北非海盗,“马耳他骑士团”(Knights of Malta)便是其中一例。本书的讨论基本将“雇佣海盗”和“北非海盗”排除在外了,因为他们不是典型的亡命之徒。 “西印度海盗”则是指17世纪早期住在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也就是今天的海地岛)的法国猎手,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以打猎为生,但也不抗拒偶尔出海劫掠。1630年时,这些“西印度海盗”移居到了托尔图加岛(Tortuga),那是伊斯帕尼奥拉岛附近一个形似海龟的小海岛;很快,来自英国和荷兰的乌合之众也被吸引来了。西班牙正式拥有这两个岛并且不大乐意看到这些暴徒栖居于上。为了赶走他们,西班牙政府将他们赖以为生的野生动物赶尽杀绝。然而,这帮亡命之徒不但没有就此离去,他们还开始玩起了另一种捕猎游戏——目标:西班牙船只。 1655年,英格兰从西班牙手中抢走了牙买加,并且鼓励“西印度海盗”们前往定居以防西班牙重新占据那里。“西印度海盗”们多数时间都在劫掠西班牙船只,那些来往航行于西班牙和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船只往往满载着黄金和其他货物。这类打劫活动多数都是些彻头彻尾的海盗行为,但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活动并非如此。自《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于1494年签订之后,西班牙就在航海新世界中取得了独大的垄断地位;急于打破这种垄断的英格兰和法兰西于是雇用这些海上流浪者,让他们以“雇佣海盗”的身份去骚扰西班牙。那时,“西印度海盗活动是一种海盗行为和雇佣海盗行为的离奇组合,两者往往令人难以区分”。然而,由于“西印度海盗行动时的目标和手段显然都具有海盗性质”,因此我在本书中将西印度海盗视做海盗,或者至少将其视做最早的海盗,都是符合标准的。 尽管西印度海盗并非纯粹的海盗,但他们却在18世纪早期先于真正的海盗出现了,并且影响了真正海盗的组织结构。有鉴于此,在我的论述里的几个关键点中用上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也这样做了。此外,在1690~1716年间活跃于印度洋上的海盗对我的论述也同样重要。 这帮海上流浪者就像一根纽带,把更像雇佣海盗的西印度海盗和活跃于1716~1726年间的真正海盗连结起来。在17世纪晚期,这些印度洋海盗——他们的同时代人有时也把他们叫做“红海帮”(Red Sea Men),定居于马达加斯加及其周边岛屿上,他们在那里安营扎寨就是为了劫掠摩尔人那些满载着金银财富的船队。从大部分事情看来,印度洋海盗就是纯粹的海盗,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了。但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却头顶着“合法”的光环出海——只是这个光环被他们的后人彻底抛弃了。 尽管本书的论述涵盖了从1670~1730年间的海盗,但其重点关注的是海盗黄金时代的最后阶段(也就是1716~1726年间)——那可是一个“黑胡子船长”(Blackbeard)、巴沙洛缪•罗伯茨(Bartholomew Roberts)和“棉布杰克”(‘Calico’Jack Rackam)在海上神出鬼没的年代。 牙买加总督尼古拉•劳斯爵士(Nicholas Lawes)将这些海上无赖们形容为“来自所有国家的强盗”。抽样显示,1715~1725年间活跃于加勒比海的700名海盗中,35%是英国人,25%是美洲人,20%是西印度人,10%是苏格兰人,8%是威尔士人,还有2%是瑞典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海盗的总人数实在很难精确计量,但无论如何,其数量都是非常可观的。在1717年,百慕大的总督根据“保守估计”判断,有1 000名海盗穿梭于海上。到了1718年,另外一位官员认为,海盗人数高达2 000人。而在1720年时,杰里迈亚•杜默(Jeremiah Dummer)向贸易及种植业委员会(Council of Trade and Plantations)报告说有3 000名海盗活跃于海上。1721年时,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 Johnson)船长认为,仅仅是出没于印度洋上的海盗就多达1 500名。根据这些报告以及海盗史学家们的估计,1716~1722年间的任何一年里,在海盗出没的水域里活跃着大约1 000~2 000名海盗,这些水域包括加勒比海、大西洋以及印度洋。这些数字看来似乎无甚特别,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当你把海盗人口数量放回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观照一番,你就会发现这些数字多么令人叹为观止了。以当时的皇家海军为例,在1716~1726年间的任何一年里,他们每年的平均人数也就只有13 000人;于是,“年景”好的时候,海盗人数甚至超过了海军人数的15%。在1680年时,整个北美洲殖民地上的总人口也不到152 000人;事实上,一直到179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美国国内也只有24个地方的人口超过了2 500人。许多海盗会聚居在他们的陆上基地里,例如伍德•罗杰斯(Woodes Rogers)于1718年前往镇压的巴哈马新普罗维登斯岛(New Providence)就是海盗们的其中一个落脚点。然而,海盗团体的最重要组成单位,也是最能体现海盗这么一个群落确实曾存于世的,却是海盗船上的政权架构。与许多人想象中的海盗团伙大不一样的是,海盗船上的政权架构相当庞大。根据来自37艘海盗船的数据,1716~1726年间,平均每一个海盗团伙会有大约80名成员。有好几个海盗团伙的人数甚至逼近120人,而人数介乎150~200人的团伙也不算特别罕见。以船长塞缪尔•贝拉米(Samuel Bellamy)手下的海盗团伙为例,那就是一个由“200多名来自好几个国家的精壮汉子”组成的团伙。其他有些团伙的规模甚至比这一伙还庞大,如“黑胡子船长”手下集结于“安妮女王复仇号”(Queen Anne’s Revenge)上的海盗就有300多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18世纪早期,那些平均吨位为200吨的商船上,只有13~17名船员。 此外,有些海盗团伙的人数实在太多,已无法同时栖身于一条船上;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他们就会组建“海盗中队”。例如,巴沙洛缪•罗伯茨船长(Bartholomew Roberts)就统领着一个由4艘船组成的中队,队中有508名海盗。还有,某些时候各个海盗团伙会集结在一起联手开展他们的劫掠旅程。史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海盗船队则是由“西印度海盗”打造的。以海盗作家亚历山大•艾斯克默林(Alexander Exquemelin)的记录为例,摩根船长(Morgan)就曾统领着一支由37艘船和2 000人组成的海盗船队——就这规模,足以攻打西班牙在美洲大陆沿岸的各个据点了。亚历山大还在其他地方提到,曾有一伙西印度海盗,“其手下可参与打家劫舍的船只至少有20艘”。类似地,威廉•丹皮尔(William Dampier)曾记录过一次海盗出海行动——这次行动共动用了10艘船只和960人。尽管他们的船队未必都有这样庞大的规模,但18世纪时的海盗也会“兴高采烈地加入他们那些作恶兄弟会”,以投身于由各个团伙一起联手开展的劫掠之旅。几乎所有的海盗都有航海背景。大部分人曾跟随商船出海,很多人则曾是“雇佣海盗”;另有一部分人(尽管不都是出于自愿),还曾效忠于国王或者女王陛下,是其御下海军中的一员呢。根据一份包含了169名18世纪早期海盗信息的资料显示,这些海盗的平均年龄为28岁,当中最年轻的海盗只有14岁,最年长的则为50岁——以18世纪的航海标准看来,如此“高龄”的海盗可算是老古董了。然而,其他大多数人都只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在这份由历史学家马科斯•雷迪克(Marcus Rediker)所收集编制的样本中,57%的人年龄介乎于20~30岁之间。这些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海盗圈子,当中有寥寥少数几个长者(希望亦是智者)以及几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海盗圈子不但年轻人当道,而且还是男人的天下。就我们所知,18世纪的海盗中只活跃着4名女性。因此,海盗圈子中充斥着睾酮素,个个都精力旺盛,其情其景大概和大学里的男生社团相去不远,只不过海盗们会少了几颗牙,甚至还拖着假腿,而且他们会拔出手枪决斗,而不是像大学男生那样通过扭打缠斗来解决问题。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揭示海盗行为背后隐藏的有意思的经济学原理的书。
  本书将读者带入了17世纪末到18世纪早期的海盗世界。作者彼得?里森告诉我们原来海盗虚张声势的张牙舞爪与恶魔式的狡诈都只是表象,他为我们揭秘了隐藏在海盗那臭名昭著的、有趣的有时又赤裸裸的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内涵。我们所知道的海盗行为和海盗们表现出来的宽容与博爱原来都是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对于普遍经济状况的理性反应。

作者简介

作者:(美)彼得•里森 译者:傅西西彼得•里森:生于1979年,2005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母校佐治•梅逊大学任助教,仅两年时间, 30岁的他便已成为正教授并获得“BB&T讲座教授”头衔,可见他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且有极佳的人际关系网。在本书中,他将让读者大饱眼福,看到隐藏在海盗们虚张声势的傲慢与魔鬼般的才智背后,在海盗们那些臭名昭著但又令人发笑有时甚至令人震惊不已的种种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经济学。

书籍目录

前言 那只看不见的钩子
第1章 投票给“黑胡子” ︳海盗民主背后的经济学 ︳
 黑胡子课堂 第1堂课 卑劣的动机和“光明的”结果
第2章 无法无天 ︳“海盗章程”背后的经济学 ︳
 黑胡子课堂 第2堂课 把你的乌托邦留在马达加斯加
第3章 诡诈的骷髅旗 ︳黑色骷髅旗背后的经济学 ︳
 黑胡子课堂 第3堂课 你可以打我,但不可以控制我的船员
第4章 罪恶之德 ︳海盗酷刑背后的经济学 ︳
 黑胡子课堂 第4堂课 你就是恐怖的化身
第5章 要么加入海盗,要么去死 ︳海盗征募制度背后的经济学 ︳
 黑胡子课堂 第5堂课 “压迫”只是一幕幕苦情戏
第6章 我们不把黑人海盗当奴隶 ︳海盗宽容性背后的经济学 ︳
 黑胡子课堂 第6堂课 开放的心态就是一个装满财富的柜子
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海盗营生也是一门生意 本书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应用到了海盗身上。这种思维方式建立于几个显浅易懂的假设之上。 首先,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这不是说人们从来不会关心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而是说,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更加关心如何能让自己以及与自己最最亲近的人获益,而不是更加关注如何让他人获益。 其次,个人都是理性的。这不是说人们是从不出错的机器人,而是说,人们会尝试以自己所知道的最优方式去实现他们那些自私自利的目标。 再次,个人都受激励驱动。当从事某项活动的成本上升时,人们就会减少此项活动;而当活动的成本下降时,人们就会更频繁地进行此项活动。当某项活动所带来的好处增加之时,我们就会更踊跃地开展此项活动;而当活动的好处减少之时,我们就会减少此项活动。简单地说,人们会尝试规避各种成本同时尝试获取各种好处。 上述关于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三大假设在海盗身上也成立。譬如说,海盗也是自私自利的,正是对物质的关注催生了海盗,而利润又在背后大力推动着海盗。与流行文化中的种种描述恰恰相反,海盗其实是非常理性的。我们在本书后面仔细探讨时就会发现,海盗们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一些方法,用来规避将会蚕食其利润的种种成本,同时用于提高其烧杀劫掠之旅的收益;而且,正是其中的某些方法使得他们臭名远扬。同样地,海盗也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当法律令海盗生涯的风险上升(因此成本上升)时,海盗们就会想出一些聪明的方法来抵消风险。当海盗给帮派成员提供奖励让他们参与到最高级别的海盗活动中时,这些帮派成员就会更加卖力,并对下一个大奖翘首以待;诸如此类,循环往复。 其实,不仅仅是经济学可以应用到海盗身上,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理性选择”还是理解海盗们那些震惊世人的招摇古怪行径的唯一方法。 海盗们为何会挂上骷髅图旗帜?他们为何会残忍折磨某些俘虏?怎样才算是成功的海盗?他们又为何要搞出一套“海盗章程”?所有这一切都可以从隐藏于海盗背后的经济学中找到答案,而要找出这些答案,我们只能运用“理性选择”体系。历史提供了能引出这些问题的“原材料”,经济学则提供了分析“镜头”,为找出答案助一臂之力。 当我们通过这些镜头来观察海盗时,他们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不寻常的行为就都变得甚为平常了。海盗们那些古古怪怪的行为,源头就是他们运作时所处的非常规经济环境(正是这样的非常规经济环境带来了非比寻常的成本和收益),而不是他们自身与生俱来的古怪脾性。就如本书其后各个章节所展示的那样,一艘海盗船,其实更像一家《财富》500强企业,而不是更像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在《蝇王》(Lord of the Flies)一书中所描绘的凶恶残暴的学童帮派。撇开他们的义肢和肩膀上的鹦鹉去看,海盗营生终究是一门生意;虽然这是门作奸犯科的生意,但好歹也是门生意,所以值得从生意的角度去加以审视。 烂狗们,且慢 许多与海盗有关的讨论都会用上“海盗”(pirates)、“西印度海盗”(buccaneers)、“雇佣海盗”(privateers)和“北非海盗”(corsairs)这几个可以交替使用的词汇。这么做是有道理的,虽然全部都是海上强盗嘛,但上述各种海上强盗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纯粹的海盗:就是彻头彻尾的亡命之徒,他们会不加区别地袭击各路商船,只为攫取属于自己的收益。 南卡罗来纳州司法部长理查德•艾林(Richard Allein)曾如此描述他们:“海盗们以全人类、以他们自己所属的物种乃至他们的同伴为捕猎目标,不凭国籍或宗教信仰加以区别对待。”18世纪时的海盗大多就是此类货色。 相反,“雇佣海盗”则是听命于国家的海上匪徒。在战争时期,各国政府会付给他们佣金,指使他们袭击、骑劫敌国的商船。因此“雇佣海盗”根本不算是海盗,他们背后有政府的支持。类似地,“北非海盗”的劫掠行为也是得到政府授意的。区别只在于,“北非海盗”以宗教信仰作为挑选目标船只的基础。例如北非沿岸的回教海盗会袭击来自基督教国家的船只;然而,也有信奉基督教的北非海盗,“马耳他骑士团”(Knights of Malta)便是其中一例。本书的讨论基本将“雇佣海盗”和“北非海盗”排除在外了,因为他们不是典型的亡命之徒。 “西印度海盗”则是指17世纪早期住在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也就是今天的海地岛)的法国猎手,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以打猎为生,但也不抗拒偶尔出海劫掠。1630年时,这些“西印度海盗”移居到了托尔图加岛(Tortuga),那是伊斯帕尼奥拉岛附近一个形似海龟的小海岛;很快,来自英国和荷兰的乌合之众也被吸引来了。西班牙正式拥有这两个岛并且不大乐意看到这些暴徒栖居于上。为了赶走他们,西班牙政府将他们赖以为生的野生动物赶尽杀绝。然而,这帮亡命之徒不但没有就此离去,他们还开始玩起了另一种捕猎游戏——目标:西班牙船只。 1655年,英格兰从西班牙手中抢走了牙买加,并且鼓励“西印度海盗”们前往定居以防西班牙重新占据那里。“西印度海盗”们多数时间都在劫掠西班牙船只,那些来往航行于西班牙和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船只往往满载着黄金和其他货物。这类打劫活动多数都是些彻头彻尾的海盗行为,但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活动并非如此。自《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于1494年签订之后,西班牙就在航海新世界中取得了独大的垄断地位;急于打破这种垄断的英格兰和法兰西于是雇用这些海上流浪者,让他们以“雇佣海盗”的身份去骚扰西班牙。那时,“西印度海盗活动是一种海盗行为和雇佣海盗行为的离奇组合,两者往往令人难以区分”。然而,由于“西印度海盗行动时的目标和手段显然都具有海盗性质”,因此我在本书中将西印度海盗视做海盗,或者至少将其视做最早的海盗,都是符合标准的。 尽管西印度海盗并非纯粹的海盗,但他们却在18世纪早期先于真正的海盗出现了,并且影响了真正海盗的组织结构。有鉴于此,在我的论述里的几个关键点中用上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也这样做了。此外,在1690~1716年间活跃于印度洋上的海盗对我的论述也同样重要。 这帮海上流浪者就像一根纽带,把更像雇佣海盗的西印度海盗和活跃于1716~1726年间的真正海盗连结起来。在17世纪晚期,这些印度洋海盗——他们的同时代人有时也把他们叫做“红海帮”(Red Sea Men),定居于马达加斯加及其周边岛屿上,他们在那里安营扎寨就是为了劫掠摩尔人那些满载着金银财富的船队。从大部分事情看来,印度洋海盗就是纯粹的海盗,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了。但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却头顶着“合法”的光环出海——只是这个光环被他们的后人彻底抛弃了。 尽管本书的论述涵盖了从1670~1730年间的海盗,但其重点关注的是海盗黄金时代的最后阶段(也就是1716~1726年间)——那可是一个“黑胡子船长”(Blackbeard)、巴沙洛缪•罗伯茨(Bartholomew Roberts)和“棉布杰克”(‘Calico’Jack Rackam)在海上神出鬼没的年代。 牙买加总督尼古拉•劳斯爵士(Nicholas Lawes)将这些海上无赖们形容为“来自所有国家的强盗”。抽样显示,1715~1725年间活跃于加勒比海的700名海盗中,35%是英国人,25%是美洲人,20%是西印度人,10%是苏格兰人,8%是威尔士人,还有2%是瑞典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海盗的总人数实在很难精确计量,但无论如何,其数量都是非常可观的。在1717年,百慕大的总督根据“保守估计”判断,有1 000名海盗穿梭于海上。到了1718年,另外一位官员认为,海盗人数高达2 000人。而在1720年时,杰里迈亚•杜默(Jeremiah Dummer)向贸易及种植业委员会(Council of Trade and Plantations)报告说有3 000名海盗活跃于海上。1721年时,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 Johnson)船长认为,仅仅是出没于印度洋上的海盗就多达1 500名。根据这些报告以及海盗史学家们的估计,1716~1722年间的任何一年里,在海盗出没的水域里活跃着大约1 000~2 000名海盗,这些水域包括加勒比海、大西洋以及印度洋。这些数字看来似乎无甚特别,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当你把海盗人口数量放回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观照一番,你就会发现这些数字多么令人叹为观止了。以当时的皇家海军为例,在1716~1726年间的任何一年里,他们每年的平均人数也就只有13 000人;于是,“年景”好的时候,海盗人数甚至超过了海军人数的15%。在1680年时,整个北美洲殖民地上的总人口也不到152 000人;事实上,一直到179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美国国内也只有24个地方的人口超过了2 500人。许多海盗会聚居在他们的陆上基地里,例如伍德•罗杰斯(Woodes Rogers)于1718年前往镇压的巴哈马新普罗维登斯岛(New Providence)就是海盗们的其中一个落脚点。然而,海盗团体的最重要组成单位,也是最能体现海盗这么一个群落确实曾存于世的,却是海盗船上的政权架构。与许多人想象中的海盗团伙大不一样的是,海盗船上的政权架构相当庞大。根据来自37艘海盗船的数据,1716~1726年间,平均每一个海盗团伙会有大约80名成员。有好几个海盗团伙的人数甚至逼近120人,而人数介乎150~200人的团伙也不算特别罕见。以船长塞缪尔•贝拉米(Samuel Bellamy)手下的海盗团伙为例,那就是一个由“200多名来自好几个国家的精壮汉子”组成的团伙。其他有些团伙的规模甚至比这一伙还庞大,如“黑胡子船长”手下集结于“安妮女王复仇号”(Queen Anne’s Revenge)上的海盗就有300多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18世纪早期,那些平均吨位为200吨的商船上,只有13~17名船员。 此外,有些海盗团伙的人数实在太多,已无法同时栖身于一条船上;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他们就会组建“海盗中队”。例如,巴沙洛缪•罗伯茨船长(Bartholomew Roberts)就统领着一个由4艘船组成的中队,队中有508名海盗。还有,某些时候各个海盗团伙会集结在一起联手开展他们的劫掠旅程。史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海盗船队则是由“西印度海盗”打造的。以海盗作家亚历山大•艾斯克默林(Alexander Exquemelin)的记录为例,摩根船长(Morgan)就曾统领着一支由37艘船和2 000人组成的海盗船队——就这规模,足以攻打西班牙在美洲大陆沿岸的各个据点了。亚历山大还在其他地方提到,曾有一伙西印度海盗,“其手下可参与打家劫舍的船只至少有20艘”。类似地,威廉•丹皮尔(William Dampier)曾记录过一次海盗出海行动——这次行动共动用了10艘船只和960人。尽管他们的船队未必都有这样庞大的规模,但18世纪时的海盗也会“兴高采烈地加入他们那些作恶兄弟会”,以投身于由各个团伙一起联手开展的劫掠之旅。几乎所有的海盗都有航海背景。大部分人曾跟随商船出海,很多人则曾是“雇佣海盗”;另有一部分人(尽管不都是出于自愿),还曾效忠于国王或者女王陛下,是其御下海军中的一员呢。根据一份包含了169名18世纪早期海盗信息的资料显示,这些海盗的平均年龄为28岁,当中最年轻的海盗只有14岁,最年长的则为50岁——以18世纪的航海标准看来,如此“高龄”的海盗可算是老古董了。然而,其他大多数人都只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在这份由历史学家马科斯•雷迪克(Marcus Rediker)所收集编制的样本中,57%的人年龄介乎于20~30岁之间。这些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海盗圈子,当中有寥寥少数几个长者(希望亦是智者)以及几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海盗圈子不但年轻人当道,而且还是男人的天下。就我们所知,18世纪的海盗中只活跃着4名女性。因此,海盗圈子中充斥着睾酮素,个个都精力旺盛,其情其景大概和大学里的男生社团相去不远,只不过海盗们会少了几颗牙,甚至还拖着假腿,而且他们会拔出手枪决斗,而不是像大学男生那样通过扭打缠斗来解决问题。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对海盗黄金年代的一次全新而诱人的探索。彼得•里森行文思维清晰,他的研究深度也令人印象深刻。”——科林•伍德,《海盗共和国》作者 “《海盗经济学》说了一个非常诱人的话题,作者以其轻快而又雄辩的笔触,将本书写得精彩绝伦。”——杰弗里•布伦南,杜克大学政治科学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哲学教授“里森将经济学家们常用的工具带到了西班牙大陆。海盗故事并非只是迪士尼电影的精彩主题,它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里森这本出色的著作有助于我们搞清楚海盗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投身这样一个为人唾弃的行业。他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了让俘虏跳船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快乐罗杰’旗帜。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但同时也是一本富有洞见和分析的书。”——埃德•格兰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编辑推荐

《海盗经济学》编辑推荐:翻看彼得森的自传,总感觉有一股微妙的力量在吸引着你,总会身不由己地被作者带入他的人生,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激情。彼得森赋予这本书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从童年故事到求学经历再到辉煌的职业生涯,你能看到彼得森作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是怎样炼成的,会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有足够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坚韧的毅力以及创造力。

名人推荐

里森将经济学家们常用的工具带到了西班牙大陆。海盗故事并非只是迪士尼电影的精彩主题,它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里森这本出色的著作有助于我们搞清楚海盗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投身这样一个为人唾弃的行业。他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了让俘虏跳船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快乐罗杰’旗帜。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但同时也是一本富有洞见和分析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海盗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想到海盗经济学,就会联系到《加勒比海盗》...


我们应该认清海盗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为什么要投身于这样一个为人所唾的行业。作者解释了让俘虏跳船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具有洞见和分析力的一本书!


特价入手,很划算。每天晚上洗好澡后趁着头发未干翻读若干页,觉得很有意思,运用经济学的原理精髓解读海盗,令人读之感觉趣味盎然。


我认为这本书的别名应该叫做“生存的基本法则”我是在刚刚看完《西方哲学史》之后才看这本书的,突然有一种恍然大悟,一种突然觉悟的意向!因为《西方哲学史》太具有理论性了,那里面可运作的实用性其实不强的,总是的那种书,那方面的材料,真的就会变成电视剧里面讲的“书呆子”可是《海盗的经济学》就不一样,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仅生动有西方人的感情色彩浓郁,最重要的是他所论述的观点是最本质的,就号型我,一直追着一样东西,未来得到那东西而改变自己,最终丢了自己当初最想要的是什么!!太可悲了,还好现在已有了想要找回本质的意向了,但,是我有这个意向的原因是——这本书。。。。。本质!这个很重要!希望和大家分享谢谢!!!


海盗学和经济学的很好的结合。体会最深的就是海盗那种精神,知道自己的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生意,风险与收益同在。


这本书很好,海盗经济学,曾经也是风靡一时啊,今天才看,很好的一本书。


《海盗经济学》很满意


《海盗经济学》


加勒比海盗让我留意了这本书,全新的视角,很好


昨天看了一点,感觉很不错!
我想知道,作者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海盗,一种疯狂的角色!
到底孕育着什么呢,看完了,我再写一次评论!
哈哈~喜欢


书中引用大量的海盗词汇以及一些方式通俗易懂,更加形象生动,读后令人深思,是本好书。


一部集经济与管理为一身的精品著作。让我们见识了,海盗们是怎么建立起自己的制度的。验证了一句话,适者生存。而适合自己的管理条规,才是王牌。


不论是对海盗还是经济感兴趣都是值得购买的一本书!


虽然讲的不是很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经济学,也很有意思,拿来看着玩还不错。尤其是之前看过加勒比的,可以跨界一下,呵呵呵。


很有启发,强烈推荐。


团队很团结,利益分配很合理,很灵活的机制,颠覆传统一党专政的权力,很有张力。


不是专业性很强的书
看看就好


内容比较新颖,暂时还没时间研究,期待内容


书的内容很不错,包装精美


通俗易懂,很好的入门书


书外面还有塑料薄膜包装,书质量好


大致的翻了翻,不能说自己已经看懂了,个人很喜欢他的页面设置,感觉思维有点激励的感觉,里面的大致介绍还不错,感觉比较容易去读懂,再深入可能需要一定的实践才能完全彻底的把这书发挥出来了,呵呵


封面设计和印刷很土,但是内容十分精彩,估计会彻底刷新我的世界观.


还没有看 特价买的。


同事借走看了,我还没看,应该不错


看作者就足以让你振奋了


不错,性价比比较高


细节很重要


全新的观念,全新的理念,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的成功!


感觉一般,不好说


还行,敢想象的不一样


有点意思~!


书名很有意思 买来看看 学习学习


我们对海盗的印象一般来自电影《加勒比海盗》以及一度引起国际关注的索马里海盗,有人受小说及电影的影响认为海盗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和“手足之情”一类的浪漫理想而选择“登上贼船”的,但更多的人认为海盗都是些无恶不作,滥杀无辜的暴徒。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欠公允。这本《海盗经济学》的出现,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海盗行为的窗口。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那么“海盗经济学”自然是解释海盗行为的科学了。在拿到本书之前,我的确不曾想过海盗行为也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总以为海盗世界是简单而凶暴的,以为他们只是为“掠夺”而聚集一起行凶而已,谈不上什么秩序什么规则。阅读本书后知道,我错了,作为一个在海上驰骋数个世纪而不灭的团伙必然有着其赖以生存的法则。而本书正是通过经济学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这些我们不曾了解甚至一度产生误解的海盗规则。

“一艘海盗船,其实更像一家《财富》五百强企业”,作者通过对海盗圈子的分析将海盗船与企业联接起来,这是因为它们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比如,海盗是以追逐利益为第一目标的,海盗们都是自私自利的,同时也是理性的,他们都受激励驱动,因此,完全可以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应用到海盗身上。伟大哲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用“看不见的手”来描述引导经济协作活动的隐形力量,而海盗世界的各种活动也有着一只“看不见的钩子”在牵引着。但不同的是,海盗圈子是不受法律制约的,海盗们也无须取悦任何顾客。这样,“看不见的钩子”与“看不见的手”在表现形式和结果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看不见的钩子”的牵引下,海盗们建立了基于“投票”的民主秩序,通过制度化分权化解了权力矛盾,有效限制了船长权力的无限膨胀,而这种民主秩序比麦迪逊提出这个方法要早了100多年。海盗们还设立了“海盗章程”,用于奖惩,以此实现秩序和合作。“海盗章程”有效的防止了海盗间冲突,限制了那些会产生重大“负外部性”的行为,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还杜绝了由此引发的“搭便车”的可能性。正是这些制度与章程的建立,提高了海盗们通过杀人越货获取利益的能力。此外,本书还揭示了海盗“骷髅旗”、“酷刑”、“征募制度”、“宽容性”背后的经济学因素,对海盗们看似不合常理的行为进行了合理解释。

在每个章节的最后,本书以“黑胡子课堂”的形式将海盗行为及内在机制与现实企业相关联,让读者能够从海盗行为的经济解释中获得启发,一方面对经济学本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有所裨益。总之,这是一本有趣、让人大开眼界而且有所收获的书,在《加勒比海盗4》上映前读到此书也是一件乐事。


快乐罗杰的钩子
评《海盗经济学》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经济学神通广大,包容万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学中理性的强大力量。海盗还有经济学可言?《海盗经济学》这个题目就足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了,作者根据实际调查和考证,展示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海盗内部组织,颠覆了我们通常的认知与观点,通过经济学分析论证了这些内部组织和行为的存在合理性,说明了海盗之间沟通联系、海盗团体赖以存在的看不见的“钩”。

快乐罗杰其实不快乐,他们应该是史上“不劳而获”的最牛代表,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组织起来的杀人越货团伙,天天都活在落入牢房的战战兢兢中,没有时间能快乐起来;唯一能让他们快乐起来的,应该是他们刚获得不义之财的那一刻快感,和对自己“老有所依”的自欺欺人。海盗的钩子是用来钩住猎物的,而他们之间确实存在一个“看不见的钩子”,让他们形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治理清晰的组织队伍。就像市场中“看不见的手”一样,这个“钩子”决定了海盗队伍的一切。

海盗队伍的长久存在,甚至还有力量越来越强大的趋势,他们敢于抢夺政府的商船,胁迫俘虏加入海盗队伍,种种行为预示着他们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海盗经济学》就是从海盗的民主、章程、骷髅旗、酷刑、征募制度和宽容性这6个角度去分析海盗的行为,展示了常人所不知的海盗秘密。我们原以为,海盗是头说了算,但不知道他们还有民主制度:船长的选举和罢免、舵手的选择甚至是海盗团体大事的决策。我们原以为海盗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想到他们还制定了详尽的“海盗章程”。我们原以为海盗杀人成性,不知道他们其实也不愿大动干戈,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我们原以为海盗灭绝人性,对俘虏百般折磨,没想到他们也有宽容的一面。我们以为海盗会强行征募,强制要求俘虏(水手、船员)加入,殊不知他们也有选择,也需要加入者的同意。所有这些“原以为”的观点,如果能在看完书后得到修正,就是有收获了。

这本书还有一个看点,作者将海盗组织当做一个企业组织,并且在介绍海盗的同时类比企业管理的一些常识和做法,在“认可”海盗追逐利益的自私性前提下,如何把一家企业做得更好,如何激发企业员工更好发挥能动性等方面,值得借鉴。

看书的整个过程,我还一直思考着海盗存在这个问题。海盗的长久存在,其实是对正义的最大一个嘲笑;对海盗的经济行为分析,对海盗惩罚虐待船员的船长行为的列举,对海盗内部组织团结的说明,都是对这个嘲笑的补充和注释。
2011-5-16


本书就是从海盗角度描述了一些经济现象,比如:不能对抢劫对象太狠、最早形成一人一票的民主、很早就有对伤残完善的福利制度要等。读起来有些意思,此外还能给我们很多额外的启发——干海盗船长比领导公司员工难度大多了!也正因如此本书能给管理以更多的启示。

试想在海上船是惟一生存的空间,往往几个月都不会靠岸,想跑都没地方。很多时候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

能当上海盗船长至少要全部满足以下三条:基本上单打不输给任何人;公平对待每件事继续被拥护;快速打击反对者。

第一,如果武力不能胜人,那这行儿您还是别干了。冷兵器时代很少见匪首个头儿不高的,如果您举个反例,比如:张作霖,那我只能回答:“这是手枪出现之后的事儿,而且张作霖抢法很好,算是业务熟练人士,可以替代冷兵器时代的个头儿”。

第二,公平对待每件事继续被拥护。只会打也不行,您看下李逵就知道了(这哥们最后位置也不太高),要能真正公平被拥戴上位。考虑到工作本身就是打家劫舍,如果不公平很可能被员工当场干倒。而且海盗选举是一人一票,没有权重,过半数才可以胜出。这更决定了,被拥戴者上位的结果。

第三是,快速打击反对者。不但快速而且要严厉,无论对内对外。先说对内吧,所有意见不同者都会被立刻清除,给条小船让其离开(如果船长不合第二条,那离开的则可能是自己);然后是对外,任何反抗都会换来直接的杀戮。不立威,以后收不上钱了!杀一儆百就是这个理儿。书里还提到有海盗对俘虏很好,有时不好是想变向惩罚地方官,因为后者想抓住或者杀海盗。

无疑,海盗作为一种现象早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行业给我们的启示却从书里可以常读常新。很多时候,管理者对下属不好是基于“不行我还能换”的思想,反之亦然。而出海这种特殊环境就完全屏蔽了这种可能。只有“要么留下,要么去死”两条路,这对双方都是种考验。管理者要考虑不能对下属太狠了,否则会危及自己的生命;下属也要考虑适当程度的服从,实在不行则要当机立断,杀掉领导哈!

还好,我们生活在比较正常的世界里,不必担心因为对下属大喊而丢了命!


风险和收益并存,海盗的分配方式固然令人向往,但创始人可能遭遇的悲惨下次也让人唏嘘。所以现在的企业大多是官船经营的方式


凡事分正反两面,海盗之于经济如同病毒之于人体,即不能除尽也不能由其发挥,关键看怎样利用了,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角度。


书里讲了好多海盗的历史什么的,总体还好


看过觉得还不错,不过之前买过牛奶可乐经济学,两者对比的话觉得还是牛奶好看,这本感觉语言不精辟,没有让人看过后有“哦,确实是这样啊”的感悟,不过对于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人来说,看这个来增长些经济方面的小知识还是不错的。


不一样的视野不一样的思考,本书给我展现的不只是鲜为人知的故事,更有趣的是故事背后蕴藏着的文化启示,真的是一本不错的书。


通过时间,地点,描述无政府状态下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凯恩斯的理论无处不在,也是人性的体现


挺好的一本书,很有意思


不错 不错 了解到不知的世界


写的很有创意啊,把一个看似混乱的团体内部的规则展现出来,很科学很有趣。


换个角度读经济。14元入手。


书的装帧比较漂亮,还没看完,适合睡觉前看


活动期间买的,内容还没看!


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没有什么特别新颖的


还没有具体看,不过,装帧不错。


道理浅显易懂。


还好,不错的


小孩子说和经济学没多在关系,但好看


货已收到,新书,好评!


看上去滑稽,却有大道理.


还没看,应该不错,等有时间


如果你是想学经济学,那么这本书会让你失望。如果你只是想消磨时间,看看另类的题材,比如说了解更多海盗的故事,那么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看完这本书之后,个人不是很喜欢,觉得讲的知识比较肤浅吧,我不是学经济学的都觉得他讲的内容没太多价值。不过也许换一个说法是讲得通俗易懂?当闲书看一下还是可以的


感觉很一般,只是开篇还算有点意思,后面读起来比较枯燥,好像是为了议论而议论。很多经济读物都比这书要好。


如果想看看吹牛的兴趣 可以买 真正的有内涵的书还是要通过看枯燥的专业书


这本书一般啦


不够奥派,混杂了新古典的思维范式强行解释,随便翻翻还行,实在没营养


还OK~


两天看完,说的很浅,没什么看头


书中每多理论,以前都接触过,感觉没什么新意.


  全书以海盗作为引子,作者借了大量关于海盗的例子间接的讲述企业的管理和策略,说是海盗经济学,其实更多的是在讲企业管理。海盗的民主是自发形成的,在无政府的前提下,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特定的人进行授权,让他代理管理组织或团体,相对的组织或团体的管理也要有自己的制度,一群凶悍残暴目无法纪的人,却能遵守自己定下的制度,前提是组织必须是民主产生的。既然组织有了自己的制度,维护对海盗来说其实维护自己利益的才是法,不能维护自己利益的对他们来说就什么都不是了。海盗旗是一种品牌效应,一种标志,用来恐吓被打劫的人,海盗并不好战,但为了利益为了生存,很多也是无奈。海盗可以歧视黑人,但给他们的待遇却和其他人一样,只要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人就能用。    个人觉得无论是海盗还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的存在都有合理性,无非是在自身的利益得不到维护时,自发组成的可以维护自身利益的团体,人都是利己的,这也是经济学的前提条件。作者对提出的观点举出的例子很多都有重复的内容,有些啰嗦,内容还是不错的,观点很明确,不难理解,还有些是无法从好莱坞了解到的知识,有兴趣的读者推荐阅读。


好久以前买的书,不错不错


不错的书值得推荐。。。。。。。。。。。


没有想象的有趣,书还不错啦


特价书籍


赠品 有点意思


超级喜欢,很不错的书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