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打捞文明残骸

《神秘中国》创作组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

《神秘中国》创作组  

页数:

20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 本书为《国家地理神秘中国》系列之一,书中围绕中国古代文化这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全书包括了考证“涿鹿”、“人”字结构的河姆渡建筑、独具特色的青铜冶炼技术等内容。

书籍目录

桑干河寻踪考证“涿鹿”蚩尤在涿鹿文明曙光泥河湾:偶然的发现,惊人的事实揭开桑干河古人类之谜河姆渡“终结者”之谜农耕与渔猎的对峙“人”字结构的河姆渡建筑浴“水”重生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黄昏饮马傍交河丝路王城古城文明之谜情系古高昌瑚烂的龟兹文化“佛学东渐”的要道兼容并包的龟兹洞窟艺术龟兹乐舞·润物无声寻找消失的古滇国滇的困惑追寻古滇国的王城探秘古滇国的主体民族古滇国是母系氏族社会吗?独具特色的青铜冶炼技术占滇国的未解之谜寻找阳关大漠故事:西出阳关白日登山望烽火阳关漫步时光碎片:古董滩远去的吐谷浑辽海春秋春夏秋

章节摘录

插图:考古学上每一个细微的发现,都会使考古学者兴奋不已,而每一个发现又会带来新的思考、新的线索。在二十多年里,卫奇老师始终是在发现与思考中默默地探寻着那谜一般的头盖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经退休的卫老师放弃了北京舒适的生活,定居在桑干河畔的东谷坨,并在这里建立了他的猿人观察站。据说,最近他又发现了几件石器,时间接近三百万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还有许多像卫奇一样的人类学者在桑干河畔探寻那些以上,这个结果也印证了20世纪初探寻桑干河流域的先驱们那个大胆的推测,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北方人类遗迹探源的重大进展。据设计师朱相远先生介绍,在170万年前,小长梁是中国最北部的人类遗址,这就是为什么青铜甬道上刻上了“小长梁”的原因,它代表了中国古人类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环。小长梁遗址的发现,作为中国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事件,使桑干河流域再一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这块神远古的信息,也不断有着重要的发现。公元1978年,在桑干河畔的小长梁,同时出土了三趾马化石和人工打磨石器,经科学测定,他们的年代都在100万年秘的土地也使人们充满了新的期待。


编辑推荐

《打捞文明残骸》:中国第一部实景实拍实地考察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国家地理·神秘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打捞文明残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