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
1970-1
吉林文史出版社
惠能
201
无
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六祖坛经大义》一文中说:“依照佛门惯例,佛之金口说法始称‘经’,菩萨们的相述则称‘论’。只有惠能《坛经》却称‘经’,此亦是佛门中一变例,而且是一大变例。” 的确是这样。依照佛教传说,只有记述佛祖释迦牟尼言教的著作才被称为“经”,而其他佛教门徒,不论古天竺的大师还是中国的禅师,他们讲说佛法的著述,只能称为“论”,而对佛经的解释说明,则分别称为“疏”、“注”、“解”、“记”等,绝不可称“经”,以示对佛祖言教的特别尊重。而对惠能说法的言论称之为“经”,是其弟子对六相惠能的崇敬。其弟子“视能如佛”,故视惠能的讲说为“法语”,如同佛经,特以“经”名之。《坛经》被称为“经”,是佛教经典中唯一的一部,而且是由中国僧人撰述的。 此经名之为“坛”,是取其“法坛”、“坛场”之意,经文是惠能在佛寺说法传禅,在坛场宣讲而成。 作者惠能生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祖籍范阳(今北京一带)。父亲卢行掐,母亲李氏。其父原为官员,因事被“迁流岭南”,贬为新州百姓。惠能三岁丧父,家境贫苦,从少年时就靠砍柴为生。据相关资料记载,惠能出生时,有两个僧人至其家给他命名“惠能”,其意为“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惠能成年后,参拜五相弘忍大师,得传衣法,成为第六代祖师。三十九岁时,在广州法性寺出家受戒,开说佛法。七十六岁圆寂于新州国恩寺。(惠能的生平在《坛经》及其相关译注中已详述,此处从简。) 惠能在曹溪宝林寺住持期间,应韶州刺史韦璩之请,在大梵寺说法,其弟子法海对说法内容及过程加以记录并整理,成为《坛经》一书。这说法部分是《坛经》的原本,后代历有增补,大多的禅宗门人所作。
惠能是中国佛教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因其极高的悟性被五祖弘忍破例授予衣钵,成为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坛经》便是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内容详略不同。《坛经》的思想对禅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疑问品第三定慧品第四坐禅品第五忏悔品第六机缘品第七顿渐品第八护法品第九付嘱品第十
惠能于是从草丛中走出来,盘起双腿趺坐在巨石上。惠明向惠能行礼参拜,说道:“希望行者给我宣讲佛法。” 惠能说道:“你既然是为学习佛法而来,应当屏息凝神,去除心中所追求的一切现象,不要生出一点儿杂念,我给你讲说佛法。” 惠明沉默了很久。惠能说道:“不是有意地思量做善事,不是有意地思量做恶事,正是在这种时候,什么才是你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呢?” 惠明在这句话的启示之下立刻大悟,又问道:“除了上面所说的密语密意之外,还再有什么密意没有?” 惠能说道:“给你说了的,就不是秘密了。你如果能够凭借自性返观本心,妙法的秘密就在你自己那一边7。” 惠明说道:“惠明我虽然在黄梅弘忍大师那里修行佛法,其实并未觉悟而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如今承蒙您的开导指示,就如同人喝水寻样,水的凉或热只有自己知道.从今日起始。行者您就是惠明我的师父了。” 惠能说道:“你如果有这种想法,我和你就一同以黄梅的五祖弘忍大师为师吧。你要好好地护念修持.” 惠明又问道:“惠明我今后应该到何处去? 惠能回答道;“逢见带‘袁’字的地名就可以停下来,遇见带‘蒙’字的地名就可以住下来。”惠明听罢就礼拜辞别。
孕育超然心境 经营纷扰人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