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十三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陈长文|主编:金开诚 吉林文史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吉林文史  

作者:

陈长文|主编:金开诚  

页数:

136  

字数:

3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内容概要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东、西、北三面环山,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这里自永乐七年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陵区整体布局庄严和谐,宾主分明,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肃穆幽雅。
陈长文编著的《明十三陵》介绍了明十三陵的一些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明十三陵简介、为什么北京明皇陵只有十三陵、明十三陵的选址、明十三陵的特色、明十三陵览胜等。

书籍目录

一、明十三陵简介
二、为什么北京明皇陵只有十三陵?
三、明十三陵的选址
四、明十三陵的特色
五、明十三陵览胜

章节摘录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日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十三陵周围的军都山余脉,在陵域东、西、北三面形成环抱式天然屏障,北部的天寿山主峰三峰并峙,中峰海拔760余米,是陵区最高峰。环山之中,是洪水冲积形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汇后,蜿蜒东去。陵区南部的龙山、虎山—左—右,虎踞龙盘,把守门户。伫立平原北望,群山巍峨,层峦叠嶂;登高南眺,河水潆涸,川原开阔。如此磅礴壮观的地理环境,正是中国古代风水学说极力推崇的“四势完美”“山川大聚”的帝王陵寝吉壤。 明十三陵陵区植被以常绿的松柏树为主。帝陵神道及陵宫有松柏和橡树,行宫、衙署则均植以国槐。在这些关系陵寝威仪的树木中,红墙黄瓦的陵寝及行宫等高级的建筑物被衬托得十分醒目,而陵旁灰色布瓦为顶的内外衙署(神宫监、祠祭署等)以及陵区侧翼红墙绿瓦的妃坟建筑则显得较为隐蔽。瓦饰色彩的不同标志着陵区内建筑的不同等级。 总之,明十三陵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这一陵址位置与建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观显得更为赏心悦目,丰富多彩,更能显示皇帝陵寝肃穆庄严和恢弘的气势。 (四)建筑宏伟壮丽 在封建社会,陵寝和皇宫建筑一样,属于礼制性建筑,故而“其体至大,而其仪至严”,用萧何的话说,就是“非壮丽元以重威”,必须有一定宏伟壮丽的规模才能发挥出“正名分,辨尊卑,别上下”的礼制渲染作用。所以,明十三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堪称难得的建筑精品。 明十三陵的建筑,以长陵为例,大体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从石牌坊经三孔石桥到大红门,长1.25千米,是陵区建筑的第一个密集部分,也是序幕;第二部分,从大红门至龙凤门,长1.7千米,分布有神功圣德碑亭和多达36尊的石像生,是陵区建筑的第二个密集部分,也是陵区建筑的第一高潮;第三部分,从龙凤门到陵宫门前,长4.4千米,只分布着三座汉白玉石桥,表现为建筑上的疏散部分,是陵区建筑的低潮,但是,这个低潮是为即将到来的高潮而做的准备;第四部分’到了陵宫,又是一个密集部分,陵门、祓恩门、棱恩殿、明楼、宝顶,一个比一个雄伟,一个比一个高大,将陵区建筑推向了艺术的最高峰。这种错落有致的空间序列,不仅在个体艺术形象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不同功用建筑群体的有序安排,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群体艺术感染力。 总之,明十三陵建筑宏伟;加之吸吮大自然之壮美,使陵寝建筑的威严和大自然的磅礴气势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了一种神圣、永恒、崇高、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生气的纪念气氛,成为中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五)防御体系完备 明十三陵还设计了良好的防御体系。从陵区的建置情况看,明十三陵更有“边塞”陵区的特色。虽然,我国历代的陵区建筑都具备一定的防卫条件,以防止陵区建筑的人为破坏和维护陵区的秩序。但由于中国历代帝都的位置通常处于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或偏于内地的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边关较远,所以,近京而设的陵区防卫体系一般来说也主要是用来防范来自王朝统治范围之内的破坏力量,其主要功能是“制内”。而明十三陵陵区的情况就不同了。明成祖迁都北京,主要目的是利用北京背倚燕山山脉,既有险可恃,又与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相距不远,能有效防御和抗击蒙古贵族的南犯并控制东北地区。而天寿山陵区恰处京北居庸关与古北口两大军事要塞之南,北距长城不过三十几千米,军事防御实为第一要务,所以陵区不仅周围沿山设险,修筑有可资派军防守的十口城垣、敌台、拦马墙等军事防御建筑,还在山势低矮的陵区之南修筑了可以屯驻重兵的昌平和巩华二城,以保卫陵区。 由此可见,夭寿山陵区的城堡式防御体系已绝不仅仅是为了“制内”,而是带有明显的“御外”性质。也就是说,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具备大规模作战条件的“边塞”式陵区防御体系。 P40-47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十三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