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孙道荣 孙道荣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2-10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孙道荣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

孙道荣  

页数:

184  

内容概要

  宝宝上学啦!新班级!新学期!家庭环境变化……每一次变化,对于孩子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尽快地学会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会使他受益终生!《引航家庭教育: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共有17篇被选入中考阅读!

作者简介

孙道荣,1966年生,安徽和县人,现居杭州,主任编辑,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工作,先后任刑警、秘书,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0年作为引进人才,调浙江省萧山日报社,先后任职副刊部、总编办、传媒研究室主任、编委。近千篇次作品散见《杂文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全国各大报刊,近百篇作品被收入年度选本,出版作品集《在麦尖上跳舞》《细节》,小小说《你有多重要》获得第12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

书籍目录

引子:孟母三迁的另类解读 第一章 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 第一节 9月1日,共同的起跑线 第二节 一年级新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第三节 一年级新生所面临的困惑 第四节 一年级新生的环境适应对策 第五节 二十个典型个案剖析 1.两个闹钟都叫不醒的早晨 2.上学第一天,哭着找妈妈 3.我的鞋带散了,谁帮我系一下 4.学校食堂饭真难吃 5.又打瞌睡了 6.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7.谁的铅笔盒掉了 8.我会生病的,我又生病了 9.我胆子小,所以我不敢 10.是他先打我的 11.搭油嘴,与老师顶嘴 12.老师,这个我学过了 13.别的小朋友都会,我却什么也不懂 14.小朋友不和我玩,我一个朋友也没有 15.离学校近了,离父母远了 16.我看到树上飞来一只麻雀 17.很安静地神游物外 18.同桌衣服上的窟窿眼 19.老师,我要报告 20.我为什么与他们不一样呢? 第二章初一新生的入学适应 第一节遭遇青春期 第二节初一新生的不适应症表现 第三节初一新生的环境适应对策 第四节二十个典型个案剖析 1.总是勾着腰低着头的少女 2.家有唐僧式父母 3.卫生间里的烟味 4.十分钟的回家路,他却要走一个多小时 5.我想跟他说话,又不好意思开口 6.我是一只丑小鸭 7.站队时,他总是将脚往后缩 8.偷偷地传看 9.天啊,我不是第一了 10.挂红灯了 11.烦死了,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 12.意外的落选 13.择校生的苦恼 14.补课?不! 15.没有动力的火车 16.早上不肯起床 17.我是不是毛孩啊? 18.难熬的校园之夜 19.一到学校肚子就疼 20.乱成一堆麻 第三章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 第一节人生的第一次筛选 第二节高一新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第三节重高新生的困惑与对策 第四节普高新生的困惑与对策 第五节职高新生的困惑与对策 第六节二十个典型个案剖析 1.我不牛了 2.疯狂的暑假 3.凌晨5点的“嗡嗡”声 4.“买”进了重高 5.又有一个同学到国外读书去了 6.你们是不是对我失望透顶? 7.看什么都不顺眼 8.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9.哥们义气 10.痴迷网络游戏 11.奇装异服的街舞少年 12.我从来不干活的 13.看着爸爸油腻腻的工服发呆 14.开学没几天,他就带了个女同学回家 15.先逃学,后辍学 16.轻飘飘 17.偏头痛 18.每晚九点的亲情通话 19.凤凰落毛不如鸡? 20.我就是来混世的 第四章对家庭环境改变的适应 第一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第二节家庭环境改变对孩子身心的影响 第三节家庭环境变化的分类及适应对策 第四节二十个典型个案剖析 1.我不是你们的出气筒 2.到底听谁的? 3.家有小麻神 4.像浮萍一样漂浮的生活 5.那一刻,世界垮塌了 6.让孩子抬不起头来的秘密 7.苦难的家庭 8.我想找妈妈 9.发生在卫生间的拉锯战 10.妈妈的爱如大山般沉重 11.爸爸,我的心事你不懂 12.兄弟之战 13.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 14.寄人篱下的生活 15.洋娃娃的寂寞 16.池塘边的三个身影 17.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18.第6个铅笔头 19.多了一个爸爸,又多了一个妈妈 20.校园里孤单的身影 第五章对学校环境改变的适应 第一节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第二节新学期的困惑与适应 第三节转学的困惑与适应 第四节从走读到住校的困惑与对策 第五节留级生的困惑与对策 第六节高中文理分科的困惑与对策 第七节七个典型个案剖析 1.忧心忡忡的尾巴 2.越换越大的房子,越来越陌生的家 3.千里迢迢的转学 4.为了心中的一个梦 5.每天脑海里就盘旋着一个念头:想家 6.我是来打酱油的 7.爱好诗歌的理科生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孩子和父母有别的路可走吗?没有。只能选择面对。好学校只有那么几所,谁都想挤进去,谁都渴求有一个好的起点,谁都梦想着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于是,一个个瘦弱的肩膀,不得不担负起沉重的负荷,向着中考这座充满坎坷艰辛的独木桥奔跑、冲刺。 谢天谢地,无论呈现在面前的是怎样一个结局,孩子们总算是挺过来了。父母和老师,也长长地嘘了口气。每个孩子的命运,在这里拐弯,剩下来的事情,就是朝着自己的目标,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向前奔跑。 我记得在中考前,孩子的班主任曾经向她的学生们许诺,再艰苦一段时间,再努最后一把力,到了这个暑假,你们就可以彻底放松了,没有了老师的作业,没有了父母的唠叨,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你们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中考之后,特别是在获知自己被理想的高中录取之后,我的孩子确实放松了几天,快乐了一些日子。不过,很快他就自己意识到,不能再这么放松下去了,因为从网上获知,他所考入的那所高中,学习压力将非常巨大。在自由自在了几天之后,孩子就陷入了新一轮的紧张之中。 说实话,我很心疼,也很同情我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本应快快乐乐墟度过他的少年时光,为什么要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呢?但我没有决心去阻止孩子,因为我知道,还有一场更加激烈的大考、一次更加残酷的筛选,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等待着他。同样别无选择。 第二节 高一新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与初中入学时相比,高一新生,明显成熟多了,理性多了,自觉多了。很多孩子,外表看起来,已经基本成型,男孩子高高大大,女孩子亭亭玉立。心智也大致成熟,表现出比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所以,我也愿意以对待一个成人的眼光,来审视他们,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进行剖析,以使我们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帮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更自在的方式,适应即将开始的全新的高中生活。 我曾经在一所高中,做过一个小小的试验,让一群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以“自”字组词,同学们很热烈地讨论,很快就报出了一大串:自信、自制、自主、自爱、自卑、自负、自豪、自觉、自夸、自己、自立、自省、自理、自满、自强、自律、自私、自大、自主、自尊、自足、自由、自恋、自发、自馁、自暴自弃、自惭形秽、作茧自缚……为什么要让孩子们以“自”组词?在我看来,“自”这个字,可以囊括这个阶段孩子最普遍的特征,无论是他们的言行中,还是思想深处,无不透露出“自”这个字所独有的身影。因此,在这一节,我将尝试着以这样十个“自”,来阐述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共性特征。


编辑推荐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