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凡自述
2013-1
东方出版中心
李希凡著
无
《李希凡自述:往事回眸》不只是李希凡有关红学研究的回眸,而是李希凡对自己八十余年生命的回眸,是他八十余年坎坷人生的自述传和心灵史。作为一本自传,《李希凡自述:往事回眸》不可避免地带有较浓烈的个人色彩。作者一生的苦乐悲欢,打上了时代的深深烙印。作者自称“毛派”,对毛泽东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当不难理解。毕竟由于毛泽东的“钦点”和特别关怀,他才有了与众不同的多姿多彩的人生。作为历次大大小小政治运动的亲历者,虽然过往的论争似乎已有了一些历史结论,但当事人从个人视角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描述,还是颇值得玩味的。尤其是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褒贬,虽难免不从个人情感出发,但总体上是公允、平和的,反思是理性的。“文革”中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作者也能以客观、平实的文字予以记录,体现了知识分子自知、自省与自信的精神。正因为从独特视角来回眸历史,才更凸显出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时代悲剧中的一声叹息,是与众不同的个人记忆。如作者与蓝翎的合作以及后来的是非恩怨;毛泽东、周恩来对作者的特别关怀;江青对作者的“赏识”以及作者的“不识抬举”;“四人帮”对作者的拉拢;文艺界一些“大人物”在历次文艺运动、文化论争中的沉浮;《人民日报》一些重要社论出台的内幕等等,都是《李希凡自述:往事回眸》精彩的看点,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令人感佩。
李希凡,1927年12月出生,汉族,北京通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共党员。著名文艺理论家,红学家,鲁迅研究专家,艺术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首聘终身研究员。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3年8月至1954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54年因撰写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文章,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1955年,曾出席第一届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并获奖章。1955年1月调《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历任文艺评论编辑、文艺评论组长、文艺部副主任、常务副主任。1986年至199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学会副会长(现为名誉会长)、中国文艺年鉴主编、《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第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一章儿时记忆 一、家事种种 二、邻里乡亲 三、荷塘与河沿 第二章求生苦旅 一、从“小康”坠入困顿 二、在华宝西服店学徒 三、重回校园 四、在白纸坊印刷厂做徒工 五、流落石家庄 第三章曙光在前 一、命运的转折 二、青岛的新家 三、特殊条件下的“启蒙教育” 四、我的读书生活 第四章革命熔炉 一、参军入伍进华大 二、“大碴筐儿”——思想改造 三、共产党送我上大学 四、“荣归”山大 五、我的“三反五反运动” 六、批评吕荧先生文艺学教学事件 七、我的“浪漫”爱情 第五章“名扬天下” 一、毕业前后的徘徊和思考 二、读研与结婚 三、两篇文章的出炉 四、一举成名天下知 五、开启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 六、“鲜花”和受奖,不期而至 第六章“多事之秋” 一、1955年初的“繁忙” 二、莫斯科、华沙与北欧之旅 三、报纸改版和两场争论 四、“反右斗争”前后 第七章激情岁月 一、沸腾的1958年 二、十七年革命文学的繁荣 三、关于《三国演义》与历史剧的争论及其他 四、风暴前夕的“反修” 第八章“文革”年代 一、“前哨战”与戏曲现代戏会演 二、通州西集尹家河二队“四清”工作组 三、在《海瑞罢官》的政治风波中 四、进“牛棚”与下干校 五、评《红》、校《红》与四届人大 第九章艺术人生 一、1976年的中国“大地震” 二、粉碎“四人帮”与再下干校学鲁迅 三、告别编辑生涯,闯进艺术“殿堂” 四、“老有所为”——关于《中华艺术通史》的编撰和《传神文笔足千秋》的写作 附录 李希凡驳《“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 揭秘》 李希凡再驳王学典:拿出1954年历史 文献中的“证据”来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二队队长是尹希仁,会计是尹希贵。初步印象是,队长尹希仁很能干,劳动也好,二队的生产形势很不错。可我们的队长田流给我们的提示是,越是这样的人,越是要注意,我们的扎根串连,当然首先得向贫下中农了解情况,做小“四清”的工作。 我们这个小组被称为知识分子组,其实也不尽然,相友就是四野战士出身,现在虽然已成为著名摄影家,却没有知识分子的“习气”,而且到底是贫农出身,用不着像我们那样的“结合”与改造,何况他那时就在中央摄影组工作。 方荣萱,一看这名字,就会引起人们的想象,这可能是一位大家闺秀。老方是顾雷同志的爱人。老顾曾是兰州人民日报记者站主任,1961年袁鹰同志和我还有一位女同志出差新疆,路过兰州曾做客记者站,受到热情接待,吃过涮羊肉也见过老方,在报社虽不在一个部,总还是熟面孔。在我印象里,老方是位天真的淑女。我虽不知道她的出身,却知道她的哥哥是协和医院的大名医,可能是位眼科医生,给总理和毛主席看过病。老方富有正义感,但也容易听信“好话”,容易激动。 韩国华,比我还要大两岁,是个温柔而好脾气的大姐,工作细心,但似是背了个什么历史包袱,往往遇到尖锐的问题,她态度不明朗。 刘尚慈,年纪虽小,似很有主见,她工作勤奋,大家都很喜欢她,她在这场“阶级斗争”中受过我的影响。 在我的一生中,在四清工作组,说起来也不过八个月,有许多人和事已经忘却,但全组成员的音容笑貌,却还是很清晰,特别是队长田流、副队长陈瑞卿以及同组的吕相友、方荣萱、韩国华,这二十几年来,他们都陆续离世!只剩下我和刘尚慈,而我已八十五岁,即使当时最年轻的小刘,也有六十八岁了。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二十年未通音讯,当年的小刘已成古文字学的知名学者,虽已从编辑岗位上离退,却不断有学术专著问世,只是可惜她的大作已非我目力“所及”! 所谓“小四清”也就是查账。这项任务是以老韩为主,大概老方和小刘都协助过她,我这个组长帮不上忙,我自己就是一笔糊涂账,何况这尹希贵的“天书”,谁看到也会头大。简直是乱糟糟一堆废纸,真难为老韩把它理出头绪来。十二月中,我们终于就尹希贵的糊涂账贴出了大字报,标题很有文学色彩,题名为《算盘一响,黄金万两》,所谓“工分工分,社员命根”,尹希贵多吃多占不说,他还给干部多记分,这自然激起社员的愤怒,但是,即使如此,想发动起叔叔大爷的尹家河爷们,也很不容易,在批判会上,很少有人撕开脸面开展斗争。
仿佛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几位同事和中年朋友就劝我说:“希凡同志,与其让人家写你,不如你自己写写回忆录,一定会有读者想看的!”这已是20世纪90年代的往事,那时我正处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职常务副院长焦头烂额之际,又不自量力,承担了艺术科研国家重大课题《中华艺术通史》,哪敢再给自己加负?但我知道朋友们是出于好心,也因为他们都在负责着一家出版社的领导工作,想出几本读者想看、爱看的书。我的一生,总是有点传奇性的经历,虽为人所知,却又未必详解,乘我尚未老耄,如能自己写出来,会有些趣味的,只可惜我当时还无此心境,只能婉言辞谢。 21世纪初,先是《中华艺术通史》的交稿,随之非典肆虐,避居郊区顺义马坡,一个未偿的心愿又浮上脑际——写一本关于《红楼梦》的“封笔”之作,以回答一位教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典型论的谬评。因为不会电脑,得到了大女儿萌的合作(这本回忆录又得力于二女儿芹的相助),定题为《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那本书虽然写了厚厚的一大本——五十六万字,却只费去了两年多的时间。到了2006年,按我国老礼儿,我已经是“庆九不庆十”的八旬老叟。我在接受友人、家人热心“祝福”之余,却也有了两项“巧合”的收获——即《中华艺术通史》与《传神文笔足千秋——人物论》同年同月(2006年6月)“生”,前者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者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夙愿已了,我也终于不得不静下心来,因为搞了一辈子文艺评论,这时已失去了读书的目力,即使戴上了老花镜,再加放大镜,也看不清楚新五号字的报刊了(更不用说有的报刊还是六号字了),何况当代文学之新,有的已超乎我这老古董的美学与道德范畴之外,我只得“放弃”! 于是,回忆在脑子里出土了。人进入老境,思维的大脑也变成了奇怪的东西。往往昨天刚经历的事,今天会忘得一干二净,而几十年来的往事,却恍如昨日,一件件,一桩桩,极分明地、鲜活灵动地浮现在眼前。一路写来,虽都是我个人的生活、思想、感情的经历,它们当然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我的文化人生,更是处于时代思潮的漩涡之中,但既写的是往事回眸,就是我的生活真貌,思想真貌,既无掩饰,也无夸张,功过是非,非所计也。 李希凡 2012年8月25日
《李希凡自述:往事回眸》是李希凡的回忆录。一路走来,虽都是我个人的生活、思想、感情的经历,它们当然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我的文化人生,更是处于时代思潮的漩涡之中,但既写的是往事回眸,就是我的生活真貌,思想真貌,既无掩饰,也无夸张。功过是非,非所评也,说实话,我有成名成家的念头,也不过是想当个文艺评论家。从小到老,就没想过要当什么“官儿”,我渴望的是有写作条件,有发表园地。用我老伴蓝翎的话说,我们的两篇文章,因引起毛主席的注意而“名扬天下”,用某些人的话说,叫做“两篇文章,一夜走红”。这倒是真的。
无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是老爸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