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户人家

简雄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简雄  

页数:

215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化散文的写作颇为盛行,此类散文融学术关怀与感性体验于一炉,以随笔的形式自我表达,透过对历史和社会的观照,藉以展示个人的思想情怀。因其不同于以往风花雪月的纯文学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丰度与历史纵深感,故而颇受知识界广大读书人的喜爱。  在文化散文中,对于历史的追根溯源,对历史实态的探索相当常见,从中颇可反映写作者的学术修养,此类散文亦可称为历史散文。以往人们常说,史学编撰需要才、学、识——优秀的历史作品,通常需要史学编纂者过人的才华、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卓越的个人见解。历史散文的书写,自然不同于史书编纂,但好的历史散文作者,我以为也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才、学、识,只是与史书编撰稍有区别,它更注重的是文笔、趣味和学识。历史散文不是狭隘小圈子里的高头讲章,它主要不是写给历史专业研究者看的,因此必须做到雅俗共赏,这就需要作者有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有流畅的文笔,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与流畅文笔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是文章的趣味,要将史料的记载放回到历史的情境中,以鲜活的艺术叙事,尽最大可能地还原历史真实,而不可写成断烂朝报式的文字。

内容概要

  明清,江南,士风,商人精神,这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一个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如果把视野放到当时急剧嬗变的整个全球来考察,或许就能够发现一个庞大帝国衰落的原因。 一个在1700年GDP占世界四分之一、1820年已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庞大帝国,为什么在几十年之内迅速衰落了?城市,事件,人物,书籍,成为作者观察的目标,用文化的视角打量历史。 透过本书收录的那些文章中富有诗情的笔调,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学养和睿智。

作者简介

简雄(张建雄),祖籍江苏宜兴,1963年生于苏州,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现从业于媒体,主任记者。曾出版随笔集:《我心依泪》(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文化如水》(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这是出版的第一本专著。

书籍目录

序卷一 九州 英雄盖世 残阳如血 梦归赐闲堂 日升平遥 宏村味道 钻天洞庭 丽江底蕴 风中的平江 山塘的模样 石板街回声 大户人家 大明周后 士妓风流 书生意气 天国的晚风 流在心中的大海卷二 西域 特洛伊猜想 罗马的废墟 佛罗伦萨的荣耀 萨尔茨堡的天空 克拉根福印象 悉尼的表情 墙街 向西向西卷三 悦读 “货与帝王家”而已 “发生变革的开始”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 不会长大的“萌芽” 士与明清江南 活在繁华城市里 资本的出路 梦里徽州 园林遗产与城市精神 遥远的笛声 王朝末路 日暮之秋后记

章节摘录

  夕阳西下。  姑苏城高大的黑色城墙被阳光涂上了一层橘红色。葑门堞楼上,一面黄色方锦大旗在风中有气无力地摇晃着,上书一个斗大的“张”字……  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一月到二十七年(1367)九月,吴王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二十万大军南下,进攻另一个吴王张士诚,并于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廿五,兵分十一路,将张家小王朝的都城平江(今苏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一围就是十个月。从那年六月起,朱家军不断在姑苏城外围发起进攻,并在鲇鱼口、尹山、官渎、虎丘一线拼掉了张家军最后的老本,张士诚小弟张士信阵亡。至此,张家四兄弟士诚、士义、士德、士信仅剩下了“诚哥”一个。同时,朱元璋又下令:“毋妄杀!毋乱掠!毋发丘垄!毋毁庐合!”试图用军事上的“锁城法”和“攻心战”彻底摧毁姑苏城的抵抗意志。  这一天已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初七。天气出奇的晴朗,旷野中,夕阳显得特别巨大而血红。空气中弥漫着硫黄的腥味,整个姑苏城内外死一般的沉寂。城里“资粮尽罄,一鼠至费百钱,鼠尽。”  徐达被手下簇拥着走出大营。姑苏城的黑城墙像一座大山,把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压得有点束手无策,相持已经十个月,“指日吞吴”变成了梦想,倒是高大的黑城墙成了无数弟兄的墓碑。现在城里连老鼠也吃光了,但城头的“张”字大旗并没有俯首称臣的迹象。  突然,远处一匹快骑飞奔而来,马蹄声在寂静的黄昏中分外清脆。不屈的姑苏城终于惹起了朱元璋的满腔怒火,他下达发起总攻的命令存这时传到了城下。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初八,朱家军在姑苏城的东南西北各门同时发起“平江战役”。经数日激战,徐达一部首先攻破葑门,接着,常遇春攻陷阊门。各路兵马潮水般杀进城中,张士诚部将唐杰、周仁、徐义、潘元绍等先后投降。张士诚率残兵与朱家军巷战,兵败被俘,《明史-张士诚传》称其“至金陵,竞自缢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户人家 PDF格式下载



该书文笔淡,虽有乡情但不张扬,有内涵,非口号文,可细品!用此品味苏州较佳。本人欲将其作为女儿乡土教育本。


完全看不懂吖,我文化水不平


小气


  读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厚重优美。遗憾的是,他写的地方,要么没去过,要么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美则美矣,“干吾底事?”
  所以,读到简雄的《大户人家》时,很羡慕苏州人,因为简雄帮他们细致地梳理出了苏州的家谱,这些和余氏散文一样可读的历史文章,说的都是自己脚下这座城市的事,多么亲切,多么神秘!当昆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虽则古意扑面,然则具体有哪些古风古韵又有多少现代苏州人知晓?这座被认为越来越安静的城市,曾经获得过怎样举世的瞩目?我这个苏州的外乡人,原先只知道苏州是个“美女”,出自“大户人家”,但具体这位“美女”长得怎样眉目,是窈窕精致型还是珠圆玉润型?“大户人家”内部结构如何,庭院多少,皆毫无概念。读完《大户人家》,终于知道这位典型的江南美女,骨子里也有不输男儿的飒爽大气,而这户大家里,显然珍藏着比昆曲更多更珍贵的宝贝。
  一
  读到其中的《山塘的模样》,作者从明朝苏州一位乡下书生所著的《寓圃杂记》引出当年苏州的繁华场景,写苏州“隐于市”的众多达官贵人,把其中最有看头最有口碑的吴一鹏作为典型,详细写了他的传说和功绩。又写到著名的“五人墓”和以董小婉为代表的众多名妓。随后一句:“士的故事太政治,妓的故事太撩人,那就不能忘了商人。”巧妙地把焦点转移到山塘街对于当时经济发展的贡献。文章最后,作者总结了这条仅长七里的小街不一般:它造就了无出其右的士绅集团,兴盛了二百多年的昆曲,其明清商业联盟——“洞庭帮”名震四海,这里还是当时十大商帮同台竞技的舞台……也许,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曾有过这样的一条街,它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和缩影。只是,这些城市的居民,是否都知道这条街道以及街道背后的故事和传说?
  二
  历史文化散文总不免来自“故纸堆”,稍不注意就会因为文字过于“平实”而失去读者的耐心,所以《大户人家》吸引人一路往下读的另一个原因,正是作者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后的轻松行文和生动表达。比如,在写宋朝时苏州籍大臣丁谓的拍马功夫时,他列举了丁在回答皇帝一时兴起随意发问“唐酒价几何”时,直言:“唐朝的酒是什么价?这基本是‘非常6+1’的题目。”他随后又列举了苏州籍的清朝军机大臣潘世恩,同样是个善于溜须之人。于是,作者引用了当时苏州流传的一副民间对联:“著著著,主子多福;是是是,皇上圣明。”作者说,“这个‘著’字是个多音字,只要看过拖辫子朝代的电视剧,所有的看官都熟悉它的发音。”让读者因此会心微笑。《玉蜻蜓》既是著名的昆曲曲目,也是一个盛传苏州的爱情故事,但最终被证明是一场美丽的误会,作者在考证是误会后,很“不甘”地为主人公叫屈:“到底是哪个缺德鬼把王氏弄进了尼姑庵,还将申父搞成了富家公子呢?”
  三
  在文化寻根的喧闹声中,一个个江南古镇都是游人如织。拍一些照片,配几句感叹,表示自己曾经“到此一游”,似乎已经显得很“文化”。再要求高一点的,写个千字游记,说一些道听途说和旅游趣事,似乎已经尽力。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浮躁的大环境下,那些静心梳理出来的城市脉络,那些从历史碎片中捕捉的城市背影,才更加让人感觉珍贵和厚重。细读《大户人家》,还为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满腔热爱而感动。无论是在云南丽江,还是在安徽宏村;也无论是在美国的华尔街,还是在欧洲的罗马,他总能找到那几乎是灵光一现的和苏州有关的信息。在丽江,他为史料中一句“明崇祯十四年,丽江土司木增的使者带着马队,沿着崇山峻岭中的茶马古道般的山路向苏州进发”而兴奋;在宏村,他最终的落笔点是苏州中学的首任校长汪懋祖的家谱正是缘于宏村。身在国外最发达的城市里最繁华的街道,他仍然会想起苏州当年作为中国经济中心时的鼎盛,也把这样的牵挂和念想融进了自己的文字。
  作者在后记里写道,自己用了5年时间,在做了10多万字的笔记后才写成这本集子。想来,正是因为这份静心寻觅的情怀和对一座城市的热爱,才让这本装帧得充满苏州风韵的散文集充满味道的原因所在吧!
  


  事实上,并非自余秋雨以降才有人写文化散文。注入史实的散文随笔大抵可追溯到司马迁作《史记》的年代,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余秋雨的散文功用并不体现于他写得有多么好,而是经他之手使历史散文的写作变得风行一时,并由此多了一个模棱两可很需商榷的说法,即所谓“文化大散文”。乃至于因为一个“大”字,使近年来的历史散文越写越长,好像不冗长不能称为“大”。
  我读简雄先生的《大户人家》时一直提防这一点。令人欣悦的是他的“大”文不多,但格局不小,且在阅读过程中,我读出了很多的趣意,并且我认为这本散文集中重头部分的写法是相当值得褒扬的。那就是着力梳理地方历史,并在类似于饾饤琐屑的历史尘埃里追根溯源。文化散文的难易都体现于此,觉得好写的,经常是罗列一堆史实,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发出几句无关痛痒的感慨。写好文化散文,其实并不容易。它大致需要具备几个基础,首先是博览。阅读中我大致数了数,简雄在文中需要摘引或以为史据而开出的著作超过50种。读50本书算不上大事,读与苏州历史相关的50本书,也许还算不上了不起;因为写作需要,在史海中钩沉,按实所需的50部著作之外,还要读多少本才能完善自己的架构?也许作者自己也说不清。这实在算得上对有心写作之人的馈赠,耐心地探赜洞微,方可钩深致远。它又是一举两得,既领略了阅读的快意,又可以丰富自己的文章,即所谓化用。
  写作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技法,读书却只有一个法门,想要读得好,读出自己的识见,探骊得珠,只能先广博后精要再思考。历史散文最忌泛泛而谈然后作无谓的空议。之所以常见这种现象,最大的可能是读得少;还有一种可能是尽信书,死读书,读得菽麦不辨。所谓会读书,其实说的是在阅读中思考。简雄写十里山塘,写风雨平江,说的是地方,写的是人物,谈的是历史。在《风中的平江》里,他自北宋苏州有“平江”一说写起,由宋及明至清,再到民国,丁谓、潘世恩、潘祖荫、洪钧、赛金花,这一系列不仅与平江历史相关,更与中国历史有牵连的人物,其行状作为与历史功用,简雄说得不蔓不枝,述评得体,张弛有度。漫长的地方史经其细致梳篦,脉络简明,条分缕析。写得精巧细腻,又气象万千。这就是精读之功,有,是基础;多,方可选择。烟雨江南,温山软水,苏州自古人杰地灵,在皇皇故纸堆中选得精细得当,则是思考的结晶。
  文化散文区别于历史故事之处在于作者的识见。识见分三六九等,像我觉得大可商榷但简雄在一文中推崇的李国文老先生的文化散文,我以为此老文章经常痛快有余而判断过于率性。文章讲气更讲节,所谓节,就是度,就是分寸,就是止所当止。简雄为文,尽管下笔波俏,甚至加进不少流行口语,但议论却少有轻慢佻薄之笔,常于依史而述外加三言两语的调侃之后,写二三行公允持重的结语,文章忽由漫谈变成思索,品质陡升。这一点殊为不易。近年来写文化散文者,常有人故作惊人之语而使议论有失中肯,前面说的李国文即算典型的一例。在这一点上,我以为简雄的文风比李国文的要严谨得多。
  在宏大历史的背景下,地方历史显得越来越隐性。事实上,作为地方历史分支的地方文化史与大历史从来都是同步的,简雄有心梳理苏州的文化史,屡屡以小见大,从世故人情中见文化的嬗变兴衰,于桨声灯影里看历史的波谲云诡,我以为此举是精雕甚于宏建。阅读的广博、细致的梳理、深刻的思索,是为写好文化散文的底气,然后方可著手成春。简雄以报人的面目行世,日常诸事繁冗,《大户人家》证明了他其实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实在应该写写故乡事,何况他写的是钟灵毓秀的苏州。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化散文的写作颇为盛行,此类散文融学术关怀与感性体验于一炉,以随笔的形式自我表达,透过对历史和社会的观照,藉以展示个人的思想情怀。因其不同于以往风花雪月的纯文学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丰度与历史纵深感,故而颇受知识界广大读书人的喜爱。
  在文化散文中,对于历史的追根溯源,对历史实态的探索相当常见,从中颇可反映写作者的学术修养,此类散文亦可称为历史散文。以往人们常说,史学编撰需要才、学、识——优秀的历史作品,通常需要史学编纂者过人的才华、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卓越的个人见解。历史散文的书写,自然不同于史书编纂,但好的历史散文作者,我以为也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才、学、识,只是与史书编撰稍有区别,它更注重的是文笔、趣味和学识。历史散文不是狭隘小圈子里的高头讲章,它主要不是写给历史专业研究者看的,因此必须做到雅俗共赏,这就需要作者有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有流畅的文笔,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与流畅文笔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是文章的趣味,要将史料的记载放回到历史的情境中,以鲜活的艺术叙事,尽最大可能地还原历史真实,而不可写成断烂朝报式的文字。除了文笔和趣味之外,相当的学术素养更是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史书记载、民间故事、口碑传说等,应当具备富有学理的基本判断和鉴赏能力。关于这一点,在如今这个戏说成风、"历史是什么玩艺儿"甚嚣尘上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历史散文不只是知识人抒发个人情感的自娱自乐,而且也是向社会普及精英文化、提高大众文史修养的途径之一,绝不能凭虚逞臆,以传述不根之论误导民众。遗憾的是,我们此前常常看到一些文笔相当可以、亦颇有趣味的散文,但其中说得煞有介事的细节,却经不起基本史实的推敲,那样的文字,充其量只是流于对古代"那些事儿"的絮叨或聒噪。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在文化散文中,地域文化的要素随处可见。而反映地域文化的历史散文,既需要大历史的背景,又不可缺少乡土文化的细节。没有大历史的视野,乡土文化的细节便流于琐碎,那样的散文便成了东鳞西爪的乡土掌故,难以引起本乡本土之外其他地区人们的广泛共鸣。而没有对乡土文化的烛幽洞隐,那样的地域文化刻画,便只是中国通史的缩写本,只有骨骼而无血肉,往往只会流于空疏。因此,如何在历史文化的大视野下展开地域文化的书写,从宏观哲理中丰富个体细节的意义,在地域文化纷繁复杂的脉络下,寻找到大历史在各个区域的不同发展态势,也的确是好的历史散文极可着力之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简雄兄虽在上海同一个校园求学,却并不相识。最近他送来这本名为《大户人家》的历史随笔集,透过文中富有诗情的笔调,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学养和睿智。在这部文集中,最吸引人的是有关苏州地域文化的那些随笔,诸如《梦归赐闲堂》、《风中的平江》、《山塘的模样》、《石板街回声》、《大户人家》,等等,可能是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于桑梓故里充满感情,故而信笔所至,娓娓道来,让许多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串起这些文字,江南水乡的人文风景栩栩如生。正是站在乡土的原点,并由此出发,在过去的数年间游历全国,周游世界。但无论身在何处,自其倾注笔端的文字中,江南地域文化的印记始终难以磨灭。因此,在对中外文化的观察与思考中,苏州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照。于是,作者在去山西平遥和安徽宏村时,便试图厘清"它们和苏州的联系";在游历云南的路上,他很快发现崇山峻岭中的山路,"也有通往苏州的道路",江南的文脉沿着茶马古道,"幸运地在遥远的丽江得到延续"……书中其他的不少篇什,直抒胸臆,张弛有致,涉及人情种种世俗百态,反映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这些怡情适性之作,多以流畅的笔调,从一些独特的角度认识中外历史的不同侧面。特别是书中那组阅读海外内历史研究专著的读书笔记,从中可见作者曾检索群籍,旁征博引,广泛吸收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从这些不倦的阅读和独特感悟中我还看到:当作者听到遥远的笛声、反思资本的出路、讨论明清的市民文化,时时想到的还是苏州,想起的还是《姑苏繁华图》,想起的仍是"那个逝去的城市风景"。因此,各篇文字虽然涉及面极广,但总体而言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薄雾夜色中流淌出的这些文字,恰像那渐传渐远的钟声,一声声敲动在读者的心上……
  
  


写作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技法,读书却只有一个法门,想要读得好,读出自己的识见,探骊得珠,只能先广博后精要再思考。
说的真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