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照片(第82辑)

冯克力 编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冯克力 编  

页数:

189  

字数:

1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辑《老照片》里述及的人物,颇有几位在“文革”中蒙难的。其中,不堪凌辱而自尽的有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著名学者陈梦家、新闻学教授曹亨闻,被迫害致死的两位是著名电影演员王莹和复旦大学教授曹孚。

书籍目录

亲人
走出炼狱(下)
复旦大学新闻馆前的留影
1949年:参加接管北平
《烈火中永生》在重庆拍外景
俄罗斯人的“东方家园”
七十年前的华山风光
我的奶奶
记忆里的姥姥
“戈登将军号”上的乘客
怀念妈妈王立芬
一代才女赵萝蕤
陈洁如的几幅照片
1936年:卓别林在上海
徐悲鸿的明信片
溥心畬弹月琴
金婚忆旧
一张残缺的老照片
岁月如歌
一张录取通知书
我们的财务科
与姑姑有关的回忆
与外婆在一起的时光
川北地区蚕桑业剪影
几多悲剧,一点思考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要强了一辈子 父亲说阿姨“李佩呀李佩,你就是让封建给固住了”,指阿姨坚决不改嫁这事。父亲是批评还是敬服,我看都有。一个妇女,三十二岁守寡,没职业没收人,领着一双儿女,不容易啊。 德利、德成去齐齐哈尔的那几年,娘家多少次来人给她说婆家,她坚决不肯。她曾几次围着井台转悠,想一死了之,可又舍不下未成年的孩子。 为了生活,她给一个日本老太太看过孩子,处得挺好。可有一回,日本人说了些让她感到侮辱人格的话,辞了不干了。那老太太几次来找,她也没回去。以后还在国民党北平管印钞的官员家干过,临解放,那家人去了台湾。 其实,对于阿姨的过去, “文革”中我偶然翻出她年轻时的旧照片就明白了八九。阿姨细细的弯眉,修得白静的脸,花缎旗袍盖到脚面,露出半截绣花鞋。照片是双人照,可齐着人剪了,在装照片的盒子里,有半张刚好对的上的男人照,头剃得光光净净,也是绸子长衫,大眼睛,特精神。一看就知道是德利的爸爸。这种穿戴,是富贵人家的打扮。 阿姨从李家出来的一刻,就决心过没有家的日子了。 初来看姐姐小英,阿姨的慢性气管炎时不时想咳嗽,她直把头扭开,怕母亲问。母亲非但没嫌她,反而说:“我打小也有气喘病,咱俩都一样,老了都是‘老慢气儿’。”母亲还对阿姨讲,自己从小受地主家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思想的欺压,苦水一肚子,为改变命运,才出来读书,走上革命道路的。 母亲不会想到,当年她一句宽慰的话,给处在走投无路关口的李佩多大的感动。和德利说到董姨,阿姨眼泪直流。母亲的宽厚善良,感染着同样受封建压迫的阿姨。她找到了“家”的温暖。 以后接触了我父亲。平等待人是父亲最崇尚的品行。在我父母眼里,是李佩帮助把孩子带大,工作、出差,从没为孩子分过心。他们对李佩,只有感激和尊敬。 阿姨靠自食其力走完了人生。 就在写这篇文时,我听说了德成哥的故事。 “文革”时期,我接触过德成哥。下乡时阿姨的来信大多是德成哥代笔,他是个很老实的人。


编辑推荐

《老照片(第82辑)》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每年出版6辑,专门刊发20年以前拍摄的照片,辅以简洁、生动的文字,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老照片(第82辑) PDF格式下载



《老照片》是我比较喜欢的杂志之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人士提供的真实的老照片给人以联想、回忆、启迪,很遗憾身处社会最底层的我没有早年留下的老照片,原因就是因为家穷。在我人生的前30年极少照相,对我来说照相是一种奢望。只是在小学、初中、高中毕业时照过毕业相,又因为时间遥远而不知所踪。前不久我找到一张70年代末我当民办教师时的一张合影照,不由得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如图,前排右5,坐着穿深色衣服的是笔者。
整个70年代对我人生的烙印是深刻的,70年代初我中学毕业后无学可上,参军又没关系,只得无奈地回乡当农民,在广阔的天地里接受再教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村所有的农活我都干过。亲人们为我惋惜,劝我学做木匠,可我就是不喜欢,本分的父母也对我毫无办法,我无奈地屈服于世俗,打算在乡间终老一生,这样无欲无望的生活持续了3年。1974年8月村上的学校有一名民办教师调到公社中学代课,另一名女民办教师要生小孩,此时一下子学校缺两个民办教师,学校领导找到大队干部要人去接替,当时是文革期间,村子上派性严重对立,就是决定不了让谁去,为这事大队干部开过3次会议讨论,最后仍然相斥不下,决定我和另外2人到学校去,那个时期当民办教师也得有指标、有资格,学校和大队没有权力随即要来几个民办教师指标,我们三个就谁也没有正式民办教师资格,只在生产队里记个平均工分而已。
虽然没有民办教师指标,但教师工作不会减少,我所分担的课程每个学期都期期变更:小学4年级,5年级的语文课兼班主任,初中物理和初中化学课兼班主任,初中数学课兼班主任,后来农村中学也要求开设外语课,我又担任英语课程,累得我焦头烂额,多亏那时还年轻。但待遇问题丝毫没有改变,久而久之,厌倦反叛情结油然而生。1977年下半年传来高校招生要凭考试,不再搞推荐了。我听到消息跃跃欲试,可那时有红眼病的人还真不少,自己不行也巴不得别人也不行,有人汇报到公社,说我不好好教课了,一心要走白专道路了,硬是在1977年设置障碍剥夺了我参加高考的权力和机会。许多人为我鸣不平,为我遭受到不公正对待而叹息摇头。我既恨天又恨地,沮丧失望,不知道今后的路究竟在何方?
盼啊盼,等啊等,心中几多熬煎,转眼到了1978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有人就向公社教委书记建议,让我参加1978年的高考。刚刚经过的1977年高考,全公社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到漯河师范学校读书(中专),让全公社管教育的人很没面子,我这才有幸参加1978年的高考。记得7月20日开始考试,那几天酷热难耐,考场中我汗流浃背,汗珠像小虫子一样在身上爬。考试结束后回家的路上,别人都沾沾自喜,吹嘘自己考试的得意,就连我前几届教过的学生当时估分就远远超过我,我心中忐忑不安了好久。大概是当年9月份,高考成绩公布了,我考了353分(满分500分),有人说我是民办教师高考志愿只能够填报师范院校,这让我郁闷了好几天。我历来蔑视清规戒律,勇于挑战,在填报志愿时执拗在第一志愿填报了一所河南的工科院校,当年河南省一本分数线350分,二本310分,这样我便在1978年10月结束了4年民办教师生涯,来到大学接着深造4年,1982年7月毕业,进入一家企业工作,数年后我被评为高级工程师。4年民办教师生涯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在我几十年的人生历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烙印,是我终生难忘。





最近一直在当当上买《老照片》,主要是购买方便,不用专门跑书店。老照片中有很多名人轶事非常适合慢慢读来。


老照片的老读者,对你一如既往的喜欢。


书的封套竟然被划花了,就像二手书一样。存放的时候太不够爱护了。老照片的内容是肯定好的。


老照片这个系列,每期必买。


老照片,内容丰富,反应各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值得阅读和收藏!


老照片这套小书一直是我的最爱。


坚持每期老照片都要买来看,受益匪浅.老照片越来越好,印刷好\图片精美\纸张也好.


必须5分,物超所值,不过封面有点灰尘,希望当当注意


留得住的历史记忆


这本杂志很耐读,所记录人间悲欢,让人感叹再三。这种实录性的文字,让后人清晰看见或感受到历史的多个侧面。


这系列从第一期开始,期期不落,还会继续下去.


希望有合订的典藏本,以便配套收藏。


每一期都收。


曾自的《亲人》,人间自有真情在


期期必买,已经收齐了,好书,绝对的!


记录历史,珍惜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套从不错过的丛书,非常喜欢。


还没看,继续收集者,先买下


图片少 文字多


第10页缺页


一直在买,阅读加收藏!


里面全都是琐碎的P事,还不如传记


讲照片的 有各种故事 带来不一样的回忆


难得好书啊,每期必买,毫不犹豫。


之前都买咗好几本噶啦,都几好,但这次最衰啊!!本书好q残啊~!!不过老照片好睇,所以继续支持咁啦


内容非常充实 价钱也合理


留住记忆


希望下一期能准时到货


《老照片》系列可读性强


《老照片》这套书非常好


这期有我最热爱的卓别林大师在上海的老照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