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边疆动物小说

李娟 著 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同心出版社  

作者:

李娟 著  

页数:

181  

字数:

9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边疆有着独特的美景。黑龙江位于中国最东北部,冬季漫长而严寒,鄂温克人带着他们的狗在茫茫林海中游荡;新疆拥着金黄沙漠,环着茫茫戈壁滩,洁白的羊群在草原上自得其乐地徜徉;西藏地处高原,风景瑰丽,鹰在雄伟雪域上默默地盘旋飞翔……这些别样的美景不仅孕育了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也孕育了独具一格的边疆文学。  新疆著名的作家李娟,原是一个普通的牧民女子。有人评道,李娟的文字,是从阿勒泰的土地上长出来的。她简单地生活,纯粹地观察,再用诗一样的优美语言抒写牧区生活的趣味与纯净,文字轻松而活泼。由于长期在游牧地区同游牧人生活在一起,李娟看待生活中的不同事物也带上了游牧人特有的淳朴直接而别样的眼光。蝗虫的精巧和被本能驱使而犯下的罪恶,雪兔的勇敢和对春天的渴望,初生羊羔的温暖和乖巧,骆驼的别扭和辛苦,索勒的快乐无忧和它们面临的未知命运……在李娟的周围,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独特、温暖而浪漫,处处充满了和谐的气息。  同为新疆著名作家的王族,则用深沉浑厚的笔触剖析着动物与人的关系。不同于李娟的观察者角度,王族笔下的动物是充满灵性的,他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动物的灵魂与情感。高贵的雪豹被猎人追至崖边,宁肯纵身跳下也不愿让猎人得到自己的皮毛;大雪掩盖了一切,饥饿的大熊却用尽生命里最后的力气,为同样饥饿的小马抓下树皮果腹;数九寒天,旱獭日复一日地来到河边,试图挖掘自己早已冰冻在里面的同伴……这些故事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令人难以分辨,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原本太多。可是它们一旦被写出来,真真假假都不重要了,剩下的只是阅读者对生命和灵魂的敬重,以及无尽的感动。  还有乌热尔图哪,这位著名的鄂温克族作家。由于长期受到鄂温克民族游猎生活的熏陶和感染,他的创作也是立足于本民族生活上的。虽然鄂温克族多以打猎为生,但动物对他们来说并不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大犄角的公鹿,那才是好样的,它就是死也不会向你屈服的”,动物的坚忍和勇敢早已融入人们的血液中,从乌热尔图的笔下流出来,便发而为对民族文化和生活的思考,更融入了少年人的成长和对不同民族间文化碰撞所产生的思索和茫然,感染力极其浓郁。如果说李娟客观展示了人与动物的关系,王族展示了动物的灵魂与情感,乌热尔图就是通过描写动物而展示了人的灵魂——那古老而独特的鄂温克人民的内心世界。  再看边疆吧,那广袤的、奇特的地域,那浪漫的、孤独的生活,那热情的、坚强的人们,还有那自由的、充满灵性的动物。它们交织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各种各样的故事便随时都在这里发生,有的被埋没,有的成为传说,有的则被记录或发挥成优秀的文学作品,收集了你正在看的这套书里——边疆动物小说。

内容概要

  夜行的人,再唱大声些吧!唱爱情吧,唱故乡吧!对着黑暗的左边唱,对着黑暗的右边唱,再对着黑暗的前方唱!边唱边大声说:『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夜行的人,若你不唱歌的话,不惊醒这黑夜的话,就永远也走不出呼蓝别斯了。这重重的森林,这崎岖纤细的山路,这孤独疲惫的心。

作者简介

  李娟,新疆著名作家。她的文字质朴中透着灵性,率真中藏着幽默,纯净里含着悲悯,曾被王安忆、李敬泽、孙甘露、赵长天、方方、刘亮程、陈村、舒芜、梁文道、朱天文等著名作家、评论家赞誉,被读者誉为“当代的萧红”。
  已出版《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
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繁体字版)等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奖、天山文艺奖、上海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散文奖等诸多奖项。

书籍目录

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
属于我的马
赶牛
牛在冬天
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
蝗灾
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怀揣羊羔的老人
在桥头见过的几种很特别的事物
三个瘸子
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
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
骆驼的事
羊的事
索勒,索勒!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章节摘录

  属于我的马  有一个人欠了我们家很多钱,现在却死了。按穆斯林的礼性,不还清生前的债务是不可人葬的。葬礼上,阿訇  会询问死者亲属:“此人生前亏欠过别人的财物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才会继续为死者念经。  但他的家人实在拿不出钱来偿还,情急之下,只好把自家的一匹马牵来见我妈,要求抵债。  我妈很为难,打电话来同我商量该怎么办。  她说:“你说我要马做什么呢?”  我说:“自己留着骑呗!”  她说:“家里有摩托车,哪里用得着骑马!”  我说:“那就不要呗!”  她说:“可是我又很想要……”  我说:“你要它做什么?”  她说:“自己留着骑呗!”  到了下午,她又兴冲冲打来电话:“娟儿啊,我决定了,我要把那马留下来,我要把它送给你!下礼拜我给你牵到阿勒泰市去啊?”  我吓一大跳:“我要它做什么?”  “可以骑着去上班啊,你们单位那么远的。”  “骑自行车就可以了。”  “自行车还得去蹬它。马多好啊,一点儿力气也不必费。到了单位就放在地委大院里,让它自己去找草吃。回到家就拴在后院的大柳树上,河边草也多……”  我大汗:“可是,它认识红绿灯吗?”  挂上电话后我又仔细想了想,别说阿勒泰市里了,就是在阿克哈拉村,我们家也无法养马的。首先我们草料不多,那些全是给鸡鸭准备的,鸡鸭都可能不够吃,哪还能顾得上马?到了冬天,草料就会贵得要死,哪里买得起啊?而冬天又那么漫长。  再说,我家在阿克哈拉的院子又不大,杂七杂八堆满了东西,哪里还有地方拴马?  我估计,马牵进家后,处理它的唯一方法大约就是宰掉吃肉……呜呼!如果养马只是为了吃肉,生活将索然无味到什么地步?  还在两年前,妈妈还一心想买匹马的。那时家里还没有挖井,用水得要去两公里外的乌伦古河边挑回家。夏天还好,到了冬天,河面冻成了厚厚的坚冰,去挑水除了扛扁担,还得扛斧头。每天去挑水,每天都要破冰,头一天破开的冰窟窿一夜之间仍重新冻得结结实实。  而且冬天的阿克哈拉又那么冷,一二月间,动辄零下三四十度。河边的风更是凛冽如刀。路上的积雪及膝厚,白茫茫的原野一望无际,没有一行脚印。  我妈想,如果没有马,有一只小毛驴也好啊。如果套牲口拉水的话,去一趟就管够三四天用的,既不费人力,又省了麻烦。  那一年夏天非常炎热,一到下午,村里就不见人影了。太阳明晃晃的,野地草丛里,蚊虫像浓浓的烟雾一样,在低处翻涌鼓荡。  可是,为了给将来的马或者小毛驴准备过冬的草料,一家人仍然要出去拔草,那个罪受的!  那一年夏天倒是攒了不少于草,打碎后装了好几麻袋。可是马最终却没有养成。我们便在院子里挖了一口井。  因为冬天水位线低,我们便在冬天挖井。  在大地上打出一个深深的洞,然后遇见水,这真是神奇的事情。一个人在井底用短锹掘土,另一个人在地面上把土一桶一桶吊上来。漫长的劳动使阿克哈拉的土地渐渐睁开了眼睛。它看到了我们,认清我们的模样,从此才真正接受了我们。  这两年,房子也修好了,井也挖了,院子里种下的树苗也活下来了几棵。赶上“新农村建设”,我们家院墙也被村政府派人粉刷了一遍,再没人把我们当外人了。  至于马,已经可要可不要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边疆动物小说 PDF格式下载



竟然是儿童文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