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蚕种学原理

吕鸿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吕鸿声  

页数:

271  

字数:

338000  

内容概要

吕鸿声编著的《蚕种学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对国际蚕种制造业的经营方式、蚕种制造的方法原理、蚕种保护的实践经验,作扼要而系统的介绍。
全书分三大篇,共11章。第1篇生物篇(第1~4章),是蚕蛹、蚕蛾与蚕卵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重点论述生殖细胞的来龙去脉,卵母细胞在幼虫期、蛹期、蛾期的生长发育,增加造卵数(发育成熟的蚕卵细胞)与提高产卵率的生理生态条件,造成不受精卵与不良卵的生物学原因,滞育卵与非滞育卵内胚胎发育特点,探讨蚕种合理保护的方法原理。第2篇技术篇(第5~9章),结合生产技术兼论蚕种制造业的经营方式。重点按照生产程序,分别论述原蚕催青、原蚕饲育、种茧保护、蚕种制造、蚕种整理、蚕种保护、蚕种孵化的技术以及蚕种质量检验的方法。强调中国技术特点,介绍国际先进经验。第3篇种质篇(第10~11章),是家蚕遗传育种学的概论。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表述。在探讨家蚕起源与品种分化的基础上,对家蚕品种多样化、地理品种的分化、杂种优势的利用以及日本与中国蚕品种改良的历史、现状都一一作了介绍。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读
前言
第1篇 生物篇
第1章 蚕蛹:幼虫到成虫的变态过程
第2章 蚕蛾(一):完成生殖使命
第3章 蚕蛾(二):成虫行为习性
第4章 蚕卵:胚胎发育生理
第2篇 技术篇
第5章 家蚕的原蚕饲育
第6章 家蚕的种茧保护
第7章 家蚕的蚕种制造
第8章 家蚕的蚕种保护
第9章 家蚕的蚕种孵化
第3篇 种质篇
第10章 家蚕品种与品种改良
第11章 家蚕性状与性状遗传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消毒用甲醛和漂白粉含量测定法
附录Ⅱ 蚕种生产技术标准参考资料
附录Ⅲ 蚕种学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图版说明
图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蚕种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书不错,很专业,服务也很好!继续努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