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科年鉴
2011-12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1-12出版)
梅长林
758
《中国内科年鉴(2011)》是根据2009年我国公开出版的141种医学期刊刊载的26148篇文献编撰而成,全面地反映了在此期间我国内科学各专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收录了该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经验以及罕见、少见病病例。内容包括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中国内科年鉴(2011)》是一部实用的信息密集型工具书,适合从事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学生和研究生阅读,尤其适用于内科医生参考。
感染性疾病 一年回顾 一、病毒性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麻疹 (四)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五)水痘和带状疱疹 (六)柯萨奇病毒感染 (七)巨细胞病毒感染 (八)腺病毒感染 (九)EB病毒感染 (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十一)病毒性肝炎 (十二)肠道病毒感染 (十三)轮状病毒肠炎 (十四)脊髓灰质炎 (十五)流行性乙型脑炎及其他 病毒性脑炎 (十六)登革热 (十七)肾综合征出血热 (十八)狂犬病 (十九)艾滋病 (二十)口蹄疫 (二十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二十二)手足口病 (二十三)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 (二十四)禽流感 二、立克次体病 (一)恙虫病 (二)Q热 (三)斑点热 (四)巴尔通体病 (五)埃里希体病 (附)嗜粒细胞无形体病 三、细菌性疾病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 《 化脓性脑膜炎’ (二)猩红热、百日咳、白喉 (三)猪链球菌病 (四)军团菌病 (五)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六)细菌性痢疾 (七)霍乱 (八)感染性腹泻与细菌性食物中毒 (九)鼠疫 (十)炭疽 (附)类鼻疽 (十一)布氏菌病 (十二)破伤风 (十三)淋病 (十四)麻风 (十五)败血症 (十六)感染性休克 四、螺旋体病 (一)梅毒 (二)钩端螺旋体病 (三)莱姆病 五、深部真菌感染 六、寄生虫病 (一)疟疾 (二)阿米巴病 (三)利什曼原虫病 (四)弓形虫病 (五)卡氏肺孢子虫病 (六)隐孢子虫病 (七)其他原虫病 (八)吸虫病 (九)绦虫感染 (十)线虫病 七、其他 (一)医院内感染 (二)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三)川崎病 (四)附红细胞体病 (五)抗菌药物 (六)传染病调查 文选 呼吸系统疾病 一年回顾 一、诊断技术 (一)肺功能检测与血气分析 (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三)胸腔镜及肺活体组织检查 (四)CT及其他检查 二、结核病 (一)流行病学和卡介苗 (二)基础研究与诊断技术 (三)抗结核药物治疗及相关问题 (四)结核性胸膜炎 (五)结核性脑膜炎 (六)其他 三、胸部肿瘤 (一)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二)肺、气管、支气管其他肿瘤 (三)纵隔、胸膜、胸壁、膈肌肿瘤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基础研究和流行病学 (二)临床分析 (三)治疗 (四)预后 五、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六、肺部感染 (一)病毒感染 (二)细菌感染 (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四)真菌感染 七、肺部过敏性和免疫性疾病 (一)支气管哮喘 (二)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三)结节病 (四)肺泡蛋白沉积症 (五)韦格纳肉芽肿病 八、职业性肺疾病 (一)矽肺 (二)煤工及其他尘肺 九、其他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呼吸衰竭 (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四)胸腔积液 (五)自发性气胸 (六)支气管扩张与咯血 (七)肺栓塞 (八)肺移植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九)高原病 (十)肺不张 (十一)肺炎性假瘤 (十二)肺泡微石症 (十三)肺隔离症 (十四)肺透明膜病 (十五)支气管淀粉样变 (十六)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文选 循环系统疾病 一年回顾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基础研究 (二)危险因素 (三)诊断 (四)心绞痛 (五)心肌梗死 (六)介入治疗 二、高血压 (一)基础研究 (二)流行病学 (三)临床研究 (四)药物治疗 三、心脏瓣膜病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二)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四、先天性心脏病 (一)流行病学 (二)基础研究 (三)临床研究 (四)心电图检查 (五)X线、CT、MRI检查 (六)超声检查 (七)治疗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心肌疾病 (一)心肌炎 (二)肥厚型心肌病 (三)扩张型心肌病 (四)其他心肌病 (五)克山病 (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七)其他 七、心律失常 (一)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室性心律失常 (三)心房纤颤 (四)心脏起搏 (五)抗心律失常药物 八、心力衰竭 (一)基础研究 (二)临床诊治 九、心包疾病 十、心脏肿瘤 十一、大动脉疾病 十二、其他 (一)心电图 (二)影像学检查 (三)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四)晕厥与直立倾斜试验 (五)马方综合征 (六)川崎病 (七)心脏移植 (八)其他 文选 消化系统疾病 一年回顾 一、食管疾病 (一)食管炎 (二)食管癌 (三)食管其他疾病 二、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慢性胃炎 (二)消化性溃疡 (三)应激性溃疡 (四)胃肿瘤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 (六)十二指肠疾病 三、小肠和大肠疾病 (一)小肠疾病 (二)结肠癌 (三)炎症性肠病 (四)结肠息肉 (五)其他 四、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 (二)下消化道出血 五、消化道内镜 六、肝脏疾病 (一)脂肪肝 (二)肝纤维化 (三)肝硬化 (四)原发性肝癌 (五)肝移植 (六)肝脏良性肿瘤 (七)肝病及其他 七、胆道疾病 (一)胆囊炎、胆石症 (二)胆管炎与胆道良性疾病 (三)胆囊癌、胆管癌 八、胰腺疾病 (一)胰腺炎 (二)胰腺肿瘤 (三)胰腺其他疾病 九、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十、腹水及腹膜、腹膜后和肠系膜疾病 (一)腹水 (二)腹膜、腹膜后和肠系膜疾病 文选 造血系统疾病 一年回顾 一、红细胞疾病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缺铁性贫血 (三)溶血性贫血 (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高原 红细胞增多症 (五)全血细胞减少症 (六)其他 二、白细胞疾病 (一)急性白血病 (二)慢性白血病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 (四)其他白细胞疾病 三、出血性疾病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过敏性紫癜 (三)血友病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 (四)其他 四、其他造血系统疾病 (一)淋巴瘤 (二)浆细胞病 (三)其他 五、输血与血型 (一)血源质量调查 (二)输血和输血反应 (三)血型 (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实验研究 (二)临床研究 文选 泌尿系统疾病 一年回顾—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二)肾小球肾炎 (二)肾病综合征 (三)IgA肾病 (四)薄基底膜肾病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一)狼疮性肾炎 (二)紫癜性肾炎 (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四)糖尿病肾病 三、肾小管一间质疾病与尿路感染 (一)肾小管一间质疾病 (二)肾结核 (三)尿路感染 (四)马兜铃酸肾病及其他药物性肾病 四、急性肾衰竭 五、慢性肾衰竭与透析 (一)慢性肾衰竭 (二)血液透析 (三)腹膜透析 六、肾肿瘤 七、肾移植 八、其他 (一)肾缺血性疾病 (二)肾囊肿及遗传性肾病 (三)其他 文选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一年回顾 一、下丘脑、垂体疾病 (一)垂体瘤 (二)中枢性性早熟 (三)生长激素缺乏症 (四)席汉综合征 (五)其他 二、甲状腺疾病 (一)碘缺乏及高碘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四)甲状腺炎 (五)甲状腺结节、囊肿和甲状腺肿 (六)甲状腺肿瘤 (七)甲状腺功能检查 (八)其他 三、甲状旁腺疾病 四、肾上腺疾病 (一)库欣综合征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三)嗜铬细胞瘤 (四)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五)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六)肾上腺肿瘤、囊肿 (七)其他 五、糖尿病 (一)流行病学 (二)遗传与基因 (三)实验室检查 (四)胰岛素抵抗 (五)慢性并发症 (六)急性并发症 (七)治疗 六、代谢综合征 七、其他 (一)肥胖 (二)骨质疏松症 (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四)肝豆状核变性 (五)痛风及高尿酸血症 (六)大骨节病 (七)其他 文选 风湿性疾病 一年回顾 一、类风湿关节炎 (一)基础研究 (二)临床研究 二、强直性脊柱炎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遗传基因 (二)免疫调节 (三)临床研究 四、干燥综合征 五、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六、系统性硬化病 七、白塞病 八、其他 文选 …… 化学及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附录一 诊断标准和防治方案 附录二 学术活动 附录三 本卷年鉴引用的期刊 附录四 文选关键词索引
版权页: 汪沁沁等观察表明冠脉PCI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后LDL总达标率为74.4%,复查冠脉造影示病变未进展组LDL降低幅度及降低相对水平均较病变进展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陈增强等研究认为,ACS患者胸痛症状发作6~10 h时的cTnI和CRP浓度能够较好地对行PCI治疗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且与PCI术后30 d的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cTnI浓度对远期心源性死亡率具有预测价值。田磊等研究提示合并糖代谢异常的CAD患者在冠脉狭窄程度、病变范围、病变性质等方面的积分及支架内再狭窄率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CAD患者。智宏等观察发现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PCI术前hsCRP正常组再狭窄发生率6.7%,hsCRP升高组再狭窄发生率11.1%,hsCRP明显升高组再狭窄发生率30.0%。胡盛寿等回顾性分析35例多支病变患者杂交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共置入DES 62枚,支架平均长度37.3 mm,呼吸机辅助平均(10.8±7.9)h,ICU滞留(33.6±33.0)h,平均(9±3)d出院。薛玲等发现AMI发病后行PCI时间
《中国内科年鉴(2011)》是一本信息密集型的、集学术性与资料性为一体的工具书。编辑出版本年鉴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国内外读者反映我国内科学领域各年度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同时也记载了我国内科领域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内科年鉴(2011)》以高、中级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各类、各级医务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亦皆适用。查阅《中国内科年鉴(2011)》,可用较少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本年鉴按内科各系统编撰,每个系统分“一年回顾”(附参考文献)和“文选”两大部分。书末附录中列有上一年度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各专业会议拟订的疾病诊疗标准(或建议)和学术会议情况,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