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早年求学之路-季羡林大传-I

胡光利,梁志刚 著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

胡光利,梁志刚 著  

页数:

338  

字数:

335000  

前言

20世纪50年代,我就熟知季羡林的名字了。当日寸,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提出了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关系走进了蜜月期,北京隆重上演了印度诗人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这部剧描写了印度净修女郎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的恋爱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位具有印度古典美的女性形象,在首都引起了轰动。热衷文学的我曾专门到图书馆借《沙恭达罗》中译本来读,优美的译文令我动情,从此,译者季羡林的名字同沙恭达罗一样,深嵌在我的记忆中。 没有想到的是,50年后,今年5月,以《玄奘画传》饮誉文坛的辽宁大学胡光利教授,携来与他的老同学、国家档案局原司长梁志刚先生合作完成、即将由哈尔滨出版社倾力推出的《季羡林大传》大样,索序于我,令我诚惶诚恐。我深知,季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界和文坛之巨匠,以我之浅识,实难承命。但是,胡教授其情甚笃,诚恳有加,却之不恭,我只好抱着拜读学习的心态尝试为之了。 《季羡林大传》上、中、下三卷,是浩浩百余万言的巨著。初读时,很怕难以卒读。但读着,读着,我深深被胡、梁两位先生新著的恢弘建构、精彩叙述、传神勾描、深情抒怀所打动,所吸引,随着他们展开的人生长卷,一位堪称一代精神楷模的中国学术泰斗的鲜活形象在我的眼前逐渐丰满、高大起来,令我景仰,令我感佩,令我亲近,令我思味。 191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清平(今临清)官庄的季羡林先生,2009年7月11日,以九十八岁高龄辞世。他的一生跨越了中国20世纪到21世纪初近百年的历史,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东方文化大师、教育家,在语言学、文化学、印度学、历史学、佛学等领域成就辉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在散文创作、文学翻译、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和文艺理论诸方面硕果累累,对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产生广泛影响。季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伟岸崇高的人格品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珍视,更应学习、继承与发扬。 《季羡林大传》的作者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先生都是季先生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大学担任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时的高足,面聆教诲,多得亲传,又有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与情谊,对季先生的生平业绩有较深的了解。特别是在季老辞世后,他们怀着对先师的敬爱之情,两年来不辞辛苦,搜集、整理季老的遗著、遗照,精读细品,以恭谨审慎的态度和深挚的情感,夜以继日地赶在季羡林先生百年诞辰之前完成了这部皇皇大著,在多方面显示出独具的特色与魅力。尤其在结构上,两位作者是颇费一番心思来建构这部鸿篇巨制的,它以季先生的九十八年人生历程为经,以近百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巨大变革为纬,演绎出一幅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史诗般画卷。 大传的上卷《早年求学之路》,涵盖了季先生青少年时期三十五年的人生经历,从走出官庄、济南求学、清华发轫到负笈德国,学习德语、英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种语言。作者摄取了季羡林求学时代许多生动片段,精心营构出一位时代精英的成长平台,让人们通过这个平台走近季羡林,一睹他当年热爱读书、刻苦治学、追求真理的风采,这对当代人,尤其是21世纪青少年提高人文素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大传的中卷《北大洽学生涯》,记述了季羡林先生1946年从德国归来后,在北京大学长达五十年的教学、科研经历以及人生路上的坎坷不平,反映季先生对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巨大贡献。

内容概要

  《季羡林大传(Ⅰ早年求学之路)》涵盖了季先生青少年时期三十五年的人生经历,从走出官庄、济南求学、清华发轫到负笈德国,学习德语、英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种语言。作者摄取了季羡林求学时代许多生动片段,精心营构出一位时代精英的成长平台,让人们通过这个平台走近季羡林,一睹他当年热爱读书、刻苦治学、追求真理的风采,这对当代人,尤其是21世纪青少年提高人文素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胡光利,1944年3月生于辽宁盖州。1964年7月熊岳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印地语。1969年7月大学毕业在新疆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工作,任副营职翻译。1978年8月部队转业在辽宁大学历史系(现为历史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工作,历任教员、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研方向为世界古代史和印度历史文化,曾获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辽宁省第二届文学翻译奖、辽宁省第六届传记文学奖。1980年-1982年在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学习梵文,1993年-1994年在尼赫鲁大学印度斯坦语言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胡光利,1944年3月生于辽宁盖州。

书籍目录

推荐序
引言
第一章 走出官庄
第二章 顽童读书
第三章 少年英才
第四章 清华学子
第五章 执教中学
第六章 离乡去国
第七章 小城春秋
第八章 烽火岁月
第九章 归国之路
第十章 回到母亲的怀抱
附录 季羡林大事年表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公元1911年,旧历辛亥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清朝封建专制统治风雨飘摇。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及至次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结束。 不过,辛亥革命的影响所及似乎只在南方,或者大城市;在北方农村,人们对时局的变化了解甚少,农民们仍然怀着敬畏之心称皇帝为“朝廷”,仍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感觉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这一年的夏季特别长。在闰六月初八,即公历8月2日这一天,在山东鲁西平原上一个叫官庄的村子里,一户姓季的农民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婴。小男孩儿的父亲叫季嗣廉,母亲姓赵,婚后就成了季赵氏,自从有了这个孩子——这是他们的头一个孩子——就被称为“孩儿他娘”了。这个男孩儿是季家久久盼望的,喜得贵子,乳名喜子。父亲为他起的大名叫季宝山,季宝山又改成季羡林,那是六年以后的事了。 说起季羡林的生日,解放后有一次填表,季羡林笔误,错填为8月6日。以后将错就错,就把生日定为8月6日。这样,比实际时间晚了4天。因为当过宣统皇帝几个月的“臣民”,季羡林戏称自己是清朝“遗少”或者“遗小”。 官庄原属清平县康庄镇管辖。1956年清平县被撤销,改归临清县,即现在的临清市。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北向南穿过临清全境。临清在山东省的最西端,属于鲁西平原。旱涝、风沙、盐碱这些平原常见的自然灾害,这里都有。农产品产量低而不稳。自从津浦铁路通车以来,运河淤塞,曾经繁华的临清迅速变得萧条。所以,季羡林说,自己的家乡是山东最穷的一个县,而他的家又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临清往南不远就是有名的水泊梁山。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季羡林的父亲季嗣廉颇有几分梁山好汉的遗风。他为人豪爽,虽然贫穷,但喜欢仗义疏财——当然只是在他有财可疏的时候。 清平季氏家族,到季嗣廉这一代是第九代。原来住在王里长屯,在他的父辈那一代搬到附近的官庄。官庄又叫“大官庄”,“大官”指何人?或者有没有和“大官庄”相对应的“小官庄”?笔者没有考证,不敢乱说。季家不算名门望族,甚至说不上是书香门第,却也是耕读传家。季羡林的祖父名叫季秀吉,号老苔。季秀吉夫妇有三个儿子,季嗣廉是老大,老二叫季嗣诚,因为家里穷,老三生下还没来得及起名,就送给一户刁姓人家做养子。三个儿子还没有成年,季秀吉夫妇就故去了。季秀吉这一辈兄弟二人,老大季汝吉曾经考中举人,在一个县里做过教谕,是方圆数十里最有学问的人。季嗣廉和季嗣诚小的时候,跟他们的伯父读过书,有些文化。季汝吉兄弟共有子侄11人。季嗣廉在堂兄弟中行七,季嗣诚行九,季羡林称他九叔,那个送了人的小弟弟行十一,季羡林称他一叔。随着举人去世,家道中落,遭遇灾荒,无法维持生计,11个兄弟有六人去闯关东,只有老八曾经返回山东探亲祭祖,其余都杳无音信。

后记

为纪念季羡林先生百年诞辰,缅怀季老的丰功伟业,继承和弘扬季老的为学为人精神,表达对季老的敬仰和感激之情,2011年我们撰写完成了《季羡林大传》这部作品,但未能如期出版。转眼间又过去一年,《大传》终于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自然很高兴,想要再说上几句,以便有个交代。 全传共分三部,分别为《季羡林大传I——早年求学之路》、《季羡林大传Ⅱ——北大治学生涯》和《季羡林大传Ⅲ——最后十年》,总计百余万字,八百佘幅图片,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现出季羡林先生的人生历程。 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我们首先得到了季承先生的大力支持,并参考了季老的亲人、朋友、学生回忆、评论季老的著作和文章,采用了他们拍摄的季老照片,以及季老的恩师好友的照片,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对徐光荣先生为本书作序及王树英先生的关心和指导深表谢意。 还要感谢哈尔滨出版社社长陈春林先生、副社长颜楠女士。2006年该社曾出版五卷本《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反应良好,随后又计划出版全六册季老传记,但未能如愿;如今这部传记作品终于问世,足见哈尔滨出版社高瞻远瞩,慧眼识珠,对宣传以季羡林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苦。 季老的山东小老乡、原聊城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现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靳庆柯、高源先生不辞辛苦,认真负责,精力旺盛,积极参与收集整理资料和图片等工作,并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体现了青年一代对季老的仰慕和崇敬,表达了奋发图强、继承季老遗志的信念和决心,在此特别感谢。 还有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李春光、王晓岩、高荣斌、田瑞雪、陈海源、杨永鹏诸位老师,他们为提供有关资料和图片、审核书稿和翻拍照片做了许多工作,在此一并感谢。 我们已退休多年,但始终不忘季老的教诲,每日仍坚持读写,除了继续思索和探究关于本专业的一些问题,还在学习、思考但还谈不上真正研究“季羡林学”。我们深感季老的这部大书一辈子也读不完,只好留给子孙后代继续读下去。季老谢世后,我们即萌生了为季老立传的想法,认为这是作为弟子当仁不让的颇有意义的事情。两年多来,在本来十分冷清和寂寥的环境中,我们则进行了紧张的写作,从而平添了几多生活乐趣,经历了心灵净化,获取了精神寄托,并确信本传的出版将会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多有裨益。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谬误和不足在所难免,亟盼读者和同行专家批评指教。

媒体关注与评论

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 ——胡适 这样,季先生就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出第二位。 ——张中行(编审) 我所认识的季先生,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这四个字正是表现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来作为度人的金针,亦是再好没有的。 ——饶宗颐(教授) 临清季先生,执教京师太学已逾半个世纪,弘宣我华夏民族之文化不遗毫发之余力,立足东方,笑对当世,头白年高,青山无梦,不待尊礼,而国老儒宗矣。 ——刘梦溪(原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我可以继续地写季羡林,写他有尊严的人格,他对于物质利益的毫不动心,他对于书的热爱,他的耐心,还有他的充分的真诚。对我来说,他将永远是气节的象征。他毫不追求权力、财富,或者被人颂扬,他整个地献身于他的国家中国和中国人民,还有他不动摇的忠诚,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榜样。 ——韩素音(英国作家) 季教授是世界最著名的印度学家之一。他在佛学和印中千年文化交流史领域知识渊博,并因此广受尊重。他将印度典籍译成中文。对增进中国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感谢他对印中关系作出的巨大贡献,印度政府和人民2008年授予他“莲花奖”。 ——曼莫汉·辛格(印度总理) 在哥廷根大学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4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我看来,季博士就是我们的第46位。他所作出的成绩,与哥廷根大学历来的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荣誉相当。 ——费顾拉(德国哥廷根大学校长)


编辑推荐

《季羡林大传1:早年求学之路》编辑推荐:《季羡林大传》三部曲真实地反映出季羡林先生的光辉一生,全面地阐述了季羡林先生的杰出贡献。《季羡林大传》共三部,百万余字,千余幅图片,是迄今国内出版界首部多卷本大型季羡林传记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全国名人传记图书中的优秀作品。作者胡光利、梁志刚是季老的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在深入学习和研究“季羡林学”的基础上写作此书的。作者掌握大量的翔实资料,经过独立思考,在充分肯定季羡林先生的主流核心思想的同时,实事求是、细致入微地剖析季老一生的思想轨迹、心路历程、情感脉络和利害得失,做到褒而不俗,扬中有抑,一分为二,瑕不掩瑜,还原一代学术大师的“真我”。第一部《早年求学之路》,涵盖季老青少年时代35年的人生经历,对于激励和鞭策21世纪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热爱读书、追求真理的风尚和理念,提高人文素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名人推荐

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 ——胡适 这样,季先生就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出第二位。 ——张中行(编审) 我所认识的季先生,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这四个字正是表现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来作为度人的金针,亦是再好没有的。 ——饶宗颐(教授) 临清季先生,执教京师太学已逾半个世纪,弘宣我华夏民族之文化不遗毫发之余力,立足东方,笑对当世,头白年高,青山无梦,不待尊礼,而国老儒宗矣。 ——刘梦溪(原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我可以继续地写季羡林,写他有尊严的人格,他对于物质利益的毫不动心,他对于书的热爱,他的耐心,还有他的充分的真诚。对我来说,他将永远是气节的象征。他毫不追求权力、财富,或者被人颂扬,他整个地献身于他的国家中国和中国人民,还有他不动摇的忠诚,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榜样。 ——韩素音(英国作家) 季教授是世界最著名的印度学家之一。他在佛学和印中千年文化交流史领域知识渊博,并因此广受尊重。他将印度典籍译成中文,对增进中国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感谢他对印中关系作出的巨大贡献,印度政府和人民2008年授予他“莲花奖”。 ——曼莫汉·辛格(印度总理) 在哥廷根大学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4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我看来,季博士就是我们的第46位。他所作出的成绩,与哥廷根大学历来的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荣誉相当。 ——费顾拉(德国哥廷根大学校长)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早年求学之路-季羡林大传-I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